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丨與張大文老師聊聊語文那些事

2021-02-18 語言文字報

「張老師您好,我是語言文字報刊的記者,想跟您做個對話,不知您下午是否有時間?」「我下午有些事,不知能否到會場。」聽到張大文老師這句話,本以為這次採訪就此夭折,沒想到張老接著說:「這樣吧,吃過午飯你來我房間,我們聊聊天。」

「在張大文老師他理性而沉靜的外表之下,藏著強烈而深厚的感情。」在與張老短暫一個小時的交流中,小記深切感受到了這一點——張老待人熱情、思維清晰、精神矍鑠、氣質軒昂,令人舒適、愉悅——能與這樣的大師交流,何其幸焉!

記:都說魯迅作品難教,您怎樣看待教材中的魯迅作品?

張:選入教材中的魯迅作品應該說都是很好的,包括在上世紀80年代已經從教材刪除的魯迅罵梁實秋的文章《「喪家的」資本家的乏走狗》,當然這其中有魯迅的偏見,但從語言角度來講,喪家的、資本家的、乏的走狗,「走狗」前有三個定語,一層一層一層,邏輯非常清楚,使得文章整體也是層層深入,這是值得教給學生的。這篇文章當時經常被當作三概念的層層深入的典範,學生讀讀也很好。

《故鄉》《孔乙己》《藥》《阿Q正傳》《一件小事》等等,都是很好的課文。當然,在編排上還是有些需要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一件小事》看起來是一件小事,但它其實很深刻,被編在初中一年級的教材中,學生怎麼可能讀懂。小事不小,它的主題不是簡單的車夫的行為對我進行了教育,因此他的形象高大了,更深刻的道理在「巡警告訴『我』車夫不能拉我了,『我』不加思索地掏出一大把銅錢請警察交給他」這個舉動上。車夫的形象真的變高大了嗎?魯迅說:「這一大把銅元又是什麼意思,獎他麼?我還能裁判車夫麼?我不能回答自己。」怎麼「我」又變高了呢?這才是這篇文章的深刻之處。但初一學生是很難讓他們理解的。

現在很多教材淡化魯迅作品,為什麼要淡化呢?《故鄉》讀讀有什麼不好?《孔乙己》讀讀有什麼不好?都是能夠給學生以教益的——認識當時社會以及魯迅對當時社會的看法,而且魯迅的語言非常精緻,值得學生好好閱讀、學習。

記:您昨天執教了魯迅的《為了忘卻的記念》,效果特別好。您覺得教學魯迅作重點應該抓住什麼?

張:以《阿Q正傳》為例,一般教兩章,一章是革命了,一章是投向革命。這地方有很多阿Q思想的關鍵點上的轉折,將這些「轉折」教給學生,不但是理解阿Q思想所必須的,同時因為阿Q的發展是有層次的,分析它肯定是跟著它的層次去分析,因此能教給學生有層次地分析問題的能力。

記:您怎麼看待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文體意識?

張:就教學來說,文體知識能夠幫助老師和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可以說它為讀者理解文本劃定了一個範圍,指定了一個方向。不是說這樣的文體只能這樣教,那樣的文體只能那樣教,教學也不用必須提到文體,但老師必須要有這個意識,要考慮作為小說,這篇課文應該怎麼教;作為散文,這篇課文應該怎麼教。

如果你要從事關於文體方面的教學了,文體是很重要而且必須觸及的。比如《藥》這篇小說可以讓學生寫一篇題為《辛亥革命時期一般勞動人民》的議論文,這個時候就顯示出了文體的重要性,我叫它「文體溝通」

記:怎樣的課才能稱得上一堂成功的課呢?

