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一小夥為治白髮狂服何首烏20天,導致藥物性肝損傷全身蠟黃。而在廣西,類似事件也有不少。醫生提醒,「中草藥純天然無毒性」是誤解。
1
小夥狂服何首烏治白髮變「小黃人」
據報導,深圳一名26歲的小夥子早早長出了白頭髮,聽朋友說何首烏有黑髮功效,便服用了20多天。
不料,身體出現各種不適,膚色開始變黃,最終被診斷為何首烏導致的藥物性肝損傷。
何首烏本是一味好藥,可一旦炮製工藝、服用劑量等環節出了問題,就會弄巧成拙。
事實上,早在2014年,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就發布了「提示關注口服何首烏肝損傷風險」的警示。
▲國家藥監局官網有關何首烏的警示。
有分析結果顯示,口服何首烏及其成方製劑可能有引起肝損傷的風險,超劑量、長期連續用藥風險則更大。
針對此次事件,國內不少醫生紛紛呼籲,類似病例並不少見,亟需引起重視。很多人認為中草藥「純天然」「無毒無副作用」,便自己開藥方,結果吃出大問題。
▲某購物網站上,很多何首烏賣家都主打「白髮變黑」、「不黑包退」等噱頭。
2
服用保健品和中草藥或致肝損傷
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消化內科就收治過不少這樣的病例。
一名中年女性聽說三七有活血的作用,就自己買了土三七回家食用,只吃了5天,就出現腹痛、腹脹、消瘦,肝部明顯腫大的情況。到醫院檢查後,發現是嚴重的肝損傷,最終確定是吃土三七導致的。
還有一名年過六旬的女性,因為身邊陸續有親戚朋友離世而心慌,決定調理一下身體。於是,她在街邊一個打著「祖傳三代神醫」招牌的地攤,買了一些「秘方藥」,對方聲稱全是上好的中草藥,無毒無害,吃完能強身健體。
可是她吃了5天後,就出現眼白髮黃,沒有力氣,上腹隱隱不適的情況,10天左右開始全身發黃,小便變成濃茶色,到醫院檢查後發現是急性肝損傷。
▲何首烏。圖源:視覺中國
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羅薇介紹,服用保健品和中草藥導致肝損傷的問題確實需要引起重視。
有研究表明
我國藥物肝損傷患者中,26.81%的人系服用各類保健品或傳統中藥導致 ,其次是抗結核藥(佔21.99%)、抗腫瘤藥或免疫調整劑(佔8.34%)。
老年人、兒童、孕婦、本身患有肝病的人、過敏體質者等人群,發生藥物性肝損傷的概率會更高。
即便是普通人群,由於個體差異,也可能出現難以預估的藥物性肝損傷。
因此,服藥必須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3
「毒副作用尚不明確」不代表無毒
除了肝臟,亂吃藥的另一個受害器官是腎臟。
自治區人民醫院腎內科主任醫師葉琨告訴南國早報記者,近年來,該院收治過不少吃中草藥導致腎損傷的病人。
這些患者認為,中草藥是純天然的,無毒副作用,可以放心吃。但這種觀念是錯誤的,必須及時糾正。
葉琨說,在很多中成藥的說明書上,毒副作用一欄寫著「尚不明確」 ,有些人誤認為是沒有毒副作用。實際上,這是因為對中草藥的研究和認識尚未完善。
比如曾被認為是清火良藥的龍膽瀉肝丸,其中一味藥——關木通,所含的馬兜鈴酸對腎臟有較強的毒性,可導致腎功能衰竭。
2003年,當時的國家藥監局印發《關於取消關木通藥用標準的通知》,決定取消關木通的藥用標準,龍膽瀉肝丸等「關木通製劑」必須憑醫師處方購買;後來的2005年版《中國藥典》已不再收載關木通、廣防己、青木香3個品種(均含馬兜鈴酸)。
此外,雷公藤這種藥用得好可以治療腎病,但如果用得不對,就會造成腎損傷甚至腎衰竭,患者需在醫生的指導下根據病情按量服用。
▲雷公藤等中草藥有專門的中藥製劑,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南國早報記者 張若凡 攝
具有肝腎毒性的常見藥物
1.植物性藥物:天仙藤、關木通、青木香、廣防己、何首烏、益母草等中草藥;
2.動物性藥物:蛇毒、魚膽等;
3.非甾體類抗炎藥:例如布洛芬,長期超量服用,尤其是痛風病人在痛風發作時大量服用,容易導致腎損傷;
4.抗生素:也就是老百姓常說的「消炎藥」,其中,氨基糖苷類(如慶大黴素、阿米卡星等)、第一代頭孢菌素類等藥物具有較明顯的腎毒性;
5.抗病毒藥:例如感冒藥,切忌同時服用多種感冒藥,容易出現急性腎損傷等嚴重後果。
專家們強調,
大家應該謹記「是藥三分毒」,
沒病不吃藥,
有病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正確服用。
購買渠道也必須正規,
切忌濫用秘方和民間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