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大師陳寅恪先生一生惜字如金,留給世人的文字,那都是字字珠璣。
然而陳寅恪先生卻花了洋洋數十萬言,專門為一個女子做傳,這個女子,就是清代——柳如是!
之所以會專門來做傳,是因為柳如是才貌雙全,傾國傾城,一生中留下了許多美麗的故事,尤其是她無怨無悔的愛情。而更重要的,其實還是連男兒都比不得的氣節!
柳如是,家境貧寒,幼年被賣與官宦人家。
她善詩會曲,能書擅畫,風流俊雅,志不羈陋俗,敢追求人生幸福,且明於民族大義,遠勝時官腐儒,堪稱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奇女子。
國學大師陳寅恪先生為她所著生平為《柳如是別傳》,原題《錢柳因緣詩釋證稿》。陳寅恪對柳如是評價稱"民族獨立之精神",為之"感泣不能自已"。而柳如是的氣節體現,就在於為民族氣節!
連陳寅恪這個生於晚清的漢人,胸中尚有恢復大漢江山的餘骨:
平生所學惟餘骨。
晚歲為詩欠砍頭。
幸得梅花同一笑,
嶺南已是八年留。
這就是民族情感和胸懷!
而柳如是,恰也有這同樣的胸懷。
柳如是作為一個煙花女子,她的胸懷的展現還有賴於另一個人,那就是他的愛人——錢謙益。
實際上,錢謙益的性格複雜,早年是東林黨的領袖之一,官至禮部侍郎,後在南明弘光任禮部尚書。
最後降清,為禮部侍郎。然而據陳寅恪考證,投靠清朝之後的錢謙益並沒有以十足的漢奸走狗的形象立於人世間,而是積極與鄭成功聯繫,參與了反清復明的運動。
而最終,錢謙益在搖擺的人生沉浮中,走到了暮年,寓居蘇州拙政園,實際上是被軟禁。而這個時候,唯有柳如是,是他最大的依靠。他自己說:
慟哭臨江無孝子,從行赴難有賢妻。
其實這個男人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左右搖擺不定,而他人生的歷次搖擺,都因為有柳如是掌舵,而免於傾覆。唯有降清,柳如是沒能左右錢謙益,而這也成為錢謙益人生最大的汙點。
所以說啊,不聽老婆言,吃虧在眼前。而這也讓我們看到一個出身煙花的女子,卻擁有男兒都無法企及的氣節,是多麼讓人肅然起敬。
那是清順治二年(南明弘光元年,1645)五月,清兵近逼南京。柳如是勸錢謙益與其一起投水殉國,然而大男人卻說:"水太冷,不能下",柳如是"奮身欲沉池水中",被人拉住。
然而投降之後的錢謙益並沒有獲得新主子的信任。從順治三年到五年,柳如是夫婦先是返常熟,想還鄉養老。
錢謙益卻突然被捕,柳如是扶病隨行。後又因事被株連,囚南京獄。
經柳如多方斡旋救出錢謙益。最終被軟禁在蘇州拙政園。
可見,叛徒是沒有什麼好下場的,要不是有柳如是這個妻子,或許錢謙益能否善終,都將是一個疑問。
那麼問題來了,錢謙益那麼老,柳如是卻風華正茂,且出身煙花,他們之間的愛情源於何處呢?
其實,這或許就是文學的力量,是知音和志趣相投的緣故吧。錢謙益堪稱明末著名的學術大師和詩文名家。
不過,由於其人品被乾隆皇帝唾棄,他的很多文字並沒有流傳下來。
而我們只要看看柳如是的文採,卻不得不說這是一名才女無疑了。
金明池·詠寒柳
有悵寒潮,無情殘照,正是蕭蕭南浦。更吹起,霜條孤影,還記得,舊時飛絮。況晚來,煙浪斜陽,見行客,特地瘦腰如舞。總一種悽涼,十分憔悴,尚有燕臺佳句。
春日釀成秋日雨。念疇昔風流,暗傷如許。縱饒有,繞堤畫舸,冷落盡,水雲猶故。憶從前,一點東風,幾隔著重簾,眉兒愁苦。待約個梅魂,黃昏月淡,與伊深憐低語。
這一首詞,極言人之悽涼,憔悴;或與明代覆滅,滿清入主的時代氛圍有關。
而對於柳如是而言,或許人生最大的安慰便是:「黃昏月淡,與伊深憐低語。」而與之耳鬢廝磨,燕語呢喃的,正是錢謙益。
而其實,就算是有愛情的滋潤,但家國之恨,還是讓柳如是傷心淚零。這樣的家國氣節,世間有幾名男子能有呢?
《江城子·憶夢》
夢中本是傷心路。芙蓉淚,櫻桃語。滿簾花片,都受人心誤。
遮莫今宵風雨話,要他來,來得麼。
安排無限銷魂事。砑紅箋,青綾被。留他無計,去便隨他去。
算來還有許多時,人近也,愁回處。
雖有愛人相伴,但是國破後,她的眼中,滿是落花飄零,搖颺無依。
《楊花》
輕風淡麗繡簾垂,婀娜簾開花亦隨。
春草先籠紅芍藥,雕欄多分白棠梨。
黃鸝夢化原無曉,杜宇聲消不上枝。
楊柳楊花皆可恨,相思無奈雨絲絲。
天下女子看到楊花只能想到情愛,唯有柳如是,在花中看到的是國讎家恨。
而柳如是最美的詩歌,或許還是這首《夢江南》:
其一
人去也,人去鳳城西。細雨溼將紅袖意,新蕪深與翠眉低,蝴蝶最迷離。
其二
人去也,人去鷺鷀洲。菡萏結為翡翠恨,柳絲飛上鈿箏愁。羅幕早驚秋。
其三
人去也,人去畫樓中。不是尾涎人散漫,何須紅粉玉玲瓏。端有夜來風。
其四
人去也,人去小池臺。道是情多還不是,若為恨少卻教情。一望損莓苔。
其五
人去也,人去綠窗紗。贏得病愁輸燕子,禁憐模樣隔天涯。好處暗相遮。
其六
人去也,人去玉笙寒。鳳子啄殘紅豆小,雉媒驕擁褻香看。杏子是春衫。
其七
人去也,人去碧梧陰。未信賺人腸斷曲,卻疑誤我字同心。幽怨不須尋。
其八
人去也,人去小棠梨。強起落花還瑟瑟,別時紅淚有些些。門外柳相依。
其九
人去也,人去夢偏多。憶昔見時多不語,而今偷悔更生疏。夢裡自歡娛。
其十
人去也,人去夜偏長。寶帶乍溫青驄意,羅衣輕試玉光涼。薇帳一條香。
江南本是柳如是的故鄉!鄉關何處,留給世人以無盡的感慨和悲傷!
說到這,大概就明白了為何陳寅恪老先生獨為她做傳。她有一般女子的才情,痴情,更有著不遜男子的氣節,這是她最打動世人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