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作品在英語世界反響怎樣?《紅高粱家族》好評91次差評40次

2020-12-14 騰訊網

首位中國籍諾貝爾文學獎莫言的文學作品在英語世界反響到底怎樣呢?11月3日,陝西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王西強在中國社會科學網上發表了題為《意義在閱讀中生成——莫言小說英語世界讀者接受調查》的學術研究文章。他通過亞馬遜英文網站搜索發現,目前該網站在售11種莫言小說英譯本,讀者評價累計623次,評價數排名前兩位的是《生死疲勞》和《紅高粱家族》。《生死疲勞》的讀者評價次數是138次,好評106次,差評32次;《紅高粱家族》的讀者評價次數是131次,好評91次,差評40次。

莫言的敘事實驗讓英語世界讀者眼花繚亂

王西強稱,他通過搜集《生死疲勞》、《紅高粱家族》這兩部作品的讀者評價高頻詞和關鍵詞,考察莫言小說英譯本作為「翻譯小說」在英語國家地區普通讀者中的接受反應。英語國家地區莫言小說英譯本的普通讀者中有些讀者自稱「對中國很有研究」,有些讀者聲稱「是莫言的忠實粉絲」,「讀過所有的莫言小說英譯本」,也有很多讀者是初讀者,自稱「讀《紅高粱家族》是因為莫言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從評論文字的語言來看,發表評論的讀者的批評態度多是誠摯認真的,評論的熱點集中在作品的主題、表現形式、敘述方式、語言的表現力、故事的感染力、情節轉換、敘述時空轉換、小說的思想容量、細節描寫、作品的長度、人物的數量、作家的想像力和翻譯質量等方面。」王西強在文中評述道。

他還發現,讀者評論最多的是莫言小說的敘述方式。如對於《紅高粱家族》的敘事,好評讀者稱讚其「敘述有力」「是一部偉大的作品」,「敘事時間複雜有趣」「大膽(地拓展了敘述)視域與形式」「是一部極為複雜、精彩的作品」。

莫言在《紅高粱家族》中使用「我爺爺」「我奶奶」等「複合人稱視角」,展開旨在拓展敘述者視域和知域的「我向思維敘事」受到部分讀者的誇讚,認為這種敘述方式「美極了」,是「來自中國的傑作佳構」;差評讀者則認為作品「對『倒敘』(閃回)的使用太過頻繁、多變而令人費解,(故事)情節中的時間前後穿插,讀來令人困惑,以至於總是要重讀,搞不清誰是敘述者,弄不清到底是父親、祖父、兒子還是曾祖父在敘述故事,故事的講法完全無趣,寫得很差、像亂燉、理解不了,故事的敘述者不止一個,故事不連貫,不喜歡敘事的鬆散,人名易混淆,時間太混亂,第三人稱敘述者讓人分不清父親和祖父」。

「由此可見,《紅高粱家族》這部由五個中篇小說連綴起來的『家族小說』敘述時空的鬆散、故事片段的散置等,確是作品在文體上的一個缺憾,並被部分英語世界讀者『嫌棄』。」在王西強看來,莫言小說的敘事實驗——敘述時空與故事時空轉換上的「時空拼接」、敘述人稱視角的轉換、敘事者視域與知域的拓展——讓很多英語世界讀者眼花繚亂,導致「閱讀不暢」和「審美受挫」,有多位評論者覺得「一開始很有趣,但讀了不一會兒就覺得乏味,節奏太過緩慢」,是「難以卒讀」「令人生厭」「讓人頭大的書」「寫得糟透了,非常無聊」,是「乏味的小說」,「讀不進去」「很失望」。「tedious」(枯燥、乏味)一詞被數次用到,同一部作品的同一藝術特質,受到了讀者截然相反的肯定或批評。

差評和拒斥來源於讀者未曾有過的閱讀經驗

從審美接受角度來說,上述「差評」恰恰說明莫言在《紅高粱家族》中使用的敘述「時空拼接法」和旨在拓展敘述者視域、知域而創造性地使用的「我爺爺」「我奶奶」等「複合人稱視角」,以及由此開創的「我向思維敘事」對英語世界讀者來說是一種前所未見的「陌生化」敘事形式,是其未曾有過的閱讀經驗,是一種「有中國特色」的、「莫言體」的新歷史主義敘事!「因此,我們可以說,英語世界讀者對《紅高粱家族》在敘事上的「差評」和「拒斥」在很大程度上正源於其未曾閱歷過這樣獨特的作家和這樣風格獨特的作品。」王西強評述道。

