半數以上成年人超重 中華飲食結構有了"直筒腰"?

2020-12-25 證券時報網

中華飲食的平衡構成了一個「寶塔」結構,穀類、蔬菜和水果佔最下面兩層,支撐居民的健康。然而,12月23日,科技日報記者從國新辦就《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以下簡稱報告)有關情況舉行的發布會上獲悉,本來在第三層的豬牛羊肉等攝入近年來持續增加,我國居民膳食脂肪供能比已經達到了34.6%,多於整個日常消耗的1/3。

中華飲食結構中段不再「上窄下寬」,竟也有了「直筒腰」!

驚!我國超過一半成年人超重或肥胖

飲食結構的「直筒腰」帶來了驚人的影響。

國家衛生健康委組織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國家癌症中心、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等單位開展了2015—2019年的中國居民慢性病與營養監測,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近6億人口,形成的《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表明,超重肥胖率繼續上升,成年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別為34.3%和16.4%。

「居民在外就餐比例不斷上升,食堂、餐館、加工食品中的油、鹽應引起關注。」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指出,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仍然普遍存在。膳食脂肪供能比持續上升,農村首次突破30%推薦上限,家庭人均每日烹調用鹽和用油量仍遠高於推薦值,這些都是報告提示的健康挑戰。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學首席專家趙文華在解讀報告時表示,我國成年居民超重肥胖超過50%,6—17歲的兒童青少年接近20%,6歲以下的兒童達到10%。「可以用『超重肥胖上升速度較快、流行水平較高、全人群均受影響』來描述當前人群的超重肥胖形勢。」趙文華說。

脂肪「餵肥」了癌細胞?對付癌症需要預防早診早治

日前,一項刊登在《細胞》雜誌的動物研究表明,高脂肪飲食引起的肥胖,會助長癌細胞的生長,而讓腫瘤內部的免疫細胞「挨餓」。

此次報告的數據表明,居民超重肥胖問題不斷凸顯,居民癌症發病率為293.9/100000,仍呈上升趨勢。此外高血壓患病率為27.5%、糖尿病患病率為11.9%、高膽固醇血症患病率為8.2%、0歲及以上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為13.6%,這些結果與2015年發布結果相比均有所上升。

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癌症中心主任赫捷表示,我國癌症有自己的特點,發病前幾位的惡性腫瘤大部分是預後比較差的,比如消化系統惡性腫瘤,如食管癌、胃癌、肝癌都是預後比較差的。尤其發現癌症時已經到了中晚期,難以獲得好的治療效果。

赫捷呼籲,要想提高癌症生存率,需要預防和早診早治是比較關鍵的。應不斷擴大篩查服務供給。目前,天津、上海、浙江等地將高危人群結直腸癌等重點癌症篩查納入地方公共衛生項目或政府民生項目,免費向居民提供。此外,通過不斷提升篩查服務能力,積極探索推廣篩查適宜技術,探索符合我國國情、適合我國人群的癌症篩查和早診早治模式。

全民關注養生,卻沒全做對

全民關注養生知識,為什麼數據還是顯示慢性病發病率在增加呢?

「大家現在都非常關注健康知識方面的書或者App等網上知識,但是有些書、有些網上的知識不一定科學。」國家衛生健康委疾病預防控制局局長常繼樂介紹,健康要做好幾個基本要領,即每天至少要吃夠12種以上的東西,包括主食、副食、水果、堅果等,每周應該不少於25種;把零散的時間擠出來運動,不必安排大塊時間;放下手機,關上電腦,和同事、家人、孩子面對面的交流,將對減負、減輕心理壓力產生很好的效果。

