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今日:世界上第一部正式的英文辭典《詹森字典》出版

2020-12-20 月揚啟航

1755年4月15日,英國文學家塞繆爾·詹森編撰的《詹森字典》出版,成為第一部正式的英文辭典。

《詹森詞典》——這是英語習慣稱呼——自1755年出版以來,一直是英語的詞義標準和使用法式,並被評家稱為英語史和英國文化史上的劃時代成就。要到150年之後,《牛津英語詞典》開始出版,英語才有了新的標準。要到173年之後的近代,1928年,《牛津英語詞典》第一版各卷終於出齊,《詹森詞典》才算被取代。

美國國會在1998年延長了版權期限。之前的規定是從出版到作者身後50年,作者及其繼承人保有版權。延長後改為70年,不但對今後出版的作品有效,而且可應用於已經出版,但版權尚未過期的作品。一批專門出版無版權作品的公司,特別是網絡出版商,將抗議官司打到最高法院。按美國憲法,國會應該「保障著作家和發明家對各自著作和發明在限定期限內的專有權利,以促進科學和工藝的進步」。這些出版商的律師說:這一條款中的「限定期限 」(limited Times),因limit一詞有終端之意,「限定期限」就意味著將期限的兩端釘死,不可縮短也不可延長,所以新規定不可回溯到版權期限已經確定的作品。

