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課 首句用韻問題

2021-02-17 醉月詩苑


 8.1  上節鄭重地說明,近體詩必須一韻到底,不得通韻;但是,凡讀過中晚唐的詩尤其是宋詩的人,都會注意到好些詩似乎通韻的近體詩,看起來好象是鄰韻可以同用似的。其實借用鄰韻只限於首句。錢大昕注意到了這一點,他在《十駕齋養新錄》裡說:五七言近體第一句,借用旁韻,謂之借韻。現在我們來談一談首句用韻的問題。

   

    8.2  原來詩的首句本可不用韻,其首句入韻是多餘的。所以古人稱五七律為四韻詩,排律則有十韻二十韻等,即使首句入韻,也不把它算在韻數之內。詩人們往往從這麼多餘的韻腳上討取多少的自由,所以有偶然借用鄰韻的辦法。盛唐以前,比例甚少(下面只舉李頎、杜甫、劉長卿、王維各一首),中晚唐較多。誰知這一來,竟成了一種風氣!宋人的首句用鄰韻似乎是有意的,幾乎可說是一種時髦,越來越多了。現在我們依照某韻與某韻為鄰韻,分成若干種,然後依類舉例於下。在這些例子中,首句雖入韻而不同韻,只可謂之「襯韻」,錄引時就不必獨自為一行了。

    8.3(一)「東」韻與「冬」韻

    (甲)以「冬」襯「東」

               

              送李回

                李 頎

    知君官屬大司農,詔幸驪山職事雄。

    歲發金錢供御府,晝看仙液注離宮。

    千巖曙雪旌門上,十月寒花輦路中。

    不睹聲明與文物,自傷流滯去關東。

                牡  丹

                韓 琮

    桃時杏日不爭濃,葉帳陰成始放紅。

    曉豔遠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風。

    名移蘭杜千年後,貴擅笙歌百醉中。

    如夢如仙忽零落,暮霞何處綠屏空。

                寓  意

                 晏 殊

    油壁香車不再逢,峽雲無跡任西東。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

    幾日寂寥傷酒後,一番蕭瑟禁菸中。

    魚書欲寄何由達,水遠山長處處同。

            滄浪懷貫之

                蘇舜欽

    滄浪獨步亦無悰,聊上危臺四望中。

    秋色入林紅黯淡,日光穿竹翠玲瓏。

    酒徒飄落風前燕,詩社凋零霜後桐。

    君又暫來還逕往,醉吟誰復伴衰翁。

         錢塘上元夜祥符寺

                曾 鞏

    月明如畫露葉濃,錦帳名郎笑語同。

    金地夜寒消美酒,玉人春困倚東風。

    紅雲燈火浮滄海,碧水樓太侵遠空。

    白髮蹉跎歡意少,強顏猶入少年叢。

      寒食許昌道中寄幕府諸君

                司馬光

    原上煙蕪淡復濃,寂寥佳節思無窮。

    竹林近水半邊綠,桃樹連村一片紅。

    盡日解鞍山店雨,晚天回首酒旗風。

    遙知幕府清明飲,應笑弛驅羈旅中。

         夏日夢伯兄寄江南

                黃庭堅

    故園相見略雍容,睡起南窗日射紅。

    詩酒一言談笑隔,江山千裡夢魂通。

    河天月暈魚分子,槲葉風微鹿養茸。

    幾度白砂青影裡,審聽嘶馬自搘筇。

   

                霰

                楊萬裡

    雪花遣霰作前鋒,勢破張皇欲暗空。

    篩瓦巧尋疏處漏,跳階誤到暖邊融。

    寒聲帶雨山難白,冷氣侵人火失紅。

    方訝一冬暄較甚,今宵敢嘆臥如弓。

              三峽歌

                 陸 遊

    十二巫山見九峰,船頭彩翠滿秋空。

    朝雲暮雨渾虛語,一夜猿啼明月中。

              宮  詞

                王 建

    羅衫葉葉繡重重,金鳳銀鵝各一叢。

    每遍舞時分兩向,太平萬歲字當中。

    (乙)以「東」襯「冬」

              深  宮

                李商隱

    金殿銷香閉綺櫳,玉壺傳點咽銅龍。

    狂飆不惜蘿陰薄,清露偏知桂葉濃。

    斑竹嶺邊無限淚,景陽宮裡及時鐘。

    豈知為雨為雲處,只有高唐十二峰。

   

