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墉:千萬別讓孩子恨他的老師

2020-12-12 學掌信息

《學記》有云:「親其師,信其道;尊其師,奉其教;敬其師,效其行。」說的是學生願意親近、尊重、佩服自己的老師,就會聽從老師的教誨,信服老師所傳授的知識和方法,學習待人處世之道。

可是,當孩子不喜歡某個任課老師時,很容易影響到他對這門學科的興趣、動力以及學習成績。現實中,因為反感老師,孩子的成績一落千丈的例子真是太多了,這也是我們家長最不願意看到的。

那麼,當劉墉得知女兒因為沒有得到體育老師的「額外重視」和「特殊待遇」而說出「恨老師」時,他會怎麼引導孩子正視這個問題呢?看看劉墉的這篇文章吧。

我是去哪學小助手,歡迎您來諮詢(iqunaxue)一起交流下孩子的學習問題,隨時領取中小學學習提分建議與知識考點乾貨資料。

女兒為什麼會恨她的老師?

今天你放學進門,我問你在學校開心嗎,你說開心,但是語氣不像往常那麼熱烈。接著我聽見你到廚房跟媽媽說話,不斷地講:「I hate!I hate!」我跟過去問你恨什麼,你不答腔,還是媽媽說話了:「她不喜歡體育老師。」

你發起脾氣,重重地跺腳,說你恨體育老師。

「學生恨老師,叫老師聽到了怎麼辦?」我說。

「聽到就聽到!我們每個同學都有痛恨的老師,大家在走廊裡都大聲講。」

「你為什麼恨體育老師呢?」我又問。

「因為他太兇,總是把球直接丟給我,我怕打到眼睛,就接不到。」

我笑了起來:「那麼應該怎麼丟球呢?」

「應該先扔在地上,讓球彈起來,不要直接扔過來。」

天哪!孩子,這是我第一次聽說因為老師丟球不合心意而恨老師的。但是當我問有沒有同學喜歡這位老師的時候,你又說有,是那些體育特別好的,老師對他們另眼相看。接著你又自言自語地說,在音樂課上,老師對你特別好,你喜歡音樂老師。

這下子我懂了!你不喜歡體育老師是因為老師沒給你特殊待遇。

敵視老師,很可能導致成績一落千丈

問題是,你的體育好嗎?如果你不好,老師為什麼要對你特別?如果你在體育課上像在交響樂團裡,做「首席第一小提琴」,老師能不對你刮目相看嗎?

還有,你會不會因為老師沒有特別重視你,因為你不喜歡他,就愈不好好表現、愈不跟老師合作,結果惡性循環,老師愈不喜歡你呢?

孩子!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重視,但是那「得到」應該是「贏得」,而不是莫名其妙地硬要別人對你刮目相看。

我小時候也犯過同樣的錯誤,那時剛升上六年級,美術課由一位新來的年輕老師教。他不知道我是班上畫得最好的,沒給我特別禮遇,我當時想:「天哪!我這麼棒,你為什麼沒發現?還說我這裡不對那裡不對。」於是我也恨那老師,對那老師消極抵抗。結果,你知道嗎?我居然是班上唯一一個因為不好好做作業而被美術老師打手心的學生。一直到今天,我都記得,伸直了手被處罰時,全班同學驚訝的眼光。而且,那一年也是我一生中美術成績最差,進步最少的。

你說,這種敵視老師的態度有什麼好?

因為對老師反感而成績一落幹丈的例子真是太多了。

我以前在臺北的「青少年諮商中心」服務,常有學生來,說他們討厭老師,所以退步。妙的是,那些學生往往在前一年就像我小學五年級時一樣,是表現最傑出的。他在上一學年表現傑出,得到老師的青睞,就想下一年也一樣做個「特權學生」。當下一年的老師沒對他特別的時候,他就覺得被冷落,由恨老師到消極抵抗、不用功。

學習是自己的事,不是「秀」給老師看

當然,也有相反的情況。

有個學生在上學年成績很爛,下學年,他的老師是他媽媽的好朋友,對他多些關注,他又為了面子特別努力,居然能由班上的中間排名,一下子跳到前幾名。可見「對老師的印象」,會對學習產生多大的影響。

只是,如果你的學習完全取決於對老師是不是有好感,不是太可悲了嗎?