張:在語文教學上,一堂成功的課一定符合了規律。什麼規律呢?我們讀語文,首先接觸到的是作者的語言文字,它們雖然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表白,但是往往不能立即理解。所以,第一步,我們要研究這樣的語言文字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接著,要反覆研究這樣的思想感情為什麼要用這樣的語言文字,而不用那樣的語言文字來表達。這樣做,我們不但學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且學到了滲透著這種思想感情的作者所特有的語言文字。就一個階段的語文學習而言,通過「語言——思想——語言」的循環往復,我們不但容易領悟作者們的思想感情,用以提高自己的認識,而且容易養成遣詞造句、謀篇布局以確切表達自己思維的習慣。——從語文是表達思想的工具、蘊含思想的載體來看,這是語文教學的必經過程與終極目的,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因而具有規律性。

我們讀語文,又是讀作者的心理發展過程,有時還要讀作者筆下的人物的心理發展過程。一般地說,我們讀懂了的,是我們的心理發展跟了上去,讀不懂的,是我們的心理發展沒跟上的。一個人的心理發展,一方面指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的增加,心理發展的各個階段日臻成熟;另一方面指作為讀者,他能很快進入文章作者或其中人物的心理狀態,獲得其語感。心理發展過程重要的是「注意—思維—應用」三個階段,其中注意階段有「無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後注意」三個階層,思維階段有「形象思維—抽象思維—辯證思維」三個階層,應用階段有「遷移—類化—應用」三個階層,語感就處在「類化」這個階層。這就是說,以語感獲得為著重點甚至突破口的語文教學,應該站在「類化」的高度做好前面幾個階層的工作,之後應該注意在應用中鞏固和發展,否則是會中斷語感訓練的循環往復、螺旋式的上升的。——這是從語文學習者的心理發展基礎來看語文學習的必要階段,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因而具有規律性。

這兩條規律,一條樹立了我們要學到的目標,一條指出了我們能學好的方法。它們在認識論和方法論的結合上指導了語文教學改革的新途徑,指導了語文創造性學習的再實踐。把教學理念轉變為教學技巧需要有一個過渡,這個過渡就是掌握規律,掌握不好規律課肯定上不好。可以說,規律是教好一堂課的關鍵。

記:應該怎樣掌握語文的規律呢?

張:要掌握語文的規律,就要站在文章主題的高度了解整篇文章的思路特點。一個字、一個詞、一個句子都是作者思路的反映,但要放在「篇」的基礎上,這些字、詞、句才能閃耀出篇章的、主題的光輝。對整篇文章的掌握反映出一個老師的功力。我們看到很多老師也分析字、詞、句,但因為缺乏對文章整體的把握,最後放出去的網太大就收不回來了,這樣就極大降低了教學效率。因此,在教學實踐中,老師要認真體會每篇文章不同的思路,雖然很麻煩,但效果最好。掌握篇章是個臺階。經過幾年的教學,老師這方面有所體會,教學就上了一個臺階。

記:青年語文老師應該怎樣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張:現在人們普遍不重視教育理論,沒有理論指導的實踐,將是盲目的實踐。因此,我建議青年老師一定要以教育理論為指導展開教學。拿前蘇聯巴班斯基的最優化教學理論來說,什麼是最優化教學呢?就是你的備課要達到自己最好的水平,你不要跟旁人比,跟自己比,今天的自己跟昨天的自己比,使明天的自己比今天好。這個理論曾給我很大鼓勵。比如我9點鐘要上課,在7點鐘的時候我備的課應該是最能代表自己水平的,當然經過9點鐘的實踐,又會發現很多問題,不要緊。每天否定自己,每天就進步一點,不需要旁的理論,我自己就能夠指導自己的教學。這對教師的成長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長期以往,5年、10年後,你肯定成為名師。我自己的成長就深受「最優化教學理論」的恩賜。

記:最後一個問題與語文無關,但估計很多老師會很關心——您78歲還能上臺講課,有什麼養生的方法嗎?

張:談不上方法。我喜歡散步,因為比較自由,有時間就多走會,沒時間就少走;我每天還會打太極拳,活動筋骨;另外,我每天都會雙手梳頭200下,對保持腦子活躍十分有效果。

(責任編輯/王景)


