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丨周兢:幼兒時期如何培養閱讀習慣?

2020-08-31 書香吉林

周兢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部學前教育系教授

博士生導師、世界學前教育組織中國委員會執行主席

早期閱讀,不等於早期識字

在人們普遍比較重視兒童語言學習和早期閱讀的時候,社會上出現了一些錯誤的認識,主要是將早期閱讀和早期識字等同起來,用識字來代替閱讀,這是一種錯誤的看法和做法。我們要強調的是,早期閱讀不等於早期識字,更不等於把大量的生字集中在一起學習的識字活動。

兒童進行早期閱讀的重要基礎是

(1)豐富的口語詞彙和對語音的敏感性。這是兒童進行早期閱讀的必要條件,因為它決定了兒童在看到書面文字的時候能否將之與口語字詞對應起來,或者能否對聽到的話語用書面語言表達出來。

(2)有學習並欣賞書面語言的動機。兒童對書面語言的興趣和知識,是通過自身的經驗建立起來的。因此在學前階段,兒童需要擁有自己的書,需要有自己隨時可以取閱的圖書,需要有人給他們講述和朗讀書上的內容,還要有機會經常看到別人閱讀和寫字。通過這樣一些互動的過程,讓兒童理解書面語言的意義,同時建立起熱愛閱讀的積極情感,這也為他們成為一個成功的閱讀者作了必要的準備。

(3)對文字敏感並逐步積累起有關文字的知識。在閱讀過程中逐步獲得的有關文字的知識,有助於兒童對學習閱讀產生興趣並較快地掌握書面語言。

簡而言之,對兒童終生學習有益的早期閱讀教育有四個標準:

第一,要有利於提升幼兒對書籍和文字符號的興趣;

第二,要有利於幫助幼兒在閱讀中建立起良好的閱讀習慣;

第三,幼兒可以運用口頭語言理解閱讀內容;

第四,幼兒在閱讀中能獲得基本的閱讀技能和閱讀策略。

因此,家長和教師在判斷各種「早期閱讀教育」產品究竟是否符合孩子身心發展規律時,要注意辨別這種「早期閱讀」是以指引孩子閱讀圖書養成閱讀能力為目標,還是以讓孩子識字為終極目的。不管以什麼名義打什麼旗號的東西,如果將閱讀重點導向識字的話,我們都應謹慎對待。

自主、多元、分享,讓孩子終生受用

現在社會上有形形色色針對孩子的閱讀理論和閱讀產品,難免良莠不齊。這裡我們向家長和教師介紹三種符合孩子身心發展規律的早期閱讀理念。

第一種是自主閱讀理論。

自主閱讀理論認為閱讀是學習的基礎,人的早期閱讀能力往往決定了後期的學業成就,閱讀是未來從事各種工作的基本條件。國外一系列研究發現,人的閱讀發展可以分為兩個階段:3歲~8歲是獲得閱讀能力的學習,8歲以上是通過閱讀獲得方法的學習。自主閱讀理論還認為,閱讀能力是指一個人閱讀所具備的能力,包括在終生學習時代對日新月異的知識信息和多元價值的觀念善於去蕪存菁的能力;通過閱讀跟書本對話;通過閱讀逐步學會獨立思考的能力。自主閱讀強調的不是孩子是否學會了認字,是否會讀書,而是強調孩子在還不認字時就開始形成良好的新聞記者興趣,建立起正確的閱讀態度。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通過適當的方式和策略掌握書本的內容,將有效的信息運用到自己的生活當中去,和自己的經驗建立一種聯繫。自主閱讀強調對話的能力。

第二種是多元閱讀理論。

多元閱讀理論主要涉及四個方面:

一、強調多元閱讀途徑的嘗試,看圖畫、看書本是閱讀,看電視也是閱讀,看各種表演也是閱讀。

二、強調多元閱讀材料的選擇,從閱讀的題材到閱讀的體裁形式多樣。

三、強調多元閱讀互動關係的建立,家長和教師可以和孩子一起選書、看書。在這個過程中提問、思考都應是互動的。

四、強調多元閱讀情境的創設,家長和教師要把家庭、學校和各種社會文化場所當成兒童閱讀的情境。

第三種是分享閱讀理論。

分享閱讀理論是一種強調共同享受讀書樂趣的早期閱讀理論,其主要的目的是希望通過輕鬆有效的教育,培養兒童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讓孩子儘快從依賴閱讀過渡到獨立閱讀。

早期教育要把孩子的興趣放在第一位,培養一個終生熱愛學習的孩子一定注意不要讓他在早期就對閱讀感到厭倦,如果一個孩子在早期學會了幾千個字,但是他認為閱讀是一件非常乏味的事,只不過是在大人指導下認識很多字,那麼我們的閱讀教育就是失敗的。分享閱讀理論強調從學習說話開始逐步增加伴隨閱讀的文字。分享閱讀理論不反對兒童識字,但要求兒童自然而然地獲得漢字的信息。所以要注意的是在分享閱讀的過程中伴隨識字的原則不能動搖,不能將「分享閱讀伴隨識字」變成「分享識字伴隨閱讀」。

總之,兒童的早期閱讀是兒童語言教育的一個有效組成部分,應遵循語言教育的有關原則,這就是:

兒童的語言學習是整體性的學習。

兒童的語言學習是自然而然的學習。

兒童的語言學習是有效和有用的學習。

兒童的語言學習是整合的學習。

兒童的語言學習是開放而平等的學習。

兒童的語言學習是創造性的學習。

希望家長和教師掌握這幾條原則,根據孩子的個體情況,有的放矢地選擇培養孩子閱讀能力的途徑和方法。

來源:書香中國

相關焦點

  • 周兢:早期閱讀不等於早期識字,培養幼兒閱讀習慣有法可依
    來源:摘自《幼兒教育》幼兒時期如何培養閱讀習慣?作者簡介:周兢,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部學前教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世界學前教育組織中國委員會執行主席,中國閱讀三十人論壇成員。早期教育要把孩子的興趣放在第一位,培養一個終生熱愛學習的孩子一定注意不要讓他在早期就對閱讀感到厭倦,如果一個孩子在早期學會了幾千個字,但是他認為閱讀是一件非常乏味的事,那麼我們的閱讀教育就是失敗的。幼兒時期是兒童學習語言的關鍵期。
  • 大家說丨周兢:培養兒童的獨立閱讀能力,是幼兒園早期閱讀教育的重中之重
    從研究信息獲知,學前階段是兒童大腦快速發展的時期,這個關鍵窗口期決定著兒童後期乃至終身的學習與發展。在人們普遍比較重視兒童語言學習和早期閱讀的時候,出現了一些錯誤的認識,例如將早期閱讀和早期識字等同起來,用識字來代替閱讀。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周兢教授認為,兒童是可以從早期閱讀走向全面發展的,必須相信早期閱讀的力量。
  • 如何幫助幼兒培養閱讀習慣
    閱讀是幫助寶寶學習的一個方式,所以儘早培養最好。爸媽可以選定一個固定時段,挑一些有趣及富有教育意義的書籍,然後和孩子一起閱讀,這樣不僅是讓寶寶接觸書籍閱讀,還可以增加親子之間互動機會。一、如何幫助幼兒培養閱讀習慣1、起步要早一點你可以在寶寶6個月的時候就開始培養他閱讀有興趣的書籍,這個年齡引入書籍可以幫助他的視覺感官發展,還可以培養早期閱讀和學習習慣。2、有互動的閱讀隨著寶寶長大,開始使用一些圖像卡來和他互動,問他卡片上的圖案是什麼,這樣可以幫助他更早開始說話,並維持他對閱讀和書籍的興趣。
  • 幼兒閱讀的好處及重要性: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其次,不要把繪本看作教科書,如果家長每次讀書時或讀完後問各種問題,那麼孩子就會將讀書看作上課或考試,聽故事的時候會不斷預測,今天會被問到什麼問題,應該如何回答,享受故事的樂趣將大打折扣,這也是讓孩子討厭讀書的最有效方法幼兒閱讀的好處及重要性  早期閱讀是大家都很關心的熱點問題,教育專家認為「所有學習的基礎都是從閱讀開始的」,可見幼兒早期閱讀的重要性
  • 閱讀是一種習慣而非節日:幼兒閱讀的重要性
    這一天,你會發現,人們似乎忽然意識到今天應該讀點書,趕一下時髦,跟一下風,拍幾張閱讀的照片曬一下朋友圈來紀念這個節日。幼兒園也利用這一時期組織孩子開始維持一個星期的閱讀打卡活動,以此來提醒孩子要重視閱讀。讀書本來不應該當成節日來過,每天都應該是讀書日,讓讀書成為幼兒的一種的生活習慣。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呢?
  • 周兢:幼兒教師如何做好遊戲的支持和指導?
    周兢:華東師範大學學前與特殊教育學院教授 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引領下,遊戲活動區域對於兒童學習與發展的重要性已被幼教工作者廣泛認同
  • 周兢:當我們要求幼兒園設施好,是在要求什麼?
    幼兒園的物質環境質量提升,可能需要考慮足夠的空間,但最終無關於園舍佔地面積多大、樓層多高或園舍的豪華程度如何。從這樣的觀點出發,什麼樣的物質環境因素最應受到幼兒園教育工作者重視呢?第一. 充足的區域空間和遊戲玩具、材料這意味著活動室裡至少有五個特定的區角,有足夠的玩具、材料,真正實現在遊戲中學習和發展的目的。第二.
  • 培養幼兒閱讀興趣的重要性,直接影響孩子的未來
    1.學習能力,來源於早期的閱讀理論上講,6歲是兒童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期,也是兒童各項能力發展的黃金時期,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學習能力的發展。而學習能力可以通過閱讀能力的培養開發至90%甚至更多。第一是閱讀習慣的培養,每天要監督孩子在固定的時間閱讀,養成習慣;第二是閱讀量的累積,一般幼兒一年的閱讀量要達到50-100萬字才能夠開發學習能力。2.早慧的孩子大部分都喜歡閱讀早慧孩子的共同特點之一就是喜歡閱讀,美國心理學家推孟在天才發生學的研究成果中指出,有44%的天才男童和46%的天才女童是在5歲以前開始閱讀的。
  • 周兢:教孩子識字不如看圖畫書
    7月13日,中國分級閱讀長三角論壇隆重開幕,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周兢圍繞「閱讀——悅讀:早期兒童閱讀與讀寫成長之路」分享了自己的觀點。    增強早期兒童的「閱讀耳」    孩子在學前階段形成的口頭語言、從聽覺途徑吸收到的所有的那些口語的形象,都能夠好地去支撐他學習書面語言。相比讓處於學前階段的孩子獨立閱讀,周兢更看好「陪伴聽讀」。
  • 如何培養幼兒閱讀及閱讀的好處
    應該給孩子營造出一種健康乾淨、快樂的閱讀環境和閱讀氛圍,專家指出閱讀的興趣要從小培養,其中環境的薰陶最為重要。鼓勵幼兒將書當「玩具」去玩,視「書」為好朋友的觀念。兒童在很小的時候就對書面語言產生了興趣。在兒童語言發展關鍵期內,我們應及早地為幼兒提供完整語言的學習機會。
  • 如何培養雅思閱讀習慣?
