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京城的好咖啡館都愛扎胡同?

2020-12-20 聯商網linkshop

豐富功能和色彩的空間設計、好喝又便宜的咖啡飲品、豐富有趣的周邊產品,追逐北京胡同咖啡文化的愛好者們都想和一杯印著霸王龍圖案的咖啡合影……

擁有無數死忠粉的大小咖啡於去年12月在西興隆街60號開了自己的第四家門店。

西興隆街在2005年拆遷清退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都處於一個被公眾遺忘的階段。

創始人張一芃是金融專業出身,在南非讀書期間就愛上了咖啡,2013年時自創的南非如意寶茶品牌「Smasha Cup打碎杯子」,目前為全國300多家精品咖啡館和餐廳供貨。在認識了攝影師南杉之後,兩人開始嘗試小空間的精緻咖啡館的商業模式,共同創辦了大小咖啡。

作為第一批入駐西興隆街的品牌,大小咖啡面對的是一條規劃整齊但沒什麼人氣的街道。在張一芃看來,開咖啡館並不是一個情懷至上的生意,一切決策都要經過周密的測算。

最終,在西興隆街多達200個的可選商鋪中,大小咖啡挑選了一個只有10平方米,計劃被當成倉庫的房子。按照每日每平方米5元的價格,再加上其他成本,這個店鋪每月的租金成本不到購物中心的1/6。

大小咖啡館前門西興隆街。

不同於傳統咖啡館注重人流量的選址模式,大小咖啡有意識避開了所謂人流量大的地方,即便是地處CBD和核心旅遊區的國貿店和沙灘店,消費者也需要花點時間和心思才能到達。

在張一芃的選址邏輯中,傳統意義上人群密集的好位置已經被星巴克這種國際大品牌佔領,跟它們搶意味著更高的成本,況且即便成功了,也很難知道是品牌成功了還是選址成功了。

「大小咖啡真正想要得到的是一個能讓品牌長久生存的地方,一個周邊有辦公室、有住宅、有學校,並且比較本地化一點的複合型社區才是合適的選擇。」張一芃說。

胡同是她最好的選擇。事實上,正因為胡同的租金比購物中心低、可塑性高、社區氛圍好,許多有創造力的品牌和商家都把它作為創業的起點。

2016年年初,北新橋附近香餌胡同中一家瀕臨倒閉的小賣部最終被改造成了大小咖啡的第一家店,雖然僅有18平方米,但客人絡繹不絕。每到周末,店門口的水泥臺階上總會坐滿喝咖啡的人,這種景觀常常引來胡同裡的大爺大媽打探。

「我們所在的區域對整個品牌的形成有重大意義,恰恰是那種地理氣氛幫我們不斷地吸引了更多與我們氣質相近的人。」張一芃說。人們生活在錯綜複雜的胡同巷子裡,各自的生活又融為一體,胡同為大小咖啡帶來了第一批客人。

2017年,北京市開展了治理拆牆打洞專項行動,大小咖啡被迫關門。在營業的最後一天,老闆免費請所有客人喝咖啡,用舉辦「畢業典禮」的方式關閉了這家店。

「我們不想傳遞任何悲觀的情緒,想要告訴客人我們的另外一段人生開始了,而不是感慨青春年華逝去。但實際上從第一家店到第二家店我們幾乎經歷了一個割裂式的成長。」張一芃說。

香餌店的成功得益於它優秀的空間設計,在開第二家店時大小咖啡想要嘗試不同店不同色系的設計風格。

故宮店位於Wohkoon者行孫青年旅舍的大堂,與青旅共享一個公共空間,團隊為這家新店選擇了綠色當作主色調,但這造成了消費者對於品牌認知的錯亂,之前香餌店的宣傳物料也無法使用。

更棘手的一個問題是,在入駐初期,店面所在的後沙灘胡同正在做電線入地的改造,再加上十九大的召開,整條胡同一層的經營行為全部被叫停。與此同時國貿店也剛剛開業,面對每平方米高達30元的日租金,張一芃被壓得喘不過氣。

