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好一篇幼兒行為觀察記錄與分析

2021-02-19 幼兒教師資格證複習

(一)

記錄的內容的選擇:觀察記錄的內容要有依據,能夠反映幼兒的年齡特點。它是做好觀察記錄的先決條件。


(二)


記錄的方法:運用連續記錄法,軟事記錄法,日記描述法的手法進行記錄,

教師要記錄的是某一個孩子在某一特定時間、特定地點的表現,讓別人看了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而不是老師的轉述,不要添加任何感情色彩。

對事件的描述要儘可能客觀、準確,這就意味著要用具體的、非評判性的語言來敘述。教師要避免使用帶有強烈感情色彩和主觀推測的語言:如傷心,憤怒、害羞、敵對、固執、自私和懶惰等,教師在原始真實的記錄中才能發現更多的問題。

(三)

分析的方法:在記錄的基礎上,教師要以專業的知識為依託進行分析,找出幼兒出現這種表現的原因,然後對症下藥。

在分析中,教師不要輕易的給孩子下結論,更忌諱在開始就給孩子插上一種標籤,然後再進行記錄。老師對孩子的認識不能有先入為主的做法,如果老師在開始就對孩子有了評價,那麼後來的觀察記錄就很難做到客觀,這樣的記錄不能達到應有的效果。

教師要說明一個問題,要對孩子這方面的發展做追蹤記錄,多次相同的表現才能讓教師有一個正確的判斷。

(四)

教育措施:教師應該利用幼兒的興趣,挖掘相應的教育價值,實施有效的教育,寫記錄的目的是發現其中的教育價值,讓教育效果達到最佳,單純的記錄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總結一下記錄的要求:



觀察記錄要的是第一手的資料,看到觀察記錄的老師會有和記錄人相似的評價,不用在觀察中過多闡述,教師對幼兒的評論不能放到記錄裡3教師的分析要有依託:教師的觀察記錄中分析到的孩子的性格、行為、此年齡段的幼兒的年齡特點、孩子的發展水平、發展到這個水平的原因、相關的理論知識。這些要素是互相制約、互為條件

對幼兒的重要的行為和心理變化、生理變化、情感變化等做精確的分析

最好選在活動區活動時進行記錄,這樣便於老師對孩子的語言、動作、神態等做細緻的觀察,做翔實的紀錄,能夠專注於一個孩子充足的時間。


唯有通過觀察與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內心的需要和個別差別,以如果協調環境,並採取應有的態度來配合幼兒成長的需要!


