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幫助西部農村孩子告別「土味英語」

2020-12-16 光明網

  新華社西安10月14日電(記者李浩)「let's go find their tradition……」陝西省寶雞市鳳翔縣競存中學初中二年級學生張安琪正在上英語課,她頭戴耳機,抑揚頓挫地大聲朗讀電影《冰雪奇緣》的臺詞,手中的平板電腦同步播放著電影畫面。張安琪的英語老師張玲說:「以前根本不會想到,我們的孩子上課也能用上這麼先進的教學設備,還能像大城市的學生一樣,說出這麼流利的英語。」

  在我國西部很多地方,由於師資力量和教學設施相對薄弱,導致很多中小學生的英語水平較低,也無法掌握標準的口語發音,一些地方的孩子甚至常年說著一口充滿方言味的「土味英語」。不過,隨著網絡技術的逐漸普及,許多地方正在積極探索採用網際網路+教育的扶貧模式,讓孩子們通過手機或電腦接受新知識,享受跟發達地區一樣的優質教學資源,進而逐步提高他們的英語水平。

  別看張安琪現在的英語發音很標準,但張安琪說,一年前,她和同學們的英語口語水平都很一般,不僅語速語調有問題,而且發音時都還帶著一股濃濃的「土味」。

  「原來上英語課孩子們都張不開口,主要是對自己的發音缺乏信心,學的都是『啞巴英語』,越是不練越是張不開嘴,甚至影響到孩子們的學習英語的興趣。」張玲說。

  一年前,當地教育部門聯合愛心企業,為鳳翔縣競存中學、紙坊中學等學校,提供了免費的電子教學設備,開通了「網際網路+英語」的線上智慧課堂,張安琪和同學們每天使用平板電腦,就可免費登錄學習軟體,可以觀看名師公開課,趣味記單詞,還能通過給英文電影配音等多種方法,逐步糾正口語發音,提高英語水平。

  「前兩天沒有給學生們在軟體系統上布置作業,學生們都急得給我打電話。」鳳翔縣紙坊中學英語教師黃亞芳對如今的變化感觸頗深,她說,以前最高端的設備就是錄音機了,使用新系統一年以來,感覺工作更有效率了,孩子們的興趣也更濃了,習慣養成之後,孩子們的變化也特別大。

  今年4月,教育部發布我國《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提出要積極探索通過教育信息化手段開展教育扶貧扶智工作,推動「網際網路+」和脫貧攻堅深度融合,充分發揮教育信息化手段對教育扶貧和教育均衡發展的驅動作用,促進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

  10月12日,希望工程「比翼行動」教育信息化公益項目捐贈啟動儀式在陝西省寶雞市鳳翔縣舉行。這是這一公益項目成立以來在全國首次落地實施,計劃未來3年向陝西省西安市周至縣、寶雞市鳳翔縣等11個縣(區)共捐贈價值4200萬元的現金及教育信息化設備。

  這一公益項目由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聯合中國教育技術協會中小學外語教育信息化應用工作委員會、廣州摩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翼課網)等機構共同發起,以「互聯促發展,比翼享未來——教育信息化助力教育脫貧攻堅」為主題,以期發揮教育信息化手段對教育扶貧和教育均衡發展的驅動作用,加快落實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和網絡扶貧行動計劃。

  中國教育技術協會中小學外語信息化應用工作委員會主任魯子問說,這一公益項目主要面向義務教育階段的初中學校和英語學科開展,針對英語學科教學城鄉差異顯著的現實問題,通過線上線下立體化教師培訓、全場景智慧化教學應用、名師資源共享幫扶、教育信息化課題研究和圖書出版及捐贈等方式,對接貧困地區的千所學校、萬名英語教師,提升英語學科教師教學能力和信息素養,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

  陝西省寶雞市鳳翔縣教育體育局基礎教育負責人趙永鋒說,長久以來,西部地區與東部沿海等發達地區之間的教育水平,存在較大差距,特別在英語教學方面,資源不夠豐富,這個項目實施以後,對學生接受新的知識、新的思想、新的學習方法都是很有裨益的。

[責編:叢芳瑤]