「我想以後都不會再在寫字樓或者共享空間開店了,我們需要一個可以慢慢成長的環境,但在寫字樓裡成本高,每天都是命懸一線,」張一芃說。

購物商場那種連背景音樂都無法自主選擇的地方也從來不是大小咖啡的選擇,前門成為了這類品牌為數不多的選擇之一。

不同於之後前門西、前門大街、北京坊、楊梅竹斜街等片區的熱鬧改造和試點,西興隆街並沒有計劃被改造成一條像南鑼鼓巷或者田子坊這樣充分商業開發的街道。

「對前門東區的區域定位大致是整體保護,做的更多的是道路擴寬、景觀和房屋的改造,提升社區的服務。」

姜岑向《第一財經》雜誌介紹,她是北京建築設計研究院朱小地工作室老城保護與發展項目負責人,同時也是大小咖啡的忠實客戶。對於她來說,大小咖啡這樣的社區氛圍、適中的價格正是它區別於其他咖啡品牌的地方。

「在這樣一條街做生意,我需要把自己做成目的地,空間設計非常重要。」張一芃說。她一直認為中國還沒有多少人是真的因為咖啡品質而買咖啡,消費者尋找的是一處可以歇腳、看書、與朋友聊聊天的空間,這才是咖啡館在飲品之外的最大吸引力。

2018年10月,宋方舟和嶽峰創辦的建築創作機構餘留地事務所接下了大小咖啡前門店和北鑼店的設計工作,在此之前餘留地已經幫鈴木食堂等眾多生存在北京角落裡的商業體做過設計和改造。

大小咖啡在入口上方裝置了一個由不鏽鋼和銅板製作的半圓形錶盤,這是設計師嶽峰和宋方舟從火車站的鐘樓中獲取的靈感。

「如何在私人經營的商業空間中,儘可能地創造一個公共性的城市空間,這是我們在所有設計中儘量想實現的目標。」嶽峰說。

雖然門面不大,大小咖啡依然希望通過這個時鐘裝置給街道的日常生活引入另一種可感知的時間度量。這個城市空間的概念最終讓他們說服了政府和物業,同意標準化的西興隆街中出現這麼個獨特的設計。

在店鋪開業時,刻有「大小」字樣的錶針啟動,白天是精品咖啡館,傍晚7點,指針正好轉到「MONA」的雞尾酒吧招牌背後,夜間功能啟用。在狹窄的空間裡,大小咖啡容納了兩種主要業態,這讓咖啡館每天的營業額增長了將近30%。

在室內改造中,嶽峰和宋方舟把狹長的室內分隔成設計緊湊的操作區和相對功能齊全的客座區,並掀掉了房頂露出房梁,引入了自然光線。

操作區背景是一扇可升降的捲簾門,上面噴繪著菜單,捲簾門後是由亞克力板和銅杆構成的酒架,可以順利轉換成酒吧模式。

客座區背景牆是一幅由芝加哥藝術學院學生繪製的塗鴉,這給了曾經在北京備受壓制的街頭藝術一個容身之處。大門正對著的牆面也被當成了藝術家的作品展示區,等酒吧打烊後依然會留著幾盞照明燈,使得這面牆在深夜變成了櫥窗。

大小咖啡前門東店室內客座區背景牆是一幅由芝加哥藝術學院學生繪製的塗鴉。

「從草場三條到十條集中了很多小的創意工作室,再加上經過翻新的四合院建築群由文華東方酒店集團管理。這些前門東的新入者也都將成為我們的客人,目前看前門店的成長性非常好,每月的盈利能達到幾萬元。」張一芃說。

相比於前門店更多是對香餌店的重現,同時開張的北鑼店則是一種突破。

北鑼店隱藏在胡同的深處,從最近的地鐵站走過去也要步行15分鐘,正對面還是環境嘈雜的環衛工人宿舍,「一開始很多人都說你瘋了吧,為什麼會選在這?但很快這群人又說,你也太會選地方了吧。」張一芃說。

