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院認為無罪的案件,法院可以判有罪嗎?

2020-09-05 賴建東律師

法院是居中裁判機構,實行的是「不訴不理」原則。如果檢察院提起訴訟,法院是可以不支持檢察院的公訴意見,作出無罪判決,或者作出罪輕判決的。這個角度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換一個角度,法院可以駁回公訴人或檢察員的無罪意見、罪輕意見嗎?

一、公訴人沒有指控的犯罪數額,法院可以認定嗎?

在奧某等涉嫌製造毒品罪一案中,有一單製造毒品的事實,涉及到12000多克的毒品數量。該製造毒品的事實雖然是檢察院作為全案起訴的製造毒品事實之一,但公訴人在法庭上明確指出,被告人奧某、愷某在來到中國之前,這些毒品已經製造出來,奧某、愷某來到之後,對這些毒品進行了提純加工,因此,奧某、愷某無需為他們所實施的加工提純行為承擔製造毒品的刑事責任,提純後得到的12000多克毒品不應計入他們實施毒品犯罪的數量中。

然而,法院認為,這12000多克毒品也應當計入奧某、愷某的毒品犯罪數量中,奧某、愷某也應當承擔製造毒品罪的刑事責任。主要理由認為:其一,製造毒品是一個延續的、統一的過程,在XX等人的同一犯罪故意下,先後組織多批次人員,在相對固定的場所,由相對固定的人員實施製毒活動,所涉製毒工作包括工廠選址、工場裝修、設備原料購買、原料混合反應、蒸餾乾燥、加熱冷卻、結晶提純、毒品包裝、毒品運輸等一系列相輔相成、相互銜接的工序,奧某、愷某所實施的加工、提純行為發生在毒品製造過程中,是毒品製造流程的一道環節、工序,直接產生了去除雜質、提高純度的效果,與其他製毒環節緊密相連,應整體評價為製造毒品的行為。根據有利於被告人的原則,對該批毒品數量的認定,應以加工提純後的12000多克為基準。因此,奧某、愷某加工提純得到的冰毒12000多克應當計入其二人實施毒品犯罪的數量。

筆者認為,對於公訴機關沒有指控的犯罪數額,法院不應該擅自增加到被告人頭上。公訴機關沒有指控,則辯護律師也沒有進行充分辯護,在這種情況下,法院擅自超越指控判決,顯然是非常不妥當的。

二、檢察員認為無罪,法院可以判決有罪嗎?

在檢察員和辯護人都認為被告人(上訴人)不構成犯罪,應當判決無罪的情況下,法院能否直接判決有罪呢?

例如,在張某涉嫌職務侵佔罪一案中,涉案公司是夫妻雙方共同出資成立、持股的,張某作為公司股東將公司收入不入帳,是否構成犯罪,成為雙方爭議焦點。一審判決認為:被告人張某是有限責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利用職務之便,隱瞞公司銷售收入34萬多元,採取將公司經營收入不計入公司財務帳目的手段,非法佔有並支配使用,數額巨大,構成職務侵佔罪。

張某上訴認為:公司是他與妻子以夫妻共同財產投資設立的,公司實際由其一人具體經營和管理,其侵佔的34萬多元貨款是自己家庭的財產,且用於償還了公司所欠債務,不構成犯罪。

二審檢察員出庭意見認為:涉案公司是張某夫妻二人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張某將公司的銷售收入不上帳的行為,不構成犯罪。

二審法院判決:涉案公司是依法登記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張某作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其在公司經營活動中,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公司的銷售收入不計入公司財務帳,非法予以佔有並任意支配使用,其行為符合職務侵佔罪的犯罪構成要件,依法應以職務侵佔罪論處。鑑於該公司的股東為張某夫妻二人,且張某所侵佔的貨款大部分用於償還其為設立公司所欠的債務,其侵佔行為社會危害性較小,犯罪情節輕微,可免於刑事處罰。判決張某犯職務侵佔罪,免於刑事處罰。

三、小結

在刑事訴訟制度構造中,法院是居中裁判的角色。檢察院將涉案犯罪事實起訴之後,法院才能審理犯罪事實是否成立,以及該如何準確適用法律,如何準確定罪量刑。但如果檢察院沒有起訴,則法院不應該審理;如果檢察院起訴之後又認為不構成犯罪,則法院也應當視為撤回起訴或者判決無罪。

