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田螺姑娘陳宇慧 風味星球 來自專輯《風味人間》第二季
今天的推送來自於《風味人間》的好朋友,專業教做菜六年多的。
自從刷完《風味人間》,田螺老師的做菜靈感(據說)如泉湧!繼上次之後,她又迷戀上了《風味》裡拍攝過的醬料。風味君於是就拉上田螺,打算嘗試一波「把《風味人間》落實到餐桌」行動!
今天是(你們一定要瘋狂分享點「在看」的)第一期:沙茶醬!
我常年有個邊看書/視頻邊購物的毛病,而《風味人間》把我這毛病滿足得爽爽的。畢竟片子新,又是大IP,全國的賣家都盯著,幾乎不大有買不到的東西(只有賣太貴的……
最近刷《尋味東莞》繼續被帶貨...這節奏,簡直沒法停!
從這個角度,《風味人間》簡直是非常完美的購物菜譜指南!
尤其是《醬料四海談》這集,看完我那個心癢啊!就一直騷擾風味君:快告訴我片子裡拍的是哪家,我可以去哪裡下單?!!
然而,別看風味君平日那麼可愛,潑起冷水來也是一頂一的
:矮油,怎麼買得到嘛!東西都是當地主人公家店裡自己做的,不賣的!
��我的心情
不過沒關係!真的吃貨,怎麼可能被買不到材料嚇倒!把《風味人間》帶上餐桌,目標不就是用超市裡就能買到的材料,做出堪比片中(甚至更好吃)的菜麼!
今天我就要分享一下激發我這次合作靈感來源的食材:沙茶醬!
起因是張新民老師的這條微博:
是不是很簡單?!不過張老師對菜譜的描述,也跟這道菜一樣簡單
。
作為一個目標是做成功率最高的菜譜,不放過任何你在廚房可能出錯的點的美食博主,我反覆試驗了一下, 終於get這道菜的烹飪細節和心得。
不試不知道,裡面需要注意的地方還是很多的!
比如沙茶醬,這個靈感源泉。我翻了一些老書,再結合紀錄片裡的內容,發現福建和潮汕地區的沙茶醬應該是兩個比較大的風格流派。但它的核心,跟咖喱很相似,就是一種多種香料預處理之後的調味醬統稱,並沒有配方定規。
沙茶醬
絕大多數超市都有沙茶醬賣,有時候還有好幾個牌子可以選。他們都是一樣的東西麼?其實它們的配方是有差別的,而且都已經有鹽。
如果只是普通使用,買哪一種其實都可以,個人更推薦潮汕或福建生產的。但因為沙茶醬的鹹度高,你在做菜的時候,每道菜另放鹽的量要酌情調整,不能隨意按照以往經驗行事。
而且由於製作原料和過程,沙茶醬本身油脂含量不低。把這種油脂感應用到菜餚裡,有滋潤食材、提出香氣的效果。同時,自己用的時候也要考慮是否需要減少其他油分。
沙茶醬的質地
最後,因為原料中有糖分的關係,沙茶醬本身自帶上色作用。但這個上色比不了醬油、糖色的作用,相對比較輕微。
你看看,光一個沙茶醬,就有這麼多講究。
這也說明,大家以後看到簡單的菜譜,還是要多思考。不然花了大時間,卻沒變成中華小當家,而是變成中 華 小 拆 家 ,會哭的!
言歸正傳,說回張新民老師的微博。那麼針對這道簡單的沙茶雞,我們就可以提煉出這麼幾個關鍵點:
「每隻雞腿肉去骨之後切成6塊」:說明肉塊切得很大,應該是希望獲得外焦裡嫩有肉汁的口感。
起到醃製效果的調料:生粉、料酒、沙茶醬。
「雞塊只放一層不疊放」:說明食材要快速、均勻受熱。
「加一湯匙水並加蓋」:水量非常小,應該也是為了獲得焦香的口感。
「冒煙後改小火」:冒煙是一個烹飪標誌,意味著鍋裡已經有了充分的蒸汽,溫度足以讓食材熟透。
「焗5分鐘即熟」:時間要短,口感要嫩。
有了這些關鍵信息,下一步就是把《風味人間》的沙茶雞帶上餐桌啦!