——   蒙臺梭利

編輯:張小瑛/吳琦琦/俞夢丹/羅靜

相關焦點

  • 【觀察與記錄】——幼兒園教師如何寫好幼兒觀察記錄
    ,可以幫助教師了解很多他人的理論和觀點,這些觀點有助於教師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幼兒的行為,調整自己的教育行為。比如我們都知道嬰兒6周左右開始微笑,大多數兒童18個月時能自己行走,3歲左右開始對交朋友感興趣,5歲左右開始對讀寫感興趣……這些都是發展常模。把觀察記錄得到的幼兒發展資料與發展常模進行比較,可以幫助教師判斷哪些幼兒的發展存在問題、是否需要額外的支持和幫助以及應該如何為其設計適宜的活動。
  • 如何寫好幼兒觀察記錄?領取指導手冊!(附觀察記錄表)
    觀察是幼兒教師走進幼兒心靈的主要手段,寫好幼兒園觀察記錄是幼兒教師分析幼兒行為背後原因的一條通道,同時也是幼兒教師更好的了解孩子的重要途徑。可是,如何觀察?如何分析和記錄?幼兒園觀察記錄都包括哪些方面的觀察?每一種觀察記錄需要從哪方面來記錄?
  • 幼兒教師如何對幼兒進行行為觀察與分析
    也是發現幼兒心理發展、在五大領域(健康、語言、社會、科學和藝術)發展普遍規律的一種有效手段。是發現幼兒個體差異的重要途徑,解釋是幼兒行為普遍規律,了解幼兒的需求是否得到了滿足的一種方法。義大利著名幼兒教育家蒙臺梭利說過:「唯有通過觀察和分析,才能真正的了解孩子內在的需要和個別差異,決定如何協調環境,並採取應有的態度來配合幼兒成長的需要」。
  • 如何觀察?如何分析和記錄?幼兒園觀察記錄應該怎麼寫?|
    觀察是幼兒教師走進幼兒心靈的主要手段,寫好幼兒園觀察記錄是幼兒教師分析幼兒行為背後原因的一條通道,同時也是幼兒教師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重要途徑
  • 幼兒行為軼事觀察記錄兩則
    運用軼事記錄法觀察幼兒行為,首先要求教師將感興趣且認為典型的幼兒行為記錄下來,包括事件發生的順序、活動場景和在場的其他人等,都應給予客觀、準確、完整的記錄。其次要有一個基本的格式,有助於教師弄清觀察行為記錄與觀察分析之間的聯繫,提高觀察記錄的效果。下面是一個記錄實例。
  • 讀懂孩子| 幼兒行為的觀察與記錄
    案例互動二:1.幼兒洗手的觀察記錄;2.幼兒晨間入園的時間案例。案例互動三:新生入園適應,了解一日生活中觀察的技術1.觀察前,制定詳細的觀察計劃——尋找一日生活中,幼兒出現情緒反應的環節;2.觀察中,理解孩子的情緒感受與反應;3.觀察後的有效支持與跟進;4.再觀察與再跟進。
  • 乾貨 | 教師對幼兒行為的觀察記錄方法和案例參考
    俄國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的全部技巧就在於了解幼兒。觀察記錄是了解幼兒的重要工具,有質量的觀察記錄可以將幼兒的經歷變成可以看見和理解的東西,可使教師掌握幼兒的發展程度、幼兒已具有的技能以及了解他們在成長過程中需要哪方面的幫助。學會科學地觀察幼兒是當代教師必備的重要基本功!但是,如何觀察、分析和記錄呢?觀察記錄應該包含哪些方面的內容呢?.
  • 幼兒行為觀察與記錄方法:檢核表(一)
    檢核表:在幼兒行為觀察的相關研究中廣泛使用。是一種用來記錄行為出現與否的便利方法。通常是依據觀察目的、情境特性與觀察者特性等,在實際觀察前即備妥記錄表格,表格內容通常包括觀察行為、觀察行為的類別,以及記錄的時間等。
  • 幼兒行為觀察與記錄方法:檢核表(四)
    為了更加詳細地記錄幼兒發生某種行為的情境,可以在每項行為項目後面加「備註」或「說明」一欄,在觀察過程中,對觀察行為進行簡單的文字敘述。 相關內容:1.「觀察是理解幼兒的第一步」2.解讀幼兒的行為3.觀察程序4.幼兒行為觀察與記錄方法:時間取樣(一)5.幼兒行為觀察與記錄方法:時間取樣(二)
  • 北京雛鷹寶貝:幼兒園老師如何觀察、記錄幼兒的遊戲活動?
    這種方法可以幫助教師粗線條地了解全班幼兒的遊戲狀況。使用這種方法時,教師應保證所有的幼兒均在自己的視線範圍內。一般先設計好表格,教師每隔一段時間(如10分鐘),在表格內做記號即可。這種方法有助於教師了解個別幼兒的遊戲狀態,是進行個案研究最好的方法。如何記錄幼兒的遊戲活動觀察記錄是指選取有典型意義的事件寫下來,以期對幼兒的發展有更深入的理解,並審視環境和教育的適宜性。
  • 幼兒行為觀察與記錄方法:檢核表(九)
