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半截粉筆,寫不盡才高八鬥;一根教鞭,勾勒出人生春秋;諄諄教誨如三月春風,辛勤培育似大海情深,桃李滿天下,春暉遍四方。這就是老師,是他們為夢想插上翅膀,是他們為青春點燃希望。
在全國第36個教師節來臨之際,濟南市也評選出了40名教書育人楷模,其中10名教師獲評「2020濟南最美教師」。為此,大眾網·濟南與濟南市教育局聯合推出大型系列新聞報導:《最美是你——專訪泉城40名優秀教師》,用文字記錄他們的生活和工作。謹以此,獻給所有奮鬥在教育崗位上的老師們。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肖陽 濟南報導
9月4日,2020濟南最美教師暨濟南市教書育人楷模頒獎典禮舉行,濟南市北苑小學教師潘喆獲濟南市教書育人楷模稱號。
堅持立德樹人 披荊斬棘屢交精彩成績單
2019年10月,聊城體育館中鼓聲咚咚,號聲嘹亮,這裡正在進行山東省鼓號操比賽。在這裡,北苑小學的孩子們獲得了金號獎。孩子們歡呼雀躍著,簇擁著他們的輔導員老師潘喆,此刻,潘喆也和孩子們一樣淚光閃動,為孩子們收穫到滿滿的集體榮譽感而幸福著。
潘喆帶領的這支鼓號隊,五年來一路披荊斬棘,連獲省市五個金號獎,不斷創造和刷新著學校的歷史。
2014年獲得天橋區鼓號操金號獎,2016年獲得濟南市鼓號操金號獎,2018年蟬聯濟南市鼓號操金號獎,2020年獲得山東省鼓號操金號獎……獎項的獲得是隊員們努力的成果,但獲獎的過程卻是他們成長路上永不磨滅的印記。
「潘喆老師堅持立德樹人,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積極開展具有新時代特點的少先隊活動。開展的教育活動深受同學們歡迎。願她為黨育人、為國育才,譜寫新時代教書育人的華美篇章。」校長宿樸厚說。
潘喆,已經在熱愛的輔導員崗位上堅守了近二十年。在同事安文靜眼中,她為孩子們播下了希望與夢想的種子。「我曾悄悄拍下一張晨光中潘老師和鼓號隊指揮在一起的畫面:她的眼神親切而堅定,靜靜地聆聽隊員的困惑,一次次為隊員示範規範動作,她的微笑與信心,伴著晨曦,一起灑進隊員的心田。我覺得此刻的潘老師真美。」
堅守理想信念 播種紅色基因
潘喆忠誠於教育事業,熱愛學生,擔任學校大隊輔導員十幾年如一日,兢兢業業,踏實肯幹。通過開展隊員們易於接受的活動,講述中國故事、播種紅色基因,致力於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
疫情期間,看到社區退休老黨員協助居委會體溫檢測工作非常勞累,潘喆主動承擔起志願服務工作,寒冷的日子中,她一站就是半天。
「潘喆老師是紅色基因的一線宣傳者,她時刻不忘教師及輔導員身份,時時處處抓住教育契機,開展教育活動。疫情期間學英雄、贊英雄,讓學習生活也變得更加有意義。在工作生活中,她嚴格要求自己,身體力行,為他人做出了榜樣。」學校老師趙小玲說。
開展網上助學活動以來,她引導學生們從身邊的人和事觀察疫情的影響,從新聞報導中感悟醫務工作者大愛奉獻。
同時,潘喆引導少先隊員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疫情期間「星光照耀我成長」活動中,孩子們深刻體會到責任、擔當,理想的種子在心中生根;英雄中隊活動中,王星光、雷鋒、鍾南山等名字熠熠生輝,愛國情植根在每個學生心中。
此外,潘喆組織學生在解放閣開展「我與祖國共成長 爭做小小追夢人」主題隊日活動。在這裡,一年級學生成為了光榮的少先隊員。活動中,很多圍觀的群眾駐足欣賞,並流露出讚許的目光。
潘喆精心策劃每年兩次的開學典禮,講述中國傳統文化。「美食節花燈展」受到大家的喜愛,成為北苑開學季主打品牌,開學已然成為所有孩子們期盼的日子。
活動歷年來不斷創新,點讚卡改成現金購買,「美食節」高潮迭起。活動後,大家討論著如何讓掙的錢花得更有意義——有的購買圖書、有的購買小獎品,顧玉豔老師帶著學生們把錢全部買成糧油米麵,捐獻給南部山區的孤寡老人,上演了一段公益奉獻的佳話。
升旗課程日趨完善,成了紅色基因的「駐地」。大家在這個平臺上講述英雄故事、展示愛國情懷,樹立了優秀的學習榜樣。學校發揮「紅領巾廣播站」的宣傳能量,鼓勵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去發現新聞、找到新意,嘹亮的少先隊之聲,每周五準時在校園上空迴響。
