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號2022的黃皮殲-20:驚現鋸齒狀蓋板,是航炮還是受油口?

2021-01-08 網易

2020-12-30 14:54:55 來源: 陶陶講歷史

舉報

  【話說軍世】作為國產最先進的戰鬥機,殲-20是目前世界隱身戰鬥機領域的代表作之一,其每一次最新動向都牽動著許多網友的心,最近,一架編號2022的黃皮殲-20,就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編號2022的黃皮殲-20:驚現鋸齒狀蓋板,是航炮還是受油口?

  近日,一架編號2022的黃皮殲-20隱身戰鬥機試飛照引起關注,當時很多人第一眼去看的位置是發動機,想要看看是不是這架新機換裝了發動機,不過眼尖的網友還是發現了這架飛機的「隱藏」秘密,就是一個新的「鋸齒狀蓋板」,在左側鴨翼根部的位置上。

  

  這個位置的這個設置是全新的,之前並沒有看到過,於是不少網友開始分析,這個位置加上的新裝備,究竟是航炮還是受油口?不過就多數人分析而言,大概率應該是航炮。

  

  主要原因是,雖然一直沒有清晰的殲-20隱身戰鬥機空中加油的畫面,但是實際上,早在2018年時,央視的相關節目中,就曾經出現過殲-20受油口的畫面,雖然打了馬賽克,不過開始可以明確的看到這個受油口的位置。

  

  

  當時的畫面上顯示,殲-20有一個內埋式、可伸縮的加油管,就在座艙右側,這不僅說明,早在殲-20設計時就已經考慮了遠航和空中加油的問題,還說明,這個加油裝置也早已裝備在機體上了。

  

  那麼,編號2022的黃皮殲-20,左側鴨翼根部的「鋸齒狀蓋板」是鋼炮的機率就比較高了,主要原因是在眾多戰鬥機常見裝備中,殲-20一直沒有展現航炮這種傳統「武藝」。

  雖然說隱身戰鬥機進入近距離空戰格鬥的機率較小,一般以遠程空戰為主(俊赫君也曾這樣認為),但是許多軍事專家也認為,隱身戰鬥機並不是沒有進行近距離空戰的可能,畢竟隱身戰機之間目前還都沒有進行過實戰,因此加裝上機炮,雖然會增加部分重量,但是確實能夠更安全一些。

  

  同時,仔細看的話,會發現編號2022的黃皮殲-20「鋸齒狀蓋板」的前方還有一個裸露的炮口,這應該是正在測試殲-20在飛行中使用航炮,畢竟,從隱身的角度而言,平時是不會直接將機炮口裸露在外的。

  而這個機炮的安裝,與F-22和F-35A戰鬥機的機炮布置有些類似,只是F-22的20毫米「火神」機炮在機身背部右側,F-35A的機炮位置則與殲-20相似度比較高,F-35的機炮在開火時,會將一個可開合的蓋子打開,平時不用的時候蓋上,以保證隱身性能不受影響。

  

  

  

  至於機炮開火時對於隱身性能的影響,其實個人覺得,還不如重量影響來的大,美軍空軍常用的20毫米M61A1「火神」6管航空機炮重量為120公斤,對於攜帶武器裝備較少的隱身戰鬥機而言,重量不小。

  而對於機炮開火時對於隱身性能的影響也不會有想像中的那麼大,一方面機炮艙蓋的面積遠小於內置彈倉和側單層的,機炮射速高,載彈量有限一般只有5百發左右,開炮產生的開合時間也很短,短時間增加的雷達發射也並不一定會高多少。

  

  另一方面,機炮的射程有限,M61A1「火神」的射程為3公裡,使用的時候一般都是極近距離的空戰了,此時這樣的距離,在對方戰機的雷達上,隱身因素已經被縮小到幾乎忽略不計了。

  因為即便對方是非隱身戰機,隱身戰機也只能做到遠距離隱身,儘量壓縮被發現的距離,但是近到幾十公裡時,隱身戰機在雷達上其實就已經十分明顯了,幾公裡的格鬥距離上,雙方幾乎「對臉」空戰時,還是直接「狗鬥」拼技術吧。

