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學生閱讀素養而教

2020-09-17 中國教育新聞網

閱讀素養是指語言積累、語感、思維品質、思想情感、品德修養、審美情趣、個性品格、學習方向、學習習慣等的綜合評價。近年來,我以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為抓手,在閱讀教學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和實踐。

基於學生立場進行閱讀設計

在閱讀教學中,我把閱讀有方法、閱讀有深度、閱讀有分享作為閱讀教學的目標,從思想情感、語文素養、核心價值觀三個層面將閱讀教學目標細化到每一篇文章、每一個章節甚至每一本書。

有方法地閱讀。範讀是教師的基本功,給學生閱讀做示範,聲情並茂的範讀會激發學生的模仿興趣。背誦是深度閱讀的有效方法,教師可以採用整篇背誦和分段背誦的方法,調動學生背誦的積極性。教學生學會「初讀—細讀—深讀—熟讀」四步讀書法,還可以指導學生掌握「速讀—回讀—精讀—背誦」的技巧。課外,教師可以通過開展背誦、詩歌朗誦和讀報比賽等活動,給予精神鼓勵和物質獎勵。

有深度地閱讀。一方面,教師要根據文本和學情提出高質量、高層次的問題,讓學生運用思維、發展思維;另一方面,教師要鼓勵和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培養不懂就問、疑惑會問、懷疑敢問的思辨品質,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有分享地閱讀。就是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分享閱讀成果,使人人都嘗試「為分享而讀書」,以平等的姿態分享學習心得,在不知不覺中促進學生深入閱讀、深入思考。

基於學生實際開展進階閱讀

基於閱讀能力培養,在教學實踐中,我圍繞學生閱讀能力進階式培養提出具體的教學策略。進階由低到高分為檢索信息、理解內容、鞏固運用、評價鑑賞、質疑生成5個梯度。我將這5個梯度作為A級指標,並進一步細化成20個B級指標,以方便教、學、評的操作。

檢索信息是指找到如人物、情節、事件、論點、論據、概念、定義、說明方法等顯性信息的能力,可以歸納為找到自己要的信息、找到指定的信息兩項能力。例如《賣火柴的小女孩》,課文中有哪些人物?發生在什麼時間?等等。

理解內容是指從書面信息中建構意義的能力,可以將其細分為用自己的話概括和探究重點詞語、重點語句的含義等能力。例如,「那一年,我家是一件大祭祀的值年」中「值年」指什麼?「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裡高牆上四角的天空」是什麼意思?等等。

鞏固運用是指在對所學知識進行梳理的基礎上用語言文字表達自己的思考結果,可以在閱讀的基礎上進行複述、仿作、編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等等。例如,學習了《詹天佑》一文後,你最想跟詹天佑說什麼?讓學生寫一段話或者寫一篇作文。

評價鑑賞是指根據自己的學識、閱歷和對文本的解讀作出判斷的能力,可以評價文本的人物、事件、觀點等思想內容,也可以評價遣詞造句、布局謀篇等寫作技巧。例如:學習《珍珠鳥》,賞析「人之愛」和「鳥之愛」,評析「信賴,往往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義。

質疑生成是進階式閱讀的最高梯級,指在閱讀的基礎上提出新問題,解決新問題,生成新成果。例如《窮人》一課第11自然段連續用了5個省略號,根據文本內容說明為何這樣用。

基於學生成長開展閱讀評價

閱讀能力測試是閱讀評價的有效手段。測試題是改進閱讀教學和測試的「牛鼻子」,一套好的閱讀能力測試題,能使不會閱讀、不善思考的學生變得會閱讀、善思考。

近年來,我圍繞進階式閱讀能力培養開展閱讀測試命題,指導教學改進,倒逼閱讀教學高質量實施,取得不錯的效果。在命制試題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選取適合的閱讀材料。選取的依據是文質兼美、篇幅短小、有思維的挑戰性,文學類與信息類按1∶2的比例選材。二是依據進階式能力培養的需要,按照1∶3∶4∶1∶1的比例設計5個層級的試題量,指向高層級能力訓練。三是精心設計題型。客觀題與主觀題合理搭配。主觀題側重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等。四是合理設置試題區分度,讓能力強的學生能得高分,能力差的學生得低分。

多年的實踐表明,基於進階式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試題,能較為客觀地測出學生的閱讀能力。

基於素養提升構建閱讀生態

師生共讀。在日常教學中,我喜歡跟學生「共讀一本書」。一方面讀學生喜歡讀的書,通過讀書而了解學生、親近學生;另一方面讀老師喜歡讀的書,不但融洽了師生關係,而且提高了學生的閱讀品位。

