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太極拳、送王船申遺成功 ,用英文怎麼講?

2021-03-05 河傳國際傳播學院

Taijiquan, also known as tai chi, is a traditional physical practice characterized by relaxed, circular movements that works in harmony with breath regulation and the cultivation of a righteous and neutral mind.

太極拳,是一種傳統的體育運動,特點是放鬆的循環招式,與調息、培養公正中立的思想相協調。

Originating during the mid 17th century in Wenxian county in Henan province in central China, it is now practiced throughout China by people of all ages and by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太極拳自17世紀中葉發源於河南省溫縣,習練者遍布全國各地,不限年齡、不限民族。

Taijiquan's basic movements center on wubu (five steps) and bafa (eight techniques) with a series of routines, exercises and tuishou (hand-pushing skills, performed with a counterpart).

太極拳最核心的動作是「八法五步」常規招式以及「推手」(兩人之間雙手的徒手對抗)。

The wangchuan ceremony and related practices are rooted in folk customs of worshipping Ong Yah, a deity believed to protect people and their lands from disasters.

送王船及相關活動源自於民間的王爺崇拜信俗,據稱王爺是可以保護民眾及其土地免受災害的一位天神。

The element evokes the historical memory of ancestors' ocean-going and honors the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the ocean. It also bears witness to the intercultural dialogue among communities.

送王船傳遞著人們對先輩走向海洋的歷史記憶,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見證了社群之間的跨文化對話。

42 entries in UNESCO's Representative List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List of Humanity.

