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譯本莫言作品反響怎樣?《生死疲勞》等最受關注

2020-12-13 中國青年報

《生死疲勞》《紅高粱家族》最受關注

首位中國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的文學作品在英語世界反響如何?11月3日,陝西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王西強在中國社會科學網上發表了題為《意義在閱讀中生成——莫言小說英語世界讀者接受調查》的學術研究文章。他通過亞馬遜英文網站搜索發現,目前該網站在售11種莫言小說英譯本,讀者評價累計623次,評價數排名前兩位的是《生死疲勞》和《紅高粱家族》。《生死疲勞》的讀者評價次數是138次,好評106次,差評32次;《紅高粱家族》的讀者評價次數是131次,好評91次,差評40次。

通過高頻詞研究讀者反應

王西強稱,他通過搜集上述這兩部作品的讀者評價高頻詞和關鍵詞,研究莫言小說英譯本作為「翻譯小說」在英語國家地區讀者中的反應。英語國家地區莫言小說英譯本的普通讀者中有些自稱「對中國很有研究」,但也有很多讀者自稱「讀《紅高粱家族》是因為莫言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從評論文字的語言來看,發表評論讀者的批評態度多是誠摯認真的,評論的熱點集中在作品的主題、敘述方式、故事的感染力、情節轉換、敘述時空轉換和翻譯質量等方面。」王西強在文中評述道。

敘述方式被讀者評論最多

他還發現,讀者評論最多的是莫言小說的敘述方式。如對於《紅高粱家族》的敘事,好評讀者稱讚其「敘述有力」「大膽(地拓展了敘述)視域與形式」。

莫言在《紅高粱家族》中使用「我爺爺」「我奶奶」等「複合人稱視角」,展開旨在拓展敘述者視域和知域的「我向思維敘事」受到部分讀者的誇讚,認為這種敘述方式是「來自中國的傑作佳構」;差評讀者則認為作品「對『倒敘』(閃回)的使用太過頻繁、多變而令人費解,(故事)情節中的時間前後穿插,讀來令人困惑」。

在王西強看來,莫言小說的敘事實驗——敘述時空與故事時空轉換上的「時空拼接」、敘述人稱視角的轉換等,導致英語世界讀者「閱讀不暢」和「審美受挫」。

從審美接受角度來說,上述「差評」恰恰說明莫言在《紅高粱家族》中使用的敘述「時空拼接法」和旨在拓展敘述者視域、知域而創造性地使用「複合人稱視角」,以及由此開創的「我向思維敘事」對英語世界讀者來說是一種前所未見的「陌生化」敘事形式,是其未曾有過的閱讀經驗,是「莫言體」的新歷史主義敘事!「因此,我們可以說,英語世界讀者對《紅高粱家族》在敘事上的『差評』和『拒斥』在很大程度上正源於其未曾閱歷過這樣獨特的作家和這樣風格獨特的作品。」王西強評述道。

譯者有時整段漏譯被質疑

迄今為止,莫言共有33篇/部作品被9位英語國家譯者翻譯成英文、由9家英語國家地區出版社出版並進入英語國家地區文學市場。其中有21篇/部是由美國漢學家葛浩文譯成英文進入英語國家地區讀者閱讀視野,成為英語國家地區「翻譯文學」的一部分。對於莫言作品英譯本的翻譯質量,好評讀者都較為一致地認可葛浩文的翻譯質量。差評讀者中有多人質疑和否定譯文質量。

有讀者認為,《紅高粱家族》「需要重譯,小說很好!就是譯文拙劣,而且太拖沓」;有讀者指出,差評的原因「可能是糟糕的翻譯」;有讀者指出《紅高粱家族》「需要一個忠實、完整的重譯本!美國譯者葛浩文一定是受到外界壓力的影響,時間緊沒有耐心翻譯,漏譯很多。讓人難以忍受的是:但凡遇到怪詞、難詞,他都跳過不譯;他跳過了幾百個句子、有時是整段整段漏譯」。持此類觀點的讀者多是「忠實翻譯觀」的擁護者,對葛浩文翻譯中的「改譯」「創譯」「減譯」和「漏譯」等意見較大。

王西強在文中還表示,從整體來看,莫言小說在英語世界普通讀者中還是很受歡迎的,好評遠多於差評。莫言作品被不斷閱讀、品評,作品的「意義」在讀者的閱讀和評價中不斷生成。莫言作品英譯本的藝術價值和審美意蘊源起於中文原作,通過翻譯在英語世界讀者中進行著跨文化的「文本旅行」,其作為英語世界「翻譯文學」的「意義」也在不斷生成。