學習是你自己的事,不是「秀」給老師看的,也不是用來「報答」老師或「報復」老師的,就算老師對你的印象壞透了,你還是應該努力學習,甚至更應該加倍用功,證實自己的好給老師看才對啊!

最後,讓我說個故事給你聽。

有個學生,不喜歡英文老師,到處說他恨英文課,恨那老師。他消極學習,當然成績不好,英文老師對他很頭痛,總責罵他,他也就愈恨老師。

有一天,學生的爸爸聽到兒子又說恨老師,就問:「你的英文好嗎?」

「不好。」

「怪不得你恨老師,因為你學不好,所以用恨老師來作藉口。」學生的爸爸說,「你可以恨他,但是你要英文特棒,說他討厭才有人聽,否則人家只會說你是酸葡萄,對不對?爸爸給你找個家教,專教你英文,把你教得棒透了,氣氣那老師好不好?」

孩子聽聽有理,就特別用功學英文,成績直線上升。

學期結束,那父親又說:「你現在英文棒了,可以去狠狠地批評他了,甚至可以去校長那兒告他教得不好了。」

沒想到,兒子一笑:「爸爸!我不但不恨那老師,反而喜歡他了,因為他對我愈來愈好,昨天還把我叫起來誇讚呢!」

好!我的故事說完了。

最後附上臺灣作家劉墉平時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如何對待孩子的叛逆

實例:不少家長會有這樣的體驗,孩子長大後叛逆心理會越來越強,尤其是進入初中。例如,你讓他學習,他偏要玩遊戲;你越關心他,他反而嫌你煩,說你能叨叨,總之就是和你對著幹。不少家長應該都遇到過這種情況,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對待孩子的這種叛逆呢?

劉墉觀點:孩子叛逆,有時候只是他們自己的心理同生理狀況在作戰。身體已經長大,茁壯到覺得有足夠的力量可以離開父母獨立,而經濟上依舊需要依附,迫使他必須留下。兩種力量常常打架,叛逆的孩子就這樣產生了。孩子在同父母爭吵之後,他們常常會偷偷用眼角看你,看你有沒有被氣壞。不是叛逆的孩子沒有良心,是這個年齡段孩子的良心暫時被狗吃掉了。或者說是他們故意把良心藏起來了。

劉墉支招:不要在孩子苦苦修讀後,帶著不信任的口吻問他:你剛才到底有沒有專心看書?也不必在他學習的時候在旁邊噓寒問暖。有時甚至可以讓全家的鼾聲傳到他的耳朵裡,讓他一個人對著一盞孤燈。人是在寂寞和孤獨中成長的,給他孤獨,讓他成長。

如何看待孩子早戀問題

實例:大多數家長最擔心青春期的孩子早戀,越擔心越敏感,時刻提防著孩子和異性同學交往。即使家長發現孩子早戀了,孩子也不一定承認。很少有孩子能夠主動向家長承認早戀,就算承認了,改正了,也只不過是由「地上」轉入了「地下」。還有些父母覺得孩子不跟自己說真話實話,就經常檢查他的書包,並且時不時地偷看孩子的日記、信件等等。劉墉說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一次,有位老先生去找劉墉,他告訴劉墉:自己房子二樓的窗外原來有一棵樹,他發現常有男孩子爬窗進來,就把樹給砍了。但砍了之後,他後悔不已,因為他發現,男孩不爬樹了,但女兒開始跳窗戶了,竟然從二樓跳下去。當越來越多的孩子有了「早戀」的苗頭,或已經「早戀」了,做家長的應該怎麼辦呢?

