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囉嗦」的一首春詩,一個字重複二十三遍!

2020-12-19 讀書狗子

每天詩詞獵奇,關注讀書狗子!

詩詞最重鍊字,而鍊字則多有忌諱,譬如所謂的「同字相範」便是說作詩鍊字時忌諱重複使用同一個字,尤其是格律詩,禁忌猶重。但這僅是一般而言,技藝高超的詩人反而能利用「同字」和「疊字」來達到別致的藝術效果。

使用疊字的詩詞最為人所熟知的便是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便是利用疊字既增強了音律感,又提高了抒情性,讀來餘味無窮。唐詩中也不乏使用「同字」的佳作,如杜甫的「桃花細逐楊花落,黃鳥時兼白鳥飛」。

歷代詩詞中使用「同字」的不在少數,但大多都是一句或兩句內使用同字以達到反覆詠嘆的效果,而一整篇詩詞使用大量「同字」的則較為少見。下面這首詩便是整篇使用「同字」,一個「春」字竟然重複了二十三遍:

春日

南梁·梁元帝蕭繹

春還春節美,春日春風過。

春心日日異,春情處處多。

處處春芳動,日日春禽變。

春意春已繁,春人春不見。

不見懷春人,徒望春光新。

春愁春自結,春結誰能申。

欲道春園趣,復憶春時人。

春人竟何在,空爽上春期。

獨念春花落,還似昔春時。

「春節」、「春日」、「春風」、「春心」、「春情」、「春芳」、「春禽」、「春意」、「春人」、「春光」、「春愁」、「春結」、「春趣」、「春期」、「春花」、「春時」……春之種種,竟一氣道盡。短短十八句,共九十字,就用了二十三個「春」字。不僅如此,詩中「日日」、「處處」、「不見」、「春人」等詞竟也重複使用,作詩遣詞造句能至於此,實在令人讀罷不敢再思「春」!

這首詩雖說反覆吟詠「春」字以達到強調和渲染的效果,但如此堆垛頗為繁瑣囉嗦,實在算不得上乘佳作。五代時詞人歐陽炯便仿照這首詩寫了一首詞:

清平樂

春來階砌,春雨如絲細。春地滿飄紅杏蒂,春燕舞隨風勢。

春幡細縷春繒,春閨一點春燈。自是春心撩亂,非幹春夢無憑。

歐陽炯這首詞也是使用「同字」,一連使用了十個「春」字,立意突出傷春之情,相比之下就比梁元帝的《春日》簡潔明快許多,也頗有餘味。

每天詩詞獵奇,關注讀書狗子!

