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3月28日 06:25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王馥芳
字號內容摘要:語言和認知的神經研究一直對認知語言學研究有著重要的影響。認知語義學的語言神經基礎語言和認知的神經研究一直對認知語言學研究有著重要的影響。早期的語言神經研究較早的語言神經研究是伯克利分校的語言神經理論項目。語言神經理論項目的理論本質是把語言學習和使用看作是一個體驗的神經系統,研究者試圖運用大量的分析、實驗和模式化理論工具來模式化神經系統的網絡表徵和計算特徵,以便構建語言學習和使用的語言神經模式。Feldman的語言神經理論主要致力於解釋「我們理解和學習語言的時候,有多少大腦功能(包括情感和社會認知)協同工作」?在該書中,他解釋了經常被用作心理語言學模式的局部神經網絡如何能表徵各種概念的意義。
關鍵詞:研究;語言神經;神經理論;認知語言學;語詞;隱喻;計算;神經元;網絡;語法
作者簡介:
語言和認知的神經研究一直對認知語言學研究有著重要的影響。早在1978年,美國認知心理學家Kay和McDaniel對視覺生理學如何制約顏色術語系統的研究,就對早期認知語言學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從20世紀70年代中期發軔至今,認知語言學已有40年的發展史,從一個飽受質疑、備受爭議的非主流語言研究範式逐漸發展成為一個業已被廣泛接受的主流語言和認知研究範式。現今,認知語言學家們所提出的獨立理論框架不下十餘種,而且被廣泛應用於哲學、心理學、人類學、社會學和文化歷史學等領域,甚至開始對自然科學產生影響。
認知語義學的語言神經基礎
語言和認知的神經研究一直對認知語言學研究有著重要的影響。早在1978年,美國認知心理學家Kay和McDaniel對視覺生理學如何制約顏色術語系統的研究,就對早期認知語言學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由於認知是神經細胞和環境互動的結果,故認知語言學認為語法本質上是一個神經系統,語法特徵是具有人文體驗性的神經系統特徵。有鑑於此,語法神經理論是認知語言學發展的必然趨勢。
從研究路徑看,認知語義學研究的基本方法論是:意圖在理智和意義這種非物質心理活動和人類生理這種物質活動之間建立起密切聯繫。它意圖把前者的概念化過程最終主要降解為以生化反應為基礎的神經系統活動。根據認知語言學創始人之一萊考夫教授的研究,認知語義學的基礎是模擬語義學,其理論核心是理解是一個想像性的模擬,那麼,需要解決的問題是:神經網絡如何能表徵各種概念的意義?
從模擬語義學的神經學機理角度看,鏡像神經元把我們和其他人聯繫在一起,這個機制使得我們的概念生成和構建契合了世界與其他人協調,並擁有人際之間共享的概念。也正是這個機制使得人類身體與其所處環境之間的互動成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