劉墉觀點: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兒要交女朋友,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應給孩子必要的開放和原則。

劉墉支招:你不要檢查他的信件、日記,應該給他一把鎖,讓他有一個私密的空間,並告訴他:交朋友是有原則的,如果你有女(男)朋友,對父母應更有禮貌。生活更積極、更快樂、更健康,功課更好,那麼這個朋友可以交;如果整天唉聲嘆氣,晚上做噩夢,對父母叛離,功課一落千丈,那麼就不要交這個朋友。

如何教育孩子自立

實例:現在我們的社會已經處於獨生子女的時代,一個家庭也就一個孩子,父母當然會將自己的孩子當做寶貝,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心怕飛了,對孩子嬌生慣養。拿孩子參加夏令營來說,不少家長們對夏令營的要求也讓人費解。有的家長要求孩子住宿必須是兩人間,有的要求孩子吃飯能「開小灶」,有的要求導遊每天幫孩子洗澡、洗衣服……就是這樣,家長還是放心不下。現在不少父母一方面小心翼翼地關愛孩子的成長,事事包辦,另一方面,他們又整天擔憂孩子會應付不了現實而遭遇挫折。而劉墉在兒子上中學時,不顧老母親的抱怨,堅持為兒子選擇了一所離家很遠,單程需要90分鐘車程的中學。幾個月後,兒子提出,周末要與同學一起去新澤西州旅遊,他們的父母都覺得不可思議。

劉墉觀點:90分鐘的路程,使孩子的視野和心胸同離不開家的孩子不一樣了。難道因為爬山危險,就不讓兒子去爬山嗎?你要想好,是培養一隻乖貓睡在你腿上,還是培育一個獨立於天地之間的男子漢?男兒就得鴻鵠高翔,不隊青雲之志。

