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福林媽咪
寶寶這段時間突然不怎麼吃奶了?這種情況下很多寶媽會想到孩子是不是腸胃不舒服,但其實還有另一種情況導致寶寶吃不下飯,那就是鵝口瘡。
鵝口瘡是一種由真菌感染的常見疾病,不少寶寶都遇到過,尤其是兩歲以下的嬰兒,主要是由一種叫做白色念珠菌所引起,往往在寶寶的口腔兩側和舌頭黏膜上有一些白色的斑點,就像是寶寶嘴裡殘留了奶瓣一樣。
患上鵝口瘡,寶寶就會在吃奶時感到刺痛,無法正常吃奶。如果寶寶吃的是母乳,白色念珠菌還會通過寶寶的口腔感染到媽媽的乳頭,讓寶媽也感到非常的疼痛。
寶寶由於抵抗力比較弱,容易受到細菌真菌的侵襲,口腔黏膜比較嬌嫩,所以就給了念珠菌可乘之機。寶媽一定要早點認識到鵝口瘡的發病原因和預防方式,這樣才能幫助寶寶遠離鵝口瘡!
鵝口瘡常見的病因:
1. 如果奶嘴消毒不徹底,或者寶媽乳頭不夠清潔,寶寶在吃奶的過程中,接觸到了細菌,就會容易感染念珠菌。
2. 寶寶在口欲期常常抓到什麼都往嘴裡放,這樣很容易把細菌、黴菌帶進口腔,引起口腔感染。
3. 寶媽忽略寶寶的口腔清潔。
鵝口瘡的預防:
知道了鵝口瘡的發病原因,寶媽們就要相對應的做出預防,生活中這幾件事,都要多加注意。
一、首先,作為寶寶最親密的看護人,寶媽應該要注意自己的個人衛生。因為經常餵奶,寶媽可能乳頭潮溼而引起細菌滋生,所以寶媽要勤洗澡,勤洗手,常換內衣,也可以在餵奶前用溫水清洗乳房;如果寶寶需要喝奶粉,那麼一定要注意定期給寶寶的奶瓶消毒。
二、其次,寶寶的用品,例如餐具、被褥等一定要定期清潔晾曬,而且清洗的時候要和大人的用品分開。
三、最後,寶寶每次吃完奶之後,寶媽可以用乾淨的紗布蘸上水,輕輕擦拭口腔內壁和牙床。而如果寶寶已經出現了鵝口瘡,則不要隨便給寶寶擦拭。
鵝口瘡的護理:
如果寶寶口腔裡已經出現白色斑片,寶媽不要輕易擦拭,也不要盲目用藥,可以找醫生,也可以用在家用消毒棉籤蘸取2%的小蘇打擦洗寶寶口腔,動作要輕柔小心,還可以用紅糖研成末,塗在寶寶的瘡口上,每天4~6次。
重要的是,寶媽們不能忽略了預防,寶媽們在日常帶娃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自己個人的衛生,以及寶寶的口腔衛生,還要注意給寶寶一個乾淨健康的環境,這三點都要注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