相關焦點

  • 信息化如何改變西部教育
    本報訊(記者 崔斌斌) 信息化如何改變西部教育?日前,在北京舉行的第二屆中國西部教育發展論壇上,與會專家圍繞這一主題,結合今年「停課不停學」的特殊情況,問診西部教育,為西部教育發展把脈開方。「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我國開啟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大規模網際網路教育實驗,線上教育經歷了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大考』。」全國政協副秘書長、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感慨。
  • 探索教育信息化模式 讓農村學生共享優質資源
    作者:鄭州大學教育學院博士蒿楠、鄭州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周倩  《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強調要優先發展農村教育事業,全面改善和提升農村各級各類學校的教育質量,並把積極發展「網際網路+教育」、推進鄉村學校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與優化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作為重要手段
  • 信息化如何改變西部教育?第二屆中國西部教育發展論壇在京舉行
    來源:環球網8月23日,第二屆「中國西部教育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本屆論壇由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與西北師範大學聯合主辦,北京樂平公益基金會、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和北京新東方公益基金會協辦。論壇主題為「信息化如何改變西部教育?——停課不停學的經驗與教訓」。在23日上午的開幕致辭中,民進中央副主席、全國政協副秘書長、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成員朱永新做了論壇概述。
  • 威騰電子聯合普安科技,立足信息化教育前沿
    隨著智慧校園的建設和教育行業信息化的快速發展,為了學校各部門更好地支撐相關信息工作開展,保證校園穩定與服務的高可用性,校園需要一套優質的校園智能存儲解決方案來協助管理部門運維人員保證校園雲端業務順利進行的可用性。
  • 聚焦西部教育,打造後疫情時代鄉村課堂教學模式的新樣態
    新京報訊(記者 戚望)西部地區的孩子怎樣才能接觸到更優質的教育資源?如何解決線上教育中師生互動不足的問題?如何讓信息技術促進教育公平?8月23日,由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與西北師範大學聯合主辦的第二屆「中國西部教育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60名關心西部教育問題的專家學者、教育機構負責人、一線教育工作者及相關企業,帶著讓西部孩子擁有美好未來的共同目標,探討信息化如何改變著西部教育。
  • 信息化引領教育發展
    雖然在線教育在上半年成為K12群體的主流教學形式,但在其火熱的背後,是無數家長、學生、老師猝不及防線上化的狼狽。不僅是他們要適應新的工具,新的上課方式,而且大部分平臺的基礎建設,也沒有為這樣大規模的線上教學和管理做好準備。調查發現,在線教育因平臺承載力有限無法應對大規模並發訪問,網路卡頓、頻繁掉線、農村網絡信號不穩定現象時有發生。不僅如此,在線上課堂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
  • 西部農村教育的現狀、問題與思考 || 劉新科
    這說明東、西部教育方面最大的差距是教育質量上的差距,根本原因是享受教育資源的優劣不同。在有些地區和城市投入上億甚至數億元建設所謂「示範性學校」的同時,西部農村不少學校卻在危房裡上課。從教育民主化的要求來看,如果沒有西部農村教育的普及和提高,就不可能實現中國教育的公平原則,更談不上教育的現代化。 (二)西部農村普及義務教育正在全面展開,並且取得了 歷史性進展。
  • 聚焦西部教育信息化,總結停課不停學經驗教訓——第二屆中國西部教育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
    本屆論壇由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與西北師範大學聯合主辦,北京樂平公益基金會、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和北京新東方公益基金會協辦。論壇主題為「信息化如何改變西部教育?——停課不停學的經驗與教訓」。在23日上午的開幕致辭中,民進中央副主席、全國政協副秘書長、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成員朱永新做了論壇概述。