大小咖啡北鑼鼓巷店室內,使用了與室外康樂設施同等的藍色,水磨石桌面和拼接的沙發。

在這家咖啡館中,除了白天夜間模式的轉換,大小咖啡還單獨闢出了一塊區域命名為「太小地方」,免費開放給藝術家們做展覽,而不是增加更多的座位。

最受當地居民喜愛的是咖啡店外的院落被設計成了一個對所有人開放的花園,放學的孩子們經常使用這裡的健身器材娛樂,周圍的老人們也會來到這塊難得的陽光區域曬太陽。

「它不是為一個咖啡館設計的,更像一個公共廣場的設計,強調開放和包容。北京包括公園在內的所謂公共空間都是被嚴格管控的,城市居民在裡面能享受到的民主生活相對有限。

從設計師的角度,我們希望通過跟商業品牌合作,利用街道商業空間來創造理想中的公共場所。通過活躍一個小空間,看看能對整條街道產生什麼影響,然後再想辦法擴大影響力。」嶽峰說。

最近嶽峰把餘留地為北京創作的10個生活空間繪製成了一張地圖,這些空間大都散布在胡同中,需要耐心尋找。

北鑼鼓巷店外的院落被設計成了一個對所有人開放的花園,放學的孩子們經常使用這裡的健身器材娛樂,周圍的老人們也會來到這塊難得的陽光區域曬太陽。

北京胡同的改造已經出現了很多的形態。雖然在改造的過程中遇到了不少問題,大量在胡同裡誕生的商業品牌被迫離開,想要在胡同裡拿到好的店鋪變得越來越困難,但總有那麼一群人一直在慢慢地把胡同變得更吸引人。

「北京從宏觀層面來說還是一個更開放的城市。」在張一芃看來,北京的胡同正在慢慢「進化」出自己最好的樣子。

在大小咖啡前門店的設計中還有一個隱喻,哪怕只在10.8平方米的夾縫中生存,依然可以看到陽光,「希望能帶給周邊的居民們一種想像力,原來我的生活還可以是這樣子的,而且價格還不貴。」嶽峰說。

(來源:第一財經YiMagazine  葉雨晨)