相關焦點

  • 半數以上成年人超重 中華飲食結構有了「直筒腰」?
    半數以上成年人超重 中華飲食結構有了「直筒腰」?參與互動   半數以上成年人超重 中華飲食結構有了「直筒腰
  • 半數以上成年人超重,媒體:中華飲食結構有了「直筒腰」?
    科技日報12月24日消息,中華飲食的平衡構成了一個「寶塔」結構,穀類、蔬菜和水果佔最下面兩層,支撐居民的健康。中華飲食結構中段不再「上窄下寬」,竟也有了「直筒腰」!驚!我國超過一半成年人超重或肥胖飲食結構的「直筒腰」帶來了驚人的影響。
  • 過半成人超重 中華飲食結構有了「直筒腰」?
    中華飲食的平衡構成了一個「寶塔」結構,穀類、蔬菜和水果佔最下面兩層,支撐居民的健康。中華飲食結構中段不再「上窄下寬」,竟也有了「直筒腰」!驚!我國超過一半成年人超重或肥胖飲食結構的「直筒腰」帶來了驚人的影響。
  • 英媒:半數以上中國成年人,超重!
    英國廣播公司12月24日報導,原題:研究發現中國半數以上成年人超重  一份官方報告顯示,如今中國半數以上的成年人超重。與2002年相比,這個數字大幅上升,當時是29%的成年人超重。近幾十年來,中國經濟迅猛發展,導致民眾的生活方式、膳食結構和鍛鍊習慣等發生重大變化。更大的身體質量指數(BMI)會增加人們患上心臟病、中風和糖尿病等多種疾病的風險。隨著有關研究顯示超重或肥胖個體更可能遭受新冠肺炎引發的嚴重併發症甚至死亡,疫情期間肥胖問題(在中國)引起新的重視。政府已發布應對居民肥胖程度日益加劇的相關計劃。
  • 中國成年人現在的身高體重有新標準,你符合標準嗎?
    ,如果我們能夠健康生活,就會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主要包括飲食結構中脂肪功能比在上升,食用鹽油過量,外出就餐外賣增多,含糖飲料增加,身體活動嚴重不足等等2、超重肥胖問題越來越嚴重隨著現在生活水平的上升,生活節奏過快,加上生活方式更加便捷,導致超重肥胖持續上升,成年人的肥胖率達到了50%。
  • 生酮飲食治療多囊卵巢症候群超重女性
    多囊卵巢症候群是中國育齡婦女的常見疾病,有發病率高、高雄激素血症患者比例高、繼發代謝症候群比率高和重視程度低的「三高一低」特徵。臨床表現為月經紊亂、無排卵或稀發排卵;高雄激素相關臨床表現比如多毛、痤瘡、脫髮、皮脂溢出、頭面部油脂過多及卵巢多囊樣改變、肥胖、不孕、抑鬱等。
  • 我國居民超重肥胖問題凸顯 河北被劃入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高...
    超過一半的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12月23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表示,居民超重肥胖問題不斷凸顯。城鄉各年齡組居民超重肥胖率繼續上升,有超過一半的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6歲至17歲、6歲以下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分別達到19%和10.4%。
  • 孕期寶寶超重有疾病風險?4大防超重竅門,幫準媽媽控制寶寶體重
    孕期寶寶超重有疾病風險?4大防超重竅門幫準媽媽控制寶寶體重那麼,孕期寶寶的理想體重是多少呢?孕期寶寶超重會有疾病風險嗎?孕期寶寶超重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孕期寶媽該如何控制寶寶體重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分析一下。孕期寶寶理想體重是多少呢?
  • 兒童肥胖可能與大腦結構有關
    標題聲稱,較薄的前額葉皮層 「可能使他們不太可能對垃圾食品說不」,這擴大了研究人員的結論, 儘管該研究確實說它可能 「導致糟糕的飲食決策」。這是什麼樣的研究?研究人員使用結構磁共振成像 (sMRI) 掃描了美國 21 個地點的 4,524 名 9 歲和 10 歲兒童的大腦。孩子們接受了檢查,並測量了他們的體重和身高。他們還參加了旨在測量他們的記憶、思維和決策的測試。研究人員不包括有學習障礙或藥物濫用問題、無法看到或聽到、早產、有出生併發症或頭部受傷的兒童。
  • 菊苣根纖維有助於肥胖和超重兒童體重管理
    文/王鶴松編譯 來自加拿大卡加利大學的研究顯示,每日補充菊苣根纖維可通過改善食慾和減少飲食攝入
  • 3 歲女孩被餵到 70 斤當吃播 #小時候超重,長大後會怎樣?
    小時候超重,長大後會怎樣?三歲女孩被父母餵到 70 斤最近,一個三歲的「小網紅」佩琪引起網友關注。一年前佩琪只是有些肥嘟嘟,佩琪的父母在網上發布了她玩耍、吃東西的視頻後,不少粉絲留言說:寶寶好可愛,看她吃東西很有食慾!如今三歲的佩琪已經 70 斤重。