相關焦點

  • 這些大量重複用字的古代對聯,不但不顯囉嗦,而且妙趣橫生
    一般來說,一副對聯中上下聯不能意思重複,一句中也不能用字重複。不過歷史上有一些對聯明知故犯,巧妙的運用「重複用字」的手法,反而讓對聯妙趣橫生。第一首:赤面秉赤心,乘赤兔追風,間關中無忘赤帝; 青燈觀青史,仗青龍偃月,隱微處不愧青天。
  • 李清照最「爛」的一首詩,一個字重複17次,帶來無數爭議
    在李清照所有的作品中,有一首詩作特別受爭議,那便是《殘花》。 李清照通過描寫花朵從盛開到凋零的全過程,來暗喻自己飄零的一生。不過,這首詩中比較特別的是有十七個「花」字,而整首五言律詩只有五十四個字,「花」字佔了其中約三分之一的字數。
  • 李清照非常大膽新奇的一首詞,開篇就是7個重複字,精華全在此處
    眾所周知,詩歌創作最忌諱用重複字。一首詞作中,詞人總是儘量避免重複使用某一個字或者某一個詞語。如果實在避免不了,也會儘量選用一些意思相近的字或者詞語來代替:如用嬋娟,銀鉤,玉盤,素娥,金輪等等來代指月亮;用長娥,春黛,遠山,翠羽來形容女子的眉毛等。
  • 史上最幸運的詩人,一首詩靠一個字名揚千古,人人皆知
    在中國古代,唐詩宋詞那是非常出名的,就拿唐代詩人的詩來說,有些詩人寫詩那是費勁了腦汁,常常因為一首詩中的一個字,就不吃不喝,苦思冥想,煞費苦心,可是呢,有些詩人就開口成詩,叫人羨慕,這些大詩人不管是如何作詩的,他們的詩篇早就在中國歷史上;留下華麗的篇章,他們就是如此的偉大,像大詩人李白
  • 史上最「懶」的一首詩,每段39字有36個重複,卻重複出千古名句
    而提起中國的詩,最不能繞開的就是《詩經》。我們熟悉的很多名句都是從《詩經》裡摘取的,比如「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等等。
  • 史上最「懶」的一首詩,全詩39字有36個重複,卻成千古絕唱
    詩歌是一種寄託情懷的文學載體,尤其是在古代,不少文人墨客都擅長用古詩去抒發心中所想,這種抒情言志的表達方式,最容易被人接受,同時也能夠體現出一個文人的文學素養,像李白、杜甫等詩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一生創作了不少古詩,當我們在閱讀這些古詩的時候,可以深刻的感受到,作詩之人的心情,不過在歷史上卻出現了一首
  •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詩 一個「花」字重複了十七次卻成...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詩 一個「花」字重複了十七次卻成千古名作時間:2020-07-25 17:09   來源:美文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詩 一個花字重複了十七次卻成千古名作 李清照生於北宋年間,濟南章丘人。
  • 古典詩詞最不可取的就是有重複字眼,但一首漢朝古詩卻打破了常規
    這些詩詞大多次數都比較短,而且要受到具體格律格式的限制,卻能夠用幾十個字的排列組合體現出無限的韻味和高遠的意境來,實在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也正是因為古典詩詞要表達的感情和所抒發出來的意境,也就使得古典詩詞當中很少出現重複的字眼。
  • 腦洞 那些詼諧可愛的囉嗦詩.
    如《古今譚概》載,北宋雍熙年間,有位自稱「詩伯」的人,曾寫過這樣意思重複的詩,題目叫《宿山房即事》:一個孤僧獨自歸,關門閉戶掩柴扉。半夜三更子時分,杜鵑謝豹子規啼。一個孤僧獨自歸上面這首詩,第一句「一個」,「孤」,「獨自」意思重複,第二句,「關門」,「閉戶」,「掩柴扉」意思重複,第三句,「半夜」,「三更」,「子時」意思重複,第四句,「杜鵑」,「謝豹」,「子規」同為一鳥的名字,又是重複。但這種重複,是有意為之,我們並沒有理由懷疑詩的作者缺乏最起碼的文字常識。
  • 古代最「懶」的一首詩:全詩31個字有24個重複,卻成千古經典!
    古代最「懶」的一首詩:全詩31個字有27個重複, 卻成千古經典!如果沿著中國詩歌的發展史溯源,其源頭一定會與《詩經》有關。《詩經》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共311篇,所以,《詩經》又有個別名,叫《詩三百》。
  • 孟郊最囉嗦的一首詩,連用9個相同的字,寫出凡世間最真的愛
    關於孟郊,世人都知道這是大唐一個極其執著的詩人。
  • 「詩鬼」李賀最經典的一首詠馬詩,短短20字,驚豔無比
    有詩鬼之稱的李賀曾作《馬詩二十三首》,通過詠馬來明志,通過描寫駿馬的遭遇來感嘆自己的懷才不遇,這一組詩歷來評價極高,方扶南(清代詩論家)給《李長吉詩集》作評時對這一組詩做了如此評價:「此二十三首,乃聚精會神,伐毛洗髓而出之,造意撰辭,猶有老杜(詩聖杜甫)諸作之未至者。」
  • 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詩,一個「花」字重複十七次,卻成千古名作
    其中,她所做的一首詩詞被認為是最懶,一個「花」字居然重複十七次,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一、詩歌的創作歷程宋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剛滿18歲的李清照與年滿21歲的趙明誠結婚。根據《金石錄後序》的介紹,兩人都有做官的家庭背景。李清照的父親在當時擔任禮部員外郎,趙明誠得父親是吏部侍郎,所以兩者可謂是門當戶對。
  • 魯迅重複囉嗦的話卻成人人傳頌的名句,背後的故事讓人感動
    民國這個時代啊,用一個詞形容就是洶湧澎湃!因為新舊思想與文化的衝突實在是太大了,太多文人作家脫穎而出了,魯迅就是其中最閃耀的一人。魯迅除了寫文章厲害,懟人的功力也是讓人印象深刻的呀!但是魯迅也是個囉嗦的人,可正是因為他寫的那句囉嗦的話卻成了現如今人人傳頌的名句。這是為什麼呢?
  • 古詩詞中間的重複用字有哪些類型,該如何避免?
    被視為毛病的,是在一首格律詩裡面出現作為修辭的「疊字」之外的重複用字。 近體格律詩,在創作中是最好不要有修辭之外的重複用字。我們在寫格律詩的時候,如果是靈感突至,乘興而作,有時候難免會有重字而不自知。這就需要在後期檢視的時候對重字進行修改替換。 要相信沒有哪首作品不經過幾次改稿的。
  • 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詩,一個「花」字重複了17次,不料卻成千古名作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是宋代著名女詞人,婉約詞派的代表人物,與辛棄疾合稱「濟南二安」,有著「千古第一才女」的稱號,從李清照待字閨中時的「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到嫁為人婦後的「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我們可以在一首首詞中,了解到李清照的悠閒生活,體會她對身世的悲嘆。
  • 詩人只有一首詩存世,無一梅字卻寫出史上最美的梅,成一個詞牌名
    當年宋詞一姐李清照曾寫過一首《孤雁兒·藤床紙帳朝眠起》,在詞的小序言裡她寫道:「世人作梅詞,下筆便俗」,然而她自己這首詞雖寫得絕美,也沒有落入以梅寫堅韌意志的俗套,但卻並不比前人作品驚豔多少。由此可見,要寫出一篇好的詠梅作,是極考驗才力的。名家巨匠做不到的事,小詩人未必就不能成就。
  • 病句修改——重複囉嗦(例題詳解)
    關於重複囉嗦型病句的講解:1、小組會上,他總是首先第一個發言「首先」和「第一個」重複,刪掉其中一個即可。2、我們要下決心改掉不好的壞習慣。「不好」和「壞」重複,刪掉其中一個即可。3、他這次沒考好,難過得流下了傷心的眼淚。
  • 史上最孤獨的一首詩,短短20個字卻道出最高境界,至今無法超越!
    史上最孤獨的一首詩,短短20個字卻道出最高境界,至今無法超越!文/悠悠歷史心大家好,今天小編想要與大家一起來品鑑一下古人的詩詞。詩詞,它所講究的是運用文字來傳達一種意境或者感情,今天小編要分享的是一首被稱為史上最孤獨的詩,短短20個字卻道出最高境界,至今無法超越!
  • 總共7句,卻有5處重複,為什麼這首囉嗦的《江南》能流傳不衰?
    詩聖杜甫有一首排律《杜鵑》,開頭幾句云:「西川有杜鵑,東川無杜鵑;涪萬無杜鵑,雲安有杜鵑」。其實杜甫這樣「囉嗦」的詩句,是一種仿寫,模仿自兩漢時期的一首名詩《江南》,杜甫特別喜歡這首《江南》,所以才模仿了它往復的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