相關焦點

  • 指南| 是郵局也是咖啡館 細數京城27家胡同特色咖啡館 - 人民日報
    「我不在咖啡館,就在去咖啡館的路上。」周末的閒暇時間,不少都市人都喜歡找一家心水的咖啡館,享受一個人的咖啡時光,或是和朋友們小聚。尤其是胡同裡的咖啡館,每一家都有自己的特色,讓人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一個喘息的縫隙。
  • 胡同裡的咖啡館
    BARISTA SPECIALTY 大概位於胡同中間的位置,有一個大大的落地玻璃移門,在外面,就可以將咖啡館盡收眼底裡,這是一個透明的咖啡館。 咖啡館不大,只有吧檯的座位和沿牆的一排。鋁合金銀 + 黑色 +白色,製造了一個讓人舒適的小咖啡館。
  • 咖啡館:打卡拍照是標配,這些館子太上頭了!
    帶上電腦  享受著悠閒的背景音  咖啡館成為了家、辦公室以外的工作據點  是自由職業的最愛    京城韻味的胡同咖啡館,  遠離鬧市區的拉美風情cafe,  依靠創意特調打下半壁江山的魔都小館。主理人丁江濤對空間設計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京城內每間店面都有著特殊的設計風格。
  • 京城周末丨春日胡同遊哪裡去?前門外草廠胡同「最愜意」
    京城周末丨胡同小巷「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要想真切體會一座城市的歷史文化與風土人情,最好的辦法是自己親身去走一走、看一看。「京城周末」欄目將為大家推薦北京的展覽活動、胡同小巷、歷史遺蹟、文化小店,讓大家在閒暇周末,走出房間、走進城市,與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去感受北京這座城市濃鬱的文藝氛圍,去了解北京這座城市深厚的歷史文化。快來跟小印一起周末打卡吧!京城胡同遊,哪裡去?
  • 2018 北京胡同咖啡館指南 | 深藏灰瓦槐樹下
    ·····北京胡同咖啡館指南作者:高雪 圖片來源:見標註一直都覺得數字在描述一個有情懷的地貌或者時空的時候,會變得非常浪漫。Hidden Hours 小君梧桐咖啡 小君如果說以上的推薦都是帶著北方氣質的咖啡館,那麼方家胡同裡的雙城咖啡則是在北京城市肌理中的一扇通往臺北的窗。
  • 走訪北京咖啡館,這些館內都喜歡擺放什麼書?
    最近,筆者走訪了北京幾家咖啡館,我們一起來看看北京咖啡館裡喜歡放什麼書?有沒有什麼「北京特色」?胡同裡的北京特色:我與地壇小眾文藝類咖啡館在京城遍地開花,它們或坐落於宮城紅牆外,或是窄小胡同中。胡同,是北京的特色,沿著地壇公園東門向東步行約100米,在一個胡同內,我們能找到胡同咖啡館的代表——我與地壇。
  • 北京胡同裡的咖啡館,日本老牌咖啡店首家海外分店,咖啡杯是特色
    北京胡同裡的咖啡館,日本老牌咖啡店首家海外分店,咖啡杯是特色作為一個每天靠咖啡趕走睏倦,而漸漸對咖啡有了依賴的人來說,說不上對咖啡有多種愛,卻很喜歡在北京的各個角落發現形形色色的咖啡館,和朋友相約談事情,亦或是和閨蜜度過一段悠閒的時光,甚至是一個人遊遊蕩蕩突然累了的時候
  • 京城比景點更有趣的7家小店
    京城比景點更有趣的7家小店旅行何必追著景點人擠人,過一天他鄉的生活,在街頭巷尾的小店裡偶遇只屬於你的小確幸!京城7家美妙的小店,快去探店吧~紅葉石楠京城十大最文藝的咖啡館之一一家中西混搭的咖啡館,店內掛著的書法條幅,很有弘一法師書法的淡然味道。適宜情侶約會、家庭聚會、朋友聚餐、休閒小憩、隨便吃吃。曾是電影《分手合約》取景地。地址:東城區方家胡同46號。
  • 40平米胡同博物館裡的京城百年記憶
    63歲的他是一間京城老物件陳列室的主人,他希望為老物件們找一個更好的家,成為一座更像樣的博物館。陳列室容納了2000多件老北京胡同生活用品,時代橫跨近百年。在民俗學者眼中,這些瑣碎的民間生活物品延續了平民社會歷史記憶,填補了官方還原「城市記憶」的空白。
  • 在天台建起「小故宮」,看展喝咖啡逛胡同
    看著太陽升起又落下,消失在如織的胡同經脈裡。 慶幸隆福寺的人間煙火得以延續,再度成為京城生活美學的一部分。 等到北京疫情再次好轉時,帶好以下三樣事物,跟著有鹽君一起逛逛這座歷久而彌新的所在吧~ 1、準備好存儲卡
  • 北京胡同深處的咖啡小館
    店內所有咖啡都可以用拼配和單品豆子做,單品還可以手衝,豆子也單賣,很貼心哦~ 地址:雍和宮五道營胡同47號(近地鐵雍和宮站西南口)#我愛咖啡館##我愛咖啡館#五道營比想像中的還要各種風格獨特的小店雲集。朋友帶我來這家喝咖啡,雖然地方很小,但是咖啡好喝啊。
