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教育「本土化」:優勢性格能力培養—專訪廣州源樂兒童成長中心

2020-12-22 江蘇頻道

蒙特梭利教育是目前風靡世界最先進、最科學、最完善的啟發式教育之一。於1994年開始在我國流行,至今已有約300多個蒙臺梭利教室。蒙臺梭利所倡導的教育理念,正應了中國有句古話:「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然而,我國蒙臺梭利教育實踐過程中還存在許多誤區,究竟怎樣才能將蒙臺梭利教育法「中國化」「本土化」?即實現蒙臺梭利教育理論與中國幼教特點相結合,真正促進孩子的個性化發展,促進我國幼教的改革和發展。

日前,本刊記者參觀了位於廣州天河華景新城華景路的一家專門針對兒童優勢性格能力培育的機構——源樂兒童成長中心。該中心隸屬於廣州市源樂教育信息諮詢有限公司。記者採訪了該中心創始人之一、首席培育師劉運嬌老師——一位以倡導蒙氏教育、推動蒙氏教育中國化為己任的蒙氏教育追隨者。

在劉老師的帶領下,記者參觀了源樂兒童成長中心的兒童感統訓練遊樂場、蒙氏工作區、國學教室、思維教室、科學教室、營養配餐廚房等,並全程體驗源樂的教育理念和學習環境。

據劉老師介紹,成就一生最重要的條件是良好性格,而培養良好性格最佳的時期是幼兒期。這個時期是人一生中生理、心理快速發展的重要階段,更是情商教育的敏感時期。根據幼兒好奇、好問、好動、好模仿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徵,源樂兒童成長中心採用蒙氏教育法為主要的教學方法,以蒙氏教育過程中突出優勢性格的培養為經營核心,以遊戲、活動和強調生活體驗等教育模式為特色,秉承「積行成習、積習成性、積性成命」、「發現和理解每個兒童的獨特性」、「聽過會忘記、看見能記住,做過才能理解」的理念,將西方兒童教育的先進理念的精髓與東方兒童的生長發育特點完美結合,研發出最適合國內兒童性格發展的國學、思維、語言藝術、科學、音樂心理劇、社交禮儀等精品課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符合兒童成長的優勢性格培養課程體系。再通過精心為孩子營造的溫馨、適齡、獨立、充滿啟發、快樂的環境,全面打造出最好的最有利於兒童成長教育活動。

關於蒙氏教育的幼兒機構近年受到很多家長的熱捧,那麼蒙氏教育較之我們理解的傳統的教育有什麼獨特之處呢?劉老師給我們作了詳細的介紹:

蒙特梭利教育法是以科學的方法為根本的教育,是對幼兒實施素質教育及潛能開發的優秀教育模式。在我國,受儒家文化的影響,無論是公立的、私立的幼兒園、學校,課堂上都是強調坐正、抬頭、傾聽,接受著「填鴨」式的教育,注重培養聽話、順從的孩子。

而蒙臺梭利教育的基本精神主要是依照人類成長的自然法則,用科學的方法了解孩子各個階段的生理、心理成長變化的情景及其需要,從而給予適當的幫助,以啟發或誘導兒童心智與體能的活動,幫助兒童發展出自發性的人格和養成一種獨立、自信、自律、自足及自我管理的活動習慣。讓兒童發展成未來最有用,最有效率和最幸福的人。她遵循五個教育法則:秩序、獨立、自由、專心、重複練習。

蒙特梭利的教育觀其中一條也是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尊重孩子、給予孩子自由、發現孩子的八大敏感期和孩子具有與生俱來的吸收性心智。讓孩子自我建構,強調孩子是有別於成人的一個獨立的個體。成人必須重新看待孩子,發現孩子存在的價值,而不是任意將自我意識強加在孩子身上,而抹滅了孩子的人格意識。

其次是她特有的教師觀,她認為教育不是教師自上而下的教授,而是協助孩子自下而上地自我發展。教師是環境的提供者、觀察者、示範者和支持者,使傳統幼兒教育中的師生關係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變,在自由教育和自我教育原則的支配下,師生關係由直接交往而變成教師——教具——孩子的關係。

