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疫情內心感到恐懼怎麼辦?新冠肺炎心理危機幹預平臺正式開通

2020-12-17 健康界

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

點擊查看

2月10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長陳雪峰提出這次疫情給我們帶來一系列程度不同的心理應激反應,擔心自己得病也是應激反應的一種,尤其是有些人反應比較大,開始服藥,這個問題應該引起重視,並給出四點建議:

一是要穩定情緒,如果沒有出現發燒、乾咳等典型的症狀,身邊也沒有確診或疑似的病人,而且也很少外出,被感染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不要過度恐慌和焦慮。

二是要理性分析,仔細觀察一下自己的身體狀況,判斷不舒服的症狀和新冠肺炎的典型症狀是不是相符合,如果說是比較符合,還是要及時去發熱門診就診,如果不符合,可能是身體方面其他的問題,必要時也應該去醫院就診,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

三是改變行為,如果知道自己是健康的,但是還是控制不住擔心,那就試試轉移注意力的辦法,找一件事情讓自己長時間投入去做,通過這些方式來改變過於恐懼的心理。需要特別提醒的是,有極少數人有這樣一種情況,他堅信自己感染了新冠肺炎,甚至去醫院反覆就診,即便醫生和醫學檢查認為他沒有被感染,他也堅信自己感染。如果是這樣極少數的情況,我們還是建議自己和家人要認真對待這個問題,最好及時去醫院心理科和精神科尋求專業的幫助,避免長期的情緒緊張引發一些不理性的行為,傷害到自己和他人。

四是主動尋求心理援助,為了減輕和預防疫情導致的心理困擾,防範一些極端事件的發生,國家衛生健康委在原有的心理援助熱線基礎上,支持各地設立了應對疫情的心理援助熱線。有一個統計數據,截止到1月底,各地各省的公立精神衛生醫療機構和精防機構一共開通了361條免費的心理援助熱線,如果靠自己的能力沒有辦法緩解不良的應激反應,及時撥打熱線,尋求專業的幫助。

近日,由中國醫學救援協會心理救援分會、國家精神心理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聯合學術支持,由來自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的近百位具有臨床醫學背景的專業心理諮詢師,依託由平安智慧城市智慧醫療聯合開發的網際網路在線諮詢系統,提供心理危機幹預服務,及時為疫情防控一線工作人員、肺炎確診患者、居家隔離的輕症患者或疑似患者、參加疫情應對的後方人員和普通公眾,積極開展心理疏導、心理健康知識科普、心理問題諮詢等服務。