  • 香濃滋味:京城咖啡館推薦
    你是喜歡摩天大樓內的咖啡館,還是街邊樹蔭下藝術氣息的濃重的咖啡館,亦或是胡同裡安靜有點懷舊風格的咖啡館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北京的咖啡館,她們都有獨有的味道與標記……咖啡的獨特氣韻  專業咖啡館  豪坊咖啡烘焙館  這裡有目前中國獨家的哥倫比亞特種咖啡,年產僅3000袋,口感微酸而回甘
  • 綠色出行 逛京城——李大釗居住過的「紅色胡同」
    光影交通【綠色出行 逛京城——李大釗居住過的「紅色胡同」】西城區文華胡同24號院是李大釗同志的故居,是他在北京居住時間最長的地方。2017年開始,西城區集中力量推進胡同整治,突出「紅色基因」,美化環境。
  • 北京⑥家新開咖啡館,想和你一起感受冬日裡的暖意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京城北京,ID:jcbjtt】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北風潛入「悄無蹤」未品秋濃已立冬北京的咖啡館的開店速度並沒有因為冬天的到來而放緩似乎還保持著如「夏日般的熱情」雖然咖啡館永遠不嫌多但常去的就那麼幾家熟悉的老店久了難免想嘗試點新鮮的感受
  • 北京胡同裡的貓主題咖啡館,4張桌子,10幾隻貓撐起快樂小時光
    北京胡同裡的貓主題咖啡館,4張桌子,10幾隻貓撐起快樂小時光北京現在什麼樣的咖啡館人最多?除了各種層出不窮的網紅店以外,一直人氣超旺的就是各式各樣的貓咪主題餐廳和咖啡館了。好不容易等到清明小長假,早在放假之前閨蜜就相約去貓咖解壓,我自然是舉雙手贊成,北京大大小小的貓咖幾乎都去遍了,從最有名的貓小院到最小眾的貓咪森林,唯獨這家剛剛知道的鼓搗貓咖啡館沒去過,於是愉快的決定就去這裡好了。
  • 記錄京城胡同11個不期而遇,期待與你相遇!
    回顧這一年,我們重新認知了世界,感知了祖國,更是得到了從沒有的感受,也許你的生活、工作正悄悄的改變,也許你的認識和習慣也在發生變化,但不變的是我們對生活的熱愛,對這片土地的愛!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拍攝北京胡同近十年了,今年從6月份開始拍攝京城胡同,遇到了一些胡同裡的北京人和外地人,都是一些普通而平凡的人,就是這些我們身邊的人讓我們了解了北京人的熱情、厚道與孝順;外地人的淳樸、知足與吃苦,其實這幾十年來已經沒有北京和外地之分了。
  • 北京胡同裡的這間咖啡館,背後還藏著小小一間獨立客房
    北京的胡同裡住進了越來越多的小咖啡館。藏在香餌胡同 78 號的大小咖啡 BigSmall Coffee 就是一家。他們佔據了胡同小院裡的一部分,與他們做鄰居的是一戶老人家。臨街一側的 19 平米小屋承擔起咖啡館的角色。店主人告訴我們,她順帶租下了後方一個 15 平米的小屋,原是打算用作員工宿舍,之後又改了主意,「不如做成一個獨立客房。」
  • 2個臺灣設計師,在北京胡同裡開了一家最不賺錢的咖啡館
    ——繁體字咖啡館主理人 雪莉繁體字咖啡館藏在大鼓樓胡同裡,店裡隨處可見臺版的書籍雜誌,你可以隨意挑選購買也可以向老闆娘訂書。來繁體字咖啡館的顧客們,未點餐前,會收到一張繁體字的字帖,結帳時將寫好的字帖給店主便享受折扣,也是老規矩。繁體字咖啡館的店主是兩名來自臺灣的低調文人,主理人雪莉,雙子座,臺中人,畢業於三毛曾經執教的文化大學,專業中文。
  • 上海/北京獨立咖啡館合集,每一家都是生活美學的巡禮!
    如果你厭倦了流水線生產的連鎖咖啡,請馬住這一篇北京&上海獨立咖啡館圖鑑,那些隱匿在城市一角的咖啡香氣在哪裡,往下看 ↓▲本文分【上海獨立咖啡館圖鑑】與【北京獨立咖啡館圖鑑】兩部分。| 上海永康路附近不缺好咖啡館
  • 護國寺街以北的幾條胡同
    護國寺街以北有多條胡同,無論在歷史演變上還是在名稱上都很值得關注,試舉幾個有意思的例子。護國寺街以北胡同示意圖北京胡同名稱在不斷雅化過程中日趨文雅。在清代《乾隆京城全圖》中記作花局胡同,晚清《京城坊巷志稿》中稱為百花深處胡同,可見這條胡同中花繁葉茂的美景在清代已很著名。據《北京瑣聞錄》載,在明代萬曆年間,有一戶張氏夫婦在新街口南小巷內購買了一大塊空地。先是種菜,稍有積蓄後便廣植花卉,並挖池引水,疊山造池,建造了一片優雅的園林。吸引了許多文人雅士前來觀花賞景,飲酒賦詩,百花深處的名字傳遍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