  • 對於入口的肉類,兒童要比成年人有更多講究,這四類肉吃不得
    「肉」別人都是犯愁孩子長得慢,小媛卻對自家兒子超重的體重頭痛不已。小媛一直非常重視兒子的飲食,小學時兒子的體重還很正常,到了初中卻開始快速「橫向發展」。一通檢查過後,醫生詢問兒子是否經常攝入油炸食品,小媛仔細回想,覺得飲食還算正常。一旁的兒子卻吞吞吐吐地表示,自己確實經常吃油炸食品,小媛驚訝地睜大雙眼。原來,兒子的校門口有一家特別好吃的炸雞塊,生意好得不得了,孩子們都愛吃。兒子怕媽媽罵,就常在放學時買一袋邊走邊吃,隔兩天就要解解饞。
  • 想減肥,用高蛋白全飲食替代品靠譜嗎?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和膳食結構的改變,超重及肥胖人口佔比不斷增加。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稱現階段超重和肥胖已成為一種全球性的「流行病」,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均有蔓延趨勢。
  • 「小胖墩」越來越多 專家:一日三餐正常飲食
    字號:A+ | A- 「小胖墩」越來越多 科學減肥學起來正確的減肥方式應該是一日三餐正常飲食,在食物結構上作一定的調整楊景哥表示,隨著年齡的增加,體內激素環境發生改變,體內脂肪合成會有輕微增加,這時候如果中年人士仍然堅持多吃少動的方式,離超重、肥胖就不遠了。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成年人,兒童的肥胖問題也越來越常見。一些家長擔心孩子學業壓力大,在食物後勤保障上供應充足,把孩子「餵」成了小胖墩。
  • 3歲女孩被餵到70斤,醫生:孩子超重的危害有多大你知道嗎?
    在超重和肥胖的兒童中:有75%的媽媽誤認為孩子是正常體重;甚至有差不多14%的孩子被認為體重過低,應該吃更多的食物來增加體重;只有10.8%的母親正確認識到了孩子的超重或肥胖。今年6月,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的《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中顯示:從2002年到2020年,全國6~17歲兒童青少年超重率為9.6%,肥胖率為6.4%,現在在我國,每6個兒童青少年中,就有一人超重或肥胖!
  • 孩子超重,先不要盲目減重,家長做好這幾點是關鍵
    導讀:孩子超重,先不要盲目減重,家長做好這幾點是關鍵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超重,先不要盲目減重,家長做好這幾點是關鍵!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徐弘告誡新援先適應飲食 球隊行李超重機場遇阻
    在這24名球員的團隊中,記者發現實德有多名球員加入其中,記者還從俱樂部方面了解到,閻峰和閆相闖也在這份名單中,但由於兩人的籤證沒能辦妥,所以他們將在十幾天後趕赴土耳其。而在土耳其、西班牙集訓期間,目前效力國青的小將趙學斌也將從西班牙趕赴土耳其。  而在外援方面,穆倫在奔赴土耳其的隊伍當中,另外瓦羅也跟隨球隊回到歐洲,從歐洲飛到亞洲再回到歐洲,有人戲稱瓦羅這下不用倒時差了。
  • 醫生媽媽:遠離兒童肥胖,這幾個錯誤的飲食習慣不能有
    ,孩子有一點比較好,每天都吵著要吃水果,不管什麼水果都吃,榴槤也能吃不少,「多吃水果好,每天家裡都有水果,主要就是給孩子吃。」2.孩子吃的多不一定是好事:咱們老百姓對孩子的飲食習慣有明顯的錯誤認知這也是為啥現在的胖孩子越來越多,胖子成年人也越來越多的重要原因呀。所以,如果您家孩子每天活動量很大,多吃點沒問題,如果孩子經常在室內待著,就別讓他吃那麼多了,家裡別放買那麼多吃的,看不著摸不著也就少吃一點了。
  • 3-6歲是預防肥胖關鍵期 你家娃超重了嗎?
    3-6歲是預防孩子肥胖關鍵「窗口期」國家兒童醫學中心慢病管理中心主任米傑在接受人民網採訪時曾表示,3-6歲是預防孩子肥胖關鍵「窗口期」,進入學齡前期後的孩子身高和體重的增生長的速度和體重與2歲以前嬰兒期相比,會有明顯所下降,體重增速的下降更明顯。這其實是正常的自然生長規律。
  • 孩子入園體檢時被醫生診斷為超重或肥胖,怎麼辦?來看專業解答
    體檢時一些孩子被醫生診斷為超重或肥胖,超重和肥胖是什麼概念?對孩子有哪些危害?家長應該做些什麼呢?什麼是超重和肥胖如果身高(身長)別體重(或年齡的BMI)≥中位數加1個標準差,但<中位數加2個標準差,屬於超重;如果身高(身長)別體重(或年齡的BMI)≥中位數加2個標準差,屬於肥胖。可見,超重和肥胖是指兒童體重和身高(身長)的比例超出了一定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