    雅思閱讀對大多考生來說也是較難的,零基礎雅思閱讀是雅思考重要的一部分,培養良好的雅思閱讀習慣不但對語言知識和能力提升有一定的幫助,也會讓我們的成績有很大的提高。環球教育官網小編為大家帶來如何培養良好的雅思閱讀習慣,一起來了解吧!  1.
  • 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家長需抓住兒童閱讀關鍵期
    如何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讓孩子喜歡讀書是所有家長的心願。任何事情都是有規律可循的,抓住兒童閱讀關鍵期或黃金期,將有助於科學認識兒童閱讀的不同階段,針對性地進行閱讀指導,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7、想像力關鍵期(2-8歲):這個時期,家長要讓幼兒多聽孩子喜歡的童話和科學幻想故事,多看圖畫,多看動畫片、科幻片,識字後多讀書。在積累了一定的知識後,可以讓孩子看畫編故事,或續故事,或與家長輪流講故事,提高孩子的想像力、創造力。
  • 踢足球的孩子在幼兒時期良好習慣的培養
    這個話題也是我長期觀察踢球的孩子,不斷摸索總結,想表達的一個觀點。悟空問答裡很多人問一歲的寶寶該教他些什麼?我的回答很簡單,就是培養他動手動腳的能力。具體怎麼做呢?第一,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任他發揮,不要不要不要去打擾他!
  • 三招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怎樣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資料圖)1、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和氛圍怎樣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首先應該給孩子營造出一種健康、乾淨、溫暖和快樂的閱讀環境和閱讀氛圍。專家指出,閱讀的興趣要從小培養,其中環境的薰陶最為重要。要想孩子愛上閱讀,父母首先要對閱讀也產生興趣。最理想的環境是:充滿書香的家。書在家裡無處不在,讀書是家裡成員的休閒活動之一,而且父母經常與孩子交流閱讀經驗和心得,在這種環境中,孩子必然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鼓勵幼兒將書當「玩具」去玩,視「書」為好朋友的觀念。兒童在很小的時候就對書面語言產生了興趣。
  • 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http://www.hteacher.net 2020-10-17 10:17 中國教師資格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也是有關鍵期的,養成教育要從幼兒開始
    古往今來許多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學家、思想家都認為習慣要從小培養。 現代心理學和教育學的研究表明,人在成年前,尤其是年幼的時候是培養良好習慣的最佳時期。 為什麼幼兒時期是習慣培養的關鍵期呢?小編歸納總結起來,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
  • 在幼兒時期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你真的做對了嗎?看看這篇文章吧
    在幼兒時期,家長往往會對他們進行全方面的培養,為的就是讓他們以後能夠有更多的能力去應付生活中需要掌握的技能。很多人覺得在這個時期,他們還沒有學會認字,為沒有進行過專業的語言培養,所以就不會考慮對他們閱讀能力的培養,而僅僅是讓他們學習各種他們更能接受的興趣愛好。
  • 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告訴廣大父母一件事,要想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首先關鍵的一點就是—適齡也就是不同年齡段,去做不同的事情 閱讀的習慣是隨著年齡增長,一步步慢慢形成的作為父母,我們能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儘早盡多的給孩子朗讀閱讀是通向他們在學校和生活中的成功的途徑當孩子們愛上了閱讀,也就愛上了學習
  • 《閱讀手冊》:從如何培養孩子閱讀習慣,延伸到自己
    那麼,《閱讀手冊-成就孩子一生的閱讀培養法》這本書的閱讀中,我們應該設置一個怎樣的閱讀目的呢?目的:培養孩子和自己閱讀的習慣和方法?從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和方法開始,在知道原理和方法後,應用推廣到自己身上。
  • 分享 | 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導讀閱讀是一種終身教育的好方法,很多家長都很注重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讓他們自發地愛上讀書呢?聞是教育的黃文健老師在我們每周二的QQ課堂上,跟大家分享了一下自己的看法。書本會給我們帶來更多我們感興趣的、豐富的、多面的內容和觀點。同時,也讓我們的人生更加有滋味。關於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首先,父母對於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是否有熱忱和意識。如:為孩子準備一個適合閱讀的環境——相對舒適、安靜、獨立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