基礎版沙茶雞菜譜
我按自己的烹飪習慣和手頭方便的食材,列了一份我的沙茶雞原料版本:
雞大腿(手槍腿)兩隻,帶骨重量大約1斤2兩;
白胡椒粉1/3茶匙,鹽1茶匙;
薑汁1瓷勺,沒有的話就用薑片;
料酒1瓷勺;
沙茶醬約大半瓷勺,如果對鹹度沒把握的話可以把鹽量再減一點;
香菜2、3根,洗淨切段備用,不吃的話可以用小蔥代替或直接省略。
步驟:
1. 處理雞腿肉:把雞腿去骨去皮,每個雞腿切成6-8塊大塊兒。
切的雞塊兒大小看我上手的比例
2. 用所有的調料把雞腿抓勻,蓋上保鮮膜醃製15分鐘到半小時。
3. 焗雞塊(大概前後總共需要8分鐘左右完事兒)
- 炒鍋裡放大約2瓷勺油,燒熱之後把雞塊略煎到兩面都發白。如果保留了雞皮,可以雞皮向下小火略煎久一點。
- 加1瓷勺清水(大約也就10ml),轉大火蓋上鍋蓋。觀察鍋蓋邊緣冒出白汽之後,再轉小火計時5分鐘。
- 5分鐘到了以後馬上出鍋,撒上香菜段或蔥段。
感受一下,這又香又嫩又入味的口感肉眼可見!而且接觸鍋底的位置還略有一點點焦,看起來就非常有胃口。
不過負責任的田(陳)老師還是要碎碎念一下。
不同的雞腿,肉的厚薄會有點參差。做的時候要注意肉厚的位置切小塊,肉薄的位置切大塊,儘可能讓雞塊的體積差不多,這樣受熱最均勻。
如果你平時習慣小肉丁的,直接切成雞丁也可以。喜歡吃雞皮的,留著雞皮也可以。總之,你的雞腿��你做主!
絕大多數沙茶醬的質地都是比較稠的,所以醃料裡的料酒、薑汁這類液體,可以起到稀釋作用,醃製的時候要儘可能地抓勻。
而且沙茶醬和鹽都有鹹度,同等分量的食材前提下,鹽用平時的一半左右就夠了。(這個不提醒你是不是就忘了!嘿嘿)
對了,還有容器。我是就是家裡的普通炒鍋,焗的超市普通冰鮮雞腿。焗完之後鍋底仍然有一些水分,所以完全不必擔心會燒焦,只要注意掐表計時就問題不大。甚至感覺在鍋子密封性足夠的前提下,也許也可以大膽嘗試完全不加水(諸如��就是這麼個原理)
剩下的水分,所以不用擔心會焦
好啦,基礎版的沙茶雞就是這樣了。這可是我玩了半個多月各種變化之後才來補拍的菜譜步驟圖… 只要按照菜譜做,幾乎不會出現失誤!(而且已經有很多人做完之後在微博上@我了,歡迎來找我交作業!)
不過買一瓶沙茶醬,只做一次沙茶雞,一來肯定用不完,二來咱冰箱也不需要再多一瓶佔空間的罐罐。
秉承不要為冰箱增添負擔的原則,我為大家舉一反三了更多沙茶醬的好吃菜譜,都在二條啦!
放一張圖片先饞饞你,還不趕緊點開二條!
講真,一集紀錄片裡面的5分鐘我吃了足足半個月!!!!這兩篇(別忘了看二條)共5個菜譜寫了3天!!!想到還想繼續研究的酸梅醬、普寧豆醬、芝麻醬等等,我看還是觀察大家點「在看」和分享的情況再決定要不要繼續寫
。
抱著隨時要鴿的心情,讓酸梅醬續集先佔個位
作者:田螺姑娘陳宇慧
原標題:《親手做的《風味2》沙茶雞,吃著確實香!》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