當然,對檢察院提出的無罪意見、罪輕意見,法院該如何處理的問題上,刑事訴訟法及司法解釋都還沒有明確、細緻的規定,有待法律的進一步完善。

相關焦點

  • 「律師做罪輕辯護而法院判無罪」是誰埋的雷?
    因為刑事辯護辦的不僅是案件,更是別人的人生。對於那些搞「形式辯護」的同行,我也認為應當批判與揭露。但就這份判決書所暴露的問題來看,我認為被世人所指責的不能只是辯護律師,甚至可以說這位辯護律師不應當承擔主要責任。從判決書可以得知,檢察院指控被告人涉嫌開設賭場罪,但相關的證據卻顯示被告人開設賭場的事實並不符合該罪所要求的構成要件。
  • 最高法院大法官:有罪則判,無罪放人
    >一些本該由下級法院在正常程序中宣告無罪的案件,卻要通過層層請示上級法院後才予宣告;一些本該由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就能宣告無罪的案件,卻要通過與許多部門溝通協調達成共識後才予宣告;還有一些本該在兩審終審程序中就要宣告無罪的案件,卻因種種原因未依法宣告,導致無罪案件變成有罪案件進入執行程序。
  • 靖遠縣檢察院成功抗訴無罪案件改判有罪
    2020年9月14日,靖遠縣人民檢察院抗訴的原審被告人張某某詐騙一案,白銀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宣判,撤銷一審無罪判決,判決原審被告人張某某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六個月,並處罰金100002018年,該案提起公訴後,因被告人拒不承認詐騙事實,靖遠縣人民法院一審以證據不足判決張某某無罪,靖遠縣人民檢察院抗訴後,二審法院發回重審,重審後法院依然判決無罪。
  • 有罪則判,無罪放人!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和相關司法解釋規定,第一審人民法院審判刑事案件後,只能作出三種之一的裁判:● 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有罪判決;● 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無罪的,應當作出無罪判決;● 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無罪判決(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由此可見
  • 另一種中國式無罪|安某某盜竊案,法院變更罪名破壞生產經營罪
    眾所周知,無罪判決在中國極其艱難。司法實踐中,經常會存在「實報實銷」,免於刑事處罰,不認罪判緩刑,公安機關撤銷案件,檢察機關作不起訴決定,檢察院撤回起訴並作出不起訴決定,這些具有中國特色的「無罪判決」都被稱之為中國式無罪。
  • 檢察院的量刑建議對法院審判的影響有多大
    ,檢察院的公訴的時候,公訴書上一般都有量刑建議,比如說建議判三年有期徒刑,或者建議判緩刑,那麼對於檢察院這個量刑建議,在法院開庭審判的時候對判決結果有多大的影響呢,今天給大家做個詳細的講解。檢察院的量刑建議,是在偵察完畢的基礎上,向法院公訴的時候在公訴書中註明的一項建議,就像民事案件的起訴狀一樣,有訴求和建議權利,既然是建議,那麼從字面意思來說,法院審判是可以做參考,也可以不做參考的,從這方面來說,他對審判時候的定罪量刑影響不大。
  • 法院移送給公安的案件更難出罪嗎
    「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那麼有可能因為情節顯著輕微而出罪。,控辯雙方還可以通過和解、調解等方式結案,被告人可以因此無罪。如果認為構成犯罪,應當由公安機關受理的,檢察院和法院可以移交公安。此外,部分民事案件,法院在辦理的過程中可能會發現涉嫌刑事犯罪,那麼就可能會將線索及相關材料移送公安機關進行處理。前者的立案標準和一般的立案標準沒有很顯著的區別,後者要看具體的罪名。
  • 初中生被15人群毆反傷3人,為什麼檢察院堅持認為有罪?
    最近,司法機關出臺了關於正當防衛的司法解釋,正在此時,又一起校園欺凌的案件再次引發了人們對正當防衛的關注,一名初中生在學校被欺凌反傷3人,為什麼檢察院堅持認為他有罪呢?本文分析一下。小蔣後面被刑事拘留,檢察院提起公訴,指控小蔣構成故意傷害罪,吉首市人民法院一審判決小蔣屬於正當防衛,無罪釋放。法院認為,這是一起校園欺凌案件,小蔣在遭受15人無故毆打的時候,被迫實施自衛反擊。
  • 法院將刑事案件退回檢察院對當事人是不是好消息?
    我們認為,刑事案件到了法院後,法院退回檢察院主要存在兩種情況:第一,法院認為檢察院的指控「事實不清、證據不足」,要求檢察院補充證據;第二,法院認為案件無法定罪,建議檢察院撤回起訴。一、法院認為檢察院的指控「事實不清、證據不足」,要求檢察院補充證據根據刑事訴訟法及其司法解釋、人民法院組織法等相關規定,法院在審查檢察院提起公訴的案件後,認為案件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或者有違法情況時,可以退回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或者通知人民檢察院糾正
  • 瀋陽一村支書被判貪汙罪後又判無罪,法院賠償3.7萬餘元
