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冠將向蘋果轉移 iPad 商標 唯冠集團會繼續重組

2020-12-22 IT之家

深圳唯冠與蘋果就iPad商標達成和解。深圳唯冠董事長楊榮山向網易科技表示,之後唯冠將向蘋果轉移iPad商標,而唯冠會繼續重組。

廣東高院表示,蘋果向深圳唯冠支付6000萬美元,一攬子解決有關iPad商標權屬糾紛,雙方籤署協調協議,蘋果已經向制定帳戶匯款。

楊榮山表示,這個金額已經包括了之前iPad商標的使用費用、商標的轉讓等各類權益,之後深圳唯冠將向蘋果轉讓商標。

對於金額,此案引起廣泛關注的一個原因是唯冠方面的代理曾提出蘋果的賠償可能會達到數億美元,而6000萬美元的最終結果遠低於當初的預計。

楊榮山就此向網易科技表示,這是唯冠方面深思熟慮,並在最大的爭取下的結果,而之前的大數字本身也不是完全從企業角度出發給出的。

深圳唯冠處於破產邊緣,主要的估值來自iPad商標,在轉讓商標後,深圳唯冠有可能結束經營。不過楊榮山表示,唯冠集團會繼續重組和轉型向新業務發展,而深圳唯冠只是集團下的一個子公司,此事告一段落後,公司會繼續正常運營下去。