         獨遊輞川

           蘇舜欽

    行穿翠靄中,絕澗落疏鍾。

    數裡踏亂石,一川環碧峰。

    暗林麋養角,當路虎留蹤。

    隱逸何曾見?孤吟對古松。

                成  都

                楊  億

    五丁力盡蜀山通,千古成都綠酎醲。

    白帝倉空蛙在井,青天路險劍為峰。

    漫傳西漢祠神馬,已見南陽起臥龍。

    張載勒銘堪作戒,莫矜函谷一丸封。

                城  上

                彭汝礪

    孤城縱目盡南東,山轉溪回翠萬重。

    雲際靜浮濱漢水,林端清送上方鍾。

    今時漢北無雛鳳,當日襄南有臥龍。

    萬事廢興無足問,登臨吾樂正從容。

                秋  思

                張  籍

    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寄李渤

                張  籍

    五度溪頭躑躅紅,嵩陽寺裡講時鐘。

    春山處處行應好,一月看花到幾峰。

                宮  詞

                王  建

    燈前飛入玉階蟲,未臥常聞半夜鍾。

    看著中元齋日到,自盤金線繡真容。

    8.4(二)「江」韻與「陽」韻

             寄獻潤州趙舍人

                王禹偁

    南徐城古樹蒼蒼,衙府樓臺盡枕江。

    甘露鐘聲清醉榻,海門山色滴吟窗。

    直廬久負題紅藥,出鎮何妨擁碧幢。

    聞說秋來自高尚,道裝筇竹鶴成雙。

               泛吳凇江

                王禹偁

    葦蓬疏薄漏斜陽,半日孤吟未過江。

    惟有鷺鷥知我意,時時翹足對船窗。

    (注意:盛唐時江陽絕不相通,雖在首句,亦不能用為鄰韻。晚唐以後江陽相通之例亦頗罕見。)

   

    8.8(三)「支」韻與」微」韻

    (甲)以「微」襯「支」

       廣宣上人以詩賀放榜和謝

                王  涯

    延英面奉如春闈,亦選功夫亦選奇。

    在冶只求金不耗,用心空學秤無私。

    龍門變化人皆望,鶯谷飛鳴自有時。

    獨喜至公誰是證,彌天上人與新詩。

                題宮門

                沈亞之

    君王多感放束歸,從此秦宮不復期。

    春景自傷秦喪主,落花如雨淚胭脂。

                侍  宴

                韓  偓 

    蜂黃蝶粉兩依依,狎宴臨春日正遲。

    密旨不教江令醉,麗華微笑認皇慈。

               夢張劍州

                王安石

    萬裡憐君蜀道歸,相逢似喜語還悲。

    江淮別業依前處,日月新阡卜幾時。

    自說曲阿猶未穩,即尋湓水去猶疑。

    茫然卻是陳橋夢,昨日春風馬上思。

             八月十六玩月

                孔平仲

    團團冰鏡吐清輝,今夜何如昨夜時。

    只恐月光無好惡,自憐人意有盈虧。

    風摩露洗非常潔,地闊天高是處宜。

    百尺曹亭吾獨有,更教玉笛倚欄吹。

    (乙)以「支」襯「微」

             題魏將軍廟

               許  渾

    武牢關下護龍旗,挾槊彎弧馬上飛。

    漢業未興王霸在,秦軍才散魯連歸。

    墳穿大澤埋金劍,廟枕長溪掛鐵衣。

    欲奠忠魂何處問,葦花楓葉雨霏霏。

   

       答鄜時友同宿見示

            馬  戴

    為客自堪悲,風塵日滿衣。

    承明無計入,舊隱但懷歸。

    雪積孤城暗,燈殘曉角微。

    相逢喜同宿,此地故人稀。

          雲朔逢山友

            張  蠙

    會面卻生疑,居然似夢歸。

    塞深行客少,家遠識人稀。

    戰馬分旗牧,驚禽曳箭飛。

    將軍雖異禮,難便脫麻衣。

                倡女詞

                張  籍

    輕鬢從梳闊掃眉,為嫌風日小樓稀。

    畫羅金縷難相稱,故著尋常淡薄衣。

               郊行即事

                程伯子

    芳原綠野恣行時,春入遙山碧四圍。

    興逐亂紅穿柳巷,困臨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醉,只恐風花一片飛。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遊衍莫忘歸。

          烏江東鄉往返馬上作

                賀  鑄

    悠悠東去欲何之?草草西還可是歸。

    殘日雨竿荒戍遠,青山滿眼故園非。

    江田經雨菰將熟,石路無風蛾蠓飛。

    回羨耕夫閒勝我,早收雞犬閉柴扉。

             九日登天湖

               朱  熹

    去歲瀟湘重九時,滿城寒雨客思歸。

    故山此日還佳節,黃菊清罇更晚暉。

    短髮無多休落帽,長風不斷且吹衣。

    相看下視人實小,只合從今老翠微。

   