迄今為止,莫言共有33篇/部作品被9位英語國家譯者翻譯成英文、由9家英語國家地區出版社出版並進入英語國家地區文學市場。其中有21篇/部是由美國漢學家葛浩文譯成英文進入英語國家地區讀者閱讀視野,成為英語國家地區「翻譯文學」的一部分。對於莫言作品英譯本的翻譯質量,好評讀者都較為一致地認可葛浩文的翻譯質量。差評讀者中有多人質疑和否定譯文質量。

有讀者認為,《紅高粱家族》「需要重譯,小說很好!就是譯文拙劣、粗疏,不文雅、文學性差,而且太拖沓」;有讀者指出,差評的原因「可能是糟糕的翻譯」;有讀者指出《紅高粱家族》「需要一個忠實、完整的重譯本!美國譯者葛浩文一定是受到外界壓力的影響,時間緊沒有耐心翻譯,漏譯很多。讓人難以忍受的是:但凡遇到怪詞、難詞,他都跳過不譯;他跳過了幾百個句子、有時是整段整段漏譯」。持此類觀點的讀者多是「忠實翻譯觀」的擁護者,對葛浩文翻譯中的「改譯」「創譯」「減譯」和「漏譯」等意見較大,認為葛浩文的翻譯不如莫言的原作,影響了莫言在英語世界的傳播效果。

王西強在文中還表示,從整體來看,莫言小說在英語世界普通讀者中還是很受歡迎的,好評遠多於差評。莫言作品被不斷閱讀、品評,作品的「意義」在讀者的閱讀和評價中不斷生成。莫言作品英譯本的藝術價值和審美意蘊源起於中文原作,卻通過翻譯在英語世界讀者中進行著跨越語言、文化的「文本旅行」,其作為英語世界「翻譯文學」的「意義」也在不斷生成。