第三是混齡教育。讓不同年齡的孩子在一起,可使較小的孩子有不同年齡層的模仿對象,而較大的孩子則可以從幫助年幼的兒童中增強自己的知識和能力。

第四、獨具特色的蒙氏教具。蒙特梭利教具非常豐富,但這些教具並非是教師用來教學的工具,而是孩子工作的材料。教具是教師與幼兒之間的一個媒介,幼兒藉助教具在不斷重複自我把玩的過程中自主的建立內心需要,建構完善的人格,從而磨練幼兒堅強的意志和解決問題、獨立思考的能力。教師則通過幼兒把玩教具的過程成為孩子情感的支持者和學習活動的最佳資源。

由此可見,蒙臺梭利教育思想以西方文化為主導,具有濃厚的自由、崇尚個性、尊重個體獨立發展的色彩。而。中國文化推崇謙虛、內斂和含蓄,強調求同,這種文化中薰陶出來的兒童,特別恭順、聽話。兩者之間存在巨大的差異。怎麼樣讓這麼先進的教育思想「中國化」、「本土化」呢?

劉老師說:其實就是一句話取長補短。一些非常好的適應我們的孩子發展尤其是性格發展的方法我們要借鑑。比如借鑑蒙臺梭利為兒童提供的具體的「有準備的環境」(適宜兒童的各種設施、作為導師的教師和精心設計的活動材料),讓我們的孩子也在「有準備的環境」中發展。再如在班級的組織形式上的一個重要特點混齡編班,在我國目前實行獨生子女政策,孩子普遍缺乏兄弟姐妹的情況下,混齡編班對於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展更應該能夠發揮獨特的作用,也是非常值得借鑑的。

但是,針對教學過程單一,個體體驗多,社會交往少等問題,我們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改善。一方面在教育內容上除了配合使用教具為主的內容,增加了不以配合使用教具為主的特色課程,包括國學、禮儀與社交、身體發展、音樂、益智遊戲等。另一方面在使用教具的教育方面,設計出符合中國語言文字特點和幼兒語言發展特點的語言教育體系和相應的教具。並在蒙氏工作時間增加一些注重團隊合作的主題活動。

在與劉老師的一番座談後,記者全面理解了蒙氏教育的精髓,也深刻認識到「優勢性格能力」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源樂」其實創造的就是一個孩子獨立自主的培育平臺,讓孩子在一個充滿愛的環境裡體驗生活、體驗學習,通過蒙氏教育模式培養和發現孩子的特長和價值,使孩子們擁有一個勇敢、堅定、樂觀、充滿自信的良好性格。這就是「源樂」的獨到之處。

【免責聲明】本文為企業宣傳商業資訊,僅供用戶參考,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鳳凰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

