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放棄了訴訟時效抗辯權,被起訴後還能再請求嗎?

2020-10-14 雲志談法

訴訟時效是指民事主體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期間。根據《現行民法總則》及將於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的規定,該期間為三年,自權利人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

超過訴訟時效的民事權利,權利人依然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但義務人以該權利超過訴訟時效進行抗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也就是說超過訴訟時效的權利,義務人即使不履行,也不需要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為了體現人民法院的公平、公正,法院不得主動適用關於訴訟時效的規定。

但在訴訟時效屆滿之後,民事權利主體喪失的只是勝訴權這一民事法律權利,而沒有喪失債權的實體權利,因此只要義務人同意履行的,人民法院都會予以支持。並且在義務人同意履行之後,就不得再以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為由主張抗辯。

但這是在訴訟時效屆滿之後,義務人同意履行的則不得再以訴訟時效屆滿主張抗辯。那麼如果在訴訟時效屆滿之前,義務人提前放棄了訴訟時效抗辯權,是否意味著在訴訟時效屆滿後就不能再以訴訟時效屆滿作為抗辯理由了呢?

這個問題需要分為兩個情況分別進行討論。

第一種情況:義務人聲明放棄訴訟時效抗辯權之後,權利人在三年之內起訴的。這種情況下,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因為沒有屆滿,義務人並沒有獲得訴訟時效屆滿的抗辯權,因此也就不存在將其作為抗辯理由。

因為訴訟時效並不是一個一成不變的期間,它可能會發生中止、中斷的情況。而義務人聲明放棄訴訟時效抗辯權的意思表示,就意味著義務人同意向權利人履行義務,而這個情形就屬於訴訟時效中斷的情況之一。訴訟時效中斷之後,將重新開始計算,因此在三年之內權利人起訴的,義務人此時並沒有訴訟時效抗辯權。

第二種情況:義務人聲明放棄訴訟時效抗辯權之後,權利人在三年之後起訴的。這種情況下,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在客觀上已經屆滿,那麼義務人在之前放棄訴訟時效的聲明是否有效呢?

答案當然是無效的。義務人仍然可以以訴訟時效屆滿為由提出抗辯,而且人民法院會依法支持義務人的抗辯。

為什麼會出現無效的情況?放棄訴訟時效抗辯權是義務人真實的意思表示,為什麼法律會不支持這個意思表示呢?

原因就在於權利人與義務人在產生民事權利關係的過程中,一方面雙方可能並不是一個很對等的法律地位,權利人有可能會基於自己多方面的力量,強硬的要求義務人放棄訴訟時效抗辯權,這無疑會極大地損害義務人的權益;另一方面,三年的時間可能會發生很多變化,當初義務人做出的意思表示可能會基於實際情況而發生改變,這同樣會損害義務人的權益;另外,如果允許義務人提前放棄訴訟時效抗辯權,可能會造成權利人怠於行使自己的權利,在訴訟時效屆滿多年後才向義務人主張權利,這必定會給人民法院審判帶來極大的難度,造成司法資源的極大浪費;而權利人怠於行使權利,也有可能發生義務人死亡、註銷、轉移資產等情形,損害權利人的利益。

因此無論從保護義務人、權利人權利的角度出發,還是從節約司法資源的角度出發,義務人提前放棄訴訟時效抗辯權都是不應該被支持的。

其實,義務人提前提前放棄訴訟時效抗辯權,很類似於擔保關係中的流押條款或流質條款,是民事主體對未來利益的一種處分。而在處分的具體時間,權利人並不知道這份權利的份量到底有多重,從這個角度上講,提前的處分並不能完全看作是權利人真實的意思表示。