  [圖片1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殲-20新亮相,黑邊方框引人注目,航炮,雷射炮還是硬管受油口?
    最近,網上流傳兩張編號為2021、2022的殲-20原型機的圖片,從編號來看,這似乎是殲-20的第二階段原型機,也就是殲-20B,所以照片曝光後,網友們第一時間都是盯著殲-20
  • 新批次殲20戰機正式服役!採用太行發動機,鋸齒狀尾噴口異常醒目
    文/行人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科技實力的不斷進步,我國的國防工業也有了很大程度上的發展,我國空軍也有了像殲20,運20這樣的先進主力戰鬥機。在這些先進戰鬥機的加持之下,我人民空軍正在快速的向著戰略空軍大幅度邁進。
  • 殲20究竟有沒有機炮?有的話機炮究竟裝在哪裡?
    於是,本著讓殲20發揮更大優勢的意願,便想到了讓其主要承擔「踹門」的任務,當然,風險性極高的「狗鬥」任務是不會派殲20去完成的。對於美國的f22戰機,雖然是世上第一款五代機,但不得不說起設計年代已久較為久遠,和現在比起來,當時的空戰理論,依然還是會派出戰機加入到空戰格鬥任務之中,所以,儘管有了空空飛彈,航炮的加裝,依然要被延續下去。
  • 軟硬兼施,殲20有兩套空中加油系統?硬管接口在座艙後和F22一樣
    作為我國最先進的戰鬥機,殲20繼公開展示空中開彈艙之後,又在近段時間展示了空中加油的能力,這讓它的航程優勢得到進一步發揮。不過,目前大家看到的只是軟管加油系統,也就是殲20的座艙右側那個可以伸縮的內埋式受油杆。
  • 殲-20是全能型戰鬥機,美國人:中航一本小冊子洩了殲20重要性能
    殲-20的戰鬥機究竟如何?有各種分析報導,此前為美軍服務的權威機構認為殲-20功能更加側重於遠程截擊機的角色,這源於殲-20隱身特性和超過F-22一半以上的作戰半徑。另外,殲-20一直沒有展現過其攜帶了航炮,分析認為這款先進的隱身戰鬥機沒有設計機炮,這似乎是想證明這款戰鬥機並有準備與他的對手進行近距離的「狗鬥」。
  • 殲10C一雪前恥「擊落」殲16,有多少細節可供解讀
    「廠所之爭」當然,對於廣大的吃瓜軍迷們來說,面對「殲-10C大戰殲-16」這麼一個勁爆的新聞,最關注的話題應該還是「殲-10C和殲-16孰強孰弱」,要是再往深了說一層說不定就要把問題給上升到軍圈某個爭(Si)論(Bi)老話題:上去了。
  • 殲20發動機越短越強?鋸齒狀菊花噴管終獲突破,紅外輻射直降80%
    但其神秘面紗並未真正公開,只有懷疑裝備了渦扇15的殲20照片多次曝光。但可以肯定是是,現階段的殲20是確定更換渦扇10B了的,並且已經官宣。具體來說,此前權威央視媒體公布的一張照片顯示,殲20發動機的發動機噴口已經有了很大的改進,看起來與先前出現的殲20有些不同,殲20開始更換帶有鋸齒形圖案「菊花」的發動機,改善了後向雷達反射區,發動機的推力大大增加,重量變輕,總體推力比有了明顯的提高。
  • 殲-20最新照片曝光,疑似要加裝機炮,為下一代改進型做準備?
    2022號殲-20 據悉,在現代戰機已經邁進隱身時代,機炮依舊是各型戰機的重要機載武器之一,但中國殲-20設計總師卻首先打破了這一觀念,讓殲-20成為世界第一種為裝備機炮的隱身戰機
  • 渦扇15殲31轟20齊登場,美專家:將迎來巔峰
    眾所周知,制約我國空軍裝備發展的首要因素一直以來都是航空發動機的研發,許多性能優秀的戰鬥機因為受到發動機的研發進度限制,所以只能先安裝其他發動機用以代替,比如說殲20隱身戰鬥機在最早之前安裝的是俄制AL-31發動機,後來逐步換裝了我國國產渦扇10B發動機,性能相較之前有了顯著的提升,但是要想讓殲20隱身戰鬥機發揮其最大的效能,還是要看渦扇15「峨眉」發動機。
  • 艦載機是重型好還是中型好?我國殲20和殲31哪個更適合?
    但是我國艦載機的研發還有些慢,現在只有殲-15 一款重型機。我國的這幾艘航母都是中型航母,搭載殲-15 這種重型艦載機是否合適?作為一款艦載機是重型好還是中型好?而未來,我國殲20和殲31哪個更適合成為航母艦載機?
  • 三菱Ki-109 特殊防空戰鬥機與75毫米Ho-501航炮
    Ho-501航炮的研發1944年3月6日,大阪兵工廠開始將製造編號為3582、3583的兩門八八式75毫米高射炮改裝為航炮的工作。這項工作是一邊改裝一邊研發同時進行的。3月20日,陸軍第一技術研究所完成設計圖紙,大阪兵工廠撤除原有的高射炮架和俯仰機構,為其安裝了重新製作的炮架,新炮架採用鉻鉬鋼,預計能承受5.31噸的後坐力。4月下旬,Ho-501航炮在大阪陸軍軍械庫和大津川靶場完成了射擊測試,沒有出現問題。