    8.6(四)「魚」韻與「虞」韻

    (甲)以「虞」襯「魚」

             秋  野

             杜  甫

    秋野日疏蕪,寒江動碧虛。

    繫舟蠻井絡,卜宅楚村墟。

    棗熟從人打,葵荒欲自鋤。

    盤饗老夫食,分減及溪魚。

                憶故州

                張  籍

    疊石為山伴野夫,自收靈藥讀仙書。

    如今身是他鄉客,每見青山憶舊居。

           遊廬山次韻章傳道

                蘇  軾

    塵容已似服轅駒,野性猶同縱壑魚。

    出入巖巒千仞表,較量筋力十年初。

    雖無窈窕驅前馬,還有鴟夷掛後車。

    莫笑吟詩淡生活,當令阿買為君書。

               題湖邊莊

                王十朋

    十裡青山蔭碧湖,湖邊風物畫難如。

    夕陽茅舍客沽酒,明月小橋人釣魚。

    舊卜草莊臨水竹,來尋野叟問耕鋤。

他年待掛衣冠後,乘興扁舟取次居。

    (乙)以「魚」襯「虞」

                悟真院

                王安石

    野水從橫漱屋除,午窗殘夢鳥相呼。

    春風日日吹香草,山北山南路欲無。

    8.7 「齊」韻與「支」韻

    (甲)以「支」襯「齊」

                題古寺

                劉  滄

    古寺蕭條偶宿期,更深霜壓竹枝低。

    長天月影高窗過,疏樹寒鴉半夜啼。

    池水竭來龍已去,老松枯處鶴猶棲。

    傷心可惜從前事,寥落朱廊墮粉泥。

               和周廉彥

                張  耒

    天光不動晚雲垂,芳草初長襯馬蹄。

    新月已生飛鳥外,落霞更在夕陽西。

    花開有客時攜酒,門冷無車出畏泥。

    修禊洛濱期一醉,天津春浪綠浮堤。

    (乙)以「齊」襯「支」

              登嶽陽樓

               陳與義

    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

    登臨吳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時。

    萬裡來遊還望遠,三年多難更憑危。

    白頭弔古風霜裡,老木蒼波無限悲。

    (丙)以「齊」襯「微」

               春  近

               黃庭堅

    小雪晴沙不作泥,疏簾紅日弄朝暉。

    年華已伴梅稍晚,春色先從柳陰歸。

               春日山行

                王庭矽

    緩鞚青絲馬不嘶,春山草長靜柴扉。

    迸林新筍斑斑出,隔水幽禽款款飛。

    雨過泉聲鳴嶺背,日長花氣撲人衣。

    雲藏遠岫茶煙起,知有僧居在翠微。

   

    8.8 「佳」韻與「灰」韻

          內直晨出便赴奉慈齋

                歐陽修

    凌晨更直九門開,驅馬悠悠望禁街。

    霜後樓臺明曉日,天寒煙霧著宮櫰。

    山林未去猶貪寵,罐酒何時共放懷。

    已覺蕭條悲晚歲,更憐衰病怯清齋。

   

    8.9(七)「真」韻與「文」韻

    (甲)以「文」襯「真」

           湖上言事

            方  幹

    吟霜與吟雲,此興亦甘貧。

    吹箭落翠羽,垂絲牽錦鱗。

    滿湖風撼月,半日雨藏春。

    卻笑縈簪組,勞心字遠人。

         次韻曹輔寄壑泉試新芽

                蘇  軾

    仙山靈雨溼行雲,洗遍香肌粉未勻。

    明月來投玉川子,清風吹破武林春。

    要知玉雪心腸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試作小詩君一笑,從來佳茗似佳人。

   

    (乙)以「真」襯「文」

    送孫瑩京監擢第歸蜀覲省

            劉長卿

    適賀一枝新,旋驚萬裡分。

    禮闈稱獨步,太學許能文。

    徵馬望春草,行人看暮雲。

    遙知倚門處,江樹正氛氳。

               牡  丹

               李商隱

    錦幃初卷衛夫人,繡被猶堆越鄂君。

    垂手亂翻雕玉佩,折腰爭舞鬱金裙。

    石家蠟燭何曾剪,荀令香爐可待燻?

    我是夢中傳彩筆,欲書花葉寄朝雲。

          丙辰年鄜州遇寒食

                韋  莊

    雕陰寒食足遊人,金鳳羅衣溼麝燻。

    腸斷入城芳草路,淡紅香白一群群。

               酬薛奉禮

                姚  合

    樓樓滄海一耕人,詔遺江邊作使君。

    山頂雨餘青到地,濤頭風起白連雲。

    詩成客見書牆和,藥熟僧來就鼎分。

    珍重來章相借問,芳名未識已曾聞。

              送辛幼安

               周  孚

    西風掠面不勝塵,老欲從君自濯薰。

    兩意未成還忤俗,一飢相迫又離群。

    只今參佐須孫楚,何日公卿屬範雲?

    節物關心那可別?斷紅疏綠正春分!