    李某曾因涉嫌貪汙被檢察院拘留,李某認罪並主動退還贓款,但在後續的起訴中,李某又被判無罪。李某要求國家賠償。近日,法院公布了這起國家賠償案件。2007年12月28日,某村村支書李某因涉嫌貪汙罪被新民市人民檢察院刑事拘留,2008年1月4日被決定逮捕。
  • 對話 | 陳瑞華:法院為何不敢做無罪判決
    你們看看近年來大陸法院宣判無罪人數的數字,無罪率到什麼程度了?十幾年前,全國各級法院全年幾十萬刑事案件,判無罪的數千人;到了最近幾年,刑事案件數量一年超過百萬了,但判無罪的人才多少?不到九百個。按這個速度發展下去,20年後,中國大陸還有無罪的判決嗎?我把這稱為「驚心動魄的數字」。這些冷冰冰的數字表明了什麼?大陸的法院,從基層到最高,已經越來越不敢做出無罪判決了。但問題在於,刑事案件的質量在提高嗎?
  • 檢方指控開設賭場,律師做罪輕辯護,法院認定無罪:刑事訴訟相互制約的典範案例
    這也成為網絡上辯護人最受質疑的地方,你做罪輕辯護,人家法院給出了無罪判決,這不是打臉嗎?查了一下,這位辯護律師執業僅僅4年的年輕律師,現在看辯護經驗不足,特別是在當事人可能自己也有認為有罪的情況下,為了當事人的利益沒有行使律師獨立辯護權,反而成了罪輕之辯護。
  • 律師做有罪辯護而法院卻做無罪判決案例的「奇葩」現象解讀
    微信朋友圈有人轉發的一個案例,可以說驚瞎了我們的眼睛。這個案例是去年,也就是2019年6月15日出來的。這個案件的審理法院是佛山市順德區人民法院,案號是(2019)粵0606刑初789號,案由叫開設賭場罪。那這個案件怎麼回事呢,為什麼筆者說驚瞎了我們的眼睛呢!這個案例,簡單一句話講,就是被告人所委託的辯護律師對被告人做有罪辯護,而最終法院所做出的卻是無罪判決。
  • 刑事案件是否能夠撤訴?究竟哪些刑事案件可以撤訴呢?
    網友諮詢:刑事案件被害人可以撤訴嗎丁磊律師解答:對於刑事案件,被害人是否可以要求撤訴,要根據具體情況分析:1、如果是刑事自訴案件,則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六條的規定,法院對自訴案件,可以進行調解;自訴人在宣告判決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自訴。
  • 白銀靖遠:抗訴意見獲法院採納 被告人從無罪改判有罪
    ,經白銀市中級法院審理,撤銷了一審無罪判決,判決張某某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六個月,並處罰金10000元。2018年,該案提起公訴後,因被告人拒不承認詐騙事實,法院一審以證據不足判決張某某無罪,靖遠縣檢察院抗訴後,二審法院裁定發回重審,法院再次判決無罪。
  • 嫌疑人自認有罪,律師作有罪辯護,法官卻說「你無罪,回家吧」?
    在刑事案件中,我們通常見到的場面應該是這樣的:「檢察官公訴嫌疑人構成什麼罪,律師為嫌疑人作無罪辯護,法官採納檢察官的公訴意見判定嫌疑人有罪」。而本案真可謂奇葩至極,在審判過程中:「嫌疑人自認有罪,律師作有罪辯護,法官卻說:你無罪,回家吧!」,這究竟是怎麼回事,真是讓人大跌眼鏡啊。
  • 一個刑事案件從起訴到判決需要經歷哪些過程 有罪沒罪誰決定
    對於刑事案件,大都需要公安機關的偵察後檢察院公訴,然後法院判決定罪量刑送監獄,當然也有特殊的情形,比如自訴案件可直接到法院起訴,比如監察委調查的案件可直接移送檢察院審查起訴,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說說一般的刑事案件到法院後要經歷哪些過程,具體量刑方面是怎麼的,比如判處有罪或者無罪,罪輕或者最重具體是怎麼樣的流程。
  • 毒品犯罪辯護律師王如僧:法院判決無罪的,通常都是哪些案件?
    毒品犯罪辯護經驗分享系列(2):法院判決無罪的,通常都是哪些案件?在接受當事人家屬諮詢時,很多當事人家屬也會問,你有什麼關係,能夠幫他把人撈出來嗎。在我們國家當前的法治環境中,當事人及其家屬有這種想法,倒也正常。同時,不可否認,肯定也存在著一些成功案件。
  • 檢方指控開設賭場罪,律師承認,但要求輕判,法院認為:無罪
    大家想想,如果檢方指控你構成某種犯罪,你花重金聘請了律師,律師在法庭上洋洋灑灑發表辯論意見,承認檢方指控的罪行,只是要求進行輕判;結果法院判決:不構成犯罪。你說你鬧心不?是不是後悔請律師了?這樣的事情發生在廣東省順德市順德區。佛山市順德區人民檢察院指控稱,2017年8月,被告人但云飛接手經營佛山市生道餐飲服務有限公司,主要經營棋牌生意。
  • 最高法出臺司法解釋 規範法院審理檢察院抗訴案件
    審判監督程序是指有監督權的機關或組織,或者當事人認為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發動或申請再審,由人民法院對案件進行再審的程序。審判監督程序的意義是通過審判監督程序,可依法糾正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錯誤判決、裁定,有利於保證國家法律的統一,正確實施,準確有效地懲罰犯罪分子,充分體現和貫徹實事求是、有錯必糾的方針政審判監督策;有利於加強最高人民法院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以及人民檢察院對人民法院審判工作的監督,及時發現審判中存在的問題,改進審判工作方法和作風,提高審判人員的素質;通過審判監督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