《民法典》在第一百九十七條第二款也明確規定了,「當事人對訴訟時效利益的預先放棄無效」。這是對民事主體權利的極大保護,也是對法律權威性的極大維護。

因此,義務人無論基於何種原因提前放棄了訴訟時效抗辯權,在被起訴之後依然能夠再次請求,並且能夠得到人民法院的支持。

相關焦點

  • 擔保人能否向享有訴訟時效抗辯權的債務人追償?
    幾個月後,我找到張某要求其償還我替他還的借款,但他拒絕,若起訴,法院會判我贏嗎?                              江西 王某  答:我國民法通則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即張某向劉某借款約定1年還清,故劉某向張某借款的訴訟時效就是2年,也就是在3年內,劉某需向張某主張權利,若不主張,張某就享有對該借款的訴訟時效抗辯權。
  • 過了訴訟時效的案子,再起訴能贏嗎?
    一個朋友諮詢這樣一個問題:一個糾紛,標的額較大,但是估計已經超過訴訟時效了,再起訴的話,能贏嗎?什麼是訴訟時效所謂訴訟時效,是指民事權利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在法定的時效期間內不行使權利,當時效期間屆滿時,債務人獲得訴訟時效抗辯權。
  • 人身損害賠償過了時效還能起訴嗎
    訴訟時效是指民事權利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如果在法定的時效期間內不行使自己的權利,當時效期間屆滿時,債務人就獲得了訴訟時效抗辯權。那麼在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如果過了訴訟時效權利人還可以起訴嗎?下面由李家有律師進行詳細解答:一、人身損害賠償過了時效還能起訴嗎在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如果過了訴訟時效,是可以起訴的。
  • 連帶債務訴訟時效抗辯權之涉他性
    債權超過訴訟時效後,經沈某向陳某催要,陳某向沈某出具了欠條,應視為其同意支付該欠款,放棄了訴訟時效抗辯權。雖然陳某向沈某出具欠條時,在欠條上註明由其與李某共同承擔,但沒有經李某同意,故其所注內容對李某無效,李某對該債權因超過訴訟時效而享有訴訟時效抗辯權,其不應再承擔清償責任。遂判決維持了原判。
  • 借款合同過了訴訟時效,還可以起訴嗎?
    實踐中,人們經常會在借款時,由於疏忽或者出於個人感情等原因,在借款合同到期時不主動要求償還債務,這樣很容易導致一個問題,就是訴訟時效過期。那麼,借款合同過了訴訟時效,還可以起訴嗎?到期後,他一直不提這個事兒,因為親戚關係,我也不好意思直接找他要。但是到現在已經過去這麼多年了,是不是已經經過了訴訟時效呢?我要是到法院起訴的話,法院還會受理嗎?福建天衡聯合律師事務所葉劍鋒律師解答: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什麼是訴訟時效:訴訟時效是指民事權利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在法定的時效期間內不行使權利,當時效期間屆滿時,債務人獲得訴訟時效抗辯權。
  • 他人借錢不還超過訴訟時效,還可以去法院起訴嗎?
    那麼,他人借錢不還超過訴訟時效,還可以去法院起訴嗎?網友諮詢:他人借錢不還超過訴訟時效,還可以去法院起訴嗎?山東齊魯律師事務所戴金輝律師解答:訴訟時效是指當公民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時候,在法律規定的時間裡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如果過了這個期限沒有起訴,那麼侵害權利的人就可以獲得抗辯權。
  • 訴訟時效屆滿,借款人部分還款,能否恢復或復活剩餘債務訴訟時效?
    在法律規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內,權利人提出請求的,人民法院就強制義務人履行所承擔的義務。而在法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屆滿之後,權利人行使請求權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護。在金融借貸糾紛中,銀行等債權人如果未在訴訟時效內及時主張權利,當時效期間屆滿時,債務人獲得訴訟時效抗辯權,訴訟時效屆滿後,雖然相應債權還存在,但債權人喪失「勝訴權」,相應債務成為「自然債務」。
  • 民間借貸之訴訟時效「良圖·民商」
    當事人超過訴訟時效後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受理後查明無中止,中斷,延長事由的,判決駁回其訴訟請求。當事人超過訴訟時效後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受理後,如另一方當事人提出訴訟時效抗辯且查明無中止,中斷,延長事由的,判決駁回其訴訟請求。
  • 關於訴訟時效幾個問題的探析
    ⑵抗辯權,是指權利人用以對抗他人請示權之權利,如同時履行抗辯權,不按抗辯,此種對抗權以對方請求權的存在為前提,在該第三人請求權存續期間,不因時效而消滅,若該第三人的請求權已過訴訟時效,其已不復存在,故對之無規定訴訟時效之必要。
  • 訴訟時效是個什麼玩意?