相關焦點

  • 「蒙氏」本土化切忌只學皮毛
    本報訊(記者 紀秀君)「有的老師把蒙氏教具粉紅塔當成建構區積木來處理,有的老師以為在主題活動中放幾件蒙氏教具就是蒙氏活動了,這些現象反映了蒙氏本土化進程中的認識偏差。」
  • Casa(卡薩)兒童之家----蒙氏園(蒙氏教育和普通教育區別到底有多大?)
    · 在傳統幼兒園,老師們是按照成人的「標準」去教育孩子,是站在成人的角度,以成人的思維去引導孩子。· 在蒙氏幼兒園,尊崇的是蒙氏教育理念,其原則是以孩子為中心,尊重其人格尊嚴和成長過程。從促進兒童身心發育角度去設計教學,為孩子一生奠定智慧與品格的良好基礎,培養獨立自主、堅持的習慣。
  • 如何在蒙氏教育中培養幼兒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
    數學是一門邏輯思維能力很強的學科,就目前的學習狀況來說,數學已成為一門令多數幼兒頭疼的學科之一,如果沒有一個正確的學習方法,幼兒在今後數學的學習過程中會越來越吃力,所以,如何在蒙氏教育中培養幼兒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就顯得很關鍵,總結了幾點關於幼兒數學思維能力的方法,供大家借鑑。
  • 蒙氏教育的影響及其社會地位
    01 蒙氏教育的社會評價 蒙氏教育法,全名蒙臺梭利教育法,它由義大利幼兒教育學家蒙臺梭利創建。作為深受歡迎的少兒啟蒙教育法,它是建立在人類的成長自然法則的基礎上,以全新的思想建立了適應兒童自主學習、完美成長的教學體系。
  • 擊碎蒙氏教育面前的「哈哈鏡」,還原一個最真實的蒙氏
    下面頭條君就為大家揭開蒙氏教育的「神秘面紗」~   什麼是「蒙氏教育」   蒙氏教育全稱蒙特梭利教學法,是一種全面提升兒童素質,發展兒童潛能的教育方法。利用兒童自身的成長要求,在不損害兒童自由與快樂的前提下實現教育的目的。
  • 優田兒童成長中心開業引爆早教市場招生
    優田兒童成長中心隸屬於武漢優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內一家專注於早幼教整體解決方案的服務商,是國內線上線下互動早教的引領者。優田兒童成長中心以國際蒙氏託育為基礎,以OMO線上線下一體化親子課程為啟蒙(包含baby全能課、音樂啟蒙、音樂表現、藝術創想、蒙氏感官、蒙氏數學和蒙氏兒童之家等課程),以STEAM機器人編程教育為成長的核心,覆蓋0到8歲全年齡段課程,讓品牌經營者招生續課變得簡單,讓孩子能力得到全面培養,為培養未來人工智慧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礎。
  • 四大主流兒童教育理念pk:蒙氏、瑞吉歐、華德福、高瞻深度解讀
    蒙特梭利園普遍注重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它希望通過營造環境,挖掘孩子的內在力量,從而達到自我學習的目標。蒙氏理念倡導孩子的早期教育應該以感官訓練為主,學校應為兒童設計量身定做的專屬環境。對蒙特梭利的評價:蒙特梭利的教學培養了兒童獨立自主的操作能力,培養兒童專注力;混齡活動這一教學方法,為幼兒社會化提供了良好的社會環境。但蒙特梭利理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兒童天性的釋放和社交能力的提高。
  • 你也可以培養「蒙氏兒童」
    經過多年的蒙氏教育,歐洲和美洲已經有好幾代「蒙氏兒童」了,比如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Peter Drucker)、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和微軟公司創始人比爾-蓋茨等。他們自信、自由、充滿創造力,正在創造著我們無法預知的「未來世界」。
  • 蒙氏教育為什麼成為眾多學齡前兒童教育首選,家長說出了實話
    文|穎媽談育兒孩子成長到了兩三歲,家長免不了會開始操心教育問題。現在的家長比較注重孩子的早期教育,像我的一位朋友最近就在向我諮詢該給孩子如何選擇託班早教。因為穎寶之前已經上過一年多的託班,對於給她選擇的一米兒童之家也有了更多的了解。所以在朋友們面前,我也不吝嗇於對蒙氏教育的讚美之詞。
  • 蒙氏教育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其社會地位如何?
    作為深受歡迎的少兒啟蒙教育法,它是建立在人類的成長自然法則的基礎上,以全新的思想建立了適應兒童自主學習、完美成長的教學體系。創始人蒙臺梭利打造一系列手腦結合、身心和諧的幼兒教育活動,並提出兒童發展階段敏感期的理論,注重兒童感官教育,自我教育自由與紀律統一的思想、強調注重環境對兒童教育影響。
