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其實,失敗也要趁早。這並不是說要早早地盼著失敗,而是說,如果失敗不可避免,那最好在自己年富力強能夠承受失敗的時候來得早一點。如今,成功學大行其道,泛濫於職場和網絡。可我們都忘了,最應該學習的,恰恰是失敗。
37歲的馮陽曾是身家千萬的公司老總,而後,公司倒閉,欠債千萬,妻子離家出走沒有音訊。如今,他為了生計,帶著女兒賣冰粉。從富翁到街頭小販,大起大落的人生變故之下,馮陽心中仍藏著「東山再起」的夢。他說,在有生之年,盡最大努力把債務還掉,不欠任何人……
「撕破,我從崖邊跌落。為何?是夢還是解脫?」從擁有幾百萬元的別墅和豪車,到借款達到4000萬元被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從身家千萬到負債纍纍。從崖邊跌落,馮陽一定對這種感覺比常人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事實上,這種創業或成功或失敗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坐擁財富與傾家蕩產大約也只有一牆之隔,說「這就是人生」也好,說「那就是命運」也罷,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講,過山車式大起大落的人生故事,至多不過是茶餘飯後的談資。事非經過不知難,那種隔窗搔癢式的感嘆,恐怕始終少了一份設身處地的理解。失敗真輪到了自己身上,那些勵志名言、人生警句,也許一句也想不起來了。馮陽說:「我可能失去了財富,但我得到了我的女兒。以後如果有機會遇到好的老闆,還是希望一起創業,能抓住機會,盡力去做好。在有生之年,盡最大努力把債務還掉,不欠國家、不欠銀行、不欠私人。」馮陽的不自暴、不自棄、不怨天、不尤人——這可以視為一種更大的面對生活的勇氣,當然,這背後也是一份難得的堅持與信心。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其實,失敗也要趁早。這並不是說要早早地盼著失敗,而是說,如果失敗不可避免,那最好在自己年富力強能夠承受失敗的時候來得早一點。雖然37歲的馮陽帶著女兒遊走街頭,失去了往日風光,可同樣的遭遇若是發生在57歲、67歲,那遊走街頭的心情恐怕就更沉重了。可見,馮陽的境況雖然不好,但仍有幾分慶幸,那便是人生的希望。史鐵生說,發燒了,才知道不發燒的日子多麼清爽。咳嗽了,才體會不咳嗽的嗓子多麼安詳。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因為任何災難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個「更」字。那麼,人生的失敗是不可避免的嗎?恐怕肯定的概率比較大,老話說,三窮三富活到老,十年興敗誰知曉?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老話常常被人忽略甚至被人懷疑,可稍有閱歷的人都知道,老話裡藏著人生的常態。既然失敗避免,那麼,學習怎麼面對失敗應當是人生的必修課。如今,成功學大行其道,泛濫於職場和網絡。可我們都忘了,最應該學習的,恰恰是失敗。你看,孔子是失敗的,老子是失敗的,柏拉圖是失敗的,蘇格拉底也是失敗的。從經典中讀懂的人生,正是失敗的人生。我總是想起父親常說的兩句話,貧莫憂愁富莫誇,誰是常貧久富家。面對人生的失敗,心若在,希望就在,雖然人生未必豪邁,但只要有從頭再來的勇氣,就一定會在失敗的廢墟上重新挺立起來。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趙清源
編輯 汪垠濤
紅星評論投稿郵箱:hxpl2020@qq.com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