文/北青-北京頭條記者 張恩傑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北京頭條移動端

相關焦點

  • 英譯本莫言作品反響怎樣?
    他通過亞馬遜英文網站搜索發現,目前該網站在售11種莫言小說英譯本,讀者評價累計623次,評價數排名前兩位的是《生死疲勞》和《紅高粱家族》。《生死疲勞》的讀者評價次數是138次,好評106次,差評32次;《紅高粱家族》的讀者評價次數是131次,好評91次,差評40次。
  • 英譯本莫言作品反響怎樣?《生死疲勞》等最受關注
    《生死疲勞》《紅高粱家族》最受關注首位中國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的文學作品在英語世界反響如何?《生死疲勞》的讀者評價次數是138次,好評106次,差評32次;《紅高粱家族》的讀者評價次數是131次,好評91次,差評40次。通過高頻詞研究讀者反應王西強稱,他通過搜集上述這兩部作品的讀者評價高頻詞和關鍵詞,研究莫言小說英譯本作為「翻譯小說」在英語國家地區讀者中的反應。
  • 意義在閱讀中生成——莫言小說英語世界讀者接受調查
    亞馬遜英文網站目前在售11種莫言小說英譯本,讀者評價累計623次,評價數排名前兩位的是《生死疲勞》和《紅高粱家族》。《生死疲勞》的讀者評價次數是138次,好評106次,差評32次;《紅高粱家族》的讀者評價次數是131次,好評91次,差評40次。筆者通過搜集這兩部作品的讀者評價高頻詞和關鍵詞,考察莫言小說英譯本作為「翻譯小說」在英語國家地區普通讀者中的接受反應。
  • 《紅高粱家族》-莫言
    (二)愛憎交織的場面敘述場面描寫一直是莫言的拿手好戲,莫言在場面描寫中喜歡使用通感,而且想像離奇大膽,語言汁液橫流,飽滿生動,給人一個更廣闊的想像世界和更複雜的感覺空間。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創作者要有天馬行空的狂氣和雄風。無論在創作思想上還是在藝術風格上,都必須有點邪勁兒。」在小說《紅高粱》中,充斥了大量的場面描寫。
  • 用耳朵「閱讀」《紅高粱家族》莫言十部長篇小說變有聲書
    2020年12月,莫言長篇精選有聲劇在喜馬拉雅APP上線,該有聲劇項目集中了莫言十大長篇小說代表作,不僅包括《紅高粱家族》《豐乳肥臀》《蛙》《檀香刑》《酒國》等經典名作,還包括《四十一炮》《天堂蒜薹之歌》《食草家族》《紅樹林》《十三步》。這些劇目是莫言系列長篇小說首次被成規模地改編為有聲劇,均以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莫言長篇小說定稿版為底本,得到莫言先生和出版社的授權,是在有聲書方面的一次全新嘗試。
  • 汪寶榮:《紅高粱家族》翻譯生產過程社會學分析
    確實,葛浩文翻譯的《紅高粱家族》(1993)、《天堂蒜薹之歌》(1995)、《酒國》(2000)、《豐乳肥臀》(2004)、《生死疲勞》(2008)等莫言小說在英語世界接連出版,獲得廣泛好評,使莫言的國外影響漸增,終於走上瑞典學院的領獎臺。莫言(2010:153)自稱《紅高粱家族》是他「最有影響的小說」。巧合的是,該書也是葛浩文翻譯的莫言作品中銷得最好的。
  • 《紅高粱家族》內容簡介
    《紅高粱家族》內容簡介 2012-10-11 22:30:30  來源: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  編輯: 周娜  跟帖條  進入跟帖
  • 《紅高粱家族》入選中國教育學會「讀書種子計劃」
    今年9月,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正式推出中學語文教師「讀書種子計劃」,經過多方徵集,專委會確定,專家審核,學會審定,最終產生的105種推薦閱讀書目中,浙江文藝出版社擁有獨家版權的《紅高粱家族▲點擊圖片購買入選的《紅高粱家族
  • 莫言造訪紅高粱抗戰紀念館
    來源標題:莫言造訪紅高粱抗戰紀念館 莫言在紅高粱抗戰紀念館參觀11月26日上午,莫言先生回到高密東北鄉,造訪紅高粱抗戰紀念館。兩年前他便與劉鐵飛館長約定:新館建成一定再來參觀。
  • 莫言的《紅高粱》,是一本怎樣的小說
    《紅高粱》是當代作家,諾獎得主莫言的作品,由《紅高粱》《高粱酒》《高粱殯》《狗道》《奇死》五部小說組成的書,叫做《紅高粱家族》。《紅高粱》是體現了莫言高水平的創作能力,也體現了民間力量的強大,作品中的人物和情節讓人印象深刻,小說所表現出來的氣節同樣讓讀者震撼。
  • 譯見|| 葛浩文譯者慣習歷時變化考察——以《紅高粱家族》《酒國》為中心
    「慣習」「資本」與中國當代文學作品的譯介研究——以葛浩文英譯《生死疲勞》為例. 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3): 83-89.[2] 肖雙金. 無聲的操控:論譯者身份與慣習對翻譯決策的制衡——以葛浩文英譯《駱駝祥子》為例. 牡丹江大學學報, 2018(4): 91-93, 116.[3] 張婷婷. 「譯者慣習」論視角下莫言小說方言英譯研究.