相關焦點

  • 「太極拳、送王船」申遺成功,它們的英文怎麼說?
    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兩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漳州開發區「送王船」,申遺成功!
    漳州開發區「送王船」,申遺成功!△ 2018年,漳州開發區「送王船」活動現場連同剛剛成功申遺的「太極拳」至此,我國42個項目列入非遺名錄居世界第一!
  • 太極拳、送王船申遺成功 中國總數居首
    2020年12月16日,河北省邯鄲市太極拳愛好者在練習太極拳。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兩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送王船申遺成功!送王船指的是什麼?怎麼由來的?
    12月17日,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和送王船申遺成功,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那送王船指的是什麼?怎麼由來的呢?小編帶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 太極拳、送王船成功申遺 中國非遺項目數世界第一
    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以下簡稱「送王船」)兩個項目,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至此,我國共有42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冊),居世界第一。太極拳愛好者正在打太極。
  • 太極拳申遺成功「圖」
    記者從文化和旅遊部獲悉,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兩個項目,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廈門首個申遺成功的項目「送王船」是什麼活動?
    12月17晚,中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項目申遺成功,稱為廈門市首個申報成功的項目,如果不是老廈門人,你可能不知道什麼是送王船。
  • 圈粉4億的頂流IP:12年等待 太極拳申遺成功
    消息 太極拳、送王船列入非遺代表作名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會」)第15屆常會於2020年12月14日至19日在線上召開。本屆常會共評審57個國家申報的50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 中馬「送王船」聯合申遺成功宣傳活動在廈舉行
    新華網 劉默涵 攝  新華網廈門12月22日電(劉默涵)22日,中馬「送王船」聯合申遺成功宣傳活動暨閩南海洋歷史文化論壇在廈門同安舉行。活動旨在對中馬「送王船」聯合申遺經驗進行總結,對申遺後閩南海洋文化的保護與傳承進行探討,以進一步推動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聯合申報和保護文化遺產,攜手共建面向海洋、面向未來的文化共同體。  2020年12月17日,中國和馬來西亞提名的「送王船」項目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點亮全國多城地標 共賀太極拳項目申遺成功
    北京時間2020年12月17日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傳來喜訊: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和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兩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送王船」申遺成功 該民俗活動在泉流傳久遠
    「送王船」申遺成功,該民俗活動在泉流傳久遠——閩臺 「王爺總館」 在泉州泉州網12月19日訊 (記者 陳智勇)由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於17日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太極拳申遺成功_中國政庫_澎湃新聞
    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項目,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太極拳自17世紀中葉形成以來,世代傳承,習練者遍布全國各地,並在海外有著廣泛傳播和傳承。太極拳對於習練者的性別、年齡、體質、職業、民族沒有限制,通過習練太極拳,人們在修身養性、強身健體的同時,也傳承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
  • 太極拳申遺成功背後,這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2020年末,太極拳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成功,絕對是河南乃至國家的大喜事。你對太極拳的印象是什麼?是《太極宗師》中的武功絕學,還是公園裡老人們緩緩出拳的健身項目?2020年12月17日,太極拳被列入了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時間,太極拳成為了人們熱議的話題。那到底什麼是太極拳?申遺背後又有哪些故事,讓我們走進太極之鄉——溫縣,聊聊太極拳。
  • 送王船申遺成功!廈門人歡呼吧~
    送王船申遺成功!12月17日,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民俗活動「送王船」,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送王船」由中馬兩國聯合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具體由廈門市和馬六甲州為主共同承辦。這是我國第一次與「海絲」沿線國家聯合申報成功的典型案例,體現了人類普遍的共同價值,成為實現人類持久和平的對話資源。
  • 太極拳申遺成功_中國網
    17世紀中葉,陳家溝人陳王廷在家傳拳術的基礎上創編成太極拳,經過三百多年的發展,形成多個流派,數億習練者遍布世界各地。太極拳申遺成功的消息,讓這個黃河北岸的小村沸騰起來,也讓陳紹傑覺得「腰板兒硬了」。緩抬腳,輕落步,一起一落間,太極拳滲透出中國傳統文化與古老哲學;靜制動,柔克剛,一招一式中,太極拳浸潤著東方文化的包容與力量。
  • 太極拳申遺成功背後的故事
    □本報記者溫小娟「太極拳申遺成功,河南人這麼多年的夙願終於實現了!作為參與者、見證者,面對這歷史性的一刻是深深的感動和驕傲。」12月17日晚,太極拳申遺文本撰寫組組長、河南省文化藝術研究院研究館員尚春升感慨道,申遺成功是與從國家到地方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省文化和旅遊廳持之以恆的努力分不開的,凝聚著河南文化工作者以及太極拳非遺傳承人的汗水和心血。太極拳是繼皮影戲、二十四節氣之後,我省第3個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項目。
  • 太極拳申遺成功 古城武術人拍手稱快
    省太極拳公開賽吸引340名太極高手參賽"說起來也真是巧,武術申遺成功和今年的省太極拳公開賽成功舉辦幾乎在同一時間,真可以說是雙喜臨門啊!"陝西省武術協會傳統拳專業委員會副主任、西安市武術協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方秀敏禁不住感嘆道。
  • 繼韓國申遺成功後,才不到24小時,中國也傳來申遺成功的好消息
    就在16號韓國申遺成功之後,不到24小時的時間,中國也傳來申遺成功的好消息,那就是中國的「太極拳」和聯合馬來西亞關於「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實踐」也申遺成功了,這個消息令人振奮。
  • 馬六甲州對華特使:送王船共同「申遺」加深馬中兩國文化交流
    中新社馬六甲12月18日電 (記者 陳悅)中國和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以下簡稱「送王船」)於北京時間17日晚獲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馬六甲州對中國事務特使顏天祿對中新社記者表示,此次共同「申遺」堪稱一大創舉,有助於進一步加深馬中兩國文化交流。
  • 張三丰也成韓國人 日韓印都在搶太極拳申遺
    申遺癥結 很難用準確的語言定義太極拳雖然太極拳申遺的情勢緊迫,但光著急也不是辦法,申遺7年無果,其中的癥結也值得梳理和反思。在陳氏太極拳的發源地溫縣陳家溝,英國人Joe很像一個本地人,他的中文名字叫陳少龍,他在這裡已經待了15年,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帶著一點溫縣味兒,甚至當地的俚語也會說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