          赴文德殿聽嘛仍拜表

                楊萬裡

    蒼龍觀闕啟槐宸,白玉階除振鷺群。

    仗外諸峰獻松雪,霜前一雁度宮雲。

    舍人就日宣麻制,丞相瞻天進表文。

    夙退自欣還自笑,素餐便當策殊勳。

   

    8.10(八)「元」韻與「真」、「文」

    (甲)以「真」襯「元」

                故  衫

                白居易

    暗淡緋衫稱老身,半披半曳出朱門。

    袖中吳郡新詩本,襟上杭州舊酒痕。

    殘色過梅看向盡,故香因洗嗅猶存。

    曾經爛熳三年著,欲棄空箱似少恩。

            有  示

            陸龜蒙

    相對莫辭貧,蓬蒿任寒門。

    無情是金玉,不報主人恩。

    (乙)以「元」襯「真」

             出近村歸偶作

                陸  遊

    朝騎小蹇出煙村,擁路爭看八十身。

    似我猶為一好漢,問君曾見幾閒人?

    楊梅線紫開園晚,蓴菜絲長入市新。

    莫笑堅頑推不倒,天教日日享常珍。

    (丙)以「文」襯「元」

            思京口戲周器之

                王  令

    江南別日醉方醺,貪愛青天帶水痕。

    忘卻碧山歸路直,誤投浮世俗塵昏。

    終期散發江邊釣,當有漁舟日系門。

    但恨故人猶喜仕,他時胸腹未堪論。

    (丁)以「元」襯「文」

           感秋別怨

            盧  仝

    霜秋自斷魂,楚調怨離分。

    魄散瑤臺月,心隨巫峽雲。

    蛾眉誰共畫,鳳曲不同聞。

    莫似湘妃淚,斑斑點翠裙。

    8.11(九)「刪」韻與「元」、「寒

   (甲)以「元」襯「刪」

           

          又行次作

            歐陽修

    秋色滿郊原,人行禾黍間。

    雉飛橫斷澗,燒響入空山。

    野水蒼煙起,平林夕鳥還。

    嵩風久不見,寒碧更孱顏。

        與述古自有美堂乘月夜歸

               蘇  軾

    娟娟雲月稍侵軒,瀲瀲星河半隱山。

    魚綸未收清夜永,鳳簫猶在翠微間。

    悽風瑟縮經弦柱,香露悽迷著髻鬟。

    共喜使群能鼓樂,萬人爭看火城還。

   

    (乙)以「寒」襯「刪」

               甘露上方

                楊  蟠

    滄江萬景對朱欄,白鳥群飛去復還。

    雲捧樓如出天上,風飄鐘磬落人間。

    銀河倒瀉分雙月,錦水西來轉幾山。

    今古冥冥難借問,且持玉爵破愁顏。

             暮春上塘道中

                範成大

    店舍無煙野水寒,競船人醉鼓闌珊。

    石門柳綠清明市,洞口桃紅上已山。

    飛絮著人春共老,片雲將夢晚俱還。

    明朝遮日長安道,慚愧江湖釣手閒。

九月十三日始就郊墅拜寶謨閣直學士提舉江州

                嶽  珂

    槐影西清舞翠鸞,竹宮高接五雲環。

    職陪溫洛圖書地,名在元封卜祝間。

    晝訪未承龍閣問,晨香猶而羽衣班。

    祠官到處無公事,且聽松聲老此山。

       雪後晚晴四山皆青惟東山全白

                 楊萬裡

    只知逐勝忽忘寒,小立春風夕照間。

    最愛東山青後雪,軟紅光裡湧銀山。

   

   (丙)以「刪」襯「寒」

               哭李商隱

                崔  珏

    成紀星郎字義山,適歸高壤抱長嘆。

    詞林枝葉三春盡,學海波瀾一夜幹。

    風雨已吹燈燭滅,姓名長在齒牙寒。

    只應物外攀琪樹,便著霓裳上絳壇。

                西  行

                孔平仲

    繚繞西行入亂山,白雲深處據徵鞍。

    蕎花著雨相爭秀,棗類迎陽一半丹。

    鞅掌未能逃物役,乾坤何處託身安。

    莒臺東響情無限,那更秋風作暮寒。

            次韻林衝和筠莊

                李彌遜

    疊疊重得兩岸山,鉤連秀色上琅千。

    孤亭四壁面煙雨,人與白鷗分暮寒。


    8.12(十)「先」韻與「刪」、「寒」、「元」

    (甲)以「刪」襯「先」

         雨後獨行洛北

            歐陽修

    北闕望南山,明嵐雜紫煙。

    歸雲向嵩嶺,殘雨過伊川。

    樹繞芳堤外,橋橫落照前。

    依依半荒苑,行處獨聞蟬。

                寒  食

                王  禹

    今年寒食在西山,山裡風光亦可憐。

    稚子就花穿蛺蝶,人家依樹系鞦韆。

    郊原曉綠初經雨,巷陌春陰作禁菸。

    副使官閒莫惆悵,酒錢猶有撰碑錢。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蘇  軾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捲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乙)以「先」襯「刪」

