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攝圖網)
作者|陳春花 來源|春暖花開(ID:CCH_chunnuanhuakai)
導讀:期望理論是我最喜歡的激勵理論,因為運用這個理論,可以直接與工作績效相關,同時它也是培養年輕人的有效方法。
1
一個關於期望理論的實驗
期望理論是一個非常好玩的理論。我還記得第一次聽老師介紹這個理論時,講的一個研究設計。
一組研究專家決定做一個實驗,他們來到一所小學,在新生入學的第一學期,舉行了一場全校選拔賽,在600多名新入學的學生中,選出60名最優秀的學生。學校的50位老師也進行了一次選拔,選出其中最優秀的5人。然後把這60名學生和5位優秀老師組合在一起,成立了一個優秀班級。
6年後,這些學生要畢業了。在最後的畢業考試中,60人成績優異,全部進入該地區前200名。5位老師也在這6年的教學中取得非常驕人的成績,獲得各種教學獎項。
這個時候,研究小組公布了6年前選拔賽的標準,其實這些人都是隨機抽取的。但是經歷了6年,60名學生和5位老師真的成為最優秀的學生和老師。
這就是期望理論,這個理論告訴我們,人會成為他所期望的樣子。
2
如何用好期望理論
期望理論的運用需要三個基本的條件:第一,期望價,也就是設定的目標。必須讓成員相信這個績效目標是可以實現的;第二,媒介,需要有獲得信任的載體和措施,我們稱之為媒介;第三,對於期望目標的評估,確信這個目標。
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簡單地說,期望理論其實就是設計一個績效目標,並讓人們確信這個績效目標,最終實現這個績效目標。
在上述的故事裡,全校最優秀學生和老師是目標,選拔賽是媒介,5位老師和60名學生確信自己是最優秀的是對這個目標的評估。
期望理論是培養年輕員工主要的方法,年輕人都對自己有很高的期望,可塑性很強,你期望他成為什麼樣的人,他就可以成為什麼樣的人,關鍵是如何運用期望理論。
運用好期望理論要注意三件事:
第一,設計的目標不要太高。不要設計一個根本不可能實現的目標,因為無法達到的期望等於沒有期望。
曾經出現過這樣的情況,組織確定了一個全員的目標,這個目標太宏大和高遠,結果95%的人認為根本無法實現,同時又知道不能開除95%的人,所以人們都不在乎這個目標,也不要求自己朝著這個目標去努力。一個沒有人相信會實現的目標,是一定不會有激勵效應的。
第二,需要有媒介。媒介就是建立公信程度,要設計一個讓人們認為公平可信的載體。
第三,承諾要兌現。不管最後多少人達成期望,都一定要兌現當初的承諾,這樣才可以激勵人們向更高的期望努力。
當你能夠做到這三點,運用好期望理論時,你會看到人能爆發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
3
我對期望理論充滿感情
我其實是在一個農村裡長大的。在那裡,我遇到了一個特別好的班主任,可以說我的人生是因為她而改變的。
雖然我們身處偏僻的農村,但老師每天都會跟我們講,外面世界多麼美好。她總是不斷鼓勵我們,你們一定能走到外面去,看到更大的世界。她總是幫助我們發現我們內在的潛質,比如她會在班級裡組織小樂隊,讓有才藝的同學可以有機會表現;她組織講故事會,讓會講故事的同學有機會表現;她會帶我們進行畫畫寫字比賽,跑步比賽,爬樹比賽,作文比賽,作業本展示等等,這一系列的比賽和活動都是為了讓每一個同學得到展示的機會,我們也就都有了各自發展的可能性。
我們的班級一共83人,無論是中考,還是後來的高考,我們這個班都創造了這個地區的升學記錄,而在幾十年畢業後的今天,我們的同學們都在各自的崗位上,成為優秀者,在內心裡,我們都認為和這位老師對我們的期望有關係。
她就是運用期望管理,天天跟我們講、有空就跟我們講,你們一定可以做到,你們一定能打開視野,你們一定可以成為優秀的人。
所以我一直對期望理論很有感情,你如果能夠動用期望理論,是可以讓年輕人很快成長,而且讓這個組織很正向。因為你在其中嵌入了夢想,就會把年輕人的期望值拉高,大家就會朝著這個方向發展自己。
所以我覺得期望理論是非常重要的,你能把它用好,就會對直接績效產生很好的影響。(全文完)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春暖花開(ID:CCH_chunnuanhuakai),作者:陳春花 著名企業文化與戰略專家,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管理學教授
本文來源春暖花開,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前瞻網的立場。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