  • 以《紅高梁》震動文壇 莫言用靈性激活歷史,弘揚民族精神
    《爆炸》刊發於《人民文學》1985年第12期,從這部中篇小說,朱偉看到了莫言敘事中那種「令人恐懼的發酵能力」,由此也更加看重莫言的創作。  在《爆炸》發表後,莫言與朱偉首次談起他想以家鄉高密為背景,創作系列小說《紅高粱家族》的構想:「高密家鄉有太多精彩的土匪傳奇,高粱地為土匪出沒提供了極其便利的條件。」
  • 莫言是如何寫出《紅高粱》的
    在《爆炸》發表後,莫言與朱偉首次談起他想以家鄉高密為背景,創作系列小說《紅高粱家族》的構想:「高密家鄉有太多精彩的土匪傳奇,高粱地為土匪出沒提供了極其便利的條件。」朱偉聽到後,對這個創作話題極感興趣,就預先向莫言「訂貨」,叮囑他,「第一篇寫完了一定要先給我」。朱偉隔三岔五地去看莫言,但又不敢過多詢問莫言的寫作進度。
  • 專訪莫言作品翻譯家葛浩文:莫言小說的鄉土味最難翻譯
    莫言作品的英文翻譯葛浩文接受本報記者師文靜(右一)訪問。  特派斯德哥爾摩記者 師文靜  中國作家莫言在瑞典學院的演講吸引了一大批知名翻譯到場,其中有莫言作品的日文翻譯吉田富夫、英文翻譯葛浩文以及瑞典文翻譯陳安娜。在莫言結束演講後,記者在瑞典學院樓梯口採訪到莫言的英文翻譯葛浩文。葛浩文是著名的翻譯家,曾經因為翻譯莫言的名著《紅高粱家族》而登上事業的頂峰。葛浩文說,莫言的演講讓他很感動,而莫言作品的鄉土味是翻譯中最難的環節。
  • 莫言故鄉要建「紅高粱小鎮」!投資16.7億,佔地3.4平方公裡
    早在2019年7月,濰坊文化旅遊宣傳推介會在北京萬方苑國際大酒店召開,紅高粱小鎮項目以莫言舊居、莫言文學館、紅高粱影視城為核心,有計劃分期打造成為一個國內極具特色的文旅產業項目,既突出展示高密歷史文化底蘊,又吸納世界範圍內極具民族特色的文化產業項目,並最終打造成年接待遊客百萬人次的「百年鄉村民俗博物館、世界文學旅遊目的地」。
  • 譯者陳安娜:翻譯莫言作品,像生孩子一樣幸福
    去年,中國作家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莫言作品的譯者陳安娜功不可沒。而那些難懂的作品中,最大的障礙就是地方性強的語言。要說翻譯完一部好作品的心情,「有點像母親生下一個孩子的幸福吧,也是一個自己的作品,比如翻譯莫言的作品,得到評論界的好評,自然更高興。」  成為莫言的瑞典文翻譯專業戶,陳安娜表示,自己在翻譯的過程中感到莫言確實很會講故事,故事引人入勝。最初,陳安娜看過《紅高粱》電影,在1992年左右讀到此書英文版的時候陳安娜就喜歡上了莫言的作品。
  • 為什麼是莫言? 因中國式幽默獨具魅力
    人民視覺 莫言接過獎章與證書。 新華社記者 武巍 攝   在中國文化的版圖上,總有一些坐標振奮人心。它們,或以文學作品驚豔世界,或讓古老劇種煥發新生,或用創新應用震撼網絡,或借國際合作揚帆西渡,或將網遊與文化精彩融合。它們的軌跡,折射出文化體制10年改革的累累碩果,也點映出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未來走勢。
  • 揭秘莫言作品的翻譯家們:陳安娜是"最重要女人"
    中新網12月13日電(劉通) 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13日,中國作家莫言赴瑞典皇家歌劇院,與翻譯家陳安娜進行交流。  莫言之所以能夠斬獲諾貝爾文學獎,各國翻譯家可謂功不可沒。他的作品被廣泛翻譯後,提高了在世界上的影響力。莫言此次飛赴瑞典,特地以個人名義邀請了不少嘉賓,其中就有不少位翻譯家。他還不止一次地在不同場合表示,這是為了表達對他們工作的深深謝意。
  • 譯者陳安娜:翻譯莫言作品 像生孩子一樣幸福
    去年,中國作家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莫言作品的譯者陳安娜功不可沒。今年,陳安娜因為在介紹中國和傳播中國文化方面有突出貢獻,獲得第七屆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低調的瑞典翻譯家陳安娜接受成都商報記者電子郵件專訪時透露,最新翻譯的莫言作品《蛙》大概明年出版。「和其他中國作家比較,莫言作品還不是最難翻譯的。要說翻譯完一部好作品的心情,有點像母親生下一個孩子的幸福吧,也是一個自己的作品。」
  • 臺北書展觀展人次僅為預期一半 莫言作品成搶手貨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的書,在本屆臺北書展詢問度及購買率相當高。莫言最經典的《紅高粱家族》、《豐乳肥臀》、《酒國》等書每日銷售數字均為前兩位。據臺灣《旺報》報導,2013年臺北國際書展於4日落幕,雖然開幕時臺灣文化部門負責人龍應臺疾呼期望今年觀展人次可破百萬,但最終統計僅50.8萬人,甚至較去年60萬人次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