          伊川獨遊

            歐陽修

    綠樹遶伊川,人行亂石間,

    寒雲依晚日,白鳥向青山。

    路轉香林出,僧歸野渡閒。

    巖阿誰可訪,興盡復空還。

       送謝希深學士北使

            歐陽修

    漢使入幽燕,風煙兩國間。

    山河持節遠,亭障出疆閒。

    徵馬聞笳躍,雕弓向月彎。

    禦寒低便面,贈客解刀環。

    鼓角雲中壘,牛羊雪外山。

    穹廬鳴朔吹,凍酒發朱顏。

    塞草生侵磧,春榆綠滿關。

    應須鴈北向,方值使南還。

   

    (丙)以「寒」襯「先」

           寄題曾子與競秀亭

                楊萬裡

    老夫上下蓼花灘,每過君家輒繫船。

    尊酒燈前山入座,孤鴻月底水連天。

    暄涼書問二千裡,場屋聲名三十年。

    競秀主人文似豹,不應霧隱萬峰邊。

    (丁)以「先」襯「寒」

       內直對月寄子華舍人持國廷評

                歐陽修

    禁署沉沉玉漏傳,月華雲表溢金盤。

    纖埃不隔光初滿,萬物無聲夜向闌。

    蓮燭燒殘愁夢斷,薰爐薰歇覺衣單。

    水精宮鎖黃金闕,故比人間分外寒。

             望湖樓醉書

                蘇  軾

    烏菱白芡不論錢,亂系青菰裹綠盤。

    忽憶嘗新會靈觀,滯留江海得加餐。

    (戊)以「先」襯「元」

               山園小梅

                林  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竹  閣

                蘇  軾

    海山兜率兩茫然,古寺無人竹滿軒。

    白鶴不留歸後語,蒼龍猶是種時孫。

    兩叢恰似蕭郎筆,十畝空懷渭上村。

    欲把新詩問遺像,病維摩詰更無言。

               田  家

               歐陽修

    綠桑高下映平川,賽罷田神笑語喧。

    林外鳴鳩春雨歇,屋頭初日杏花繁。

    8.13(十一)「蕭」韻與「豪」韻

    偕陳調公翁龍山買舟待夜潮發

                蘇  過

    來逢春雨長魚苗,去見秋風擘角螯。

    久矣歸心到鄉國,依然水宿伴漁舠。

    一天如許皆明月,二客所須惟濁醪。

    今夜四更潮有信,更須留眼看銀濤。

    8.14(十二)「麻」韻與「佳」韻

             三日赴宴口佔

                歐陽修

    賜飲初逢禊節佳,昆池新漲碧無涯。

    九門寒食多遊騎,三月春陰正養花。

    共喜流觴修故事,自憐雙鬢惜年華。

    鳳城殘照歸鞍晚,禁御無風柳自斜。

(按,佳字與麻韻通押,唐人即有之,例如杜甫喜晴及劉禹錫送蘄州李郎中赴任。但除佳字外,佳韻其他的字未見有與麻通押者,由此看來,也許佳字本是分屬佳麻兩韻,麻與佳是否應認為鄰韻,頗成問題。)

    8.15(十三)「庚」與「青」、「蒸」

    (甲)以「青」襯「庚」

            送極少府貶郴州

                王  維

    明到衡山與洞庭,若為秋月聽猿聲。

    愁看北渚三湘遠,惡說南風五兩輕。

    青草瘴時過夏口,白頭浪裡出湓城。

    長沙不久留才子,賈誼何須吊屈平?

             酬朗州崔員外

                劉禹錫

    昔日居鄰招屈亭,楓林橘樹鷓鴣聲。

    一辭御苑青門去,十見蠻江白芷生。

    自此曾沾宣室召,如今又守闔閭城。

    何人萬裡能相憶,同舍仙郎與外兄。

   

                春  遊

                羅  鄴

    絮草和煙暖更青,閒門要路一時連。

    年年點簡人間事,唯有春負不世情。

   

               成都喜事

                陸  遊

    大城小城柳已青,東臺西臺雪正晴。

    鶯花又作新年夢,絲竹常聞靜夜聲。

    廢苑煙蕪迎馬動,清江春漲拍堤平。

    尊中酒滿身強健,未恨飄零過此生。

   

            春晴懷故園海棠

                楊萬裡

    竹邊臺榭水邊亭,不要人隨只獨行。

    乍暖柳條無氣力,淡晴花影不分明。

    一番過雨來幽徑,無數新禽有喜聲。

    只欠翠紗紅映肉,兩年寒食負先生。

   