劉墉支招:養兒子就要讓他志在四方,放開雙手,讓他走出去,讓他走得穩。讓他吃苦,並不一定要把他放到艱苦的環境中去,而是給他一顆能夠感受生活的心。

相關焦點

  • 劉墉:孩子不打招呼就是「沒教養」?父母做好這三點,千萬別對比
    他們更像是父母的附屬品,這就加大了父母與子女之間的矛盾,父母當然是希望孩子能更好,可能培養好孩子的人非常有限。 中國有很多善於教育子女的人,他們也將孩子培養得非常成功,比如知名的作家劉墉,他的教育在國內外有著非常大的名氣。
  • 《正面教養》:劉墉暢談教育經驗心得,父母的態度決定孩子的未來
    到了學校看到兒子就在老師辦公室門口站著,大姐直到兒子面前,先微笑著說:「兒子啊,別怕,媽媽會搞清楚是怎麼回事的,如果是你的錯,咱們道歉,如果不是你的錯,媽媽還你一個清白。」爸爸狠狠瞪他的時候,他有些怕,但沒有哭,可大姐這一句話,讓孩子的眼淚一下子就流了出來。
  • 《正面教養》:劉墉暢談教育經驗心得,父母的態度決定孩子的未來
    到了學校看到兒子就在老師辦公室門口站著,大姐直到兒子面前,先微笑著說:「兒子啊,別怕,媽媽會搞清楚是怎麼回事的,如果是你的錯,咱們道歉,如果不是你的錯,媽媽還你一個清白。」爸爸狠狠瞪他的時候,他有些怕,但沒有哭,可大姐這一句話,讓孩子的眼淚一下子就流了出來。和老師溝通交流後,大姐發現自己兒子並不是和同學打架,而是勞動時工具壞了,意外傷到了同學。
  • 劉墉:為什麼我說不要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原因很簡單:很多人想要向他諮詢自己在親子方面面臨的問題,但都不好意思在公開場合進行討論,必須私下講。  在長年的諮詢過程中,他發現:走進諮詢中心的家長,往往一開口就是「劉老師救救我,我都要發瘋了」,而這也是他們的孩子最常說的一句話。  家長不是不愛孩子,他們的要求多半合理;孩子也都很有禮貌,不像父母形容的糟糕。那問題出在哪兒?
  • 劉墉:如何教育孩子
    因為有了親身體驗,劉軒的作文變得妙趣橫生,得到老師的好評,漸漸地,劉軒變得自信起來了。因為依賴性強,也由於語言不通,剛到美國,劉軒很怕和同學打交道,整天鬱鬱寡歡。劉墉看在眼裡,就經常帶劉軒去看電影,這也是劉軒最打憷的事。因為在路上,劉墉總愛讓劉軒問警察、路人、賣爆米花的「現在幾點了?」每當聽到爸爸的「吩咐」,劉軒就特別緊張,舌頭直打結。他怎麼也不明白,「爸爸為什麼總是忘帶表?
  • 劉墉微頭條傳授如何與女兒溝通,閱讀量超千萬
    「520」表白日期間,著名作家劉墉在微頭條發布了給女兒交朋友的十五個叮嚀,感動了千萬網友,也值得許多家長學習如何與青春期女兒交流。劉墉的兒子劉軒也轉發了爸爸的「十五個叮嚀」,深表贊同。劉墉原文如下:5.當男生送你回家,注意他是不是確定你進門安全了,才離開。初次約會的男生,不要隨便請他進入你的房間,這是你該有的私密與矜持。他就算失望,也該尊重。6.如果由你決定去什麼地方,要小心選擇,因為那能反映你的品味。但是不要因為想炫耀,而選擇他難以負擔的。為對方考量,是賢惠的表現。7.不要用禮物討好對方,也別收受不恰當的禮物。
  • 劉墉 - 劉墉_衛視_鳳凰網
    劉墉簡介:祖籍北京,1949年生於臺北,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博士研究生據臺灣最大連鎖書店"金石堂"統計,劉墉為十六年來臺灣暢銷書作家之冠,2003年仍居臺灣暢銷書之首。他的小說詩歌文學作品在中國大陸銷售超過千萬冊。在繪畫方面,劉墉曾應邀在世界各地舉行個展近三十次,小說詩歌文學作品有臺灣歷史博物館、美國諾克斯維爾市政府、德國亞東博物館、美國加州工藝博物館等地收藏。
  • 劉墉先生的教子經,教育孩子不發愁
    本書《正面教養 少爺小姐要爭氣》是臺灣美文大師劉墉先生的作品,對於劉墉,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是各大雜誌報紙上的常客,他的小品文經常出現在我們的眼前,文筆流暢自然,善於運用隨手拈來的小故事,小故事大道理,非常自然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讓讀者印象深刻。
  • 孩子的時間管理那些事,聽聽劉墉老師怎麼說
    隨著孩子的長大,年級的升高和課業負擔的加重,可能有些父母發現孩子雖然學習更努力了,但成績反而下降了。這很有可能是孩子的時間管理出了問題。因而在孩子的小時候幫他建立好良好的時間管理習慣,便可以杜絕這種現象的發生。
  • 劉墉:要為90後寫書 兒子是我老師