  • 下沙這家蒙氏幼兒園,真的不一樣
    她的教育法建立在對兒童的創造性潛力、兒童的學習動機以及兒童的權利的基礎上,也就是以兒童為中心,不像國內傳統的幼教以教師為中心。 蒙氏教育法鼓勵兒童專注,注重體腦和諧並重,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真實體驗,師生之間個別互動。而傳統的幼教則以年齡區分年級,學習相同內容,腦力跟體力相對分離,教學由教師統一安排,教師評定打分。教師集中授課,幼兒依靠記憶學習。
  • 高品質蒙氏幼兒園教育成果:孩子的建構力就是如此棒
    邏輯思維能力是內在空間感,建構力是外在空間感。哲學家是內在空間感很強的人,建築師是外在空間感很強的人。邏輯思維能力強的人是立體思維模式,建構力強的人是立體設計者,由此可見建構力的重要性。建構力也是需要從小培養的。廣而言之,凡是需要動手去做的事都是在訓練建構力。
  • 跨世紀蒙氏教育|深度解讀:如何以兒童為中心?
    所以,蒙特梭利教育把"以幼兒為中心"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具體來說,體現了三個尊重:尊重幼兒的人格、尊重幼兒的個性差異、尊重幼兒的成長步調。蒙氏老師尊重教室裡每一個孩子,把孩子既當學生又當朋友,和他們平等相待。例如和孩子講話時,蒙氏老師都會蹲下身子,眼睛和孩子平視,並使用恰當的語言和語氣與孩子交流。父母也要和孩子做朋友,與孩子做遊戲、一起聽讀故事,在生活、學習中共同體驗,一起互相成長。
  • 幼兒園選擇蒙氏教育,您真的懂嗎?
    蒙氏教育以兒童為中心,是混齡教育,跟隨兒童發展,鼓勵兒童專注,體腦和諧並重,環境布置多元化,注重培養獨立,鼓勵孩子發現錯誤,注重真實體驗,師生個別互動。知識教育結合感官訓練,提早讓兒童接受讀、寫、算、音樂等方面的教育。同時,通過談話發展兒童的語言能力。
  • 淺談蒙氏教育之「混齡教育」,提供真實情景,培養多方面能力!
    所以就這幾天網友,對一些教育方面和蒙氏教學方法方面的的反饋進行了梳理,這片文章,主要以蒙氏教育為主線,跟大家聊一聊,被「吹爆」的蒙氏教育理念和方法,有哪些在家裡也是可以運用的。是不是高端學校,暫且不論,但不得不說,蒙氏的教育方法可以說很「高大上」了。在這裡要特別值得一說的是:教育的第一現場在家庭,而蒙氏教育的理念也可以很好的在家運用。
  • 【與你分享】· 蒙氏教育與傳統教育優勢所在
    教師根據兒童生命和心智成長的內在需要進行啟發和引導;兒童通過自我學習,去了解與發現問題,進而主動總結事物內在的聯繫和規律,以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傳統教育:以教師灌輸傳授知識為核心,兒童失去了自我發現、自我總結、自我認知、自我發展的過程。
  • 蒙氏教育究竟能夠帶給孩子什麼?
    隨著近些年蒙氏教育的火熱,相信不少人也疑惑蒙氏教育與傳統教育有什麼不同,孩子接受蒙氏教育除了英語能夠比其他人更優秀一些,還能夠獲得什麼?蒙氏教育是以義大利的女性教育家瑪麗亞·蒙特梭利(Maria Montessori )的名字命名的。她認為兒童擁有與生俱來的內在生命力,即具有自我學習、使自我趨於完美的潛能。
  • 什麼是蒙氏幼兒園?蒙氏幼兒園和普通幼兒園有什麼區別?
    當在國內傳統幼兒的教育觀念不能滿足大眾的需求的時候。那些,舶來品的意義就超乎了人們的想像。以洪水猛獸般的速度迅速佔領原本擁擠不堪的幼兒教育資源。首先,說說蒙氏教育。蒙氏教育即蒙特梭利教育的簡稱。創始人是瑪利亞.蒙特梭利。她的教育法建立在對兒童的創造性潛力、兒童的學習動機以及作為一個人的權利及信念的基礎之上。
  • 「蒙氏教育」=優質教育?!5分鐘了解蒙氏教育特性,別再被忽悠
    倡導學校應為兒童設計量身定做的專屬環境,其精髓在於培養幼兒的主觀能動性,讓幼兒主動地去學習,去發揚探索精神。強調兒童內在的潛力,強調教育的注意力是"發現兒童的秘密",了解兒童的"心靈世界"和"內在潛能",遵循孩子"自然發展和自然表現的法則",強調教育要"適應兒童天性"。
  • 幼兒園老師:蒙氏、瑞吉歐、華德福、高瞻是個啥?家長一定要清楚
    蒙特梭利園普遍注重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它希望通過營造環境,挖掘孩子的內在力量,從而達到自我學習的目標。蒙氏理念倡導孩子的早期教育應該以感官訓練為主,學校會為兒童設計量身定做的專屬環境。所以科學完整的教具和教學環境是蒙氏的最大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