  • 殲20全面換裝國產發動機,首次試飛性能出乎意料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人民空軍推出的新版招飛宣傳片中,赫然出現了國產發動機版本殲-20隱身戰機的身影。在人民空軍發布的宣傳視頻上,展示了一架裝備了隱身構型WS-10「太行」大推力渦扇發動機的殲-20隱身戰機起飛的鏡頭。據悉,本次曝光的這架殲-20隸屬於空軍某訓練基地某旅,該旅負責撰寫作戰訓練大綱任務,也負責擔負戰備值班。
  • 殲-6叫「六爺」,殲-10叫「棍子」,殲-20叫「黑絲帶」,中國戰鬥機...
    比如現在的殲-5,它作為我國生產的第一種噴氣式戰鬥機,於1956年7月試飛成功,被命名為56式戰鬥機。殲-6是1959年9月試飛成功,被命名為59式戰鬥機,等等。在1964年,我國開始實施飛機統一編號,新的命名方式是「裝備用途+數字代號」。
  • 迄今為止僅有一次大象漫步,殲20到底產了多少架?
    近日殲20戰機也流出了「大象漫步」的畫面,讓人賞心悅目的同時也放出了一個信息:這型戰機的量產工作已經進行到了相當的深度。圖為殲20殲20的產量一直是外界比價關心的問題。由於保密工作的優秀,殲20的產量一直撲朔迷離。一直到2019年,外界也只能通過該機曝光的編號推定該機產量已經超過20架,具體數目更是無從得知。
  • 北約把中國殲10叫做螢火蟲,那殲20呢?名字非常霸氣
    中國自主研製的第四代戰鬥機殲-10的北約代號就是「螢火蟲」,帶有很明顯的貶義色彩和嘲諷意味。我們國家擊敵的利器殲10系列戰機,幾款性能都十分優越,任何一款戰機放在地球上都有很重的位置,擊敵力度快、準、狠。關於殲10 ,「猛龍」是最符合它的氣質,看來北約還是沒有打聽清楚「猛龍」的威力。自然北約給殲10的代號為「螢火蟲」,這種態度確實是有些隨意了。
  • 北約將中國殲10命名螢火蟲,那殲20呢?名字兇猛霸氣
    以飛機的種類和作用作為命名的原則,按5大機種來分,殲擊機都是F,所有轟炸機都是B,C在前面的就是運輸機,直升機使用的字母則是H,除了這幾個類型以外的飛機,就用M進行編號。但是,當初正處於冷戰時,北約在命名蘇式戰機時態度非常草率。中國網友不禁擔心起我們中國的飛機是否也會被取一個怪模怪樣的名字。
  • 中國空軍王牌旅整建制換裝殲-20,背後的含義你看懂了嗎?
    近日,在中國空軍發布的一張編號為62001的殲20的照片引發網友熱議,主要原因在於此次曝光的殲20編號為「6」字頭的新單位,而非以前「7」字開頭的訓練實驗部隊。正在進行實戰化訓練的東部戰區某旅殲-20而按照報導,這支「6」字頭新單位就是在抗美援朝中湧現出的「王海大隊」,並且這支殲20首裝旅已初步形成戰鬥力。
  • 把殲-20技術給殲-16,殲-16就能打過F-35戰鬥機嗎?
    尤其是對於中國軍迷來說,因為中國目前現役的隱身機只有殲-20,並且殲-20目前的產量較小,在中國周邊200多架F-35戰鬥機的包圍下,總讓人覺得殲-20有些不夠用。殲-16的航電不錯,當然造價也就上去了從目前官方給出的信息上來看,殲-16重型戰鬥機的航電系統十分先進,並且造價很高,據說和殲-20隱身戰鬥機的造價已經十分接近。
  • 中國空軍「三劍客」殲20、殲16、殲10C,如何配合打滿全場
    當然,咱們之前也提過,這並不意味著殲-20不具備作為一種縱深遮斷機型使用的潛力,但以殲-20的基本性能以及中國空軍目前的空中戰役體系來考量,殲-20在這「三劍客」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一種強大的制空戰鬥機。
  • 殲-10戰機完成使命,不必勉為其難,接力棒交給殲-20
    要知道,當時殲-7戰機的最新改進型殲-7EG,作戰半徑才勉強達到800公裡,載彈量才區區1.5噸;號稱重型戰機的蘇-30,採用了兩臺與殲-10同型的AL-31F發動機,載重量也不夠才8噸。目前,增程的辦法包括兩種,一是最多加掛3個副油箱,重約3噸,那麼相應的載彈量也會相應減少,對面攻擊能力也就無從談起;二是進行空中加油,受制於加油機的保障能力,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航程短腿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