來源:中新網

相關焦點

  • 英譯本莫言作品反響怎樣?
    莫言在高密老家(資料圖)首位中國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的文學作品在英語世界反響如何?11月3日,陝西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王西強在中國社會科學網上發表了題為《意義在閱讀中生成——莫言小說英語世界讀者接受調查》的學術研究文章。
  • 莫言作品在英語世界反響怎樣?《紅高粱家族》好評91次差評40次
    首位中國籍諾貝爾文學獎莫言的文學作品在英語世界反響到底怎樣呢?11月3日,陝西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王西強在中國社會科學網上發表了題為《意義在閱讀中生成——莫言小說英語世界讀者接受調查》的學術研究文章。
  • 意義在閱讀中生成——莫言小說英語世界讀者接受調查
    ,對普通讀者的閱讀接受反應關注不足,這無疑是不全面的。亞馬遜英文網站目前在售11種莫言小說英譯本,讀者評價累計623次,評價數排名前兩位的是《生死疲勞》和《紅高粱家族》。《生死疲勞》的讀者評價次數是138次,好評106次,差評32次;《紅高粱家族》的讀者評價次數是131次,好評91次,差評40次。筆者通過搜集這兩部作品的讀者評價高頻詞和關鍵詞,考察莫言小說英譯本作為「翻譯小說」在英語國家地區普通讀者中的接受反應。
  • 生死疲勞
    主持人:您剛才提到魔幻現實主義,其實《百年孤獨》的作者馬爾科斯是最反感西方人對他魔幻現實主義的定位,他認為這是站在西方的觀點和立場上,對拉美文學的一種扭曲、歪曲。您這次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品也被灌以「魔幻」這個詞,您是接受呢?還是不接受呢?
  • 莫言作品主要英譯者葛浩文:門內有君子,門外君子至
    一來二去的結果是自《紅高粱》譯出之後,葛浩文接連翻譯了《天堂蒜薹之歌》《酒國》《師傅越來越幽默》《豐乳肥臀》《生死疲勞》和一本中短篇小說集等多部莫言的作品。在2012年莫言獲得諾貝爾獎之後,葛浩文作為莫言作品的「御用英譯譯者」,同樣受到了國內外媒體的空前關注,尤其是國內「莫言熱」、「葛浩文熱」持續到現在仍舊「高燒不退」,葛浩文的翻譯能力和對中國現當代文學海外傳播所做出的貢獻也得到學者、評論家和普通讀者的普遍認可。
  • 為什麼是莫言? 因中國式幽默獨具魅力
    從左到右依次為:斯德哥爾摩書店裡陳列著莫言的作品。王小湛攝 莫言在瑞典中學教學生寫毛筆字。人民視覺 在斯德哥爾摩大學演講時朗誦作品。  莫言《生死疲勞》等3部作品瑞典版本的擁有者——鶴出版社憑藉諾獎東風,徹底擺脫了財政窘境。現任總裁斯圖勒布庸·古斯塔夫松高興地說:「我們已經聘用了一家公司負責市場運營和銷售,莫言的3個瑞典版作品重印量都在萬本以上。」對比獲獎之前的千冊印數,只能慨嘆世界變化太快。無怪乎已經具備國際影響力的莫言,仍被瑞典媒體扣上了「一夕成名」的帽子。
  • 外媒稱莫言並未享譽全球:英文版作品很難獲得
    莫言作品英譯本進入亞馬遜全球網站暢銷榜———  對於國內的公眾來說,這幾天確實是熱鬧壞了,書店莫言的書被「瘋搶」,舊書也被熱炒至天價,「高密火燒」和烤雞被標註「莫言故鄉」,與莫言無關的產品也牽強附會,「送老師」、「送領導」的廣告被拋棄,代之以「送莫言」。
  • 揭秘莫言作品的翻譯家們:陳安娜是"最重要女人"
    陳安娜:莫言得獎背後「最重要的女人」  陳安娜生於1965年,師從著名漢學家、諾貝爾文學獎評委馬悅然,從事翻譯現代中文作品20多年。截至2012年,她已經翻譯了20部中文小說,其中包括莫言的《紅高粱家族》、《天堂蒜苔之歌》、《生死疲勞》。此外,她還翻譯了餘華的《活著》、蘇童的《妻妾成群》等,並獲得過瑞典學院的翻譯獎。
  • 莫言《生死疲勞》:一位地主的六世輪迴,看盡50年的變遷與恩怨
    這位叫管謨業的「尋根文學」作家,筆名莫言,在2006年用了43天的時間寫了一本55萬字的長篇「懸幻」小說,名叫《生死疲勞》。當然,莫言在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獲獎理由便是:通過幻覺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
  • 八十本書環遊地球︱中國:《生死疲勞》
    第十周 第四天中國 莫言 《生死疲勞》1955年,管謨業出生於山東省的一個農民家庭,他十一歲的時候「文革」開始了。他輟學後,到田間勞作,後來又進了工廠,1976年參軍。他在部隊裡開始寫作,用筆名「莫言」發表作品,因為他記得父親的叮囑:不要在外面透露自己內心的想法。
  • 譯者陳安娜:翻譯莫言作品,像生孩子一樣幸福