整本書閱讀。整本書閱讀既見證了進階式能力培養的閱讀教學策略,又幫助學生找到語文學習的門徑,享受語文學習之樂。近年來,我將《稻草人》《一千零一夜》《草房子》《小英雄雨來》《魯濱遜漂流記》《愛麗絲漫遊奇境》《三車同到之謎》等書,擺在教室裡供學生取閱。

成果展示。近年來,我組織學生開展讀書筆記、故事梗概、演講會、好書推介會、課本劇表演等活動,提升了學生閱讀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作者單位:山東省泗水縣楊柳鎮西裡仁小學)

《中國教育報》2020年09月17日第11版

作者:劉興兵

相關焦點

  • 擴展閱讀,是學生綜合素養得以提升的重要法寶!
    然而,語文教材上的內容畢竟是十分有限的,要想讓自己的綜合素養得以提升,建議學生在課餘時間進行「擴展閱讀」,這對於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是十分重要的。通過擴展閱讀,不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大千世界和各種風土人情,還能夠使自己的綜合素養(包括文學素養、人文素養等)得以提升,正可謂「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 如何提升全學科閱讀素養?
    從近年來的中高考試題可以看出,對學生閱讀能力的要求有較大提升,對學生閱讀理解深度、準確度、速度也提出了較高要求。閱讀在各種考試中已經不再是簡單的情境再現,而是把更多題目融入到考查知識與能力當中,從而更好地體現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與綜合素養的考查。
  • 提升閱讀能力,促進學生語感的養成,全面提升語文核心素養
    可見,在初中語文教學當中閱讀是非常關鍵的教學環節,同樣也是教師教學的重難點。而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不僅能夠讓他們對文章中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與內涵有了更加深層次的理解,同時也能夠促進學生語感的養成,進而全面提升語文核心素養,與當前素質教育的理念不謀而合。不難看出,強化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良好核心素養和提升閱讀興趣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必須改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核心漢語素養,滿足新課程改革的教學要求,實現語文閱讀教學的實際效果。「通過這種教學申請表,它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核心漢語素養,達到良好的閱讀教學效果。2)參照文字改寫,以提高中文閱讀教學的實效。小學語文課本中有很多古詩。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參考古代詩歌的內容,指導學生改寫文字。如果把古詩詞轉變為白話文形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課堂參與度,而且可以顯著提高漢語核心素養。
  • 家長閱讀素養對孩子閱讀的重要性!
    閱讀能力的培養是學生語文素質教育重要的組成部分,閱讀能力的高低,直接關係到學生的理解能力、運用知識的能力以及表達能力的提升。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不僅關係到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而且對他們開闊視野、提高內涵、增加底蘊、放飛心靈有著重要的意義。
  • 門頭溝區提升校園閱讀素養 構建區域立體化閱讀新模式
    千龍網北京4月20日訊 20日,門頭溝區教委召開2018年門頭溝區中小學校園閱讀素養提升項目研討會,總結門頭溝區推進中小學校園閱讀工程取得的有益經驗,探討工作規律。
  • 開展課外科普閱讀提升小學生科學素養
    本文就小學生開展課外科普閱讀活動的意義、小學生開展課外科普閱讀的現狀以及在課外科普閱讀中提升科學素養的策略等問題,進行了較為深入全面的研究。關鍵詞:課外 科普閱讀 提升 小學生 科學素養 策略一、小學生開展課外科普閱讀活動的意義1.課外科普閱讀可以拓展小學生的科學知識溫故而知新。
  • 迎江區小語學科「三定備課」聚焦閱讀素養整體提升
    11月25日下午,迎江區小學語文華中片區「三定備課」活動在華中路二小舉辦,區教體局黨委委員、教研室主任、小學語文教研員江興玲出席活動並講話,華中片區片長、區悅讀工作坊核心成員徐鳳及該片小語教師(含個別其他片區教師)參加活動。
  • 語文教學培育並提升學生語文素養的六大途徑
    不論是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還是九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的基本理念」一節中,都將第一條理念表述為「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依據這個表述,我們以為,培育並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1、傳授必須的語文知識。語文知識是語文素養形成的根基,因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必須重視。
  • 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如何提升?網上的交流平臺了解一下
    本文為作者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前幾天和一位朋友聊天的時候,他說,現在自己家孩子的語文越來越差了,不是老師教的不好,而是孩子不會學,看見語文就犯愁。搞得這位朋友看見孩子的語文成績就頭疼,現在國家對語文的重視越來越大,學不好語文,對他將來的發展是有很大阻礙的,因此他很著急。