相關焦點

  • 師恩丨師恩點點記心間 ——我與張大文老師
    編者按真語文四川廣元站活動中,張大文老師用精彩的示範課與報告,讓青年教師感受到老一輩語文教育工作者的情懷與魅力。
  • 記2015年度「優秀教師獎」獲獎者——張大文、黃玉峰老師
    經過一個多月的提名、審閱、核實,2015年度復旦附中海外基金會「優秀教師獎」授予了兩位附中語文特級教師教師,教齡五十餘年的張大文老師和教齡四十八年的黃玉峰老師。兩位老師堪稱是附中優秀教師的典範。張大文老師對於教學的熱情令人印象深刻。附中93屆5班校友們在申請中寫道:「作為一個語文老師,張老師是全情投入他的語文世界的。至今都記得在他的語文課上,張老師表情豐富、動作誇張、聲音抑揚頓挫,全身心地投入到課文的情境當中去,那種強大的氣場會把班上每一個人包括最調皮的學生都震住。」
  • 語文特級教師張大文老師為浦東復旦附中分校高一學生及曹路學區老師講授議論文示範課《反對黨八股》
    2019年12月5日,著名語文特級教師張大文老師為浦東復旦附中分校2022屆學生及曹路學區老師講授了《反對黨八股》一課。
  • 「文如其人」——張大文老師從教60周年教學研討會暨浦東新區語文教學研討活動順利舉行!
    2020年10月29日下午,由我校主辦的「文如其人」——張大文老師從教60周年教學研討會暨浦東新區語文教學研討活動順利舉行。蒞臨本次研討會的領導和專家有:語文特級教師步根海老師,復旦附中老校長、語文特級教師過傳忠老師,上海市語文教研員、語文特級教師曹剛老師,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教研員陳祳老師,《語文學習》執行主編易英華老師,《上海課程教學研究》記者焦婧茹女士
  • 圖文及視頻專題|浦東復旦附中分校:「文如其人」張大文老師從教60...
    蒞臨本次研討會的領導和專家有:語文特級教師步根海老師,復旦附中老校長、語文特級教師過傳忠老師,上海市語文教研員、語文特級教師曹剛老師,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教研員陳祳老師,《語文學習》執行主編易英華老師,《上海課程教學研究》記者焦婧茹女士,浦東新區語文教研員餘錫寶老師、沈燕老師,復旦大學附屬中學校長兼浦東復旦附中分校校長吳堅老師,復旦大學附屬中學黨委書記郭娟老師,蘭生復旦中學副校長李海靜老師
  • 張大文:好學 深思 堅韌 惜時
    上周,鄧老師贈與組員人手一本《行者大文》,每本的首頁上都有張老師的寄語和「張大文印」。上節導師課,鄧老師以親身閱讀的感想,帶領同學們一起走近《行者大文》,重點閱讀張老師的初中階段。趁假期餘閒,同學們對書形成大體認識,對張老師從幼年到中學、走上教育徵途到構建教育體系具備初步了解,懷揣對張老師的敬意和其生平的興趣,期待著這一節導師課。
  • 2016年長春中考將至 聽老師聊聊作文那些事
    眾所周知,無論高考還是中考,第一個考試科目一定是語文,那麼在中考考試前夕,孩子應該為中考作文做哪些準備工作,考試中應該怎樣做才能獲得為自己提分。就此問題,新文化記者採訪了《作文與考試初中版》主編鐘平老師,跟您聊聊中考作文那些事兒。
  • 講吧秀|聊聊演講那些事:學點演講,別辜負新時代
    聊聊「演講那些事」2019年之前的高考作文題,都是要求寫除詩歌以外的文章,從來沒有一次命題明確要求寫一篇演講稿。對於看到考題的大部分考生,心裡絕對是大寫的No!有人認為,演講稿就等同於議論文。下面由廣東演講學會會長、黨支部書記孫朝陽與大家聊聊「演講那些事」。新時代「十要」,警醒演講重要!在中國長大的我們,為什麼還要這麼努力的學習語文?因為語言的藝術,從來都是進入社會最基本的素質。孫朝陽指出「演講是語言藝術皇冠中最璀璨的明珠,是口才的最高表達形式。」
  • 站在一名父親的角度,想和您聊聊孩子語文學習的那些事
    每次蹲在書攤前面,看完這本再看那本,一看就是半個上午,那些用黑線勾勒出的線條畫,配上那些文字,頓時從紙面上浮現出來,也來到了我的眼前。我對文學的熱愛就是在那個時候埋下了種子。小人書為我打開了文學之門,帶我進入了一座宏偉的宮殿;三年級寫下的一句話日記,則帶我踏上了寫作之路,而這一切又都離不開我的小學語文老師。