相關焦點

  • 唯冠董事長楊榮山:將向蘋果轉移iPad商標
    網易科技訊 7月2日消息,深圳唯冠與蘋果就iPad商標達成和解。深圳唯冠董事長楊榮山向網易科技表示,之後唯冠將向蘋果轉移iPad商標,而唯冠會繼續重組。
  • 工商管理總局:深圳唯冠仍是ipad商標合法註冊人
    圖片來源:羊城晚報中國網4月24日訊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副局長付雙建談到近來蘋果與唯冠的商標糾紛案時表示,根據我國《商標法》目前深圳唯冠仍然是ipad商標的合法註冊人。我國《商標法》第39條規定,轉讓註冊商標的轉讓人或受讓人應當籤訂轉讓協議,並且共同向商標局提出申請。轉讓商標經過核准後予以公告,受讓人於公告之日起享有商標專用權,付雙建表示,蘋果公司與深圳唯冠ipad商標轉讓合同糾紛爭議案件目前正在司法訴訟程序中。「由於這個案件的影響大,且法院的終審判決直接影響ipad商標的權利歸屬,工商部門將慎重穩妥處理此案。」
  • iPad商標案蘋果增加訴訟請求欲向唯冠索賠400萬
    TechWeb編輯推薦:日前,唯冠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唯冠國際)發布公告稱蘋果公司因不服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於2011年11月17日發出的判決,已於2012年1月5日向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此前,《每日經濟新聞》獨家報導《iPad商標權案陷持久戰:蘋果上訴寄望二審翻盤》,蘋果對於訴訟進程表示「不作評論」。而昨日(1月30日),記者從相關渠道獲悉,iPad商標權案二審時間仍舊未定,但蘋果公司已經重新提出了多條訴訟請求。「蘋果公司肯定希望通過二審翻盤」。上海泛洋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劉春泉向記者表示,但難度較大。
  • 「啃下」蘋果 唯冠被追討千萬律師費
    但一則最新的消息,再度將深圳唯冠科技推到了輿論的中心。昨日,此次iPad商標案中深圳唯冠代理律師國浩律師事務所律師謝湘輝向天府早報記者透露,由於深圳唯冠遲遲未能按照約定支付律師費,國浩律師事務所已經於上周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深圳唯冠支付約240萬美元的律師費用,「目前法院已經受理,並立案了」。
  • 上海浦東法院駁回深圳唯冠要求iPad禁止令申請
    深圳唯冠代理律師馬東曉在接受搜狐IT電話連線時稱,裁定並不意味著宣判,法院對唯冠蘋果的訴求做了裁定,本案還將繼續審理。  相關資料顯示,法院認為「涉案商標權歸誰所有尚處於不確定狀態,在美國蘋果公司使用「iPad」標識是否構成侵權尚難定論的情況下,認定被申請人銷售「iPad」平板電腦構成侵權尚缺乏依據,申請人要求法院責令被申請人立即停止銷售「iPad」平板電腦的申請不符合法律規定」  2011年11月17日,廣東省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深圳唯冠和蘋果的iPad商標糾紛進行了宣判,駁回了美國蘋果公司等的訴訟請求
  • iPad商標案後續 唯冠被曝拖欠千萬元律師費
    新浪科技今日獲悉,為深圳唯冠代理iPad在華商標案的國浩律師事務所上周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深圳唯冠支付200多萬美元(折合人民幣超過1000萬元)的律師費用。國浩律師事務所律師謝湘輝證實了這一消息,但透露法院暫未立案。
  • 律師所告唯冠 討要千萬律師費
    就連幫自己打贏官司的國浩律師事務所都向深圳鹽田區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唯冠支付超過1000萬元的律師費用,法院已立案。深圳唯冠方面卻表示,將對所有債權人一視同仁,優先支付已不優先。國浩律師所稱:法院已立案本月初,糾紛兩年的iPad在華商標案以蘋果支付6000萬美元與深圳唯冠正式達成和解告終。
  • iPad案律師事務所起訴唯冠 或追討律師費
    原以為蘋果支付6000萬美元與深圳唯冠正式達成和解後,此糾紛便可一錘定音。不料近日,曾代理唯冠取得勝訴之一的國浩律師事務所卻起訴深圳唯冠,要求其支付千萬元律師費。昨日,廣東廣和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肖才元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唯冠除了拖欠國浩將近1500萬元律師費外,對應按和解金額8%支付給廣和律師事務所約合3000萬元的律師費同樣置之不理。
  • 6000萬美元不明和解金 唯冠「賴帳」遭起訴
    唯冠拖欠的此筆律師費實際上是為唯冠全體債權人謀求利益而形成的共益債務,理應優先支付」。而導致這起糾紛的根本原因可能是遠低於預期的6000萬美元賠償金額和蘋果公司的強勢處理風格。破產程序外的「共益債務」今年7月2日,深圳唯冠和蘋果公司就iPad商標糾紛達成和解,蘋果支付6000萬美元正式獲得iPad在華商標權。
  • 蘋果7將推出」姨媽紅「,老司機開車帶大家扒一扒蘋果的黑歷史!
    iphone7侵權的罪責是否會被坐實?2.Iphone 6被指設計外觀侵權佰利公司Iphone 6的外觀設計侵犯了佰利公司所享有的權利,並有公開資料顯示,佰利100C在iphone6上市前兩個月獲得外觀設計,iPhone6上市後佰利發起外觀侵權申訴,蘋果公司曾向國家知識產權局請求宣告佰利外觀設計專利權無效,但因國家知識產權局認為100C的輪廓和各部細節與市售產品存在明顯差異,駁回了蘋果請求。
  • 丟了IPAD商標也是蘋果公司自找_網易新聞
    6天就遭西門子在歐洲搶註 以做電視起家的海信集團當年也曾遭遇商標糾紛,但是與當年的聯想和如今的蘋果不同,海信遇到的可以算真正的"惡意"搶註。1999年1月5日,海信集團93年便註冊使用的"HiSense"和"海信"商標被中國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正式認定為馳名商標。而就在6天之後的1999年1月11日,德國西門子與博世的合資公司博世-西門子在德國申請"HiSense"為指定商品註冊商標。當年該公司又申請了馬德裡國際商標註冊和歐共體商標註冊,並且要求了優先權,這意味著海信將無法在歐洲地區使用自己已經使用了五年多時間的商標"HiSense"。
  • 律師認為蘋果仍有翻身機會 建議注"重影"商標
    對於昨天網絡上曝光的「香港法院iPad商標案判決書」,袁洋表示,披露的內容只看到有譴責「陰謀味道」的意思,並沒有提及履行商標轉讓協議,明確商標權歸屬等實質性內容。因此蘋果公司應等待香港法院做出更實質的判決,再繼續在內地的訴訟。另外,如果蘋果公司能夠證明與唯冠(深圳)存在法律上的表見代理,也可要求iPad商標。
  • 蘋果對EPAD商標提異議 稱與iPad讀音形象相似
    與唯冠的iPad商標糾紛尚未有定論之際,蘋果已在另一個層面上準備後招。2月29日,裕寶偉業科技發展公司(下稱裕寶偉業)董事長劉裕章對記者表示,裕寶偉業近期接到了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的商標異議答辯通知書。
  • 蘋果和Swatch爭奪賈伯斯的經典名言,結果又輸了
    蘋果公司表示,斯沃琪不應該將「one more thing」註冊為商標。然而,Swatch表示,他們使用「one more thing」的短語是為了推出一款「黑色電影靈感」的手錶。這句話的使用是受到電視電影《神探科倫坡(Columbo)》的啟發,後者經常說「one more thing」。
  • iPad從北京家樂福下架 中關村各大賣場未受影響
    【搜狐IT消息】2月20日消息,受蘋果和深圳唯冠iPad商標糾紛事件影響,上周出現了多家電商iPad下架情況。近日,搜狐IT走訪了中關村地區的賣場和商場,發現家樂福賣場的iPad已全部下架,而以鼎好、E世界為代表的中關村賣場則未受衝擊。
  • 最高院判定榮華月餅商標歸屬順德榮華
    也就是說在中國大陸範圍內,順德榮華是「榮華」註冊商標的唯一權利人。   目前,順德榮華方面已經向香港榮華在廣州、東莞等地19家經銷商發出停止侵犯註冊商標權告知函,要求相關經銷商立即將涉嫌侵權「榮華月餅」產品全部從商場櫃檯撤下並銷毀,不得銷售。儘管如此,順德榮華表示,在適當條件下,不排除跟香港榮華合作的可能。
  • 蘋果的十大趣味官司
    蘋果公司高級副總裁兼法律顧問在一場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了自己的看法。雖說蘋果公司義正言辭,但是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U.S. 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在調查後得出結論:「基本上所有的蘋果產品都觸犯了諾基亞的智慧財產權。」這場糾紛最終以蘋果同意向諾基亞支付授權費而告終。
  • 蘋果計劃在成都和深圳開設專賣店
    網易科技訊 6月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中國政府官員透露,蘋果正計劃在成都和深圳開設專賣店,以增強其在中國市場的影響力。
  • 頭條起訴油條背後:為防假冒大企自己搞山寨,有人靠商標獲利百萬
    據2020年6月的一個判決顯示,騰訊就曾因針對旗下手遊「王者榮耀」被貴州一酒業公司註冊成商標一事,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無效宣告請求沒能得到支持,而將國家知識產權局告上法庭,並最終獲得了勝訴。不過,申請商標無效宣告的訴訟也並非都能獲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