             淮中晚泊犢頭

                蘇舜欽

    春陰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一樹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滿川風雨看潮生。

   

          和孔密州東欄梨花

                蘇  軾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惆悵東欄二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小放歌行

                陳師道

    春風永巷閉娉婷,長使青樓誤得名。

    不惜捲簾通一顧,怕君著眼未分明。

   

               水口行舟

                韓  偓

    鬱郁層巒夾岸青,春山綠水去無聲。

    煙波一棹知何許,題決兩山相對鳴。

   

    (乙)以「庚」襯「青」

              八月六日作

                韓  偓

    簪裾皆是漢公卿,盡作鋒鋩劍血醒。

    顯負舊恩歸亂主,難教新國用輕刑。

    穴中狡兔終須盡,井上嬰兒豈自寧。

    底事亦疑懲未了,更應書罪在泉扃。

             桐柏觀

             趙師秀

    山深地忽平,縹緲見殊庭。

    瀑近春風溼,松多曉日青。

    石壇遺鸛羽,粉壁剝龍形。

    道士玉靈寶,輕強滿百齡。

   

    (丙)以「庚」襯「蒸」

            邊  將

            馬  戴

    玉榼酒頻傾,論功笑李陵。

    紅韁跑駿馬,金鏃掣秋鷹。

    塞迥連天雪,河深徹底冰。

    誰言提一劍,勤苦事中興。

           病告中懷子華原父

                歐陽修

    狂來有意與春爭,老去心情漸不能。

    世味惟存詩淡泊,生涯半為病侵陵。

    花明曉日繁如錦,酒撥浮醅綠似澠。

    自是少年豪橫過,而今疑鈍若寒蠅。

   

    8.16(十四)「蒸」韻與「侵」韻

            擬杜子美峽中意

                宋  祁

    天入虛樓倚百層,四方遙謝此登臨。

    驚風借壑為寒籟,落日容雲作暝陰。

    峴井北拋王粲宅,楚衣南逐女嬃砧。

    十年不識長安道,九籤宸開紫氣深。

    (按:以蒸襯侵之例頗為罕見)

    8.17 「覃」韻與「鹽」、「鹹

    (甲)以「覃」襯「鹽」

               別張自疆

                王  銍

    燕子低飛入壞簷,柳條輕拂綠毿毿。

    故園更在北山北,佳節可憐三月三。

    萬古愁多憑濁酒,九原事往落清談。

    都門別恨終難寫,滿眼風光思不堪。

    (乙)以「鹹」襯「覃」

                垂虹亭

                米  芾

    斷雲一葉洞庭帆,玉破鱸魚金破柑。

    好作新詩寄桑薴,垂虹秋色滿東南。

   

    8.18 上面所舉首句用鄰韻的近體詩(包括律詩、絕句與排律),其作者除王維,李頎,劉長卿,杜甫是盛唐的人,韓琮,王建,李商隱,張籍,王涯,沈亞之,韓偓,許渾,馬戴,張蟠,劉滄,方幹,姚合,韋莊,白居易,崔珏,羅鄴是中唐或晚唐的人外,其餘都是宋代的人,可以證明此風始於盛唐,到中晚唐逐漸成為風氣,到了宋代更是變本加厲了。

    8.19 所謂鄰韻,除「江」與「陽」,「佳」與「麻」,「蒸」與「侵」為罕見的特例之外,大約總依詩韻的次序,以排列相近而音相似的韻認為鄰韻,所謂相近,不因上平聲和下平聲的界限而有所間隔,這樣,我們可以把相近的韻分為八類如下:

    (一)「東」、「冬」為一類

    (二)「支」、「微」、「齊」為一類,「支」與「微」較近,它們與「齊」較遠。

    (三)「魚」、「虞」一類

    (四)「佳」、「灰」為一類

    (五)「真」、「文」、「元」、「寒」、「刪」六韻為一類,「真」與「文」近,「元」與「文」近,「寒」與「刪」近,「刪」與「先」近,「先」又與「元」近,「真」與「元」,「寒」與「先」,「元」與「刪」較遠,至於「真」與「寒」,「寒」與「元」,「文」與「刪」、「先」,「先」與「真」、「文」則原則上不能認為鄰韻。

    (六)「蕭」、「餚」、「豪」為一類

    (七)「庚」、「青」、「蒸」三韻為一類,「庚」與「青」較近,它們與「蒸」較遠。

    (八)「覃」、「鹽」、「鹹」為一類。

    8.20 綜上所述,我們得到以下的結論:

    (一)近體詩不得通韻,僅首句可用鄰韻;現代詩人作律絕任意通韻者,不合唐、宋詩人的格律。

    (二)首句用鄰韻,僅以本節所舉同類之韻為限;現代詩人「真」、「庚」通押,「刪」、「鹹」通押之類,縱然用於首句,亦不合於唐宋詩人的舊規。

                                                                                            