「紅領巾襯著青春臉龐,少先隊旗高高飄揚;紅色的基因,在革命故事中清晰,凝聚黨團隊、傳遞信念的力量。紅色中喚起萬千孩子笑靨如花,前行時驅散下一代旅途的迷茫,忙碌裡播撒下星星火炬的火種,未雨時綢繆著中國少年人生的航向。潘老師是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的親密夥伴和成長導師。」副校長李啟祥說。
堅守道德情操 身正是範為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潘喆堅持身正是範,影響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感恩活動」中,學生們歷時21天呵護一隻雞蛋成功孵化出小雞,體會到了父母無私的付出,更感受到生命的可貴;「手拉手」活動中,潘喆帶領學生們體會給予的快樂,被人關愛的溫暖;「仰望星空」活動裡,學生們通過親身經歷疫情的「聽說讀看想」,明白誰才是真正的明星,人生的理想和目標悄然在心底紮根;「小鬼當家勞動光榮」的參與過程中,學生們獲得了珍貴的勞動體驗。
「潘喆老師學識淵博,教學細緻認真,燦若陽光的笑容,如春雨綿綿潤澤著學生的心田。她總能以特有的敏銳和細緻,設計、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教育性,潤物細無聲地進行了思想道德教育。她就是以這種用心的工作態度和無私奉獻的精神,贏得了中隊輔導員們的尊重和全體隊員的愛戴。」謝謝老師李敏說。
築牢紮實學識 用智慧啟迪智慧
教學過程中,潘喆勇挑重擔,哪裡有需要就到哪個年級,常年擔任小語高段教師,兢兢業業教好每一屆畢業班。新接班的時候,面對在家長會上拍桌子的家長,她沒有逃避,坦誠相待,以真心換真情,以活動促發展,班級各項工作漸入佳境,「圖書漂流」讀書活動讓學生受益匪淺。
潘喆創造性地開展了兩大活動,一是讀書晉級活動,通過晉級檢查的方式促進讀書常態化,家長參與過程評價,有布置、有檢查、有實物獎勵,提高了學生課外閱讀的質量和積極性。二是堅持小組捆綁式評價,小組成員平均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最後成績,營造出濃厚的互幫互助氛圍,增強了學生們為小組增光的集體榮譽感,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得到很大提升。潘喆所帶畢業班語文成績在學區中名列前茅。
學校老師法穎認為,潘喆從教22年來,愛崗敬業,愛生如子,專業上孜孜以求,從不抱怨;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語文能力,師生關係融洽和諧,深得學生的喜愛是年輕教師學習的好榜樣。
「潘老師的課堂氣氛十分活躍、輕鬆、有趣。她會結合親身經歷、所了解的或是結合新聞,把課本知識拓展,更加生動地講出來。學生有錯她會第一時間讓我們改正過來,是一個極其認真負責的老師。」學生梁宇彤說。
心存仁愛之心 讓每個孩子都有更好發展
在她的堅持下,「陽光好少年」雛鷹爭章活動已開展十餘年,四級兌換的爭章活動極大地激發了隊員們的參與熱情。彩卡、獎章的發放和兌換,實現了隊員評價的多元化、全方位化。通過雛鷹爭章活動,少先隊不再只是優秀者獨舞的舞臺,而成為了所有隊員們的展示平臺。每到學期初,中隊輔導員都搶著來領陽光少年綠卡,老師們都說:「潘老師,你這卡太好用了,卡一亮,孩子們立馬快、靜、齊。」
「陽光卡」像一縷縷溫暖的光束,照亮和溫暖著每一個孩子。
「我的語文老師很幽默,又很嚴厲。那次我的午飯不小心灑了,她把自己的飯菜分給我一半,連雞腿也給了我,師愛的滋味永駐我心間。潘老師就像我的母親,她把我們都當成了她自己的孩子。」學生陳哲說。
家長張昕瑞媽媽說:「當班裡孩子議論我女兒臉上的胎記時,孩子嗚嗚大哭。是潘老師在全班面前公開維護女兒的自尊,讓瑞瑞知道了她是上帝最愛的小天使,上帝親吻過的孩子都要留個記號。潘老師從未缺席過一節語文課,網課中也絞盡腦汁地直播。」
幸福與肯定伴隨著逐夢路上紛至沓來,一個個榮譽浸透了潘喆與學生在逐夢路上的汗水和歡樂,並先後榮獲:全國班隊會錄像評比一等獎;山東省優秀少先隊集體、山東省優秀輔導員、山東省少工委隊活動方案評比一等獎、濟南市紅旗大隊、濟南市優秀班主任、濟南市七項技能大賽舞蹈類、美術類一等獎兩項、市教科室語文論文一等獎、天橋區教育質量先進個人、天橋區德育先進個人;多次榮獲天橋區優秀班主任、優秀黨員、優秀教師、優秀輔導員等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