    兒子是我的老師  劉墉被稱為知名畫家、暢銷書作家、勵志大師;劉軒則是臺灣知名DJ、暢銷書作家、跨界達人。  劉墉來鄭州作了一場主題為「在生命中尋找的愛」的演講,「什麼是愛」「如何去愛」,劉墉從人生的6個階段向大家總結了人生之愛, 可給予孩子的愛,是不是孩子最想要的那一種?
  • 劉墉:孩子不愛你是因為你不給孩子這樣的機會
    劉墉:各位觀眾好,今天劉墉談新新人類的教育第十二講,題目是「給孩子愛的機會」。上次提到我在臺北成立了一個青少年免費諮商中心,專門跟有問題的青少年一對一的免談。當些孩子來的時候,總是有家長或者是老師陪著。
  • 74歲劉墉揭秘人生真相:為人處世有40忌,別吃虧了還不知道
    可其實劉墉是在一波接一波的打擊中長大。他是劉家的獨子9歲那年,父親因癌症去世,母子倆生活窮苦;13歲時家裡起大火,燒成了廢墟,差點睡街頭;16歲時劉墉還因肺病吐血,休學了一年。擱別的孩子可能消沉厭世,但劉墉不一樣。
  • 名作家劉墉鼓勵孩子考零分,如今有幾個家長敢嘗試?!
    老師找媽媽告狀,媽媽責問豆豆為什麼還是邊玩別寫,豆豆爭辯說自己只是用橡皮擦的時間長了一些……媽媽打電話給爸爸,不等媽媽說完,爸爸就沒好氣地讓媽媽去反思,他覺得豆豆的慢就是遺傳了媽媽。經過這一輪折騰,媽媽再問啥豆豆都不願意說了。生活中豆豆的經歷隨處可見:孩子上學初期的不良習慣或者一次考試失利很容易引發家長的緊張情緒甚至家庭矛盾,每個人都被搞得筋疲力盡卻於事無補。
  • 劉墉做客鄭州:兒子是我的老師 要為90後寫書
    連日來,來自臺灣的作家劉墉、劉軒父子做客鄭州,與喜愛他們的讀者交流了友情、愛情、父子、寫作等話題,記者對他們父子進行專訪,將話題拓展到更多領域。  兒子是我的老師  劉墉被稱為知名畫家、暢銷書作家、勵志大師;劉軒則是臺灣知名DJ、暢銷書作家、跨界達人。
  • 孩子成長路上的精神導師,劉墉給孩子的成長書
    ▲劉墉兒子劉軒得獎照片 他那磁性渾厚的聲線、揮灑自如的舞臺表現、精湛的演講技巧、和對主題獨到的見解,讓他在一場又一場的淘汰賽中脫穎而出。
  • 知名教育家劉墉的教子經:把父愛如山用筆寫出來
    這是一本知名教育家劉墉寫給孩子們的通信合集。寫給孩子們的一封封信,也飽含著一位父親的殷殷之情。這些劉氏家書曾經影響了千萬家長、老師的育子方針與教育理念,也改變了千萬學子的人生態度和生命視野。劉墉在教育圈知名度很高,他的一雙兒女教育也很成功,兒子劉軒是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還得過《我是演說家》的第二季總冠軍。女兒劉倚帆14歲的時候就獲得了美國的「總統獎」。可以說是相當的出色,很早的時候我看他寫給兒子的《超越自己》系列,裡面的內容摘抄了很多,也用來勉勵自己。
  • 劉墉:你不捨得給孩子立規矩,就會有人給孩子「長教訓」
    劉墉獨特的教育心得中國式教育:父母要用規則的手段,強化孩子良好的思考與行事習慣劉墉稱,在兒子劉軒小的時候,因為忙於工作,所以疏忽了他的成長。因為劉軒常年在媽媽的身邊被嬌生慣養,突然被劉墉強權管制,自然會非常的不習慣,而這些也同樣被劉墉看在眼中,他覺得:如果就因為孩子的不適應就此打住,那麼孩子就永遠不會得到成長。
  • 劉墉坦言:你不捨得給孩子立規矩,就會有人給孩子「長教訓」
    為此,很多父母對於立規矩這件事情都會感到頭疼,而作為一對兒子的知名作家劉墉,他對於這方面卻有著自己獨特的心得。劉墉坦言:你不捨得給孩子立規矩,就會有人給孩子「長教訓」中國式教育:家長要有規則的手段,讓孩子養成良好的思考和行事習慣劉墉表示:在兒子劉軒小的時候,自己總是因為工作太忙,所以忽略了他的成長。
  • 劉墉教育方式:你捨不得給孩子立規矩,就會有人給孩子「長教訓」
    為此,很多家長因為要不要給孩子立規矩的事情而感到煩惱,而又一雙兒女的知名作家劉墉,他有著自己獨特的教育方式和心得體會。劉墉獨特的教育方式:你捨不得給孩子立規矩,就會有人給孩子「長教訓」中國式的教育方式:父母需要使用一些規則的手段,強化孩子良好的思考模式和形式習慣劉墉曾經說過,他的兒子劉軒在小的時候,自己工作很忙,忽視了孩子的成長。
  • 臺灣作家劉墉:我要為90後寫書 兒子是我的老師
    兒子是我的老師  劉墉被稱為知名畫家、暢銷書作家、勵志大師;劉軒則是臺灣知名DJ、暢銷書作家、跨界達人。  劉墉來鄭州作了一場主題為「在生命中尋找的愛」的演講,「什麼是愛」「如何去愛」,劉墉從人生的6個階段向大家總結了人生之愛,可給予孩子的愛,是不是孩子最想要的那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