    低調的瑞典翻譯家陳安娜接受成都商報記者電子郵件專訪時透露,最新翻譯的莫言作品《蛙》大概明年出版。「和其他中國作家比較,莫言作品還不是最難翻譯的。要說翻譯完一部好作品的心情,有點像母親生下一個孩子的幸福吧,也是一個自己的作品。」  昨日,陳安娜及其丈夫萬之接受了成都商報記者的電子郵件專訪,陳安娜的丈夫、同為翻譯家的萬之告訴記者,自己也是才得知陳安娜獲得本年度的「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
  • 譯者陳安娜:翻譯莫言作品 像生孩子一樣幸福
    [導讀]低調的瑞典翻譯家陳安娜接受記者專訪時透露:「和其他中國作家比較,莫言作品還不是最難翻譯的。要說翻譯完一部好作品的心情,有點像母親生下一個孩子的幸福吧,也是一個自己的作品。」去年,中國作家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莫言作品的譯者陳安娜功不可沒。今年,陳安娜因為在介紹中國和傳播中國文化方面有突出貢獻,獲得第七屆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低調的瑞典翻譯家陳安娜接受成都商報記者電子郵件專訪時透露,最新翻譯的莫言作品《蛙》大概明年出版。「和其他中國作家比較,莫言作品還不是最難翻譯的。要說翻譯完一部好作品的心情,有點像母親生下一個孩子的幸福吧,也是一個自己的作品。」
  • 莫言的強項就是他的故事——專訪莫言小說瑞典語譯者陳安娜
    10月13日,莫言3部小說的瑞典語譯者陳安娜接受了本刊記者的電話專訪,聊起她讀莫言作品的感受。莫言曾在微博上表示,他在瑞典出版的《紅高粱家族》、《天堂蒜苔之歌》、《生死疲勞》3本書的譯者均為陳安娜。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揭曉前,陳安娜就曾表達了她對莫言及中國文學的信心:「如果他得獎了,我當然非常高興,因為我是他的譯者,而且我喜歡他的作品。
  • 俄羅斯讀者曾對莫言作品反映不同:一半欣喜若狂
    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以後,俄羅斯人對他作品的興趣陡然變大,尤其是他的第一部俄譯長篇小說《酒國》就在這個時候面世了。莫言像一顆閃亮的星星衝進了俄羅斯文學蒼穹。大量各種各樣的反響幾乎爆棚了。一位俄羅斯博主對莫言作品《酒國》做出了如下的評語:「毫不誇張地說,這部小說是文學的一個新現象,沒有類似的。也許這部小說是非常中國化的。事實上,俄羅斯讀者不認識中國當代文學作品,沒有可與之相比較的。
  • 【鏡鑑】俄翻譯家談翻譯莫言作品成俄文:機遇與挑戰並存
    原標題:中國文學走出去 | 譯莫言作品,看中國文學   中國文學走出去 | 譯莫言作品,看中國文學   2015-01-25葉果夫鏡鑑    ,並將莫言的《酒國》、《豐乳肥臀》、《生死疲勞》等書譯為俄文。
  • 譯論||馮全功:葛浩文翻譯策略的歷時演變研究——基於莫言小說中...
    何元媛(2015)以葛浩文英譯莫言的三部小說(《紅高粱家族》、《酒國》與《生死疲勞》)為例,從意識形態、文化負載詞和敘事結構探討了譯者翻譯策略的嬗變,發現譯者的翻譯策略由最初的譯入語導向逐漸轉到原文導向,這種變化主要受原著在譯入語中的地位和讀者期待的影響。
  • 馬士奎:從小說《紅高粱》首個英譯本說開去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War Fiction(《中國當代軍事文學作品選》,以下簡稱《作品選》),由中國作家協會所屬的中外文化出版公司出版,這也是莫言作品首次譯入英語。與葛譯本海內外走紅的命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紅高粱》首個英譯本問世後無聲無息,不僅在西方沒有引起任何關注,在國內幾乎也從未進入人們視野。
  • 莫言作品庫存告急當當網抄底最後一批貨
    【IT168 資訊】10月15日,莫言熱持續發酵,在線下線上都極度缺貨之時,當當網方面卻將在最快5日內到貨莫言作品。據了解,當當網早在莫言獲獎前便和上海文藝出版社達成協議將最後一批莫言作品「抄底」,目前當當網已開始接受用戶預訂。
  • 莫言《生死疲勞》:帶著前生記憶輪迴六世,方知善惡到頭終有報
    莫言用43天寫了一部55萬字的小說,名叫《生死疲勞》。43年前,他一直想寫一部關於因果輪迴的奇幻小說,卻一直無從下筆,直到有一天在寺廟裡看到牆上畫著的六道輪迴圖,一下子便找到了寫作的方向與靈感,用43天奮筆疾書下這部長篇小說,卻是43年的醞釀。
  • 翻譯家葛浩文:莫言對譯者很體貼(組圖)
    1993年其翻譯的《紅高粱》由維京出版社出版後,20年來葛浩文翻譯了莫言的10部作品,被視為將莫言介紹給世界的重要功臣。與此同時,經葛浩文譯介,老舍、蕭紅、王朔、賈平凹、白先勇、朱天文等20多位華人作家的40多部作品,得以與英文世界的讀者見面,評論家夏志清稱其為「中國現代、當代文學之首席翻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