相關焦點

  • 絕句首句不入韻,首聯要對仗嗎?
    有朋友問到這個問題,簡短回答一下。這個問題中的前後兩句話沒有邏輯關係。
  • 格律詩的「用韻」
    lán……(韻腳) 這首詩逢雙數句用韻,用平聲韻,首句不入韻。詩中的「寒」、「看」、「鞍」、「蘭」押韻,因為它們的韻母都是ɑn,所以說它一韻用到底。詩中「看」,是平聲,由於語言發展了,語音起了變化,現代漢語「看」字有「kān」和「kàn」兩種讀音,這是要注意的。
  • 雙聲疊韻在詩詞中的運用及其韻腳問題
    在第一、三句裡,我們看到高閣、參差兩詞,它是雙聲。韻腳我已經用粗體表示了出來,在二四六八句的句末。他們分別是飛、暉、歸、衣。韻尾是i.附加一句:這是一首七言平起式首句不入韻律詩。從這首詩標註的拼音來看,我們知道這是一首七言絕句仄起式首句不入韻的唐詩。有人會疑問了,我怎麼知道的?因為,我是根據首句的第二個字與末字得知為仄起式和首句不入韻。
  • 皛玊說詩詞:近體詩如何用韻,初學詩詞不可不知
    中國古代的詩歌都講究用韻,初唐以前還沒有出現規範的格律詩,近體詩的格律到盛唐時候才趨於嚴格規範。詩詞的韻律,包括平仄、對偶和押韻三個方面。在詩詞寫作時,平仄、對偶和押韻用得好,用得自然,可增強詩詞林正韻十二的音樂感,呈現韻律美。用得不好,用得過多過濫,就會有生拼硬湊之感,甚至以文害義,六朝到初唐的駢體就是明顯的例證。
  • 出句孤平與韻句孤平,關於孤平的幾種爭議
    契闊一尊鐙雨舊,南宋詩人的這首七律犯孤平了嗎?其實沒有》,引起了一些爭議。七言的孤平就是,中仄-仄平仄仄平,另外,無論七言還是五言,很顯然這個孤平句式是韻句。王力先生的影響力巨大,學習過王力《詩詞格律》的人,只認可一種孤平,即仄平仄仄平 。
  • 《望遠行 冬韻》 六首(詞林正韻 七----十二韻)
    《望遠行 冬韻》 六首(詞林正韻 七----十二韻)      望遠行 唐教坊曲名。令詞始自韋莊。《中原音韻》注「商調」。《太和正音譜》亦注「商調」。慢詞始自柳永,「繡幃睡起」詞注「中呂調」,「長空降瑞」詞注「仙呂調」。
  • 第九課 平仄的格式
    :    (甲)仄起式    1.首句不入韻者    aB,bA,aB,bA    2.首句入韻者      AB,bA,aB,bA    (乙)平起式    1.首句不入韻者    bA,aB,bA,aB    2.首句入韻者      BA,aB,bA,aB       9.9 七律的句子就是五律的句子的延長
  • 格律詩平仄韻表
    (一)五絕平起首句押韻平平仄仄平(韻)仄仄仄平平(韻)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韻) (二)五絕平起首句不押韻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韻)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韻) (三)五絕仄起首句押韻  仄仄仄平平(韻)
  • 姓名的藝術2:名字的音律美——聲和韻方面需要注意的問題
    從本節課開始,我們將正式進入課程的學習,接下來的三節課的時間裡,我將教大家如何從聲、韻、調和方言四個維度去評估一個名字的優劣。今天先給大家講聲與韻的問題。漢語的發音由三個元素組成,分別是:聲、韻和調。在我老家,有個人起了個名字叫「煥峰」,是一個大學教授給起的,這名字怎麼看都挺不錯的,但偏偏用方言去讀會有問題,煥字在潮汕方言中跟放同音,而峰跟風同音,如果用正兒八經的方言念不會有問題,但偏偏方言中對同一個意思可以有多種說法,結果這個名字就被人用方言改成了「放風」的意思,這個詞在潮汕話中有放屁,胡說八道的意思,結果這一改,整個名字的幽默效果就出來了,後來別人給那個人起了個外號叫「放風仔」,據說後來那個人還改了名
  • 格律詩有沒有仄韻詩,三五七句的尾字都必須仄韻嗎?
    這是漢字發音的最佳成句結構。回到題主的問題,既然提到「三五七」句,那必然是指格律詩的「絕句」或者「律詩」了。所以這個問題實際上是:「格律詩的三五七句必須是仄聲嗎?」從平仄的角度來看,並沒有對格律詩押什麼聲調的韻作出規範。因為絕大部分格律詩都是平聲收尾,配合詩歌的吟誦體韻味,所以我們現在一般默認了格律詩平聲結尾的規則。從押韻本身來講,詩歌的押韻分為排韻和隔句韻。排韻就是句句韻,隔句韻就是偶數句押韻。