  • 張大文對轄區學校校園消防工程建設情況進行督導
    近日,德州市新區建服中心黨組書記、主任張大文,到德州運河新區大韓小學、郭庵小學督導中小學校園消防工程進度。市新區建服中心黨組成員、副主任張華欣及相關負責人陪同。張大文一行對各學校校園消防水池、泵房及消防設施的工程進度、工程質量及完成時間進行了全面了解並提出要求。張大文指出,建設方要高度樹立責任意識,確保項目按期竣工;校方要及時做好相關服務工作,為工程建設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各部門要多管齊下,共同發力,確保各學校消防工程建設按期完工。
  • 聊聊驗光那些事
    老何近期說了很多專業知識,今天就來聊聊驗光那些事。 近期接到了網友的一個問題,他說: 學驗光配鏡技術,沒有一點基礎,能學會不?
  • 衍藝圈丨專訪藝術家——張蓉
    專訪藝術家張蓉1988年生,陝西渭南人。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油畫系中國精神工作室,清華美院美術理論研究與書畫創作高研班。2019年9月 首屆陝西省寫意油畫研究會畫展入展2019年9月 渭南市教育系統主辦的「喜迎祖國華誕、展現教師風採」書畫展(獲三等獎)專訪內容
  • 聊聊牙齒那些事
    聊聊牙齒那些事時間:2017-07-14 14:19   來源:河馬牙醫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什麼有些蛀牙不能夠補? 聊聊牙齒那些事 河馬牙醫,聊聊牙齒的那些問題很欣慰的是科普了辣麼久,小夥伴們終於意識到牙齒健康的重要性啦,紛紛的該補牙的補牙,該鑲牙的鑲牙了。
  • 中華熱點丨那些年,老師的經典語錄匯總!看看你的老師,愛說哪一句!
    英語老師走過去把東西搶過來,一把立在課桌上問他:「你知道柯南最後一集是什麼嗎?教室英語老師殺人案。」一句話比拼語文老師組語文老師是個中年冷酷大叔,他說:「我們老師就是就是你們學生花錢養的狗,對我們客氣幹嘛?」 「上輩子殺豬,這輩子教書,上輩子殺人,這輩子教語文。」 語文老師說,數學一定要學好,否則以後出了學校大家都以為你們的數學是我教的!一句話比拼理科綜合老師組
  • 明天就是教師節了,來聊聊老師
    文/對老師的感情有點複雜。我外公是一名農村中學語文老師,小時候去他家就看到很多很多書,最多的就是《讀者》,那時還看不太懂,但愛看書的習慣養成了。對老師更深層面的理解,是在孩子上小學之後,感覺小學老師瑣事特別多,孩子們家長們什麼事都要找老師解決,沒有強大的耐心真幹不了。
  • 秦皇島一中老師那些事
    往 事 如 煙—— 秦皇島一中老師那些事張寶正1.
  • 林州視點:小學語文主題學習那些事(七)
    小學語文主題學習那些事(七)一2017年5月11日,廣東省清遠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李翠華主任、河北省平鄉縣教研室閆光磊主任各自率團200餘人,分別從中國的北方和南方聚集河南省林州市參觀學習小學語文主題學習實驗。
  • 公衛·科普 | 聊聊寄生蟲病的那些事
    公衛·科普 | 聊聊寄生蟲病的那些事 2020-11-03 18: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聊聊網課那些事,原來,梅山小學線上教學每科都有好創意
    6月9日下午,深圳市福田區梅山小學第一期釘釘論壇「聊聊網課那些事」如約而至,福田區教科院課程與教學部部長張玉彬,福田區教科院技術設備部部長劉洪紀,教研員林志春老師也應邀與該校教師代表一起暢談。
  • 王東平:棉田裡的「守望者」劉星梅老師丨感念師恩
    學生有個人任務,班級有總體任務,還有班級和班級之間的競爭和比賽等,劉老師要在保證我們安全的前提下完成這一系列的任務,其實這差事並不比課堂教學輕鬆多少。但是劉老師的厲害之處就在於,她能很快地轉換個人角色,從一個好的教育者變成一個好的守護者,而此刻的我們就是她的重點守護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