根據詹森博士的定義,建國之父討論憲法時,不可能有出版商律師所持的想法。最高法院在2003年判出版商敗訴。

相關焦點

  • 學佛必備工具書《佛學大辭典》:中國第一部新式佛學辭典
    胡小林學習經教,每一個字他查字典,就是查辭典,丁福保的《佛學大辭典》他都翻爛了。我聽說,送了他一套。你就曉得書他翻多少遍。中國第一部新式佛學辭典《佛學大辭典》是丁福保先生於1912年開始編纂,歷時8年完成的中國第一部新式佛學辭典。
  • 第一代英文辭典
    點擊文末的「閱讀原文」,可以查看牛津博客英文原文。 豐富的詞彙現代時期的早期,英語語言發生巨大變化。根據OED的記錄,英語使用者可用的單詞數量在1500到1650年之間增長了一倍多。 人們通常認為第一部英語詞典是由羅伯特·考德裡(Robert Cawdrey)編寫。作為一位校長和前英國國教神職人員,考德裡利用早期出版的教科書中的單詞表,如Richard Mulcaster’s Elementary(1582年)和Edmund Coote’s English Schoole-maister(1596年)在1604年編寫成首部英語詞典。
  • 沈國威 | 嚴復與辭典
    1878年出版的《日本小辭典》(物集高見編)是日本第一本以「辭典」命名的語文工具書(主要收錄日語固有詞彙的動詞),進入20世紀以後,「辭典」一名逐漸普及並擴散到整個漢字文化圈。現在日語口語中還使用「辭書」「字引」等詞,但正式出版物的名稱以「辭典」為主。
  • 中國第一部新式佛學辭典一一《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 南京大學教師主編的全國第一部通史性歐洲歷史大型工具書《歐洲...
    南京大學教師主編的全國第一部通史性歐洲歷史大型工具書《歐洲歷史大辭典》問世 2008-04-03   近日,由南京大學教師著名歐洲史研究專家王覺非教授和楊豫教授主編的全國第一部通史性歐洲歷史大型工具書
  • 駐英國大使劉曉明在詹森故居中文導覽發布儀式上的講話
    在這裡,詹森博士撰寫了著名的詹森字典。來英工作五年多來,我時常聽到英各界人士提及詹森博士,討論他的作品,引用他充滿智慧的妙語,談論起他的軼事。詹森博士堪稱18世紀英國文壇「一代盟主」,今天有機會到他的故居訪問,我們深感榮幸。剛才,在流暢、清晰、準確的中文導覽的陪伴下,我參觀了故居。整個故居小巧而精緻,各展室布置得簡約又古樸。
  • 紀念《華英字典》出版200周年珍貴文獻在滬展出
    東方網通訊員時菲11月3日消息:近日,由上海圖書館中西文化交流研究資料中心主辦的「從馬禮遜到陸谷孫——紀念《華英字典》出版200周年」主題文獻展在徐家匯藏書樓正式揭幕。  在中國歷史上,跨文化交際從古至今一直延綿不斷。
  • 漢英詞典200年——從《華英字典》到《中華漢英大詞典》
    書店裡的漢譯英工具書種類越來越豐富,而在200年前,來華的第一個基督新教傳教士羅伯特·馬禮遜(Robert Morrison)編纂了世界上第一本漢英字典,即包含在《華英字典》(A Dictiona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中的第一部分《字典》與第二部分(五車韻府)。1815年,《字典》第一卷正式出版。
  • 我國第一部特大型綜合性辭典《大辭海》開始編纂
    我國第一部特大型綜合性辭典《大辭海》開始編纂 2002年9月26日11:00  新華網   新華網上海9月26日電(記者 馮源)篇幅比《辭海》大2.5倍的我國第一部特大型綜合性辭典《大辭海》的編纂工作從9月25日起全面展開
  • 外語辭典編纂暨《新日漢辭典》出版研討會在大連舉行
    董鴻每 攝   中新網大連11月27日電 (楊毅 黃文龍)由大連外國語大學、遼寧人民出版社、中國日語教學研究會大連分會聯合主辦的外語辭典編纂暨《新日漢詞典》(修訂版)出版研討會,27日在大連外國語大學舉行,來自國內外國語言文學學科專家、辭典編纂專家以及出版業界人士齊聚大連,共同探討外語辭典編纂中所面臨的如辭典功能、釋義分析、修訂原則等問題
  • 《朗文當代高級英語辭典》:打造好書的「法則」
    艱苦卓絕的談判     《朗文當代高級英語辭典》是世界最大教育出版集團——培生教育集團旗下香港朗文教育出版公司的核心產品,在全世界範圍內享有廣泛的美譽。朗文(Long⁃man)作為在世界範圍內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品牌,具有十分悠久的辭書出版歷史。1755年由著名詞典學家塞繆爾·詹森博士編著的《英語語言詞典》即在朗文出版公司誕生,這是全球第一部英語詞典。?1978年《朗文當代英語辭典》問世,標誌著「英語學習型詞典」作為新型詞典在英—英詞典中地位的確立。為了將這部辭書引入中國市場,外研社與培生教育集團進行了艱苦卓絕的談判,最終成功獲得了授權。
  • 《南京大屠殺辭典》等16部圖書首發 辭典形式填補史學空白
    》(2-5卷)等16部圖書在南京首發。朱曉穎 攝   中新網南京12月11日電 (記者 朱曉穎)《南京大屠殺辭典》(2-5卷)等16部圖書11日在南京首發。  「《南京大屠殺辭典》每個詞條開頭,都有定性語言,不用或少用『最』、『唯一』等絕對性詞語,詞條中涉及部隊番號的,統一遵循漢字等撰寫原則。」
  • 詹文滸和《英漢四用辭典》
    其編撰代表作有:民國29年版《啟明英漢辭典》、世界書局1936年出版《活用英文翻譯法》等。    葛傳槼(1906年-1992年)在20世紀50年代的時候是復旦大學英語語言文學系「三巨頭」之一,是中國人研究英語慣用法的前輩人物,除了《英漢四用詞典》外,《英語慣用法詞典》即其代表作,他又是《新英漢詞典》的主要編纂者之一。
  • 7200種中文辭書|王承英,世界上收藏中文辭書最多的人
    王承英,現任職於湖南省新聞出版廣電局,他收藏中文辭書已有30多年,收藏的中文辭書多達7200種,已經超過現有中文辭書收藏吉尼斯紀錄的3000餘冊,成為世界上收藏中文辭書最多的人。   辭書是字典、詞典(辭典)的統稱。字典是用來解釋漢字的形、音、義的工具書,詞典(辭典)是用來解釋詞語的意義、概念、用法的工具書。
  • 《連雲港歷史文獻集成(第一輯)》正式出版
    記者從會上獲悉,《連雲港歷史文獻集成(第一輯)》正式出版。據悉,這是連雲港市歷史上首次對舊志和地情文獻進行的大規模整理,是對連雲港地方歷史和文脈的一次集中梳理,並已列入「申名」項目。該文獻集成包括《隆慶海州志》《康熙海州志》《嘉慶海州直隸州志》3部州志,分2函12冊,宣紙線裝。
  • 體育舞蹈界的「牛津字典」中文版正式面世
    體育舞蹈界的「牛津字典」中文版正式面世(世界體育舞蹈聯合會教材中文版《標準舞》和《拉丁舞》新聞發布會現場。)新湖南客戶端11月23日訊(記者 曾鶴群) 今日下午,中國體育舞蹈聯合會在長沙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召開新聞發布會,隆重宣布,世界體育舞蹈聯合會教材中文版《標準舞》和《拉丁舞》,已由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正式出版。(亞洲體育舞蹈聯合會第一副主席、中國體育舞蹈聯合會秘書長蘇潔高度評價教材。)「該教材將成為國內體育舞蹈教師和裁判升級考試,重要的參考依據。」
  • 第一部現代漢語規範字典
    《新華字典》是新中國成立後出版的第一部白話釋義、白話舉例的字典,也是迄今為止最有影響、最權威的一部小型漢語字典,幾代中國人大都通過它接受啟蒙教育。迄今,《新華字典》已經印行了6億多冊,是全世界發行量最大的工具書。
  • 第一版《牛津英語大辭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的誕生與發展
    關於牛津英語大辭典《牛津英語大辭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OED)是一部公認的最權威的英語辭典。囊括了見於英語世界國家文獻的所有詞語,可追溯60多萬個英文詞彙在過去15個世紀的詞義變化。作為一部歷史性英語辭典,《牛津英語大辭典》與目前僅記錄單詞當今含義的英語辭典迥然不同。《牛津英語大辭典》不僅收錄有現用英文詞釋義,而且,辭典內包含的300萬條引文,可以追溯到每個單詞的發展歷史,從古典文學,到專業期刊,再到電影腳本、烹飪書籍等,包羅萬象。
  • 英文奠基者詹森博士從慕華到辱華
    中國」(漢學百科);2.基於前者編纂第一部正規的、有定義的英語詞典(他說「解碼漢字」);3.基於前兩者重寫「莎士比亞」(把偽造品經典化)。 法國耶穌會士杜赫德(Jean-BaptisteDu Halde, 1674—1743年)出版了《中華帝國……的地理、歷史、編年紀、政治和博物》。三年後,即1738年,詹森致信感謝作者和讚揚該書及其所介紹的中國;他這樣寫道: 世界上幾乎沒有一個民族能與中華民族相比,但歐洲人對她談論很多,卻很少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