  • 【詩詞微塾】如何寫好仄韻格律詩?
    【韻】 七律: (一)平起首句入韻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韻】 (三)平起首句入韻式 平平平仄仄,【韻】 仄仄平平仄。【韻】 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
  • 這首詩採用了偶句人韻方式,使詩句的形式更加優美,音節鏗鏘和諧
    詩的首章以生有定偶、常在一起的雌鳩來興美麗善良的姑娘是君子的好配偶。這一章用舒緩平正之音,給這首詩定了格調,形成了全詩的基調。春風拂面,楊柳依依,河水清澈見底,水面雙雙和鳴,正是首章抒寫的自然環境。這生機盎然、充滿娛悅氣氛的優美環境,對於突出人物形象,起了烘託作用。
  • ...娛樂集團,打造首張「新民韻計劃」 《新民韻——尋韻·山水澗...
    3月24日,全球創新技術解決方案公司 XPERI 旗下專注音頻技術的子品牌 DTS作為合作方,參與了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和中國演出行業協會推出的「新民韻計劃」首張專輯《新民韻——尋韻·山水澗》的發布。活動當天,騰訊音樂娛樂跨界攜手上海玻璃博物館舉辦的「尋韻山水澗·流動」藝術展正式開幕,通過玻璃工藝與原生態民族文化的跨界碰撞,用創意形式去演繹「新民韻計劃」首張專輯的成果。
  • 新韻舊韻之辯:好詩不拘如何用韻
    主要的差異在於用韻:一部分人用新韻,一部分人用舊韻。現代人寫傳統詩詞,該用新韻還是舊韻?爭論不少。  「舊詩,如同古琴、京劇,是一種傳統,一種遺產,只能原封不動地保持下來。一些形式上的『改革』只會損害它。」主張用舊韻的人,有這樣的看法。  「當代詩詞是給今人和後人讀的,不是給古人讀的。新韻適合新的時代、新的名詞、新的意象,會極大地拓寬我們的創作空間,推動詩詞繁榮。」
  • 圍爐夜話|韻
    那麼我們知道了,一個漢字除了聲母外後面的部分統統叫韻,我們就有了押韻的概念。比如同一組都以an收尾的字放在一起,就可以押韻,安、然、凡、瞞、談等等……以此類推。然後,我們來講講押韻在詩歌中的概念。現代詩對於押韻的追求是比較隨意的,可能通篇不押韻,也可能句句押韻,也可能隔句押韻。
  • 詭神詩話:七絕·夏日黃昏有感,用韻平水韻平聲六麻
    詭神詩話:七絕·夏日黃昏有感,用韻平水韻平聲六麻。 醉看斜陽別晚霞,不知天外是誰家? 千重山水難遮念,萬裡澄空一月華。
  • 押仄韻的七絕也有固定的格式嗎
    老街遇到了一個挺奇怪的問題:七絕押仄韻有哪些格式?首先押仄韻的七絕也固定的格式嗎?..........前言我們常見的絕句根據字數有五絕、七絕之分,根據是否符合格律有古體和近體之分, 近體詩就是所謂的格律詩,要求押平聲韻。
  • 今人寫古詩,與其標上「律、絕」自曝其短,不如寫明用韻方便讀者
    這首詩關鍵的問題並不是格律,而是辭藻堆砌,主旨不明。雖然標題是《詠凡人》,但是誰詠?因何而詠?從頭看到尾,除了一些偽古風專用詞的搭建之外,連詩意走向的正常邏輯都無法看出來。 不要自稱「詩家語」,這不是詩家語。就算是寫一篇白話文,這樣亂七八糟的,別人同樣沒辦法閱讀理解。
  • 《詩詞疏議(二)詩詞的韻》
    三、韻書及古今用韻的差異  不過由於古今語言的差異,有些字的讀音發生了變化,在古代可能是仄聲字,到了現代就變成了平聲字,因此有時候還要藉助韻書去判斷詩人押韻的平仄。至於現代人若是閒來無事作上兩首小詩,大都會標明了按照哪本韻書來押韻的(押的都是古韻),如果是按照普通話來的,那就更簡單不過了。
  • 日本旅遊兩首七絕的修改回復——寫詩不僅僅是合律與否的問題
    七絕《富士山》(新韻)欲看瓊峰暮霧濃,曉吹驚現玉芙蓉。仙姿映雪雲端聳,兀立臨窗入框中。首句「欲看瓊峰暮霧濃」,按這位朋友自標新韻和「欲看」詞義理解,「看」字發四聲,是仄聲字;「峰」是平聲字;「霧」是仄聲字,二、四、六位置上的平仄交替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