*部分信息來源於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相關焦點

  • 疫情爆發之下,或焦慮、或恐懼,怎麼辦?|醫生:心理幹預來解決
    2020年,疫情在中華大地上蔓延,帶來諸多不良影響。截止目前,「新冠肺炎」確診人數達7萬多人,死亡也有1800多例。當然,還有因為各地延遲復工,導致每日宅在家裡的全國人民。面臨突然爆發的疫情,嚴重危害著我們身體健康的同時,焦慮、恐懼、麻木等充斥著每一天的生活,心理健康出現問題,我們該怎麼辦?
  • 貴州:新冠肺炎疫情心理危機幹預成效顯著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心理傷害,在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疫情期間心理幹預和疏導作出的重要講話精神的基礎上,貴州省衛生健康委高度重視,成立了以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朱徵明同志為組長,委職業健康處(食品安全標準處)主要負責人、省第二人民醫院分管領導為副組長的緊急心理危機幹預組,組建了由23名精神衛生專家為成員的省級專家組,下設心理救援醫療隊和心理援助熱線隊,並派精神心理專業人員隨援鄂醫療隊開展心理疏導及幹預工作
  • 鎮海區新冠肺炎24小時免費心理諮詢熱線助您抗「疫」
    和新冠肺炎疫情做抗爭已經有一段時間了,身處其中的我們身心狀態也發生了變化,有人累,有人怕,有人悶,有人愁……有知名專家指出: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在抗擊疫情戰鬥中,阻斷病毒人際傳播、防範疫情進一步擴散的同時,也必須要重視心理防疫。1月27日國家衛健委印發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緊急心理危機幹預指導原則》,對防疫期間可能存在的心理問題提出了幹預指導原則。
  • 基層心理危機幹預培訓班開班
    view this video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and consider upgrading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11月25日,由市衛生健康局、市教育局聯合主辦,湛江市第三人民醫院承辦的2020年湛江市基層心理危機幹預培訓班開班
  • 貴州六家醫療機構開通 新冠肺炎疫情心理援助熱線
    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心理傷害,開展相關人群心理危機幹預和心理疏導工作。貴州省、貴陽市對受此次疫情影響人群提供心理健康服務,減緩和儘量控制疫情的心理社會影響。現將省、市心理諮詢熱線公布如下:一、貴州省醫療機構心理幹預熱線1.貴州省第二人民醫院:0851-884178882.貴州省人民醫院:180836211403.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0851-86774080
  • 【心理幹預】疫情期間心情焦躁不安怎麼辦這麼做就對了→
    【心理幹預】疫情期間心情焦躁不安怎麼辦這麼做就對了→ 2020-02-07 09: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心理幹預】疫情期間心情焦躁不安怎麼辦這麼做就對了
    【心理幹預】疫情期間心情焦躁不安怎麼辦這麼做就對了 2020-02-07 10: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面對疫情帶來的焦慮和恐懼,「心理防疫」應該怎麼做?
    疫情當下,病例在變化,城在封,群體活動在禁止……部分群眾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情緒困擾,以及精神上的痛苦、焦慮和恐懼。這些變化正常嗎?我們該如何防控心理上的「疫情」呢?快隨小編一起來看↓↓↓1月27日,國家衛健委發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緊急心理危機幹預指導原則》,為各地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相關心理危機幹預工作提供了科學指導。
  • 新冠肺炎疫情下,心理治療進行中
    醫護人員每日工作長達16個小時所帶來的壓力,武漢及湖北其他城鎮居民在封城和疫病下所承受的焦慮——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進入了關鍵階段,焦慮、恐懼和勇氣、信念交織在一起,也逐漸喚起了人們對疫情中心區人們心理健康的關注。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下大學生心理危機幹預措施研究
    面對疫情蔓延的緊張形勢,國家決定延長2020年春節假期,對大學生而言,假期延長,長期居家,無法正常到校學習和參與社交活動,可能影響其學業並加重其心理負擔。因此,為充分了解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下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現狀,以期為大學生的心理危機幹預提供理論依據,本公報主要從新型冠狀肺炎疫情期間大學生可能存在的心理問題入手,系統闡述了疫情期間大學生產生心理問題的原因,並從認知體系的建構、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構建互助體系、合理篩選信息、增加心理援助等五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議,以期能更好的提高疫情下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 新聞發布|面對疫情,醫護病患及公眾怎樣調整心態?
    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內蒙古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和自治區心理危機幹預工作。隨著疫情的發展,也引發了醫護人員、患者、廣大民眾的一些不良情緒,如焦慮、抑鬱、恐懼、憤怒等。疫情中不同人群可能出現的心理狀態,如何認知和應對,進行正面的心理疏導,排解不良情緒?
  • 關於設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心理援助熱線的通知
    關於設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心理援助熱線的通知 2020-02-14 22: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聞觀察:重視心理幹預!
    我們所有的醫護人員都取消了休假,都在這裡為大家,能夠提供更多的心理健康方面的服務。  據了解,為解決廣大市民在疫情期間產生的一些心理上的困擾,除了廈門市心理援助熱線外,廈門市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指揮部心理危機幹預小組還組織全市幾十條免費心理援助熱線,為大眾提供全方位的心理支持、疏導和幹預服務。  新聞連結:面對疫情如何調整心態?
  • 疫情下的心理諮詢:「我總懷疑自己得了新冠肺炎」
    「老師,我總懷疑我得了新冠肺炎......」「我好累,扛不住了......」「只有聽到你的聲音,我才安心......」1月23日,武漢封城。即日起,一條24小時免費心理諮詢熱線正式開通。杜洺君說,他們的心理危機工作實行三級工作制,一級為在線幹預,幹預內容為因疫情而起的直接心理應激反應,實施比例約為50%。問題比較簡單,基本上15分鐘左右的熱線就可以給到他想要的支持。
  • 新冠肺炎確診後如何心理調適——戰疫一線專家教你保持心理健康2
    我整天都在擔心、恐懼,害怕好不起來,怎麼辦?答: 在重大疫情發生時,被確診為感染患者,我們會感到壓力很大,出現焦慮、緊張和恐懼等負性情緒,這是一種正常的反應。隨著病情的好轉,包括周圍的人陸續好轉出院,這些負性情緒會隨之減輕。也可以通過以下方法去主動調適:一是安排好每天的生活,保持規律的作息,在非治療時間可以聊天、看書、聽音樂、學習、進行室內運動等。
  • 疫情宅家期間,幼兒園三類人員需開展心理危機幹預
    近期,杭州市安吉路幼兒園根據國家衛計委《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緊急心理危機幹預指導原則》,科學、規範的開展疫情相關的心理危機幹預工作,並通過有效策略、合理途徑對幼兒、教師、家長三類人員的心理幹預做效果評價。  一、疫情期三類人員心理危機幹預方法  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危機事件給不同層面人員帶來的影響不一,歸納分類能高效的實施應對策略。
  • 北大六院專家參加中國-澳大利亞新冠肺炎疫情下心理危機幹預專家會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心理健康及心理危機幹預重要性凸顯。4月17日,應澳大利亞國家心理危機幹預中心邀請,世界衛生組織新冠肺炎研究專家組專家、國家精神衛生項目辦公室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教授,北大六院副院長孫洪強教授,國家衛生健康委心理救援專家馬弘主任醫師、石川副教授,北大六院黨院辦副主任孫思偉等就新冠肺炎期間精神衛生相關問題通過視頻連線同對方進行了深入交流探討。
  • 杭七院24小時心理幹預熱線 增加境外返杭人員心理諮詢
    本報訊(記者柴悅穎通訊員徐康李彬)從國外回來,會不會感染新冠肺炎?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怎麼辦?3月4日起,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杭州市心理危機幹預與研究中心)24小時心理幹預熱線0571-85029595,特別增加了針對境外返杭人員的心理疏導諮詢。「往年,我們心理幹預熱線一年接聽電話約15000個,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諮詢電話量翻了一倍。」
  • 新冠肺炎疫情:一場全球心理「海嘯」
    【環球科技】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流行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了巨大影響。世界衛生組織8月20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全球累計新冠確診病例達22256220例。但是,我們還遠未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對人類心理健康的影響。
  • 疫情「心理應激」是自我保護!心理專家教你如何化解家人心理危機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場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它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一件不小的心理應激性事件。無論你在工作還是居家,無論是退休老人還是在家上網課的孩子,都避不開疫情給心理狀態帶來的影響。打開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圖片北京回龍觀醫院心身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顏峰介紹,從臨床情況分析,目前這些心理問題主要分為四類情況,包括周邊出現新冠肺炎病例密切接觸者而感到恐慌,居家隔離導致家庭成員之間產生矛盾,疫情期間兒童的心理建設和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況等。對照自身,如果家庭中出現這些問題,我們應該如何給予關注與調適,下面來仔細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