    經常會有人問,孫律師,人家說我這個案子好幾年了,過了訴訟時效了,那我還能起訴嗎?今天孫律師來給大家普及一下,訴訟時效究竟是個什麼玩意?首先,超過訴訟時效,還是可以起訴的。訴訟時效,是指民事權利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在法定的時效期間內不行使權利,當時效期間屆滿時,人民法院對權利人的權利不再進行保護的制度。超過訴訟時效,是可以起訴的,只是喪失了請求人民法院依訴訟程序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的權利。
  • 學習民法典之訴訟時效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需要注意的是,訴訟時效中止鬚髮生在時效期間的最後6個月內。只要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後6個月內出現中止時效的原因,就一律在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再加上6個月,訴訟時效期間才屆滿。 訴訟時效期間屆滿後,義務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為由抗辯;義務人已經自願履行的,不得請求返還。 時效消滅後發生的法律效果,即產生抗辯權。抗辯權,是抗辯他人行使權利的對抗權。對方權利人行使請求權,而該方當事人享有抗辯權,可以行使抗辯權對抗請求權,進而據此拒絕請求權人的請求給付,並且拒絕履行。
  • 淺談駁回起訴與駁回訴訟請求的區別與應用
    該案筆者認為,從結算方式上可推出「貨到一兩月內結清所有貨款」是指在原告交付最後一批貨時即合同約定的滿60噸時,付清上一批貨款及本批貨款,該案原告在合同有效期內向法院起訴,庭審中也未向法院提交其行使不安抗辯權的證據及該合同已解除的證據,至此原告的不安抗辯權不能成立,則此時原告在實體上與被告不具有法律上的權利義務關係,如果從實體上考慮,則應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 訴訟時效客體探析
    有人主張實體權利客體說,即訴訟時效期間屆滿,則當事人的實體權利滅失。這種觀點,對權利人有失公平。因為,只要義務人不主動履行義務,那麼在權利人也不積極主張權利的情況下,義務人就可以根據訴訟時效制度完全免除其實體責任,這對於權利人過於嚴苛,導致權利人與義務人之間的權益失衡,有違誠實信用原則和公平原則。有人主張起訴權客體說,即訴訟時效的客體為起訴權,其法律效果是訴訟時效期間經過後,當事人喪失起訴權。
  • 王麗娜律師:債務人可以享有哪些抗辯權?
    網友諮詢:訴訟時效未滿20年已滿2年,抗辯權發生。這是什麼意思?什麼叫抗辯權發生?王麗娜律師解答:民法上的訴訟時效如果屆滿(大部分都是3年),並不會直接造成起訴權的喪失,只是會造成勝訴權的喪失。在這種時候,被告方有訴訟時效的抗辯權。也就是說,訴訟時效屆滿後,義務人雖可拒絕履行其義務,權利人請求權的行使僅發生障礙,權利本身及請求權並不消滅。
  • 不動產出資的訴訟時效問題小議
    同時某區人民政府對商場的提前終止,給了30萬元經營性補償。因三家股東對經營性補償的分配未達成一致,遂釀成糾紛。商場有限公司因場地被拆除後,既未進行清算,也未辦理註銷登記,處於事實上的歇業狀態。某裝飾公司遂以某港務局出資時未辦理財產權的過戶登記,構成違約為由,向法院起訴要求某港務局承擔其出資金額的違約金34.3萬元及承擔本案訴訟費用。
  • 最高法民二庭負責人解讀民事案件訴訟時效規定
    訴訟時效抗辯權是顛覆性權利,義務人在法院釋明後主張訴訟時效抗辯權的,將會使裁判結果較之其不主張訴訟時效抗辯權的情形發生根本性變化,即將導致法院對權利人的權利不予保護。  還應指出的是,在義務人無主張訴訟時效抗辯權的意思表示的情形下,如果人民法院主動對訴訟時效問題進行釋明,則無異於提醒和幫助義務人逃債,有違誠實信用的基本原則,也有違法院居中裁判的中立地位。
  • 【青年幹警說法典第24期】劉曉健:民法典中訴訟時效制度的變化
    民法通則第135條規定了普通訴訟時效期間為2年;民法總則第188條將該訴訟時效期間修改至3年,並對期間計算點和最長保護期進行了整合歸納,該條現為民法典第188條。01普通訴訟時效的例外規則民法典第188條第1款後半句規定,法律另有規定,依照其規定。
  • 【青年幹警說法典第24期】劉曉健:民法典中訴訟時效制度的變化
    因受害人缺乏判斷和自我保護能力,遭遇性侵往往難以或不敢告知父母或其他監護人,所以從未成年人成年後起算訴訟時效,有利於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利益,當然,父母作為法定代理人有權隨時向侵害人主張損害賠償請求權。這是因為訴訟時效期間屆滿後所產生的直接效果是義務人抗辯權的取得。而抗辯權是私權的一種,當事人可以選擇積極抗辯或消極放棄,該權利處分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禁止性規定,法院不應主動審查是否超過訴訟時效。
  • 最高院發布:新修訂的訴訟時效司法解釋!1月起實施!
    第九條權利人對同一債權中的部分債權主張權利,訴訟時效中斷的效力及於剩餘債權,但權利人明確表示放棄剩餘債權的情形除外。 第十條當事人一方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訴狀或者口頭起訴的,訴訟時效從提交起訴狀或者口頭起訴之日起中斷。
  • 最高院發布:新修訂的訴訟時效司法解釋(2021.1.1施行)
    第九條 權利人對同一債權中的部分債權主張權利,訴訟時效中斷的效力及於剩餘債權,但權利人明確表示放棄剩餘債權的情形除外。 第十條 當事人一方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訴狀或者口頭起訴的,訴訟時效從提交起訴狀或者口頭起訴之日起中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