    「觀察是理解幼兒的第一步」2.解讀幼兒的行為3.觀察程序4.幼兒行為觀察與記錄方法:時間取樣(一)5.幼兒行為觀察與記錄方法:時間取樣(二)>6.幼兒行為觀察與記錄方法:時間取樣(三)7.幼兒行為觀察與記錄方法:時間取樣(四)8.幼兒行為觀察與記錄方法:時間取樣(五)9.幼兒行為觀察與記錄方法:時間取樣(六)10.
  • 一招教你:如何寫好戶外活動的觀察記錄
    字面意思很好理解,但是具體如何實踐呢?也許我們空有一腔熱血,想在幼兒教師這一光榮職業上發揮自己最大的優勢與創新,但是缺乏優秀卓越的能力,所以不能停止學習的腳步,我們一起進步吧!戶外觀察記錄有其存在的必要性與重要性,教師通過觀察、發現幼兒戶外時活動,記錄幼兒戶外行為表現、語言、與同伴交往、遇到困難處理方式等等方面,結合幼兒符合年齡的發展過程採用多緯度、多層次的方式分析反思幼兒的發展階段。
  • 「話題」 這樣的孩子,怎麼給他寫觀察記錄
    也是因為這樣,書寫觀察記錄時,年輕教師就會因為面對這樣的孩子「不會寫」「不知道怎麼寫」而不會主動選擇為他們寫觀察記錄。有的年輕老師會說:「這個孩子我今天觀察他了,但是他還是和昨天玩的一樣的遊戲,我問他有什麼想法,或者需要我幫助的地方,他也不跟我說。」對於這樣「安靜」的小朋友,年輕老師會顯得束手無策,不知道每天都在重複的遊戲有沒有必要記錄下來,也不知道當孩子不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的時候,還可以怎樣分析孩子的行為,分析是否準確、適宜。親愛的夥伴們,歡迎給我們支招。
  • 幼兒園觀察記錄應該怎麼寫?(幼師必備)
    幼兒園觀察記錄應該怎麼寫?(幼師必備)——藝體寶觀察是幼兒教師走進幼兒心靈的主要手段,寫好幼兒園觀察記錄是幼兒教師分析幼兒行為背後原因的一條通道,同時也是幼兒教師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重要途徑。可是,如何觀察?如何分析和記錄?幼兒園觀察記錄都包括哪些方面的觀察?每一種觀察記錄需要從哪方面來記錄……許多問題卻常常困擾著老師們,以下為您介紹幼兒園觀察記錄怎麼寫。
  • 幼兒行為觀察要點!值得收藏
    本周向各位幼兒教師推薦的是福建學前教育專家林菁教授《基於遊戲活動背景下兒童行為觀察與分析的視角》看了就懂的兒童行為觀察。具體如下:  了解幼兒,是教育的前提,也是幼兒園教師必備的一個基本能力。近年來,幼兒園教師越來越明確對兒童行為觀察的意義,但在實踐中對如何去觀察、應把握哪些基本的觀察與分析要點並不十分明確。
  • 乾貨|寫給幼兒園教師的幼兒行為觀察秘笈!
    然後從幼兒的行為和行為變化中分析出他們的情感和需要並進行相應的指導。近年來,當我們越來越強調幼兒園教師觀察幼兒行為重要性的同時,不少幼兒教師卻在觀察幼兒的實踐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困惑。作為剛剛工作半年的新教師,在觀察幼兒的時候,我感覺自己像個無頭蒼蠅!!!不知道從何看起。
  • 幼兒行為觀察,真的這麼難做嗎?
    對於一名專業的幼兒園教師來說,第一個技能,也是最重要的技能就是讀懂幼兒,能夠從幼兒的行為和行為變化中分析出他們的情感和需要並進行相應的指導。近年來,當我們越來越強調幼兒園教師觀察幼兒行為重要性的同時,不少幼兒教師卻在觀察幼兒的實踐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困惑。
  • 幼兒攻擊性行為個案觀察與分析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幼兒攻擊性行為個案觀察與分析   研究對象:熙熙   年齡:三歲半   班級:小六班
  • 【乾貨】幼兒園觀察記錄應該怎麼寫?(幼師必備)
    是幼兒教師走進幼兒心靈的主要手段,寫好幼兒園觀察記錄是幼兒教師分析幼兒行為背後原因的一條通道,同時也是幼兒教師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重要途徑。可是,如何觀察?如何分析和記錄?幼兒園觀察記錄都包括哪些方面的觀察?每一種觀察記錄需要從哪方面來記錄……許多問題卻常常困擾著老師們,以下為您介紹幼兒園觀察記錄怎麼寫。
  • 幼兒園教師「觀察記錄」不用愁
    寫觀察記錄是幼兒園教師的一項基本功。說它「基本」,意思不是它簡單,而是說它特別重要。在追求教育質量、看重幼兒個性化發展的時代,如果不能很好地觀察和解讀幼兒,就沒有辦法做好教育指導。怎樣才能寫好觀察記錄呢?今天我把自編的幾句打(shun)油(kou)詩(liu)講給大家,希望能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