  • 科學培育學生核心素養 徐匯提升教師關鍵能力
    近年來,徐匯教育以重大項目行動研究為載體,以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為指向,聚焦國家課程區域性轉化與校本化實施,探索課程標準系統轉化的路徑與策略,初步建立起國家課程區域性校本化實施系統,為育人質量的提升奠定了基礎,有關成果獲得上海市教學成果獎特等獎。
  • 小學語文教學中核心素養的滲透,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在這一過程中,最核心的就是要讓學生們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樣學生們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就會更加積極主動,對於學生們素質的提升至關重要,也為學生今後的學習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1 強化文化教育,為學生的核心素養的提升提供幫助由於語文這門學科的性質就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其教學核心就是對學生們的綜合素養進行提升,對學生進行相應的文化素養的提升,而想要提升學生們的文化素養,就需要老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從基礎抓起,在強化基礎教育的基礎上,逐漸深化教學,不斷強化學生的人文底蘊,進而更加有效的幫助學生們樹立起科學的精神
  • 胡衛:以核心素養為導向 走出學生減負問題的困境
    究其本質而言,減輕學生負擔,並非簡單地減少學生時間、壓縮學習內容,或降低學業標準,而是要最大限度地改變學生以獲得「標準答案」為目標的機械式學習方式,代之以知識探究、實踐導向為特徵的教學方法,從而舒緩無效、低效學習帶來的學生心理、生理的倦怠和壓力。  現在,由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核心素養構成的教育目標,已經作為國家發展戰略明確提出。
  • 提升教師專業素養 教盡顯魅力學更為科學
    開展學法指導專項研究,提升教師專業素養  近5年來,北京實驗學校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綜合素養為宗旨,圍繞學法指導問題,開展了專項課題研究。  定期的學法研究交流提高了教師的專業素養,提升了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和教學研究能力。近5年來,全校幼小初高教師共有2000餘人次參與學法研究工作,5批150多個學法課題組中有78個課題組、300餘位教師在教育部及北京市、海澱區各種評比及教學競賽中獲獎。今年11月,第6批30餘個學法課題組將完成結題報告或論文。
  • 「現教論壇」走進平谷 | 豐富課程供給,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無論是教育管理者還是作為課程實施者的教師,都要有更高的站位和更為廣闊的胸襟,以實現孩子全面發展為核心、為基礎,來考慮課程建設。這樣的課程一定是綠色的、健康的、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我們有學科拓展課程,也有勞動課程、實踐課程,也有與社會密切結合的綜合課程。這麼多課程並沒有影響學生學業成績提高、綜合素養的提升,反而起到了一個促進作用,提高了孩子們的社會責任感和擔當意識。
  • 解析新《英語課程標準》—如何提升閱讀素養
    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將碎片化的教學方式轉變為主題意義引領下的以語篇為依託的整合性教學,形成將語言、文化、思維融合的教學設計,使得學生素養的培養目標具體落實在實際教學操作過程中。閱讀本身應該是能讓學生走出自己的人生去體驗別人的人生、反過來又逐漸充實自我的一種形式。
  • 加強國學經典誦讀,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但是現階段學術界、教育界仍然將國學經典教學看作與學生素質教育管理不相關的活動,僅僅將具有代表性的優秀國學知識傳輸作為學生課外學業的補充,或者興趣愛好。這種情況下,研究素質教育情境下國學經典傳承路徑,分析國學經典誦讀與提升學生人文素養之間的聯繫,就成為校園內部教育管制者面臨的重要任務。
  • 提升學生核心素養應成為教育的「新追求」
    近年來,有關核心素養的話題很熱,但也有爭議。最近,我閱讀了常生龍先生的新著《核心素養與學習的變革》,通過閱讀這本書,我對核心素養的認識更加客觀理性,對如何有效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路徑也有了更明晰的認識。    提升認識核心素養的「觀念水位」    在書中,常生龍追本溯源,抽絲剝繭地對「素養」等相關概念進行了解讀。
  • 英語備考:提升學生「核心素養」,詮釋高三英語複習新思路!
    要達成這些要求,我們就必須認識到:高三英語複習教學是綜合而多元的,通過實施以話題為主線的讀寫結合的複習模式,有助於培養學生的邏輯性思維能力、評判性思維能力及創造性思維能力,從而達到「提高語言能力、提升思維品質、增進文化意識、培養學習能力」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目標。因此,我們提出「以話題為引領,思維導圖為工具,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整體複習思路。
  • 知名作家曹文軒:提升語文素養 必須擴展孩子閱讀量
    在曹文軒老師的引導下,孩子們踴躍提問大膽交流,曹老師也通過在線解答方式將學生們在作文寫作中存在的典型共性問題進行了詳盡解剖,直播間氣氛十分熱烈。曹文軒老師是我國著名兒童文學作家,作品深受大家喜愛,長篇小說《草房子》在2019年9月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