  • 清零計劃:讓農村小學生也有機會接受英語教育
    清零計劃:讓農村小學生也有機會接受英語教育 2018-10-17 來源:規劃司   2016年4月底,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四任掛職幹部吳海濤赴賓川就職。
  • 陝西教育信息化2.0初體驗
    在安康石泉,教師王豔執教的二年級語文課《植物媽媽沒有辦法》正在通過錄播平臺按時向全縣各中小學直播,此時各小學的語文教師正在觀看和在線研討;在寶雞鳳翔,正在上英語課的二年級學生頭戴耳機,大聲朗讀電影《冰雪奇緣》臺詞,手中的平板電腦同步播放著電影畫面;在西安市的雁塔區,來自陝師大附中的學生正在通過寫字板向老師提交自己的答題選項,老師通過眼前的屏幕就能看到所有學生的答案,而且每個孩子的行為都能在後臺直觀的看到
  • 洋聰頭英語幫助孩子告別假期症候群!
    假期漸入尾聲,相信很多學生的狀態都是晚上不睡、早晨不起,生活起居無規律;沉浸在電視節目、網路遊戲、和朋友娛樂中,興奮的情緒回歸到學習中……馬上要開學了,作為老師和家長此刻是否因為不知該為孩子做什麼而感到焦慮呢?洋聰頭英語幫助孩子告別假期症候群!
  • 龍頭英語:農村孩子小學英語教育
    社會經濟在不斷發展進步,而孩子們的教育當然也越來越重要。國家也在不斷重視教育尤其是農村教育,這幾年特崗教師主要分配在各個縣的農村學校,由於種種原因農村學校的學生在不斷流失,很多去了縣城或者市裡邊的私立學校,其實也是有一定原因的。那麼農村小學的英語教育現狀如何呢?
  • 疫情期間西部基層學校在線教育觀察:基礎保障參差不齊
    在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一所鄉鎮初中任教的英語教師張華有著類似的感受。在他所帶的班級中,網上教學效果可謂喜憂參半。「學習習慣好、家庭教育跟得上的,知識點基本都能掌握;而那些自覺性不強、家裡沒人指導的,效果確實不行」。除了主觀因素,在廣大西部農村,上網設備、網絡信號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在線教育的質量。
  • 教育界緬懷南國農先生:紮根西部 促信息化教育新格局
    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以視頻方式發言稱:「南國農先生的偉大光輝形象不僅僅屹立在西北師大的校園裡,也屹立在從事教育信息化事業的人們的心中。」任友群表示,塑像的落成,對於弘揚南國農先生愛國、敬業、樹人、奉獻等精神,樹立大師風範,教育在校師範生,培養卓越教師具有重要意義,他的信念和精神將為我們繼續為中國電教事業做出更大貢獻。
  • 貴州構建教育信息化發展新格局
    貴陽南明區:打好師資提升戰,推動教育換擋提速   近年來,南明區十分注重教育信息化建設。全區教育信息化建設投入1.2億元,「校校通」光纖網絡覆蓋所有公辦中小學。區教育局的思路很清晰:提升信息化水平,只是推動教育現代化的基礎。
  • 教育信息化信息化成就回顧
    我國教育信息化已經取得顯著進展。教育部通過實施中西部地區農村遠程教育工程、中心地區高等學校校園網建設工程、下一代網際網路建設工程、教育服務與監管體系信息化建設工程等一系列工作,已經初步形成了教育信息化體系,為我國教育改革與發展形成了良好的支撐環境,為教育變革與創新奠定了技術保障條件。
  • 教育信息化:貴州教育彎道取直的「加速器」
    中新網11月16日電 題:教育信息化:貴州教育彎道取直的「加速器」  作者 楊雲  「這兩年,我一直在思考,對貴州這樣一個西部欠發達地區來說,如何縮小同中東部發達地區的英語教育水平差距?」貴州理工學院大外部副主任周麗告訴記者,「教育信息化提供了機會,這是實現『彎道取直』的機遇,必須抓住、抓好。」
  • 一起教育科技韓鵬:英語教師如何用好信息化產品?
    近2000名包括世界英語教師協會(TESOL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全球會員在內的海內外高校、中小學英語教師及教育工作者參加了本次大會,共同探討「新的時代背景下中國英語教育」發展之路。
  • 教育解析:淺談農村偏遠地區中學生英語寫作存在的問題
    摘 要:英語寫作是中學生較為薄弱的學習環節,尤其是在西部農村偏遠地區。由於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後、教育資源配置不夠完善等各種原因,西部農村偏遠地區的中學生普遍對英語寫作有恐懼心理和畏難情緒,常常在寫作中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 藍鵲傳播:2019西部教裝展讓教育來點「溫度」
    近日,2019西部教裝博覽會(以下簡稱「西部教裝展」)在西安曲江國際會展中心落幕,本次西部教裝展以「創新教育裝備,共享未來科技」為主題,共有200餘家企業參展。作為中西部地區規模最大的教育裝備展會之一,和其他教裝展相比,本屆西部教裝展有怎樣的精彩?讓我們跟隨藍鵲傳播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