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新高考"3+3"模式下,選考物理的考生有這3大優勢
2020年高考已漸漸落下帷幕,今年有些省份面臨新高考改革,文理不分科,考試科目為3(語數英)+3(物化生史地政任選3科)的模式。這種模式的改變,給很多考生和家長帶來了不適,在填報志願時發現,有的考生雖然考了高分,但卻因為沒有選考物理,許多名校和專業無法填報。
-
新高考 3+3模式,3+1+2模式
>3+3模式就是高考考6科,語數外三科不變,外語改成一年兩考,除了高考考一次外,高三還會組織考一次,但是考的是聽力。3+3中的後一個3指的是從高中政史地物化生六門科目中任選三門作為高考科目,學生可以自由選擇,但這個自由還不是完全自由,並非喜歡什麼就學什麼,還需要結合職業定位去選,要結合大學可選專業範圍、個人興趣喜好、成績定位等多方面因素綜合考慮去選科。高考3+3採取的是等級賦分模式,也就是選出的三門選考科目不直接評分,而是以等級形式呈現,然後再換算成分數。
-
2020年新高考,選考物理考生笑了
2020新高考,選考物理的考生僅佔39.31%> 山東2020年高考各類別分數控制線是:普通類特殊類型招生控制線是532分,一段線是449分,二段線是150分,「3+2對口貫通分段培養」高職志願填報資格線399分。
-
八省市2021年新高考統一為3天 「3+1+2」模式是什麼模式,考生一...
八省市2021年新高考統一為3天 「3+1+2」模式是什麼模式,考生一起來看看時間:2020-12-30 18:19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八省市2021年新高考統一為3天 3+1+2模式是什麼模式,考生一起來看看 八省市2021年新高考統一為3天是在12月29日的消息,具體是河北
-
再強調一次,新高考模式下這14個省份的考生,選考物理真的重要
01.2021年14個省份採用新高考模式按教育部的規定,在2020年部分省份實施新高考基礎上,2021年新高考地區再增加8個省份。具體而言,2021年北京、天津、海南、山東、上海市、浙江6省份採用新高考的「3+3」和「6選3」(浙江省是「7選3」)模式;江蘇、河北、湖北、遼寧、廣東、湖南、重慶、福建8省份採用新高考「3+1+2」模式。
-
新高考"3+3"模式下,選考物理有哪些優勢?
2020年高考已漸漸落下帷幕,今年有些省份面臨新高考改革,文理不分科,考試科目為3(語數英)+3(物化生史地政任選3科)的模式。這種模式的改變,給很多考生和家長帶來了不適,在填報志願時發現,有的考生雖然考了高分,但卻因為沒有選考物理,導致許多名校和專業無法填報。
-
告別文理分科 實行「3+3」模式 山東2020年「新高考」今日啟幕
年高考的考生前往山東省實驗中學考點提前探營。 本報7月6日訊(記者張展銘)「明天就要上『戰場』了,我充滿了信心,高考必勝!」7月6日下午,在山東師範大學附屬中學考點門口,剛看完考場的考生劉超興奮地說。7月7日,我省正式迎來2020年「新高考」,與往年不一樣的是,今年我省高考將不再採用文理分科模式。「3+3」模式的正式到來,備受考生、家長和社會的關注。
-
今年日本高考取消英語,我們是否跟進?「3+3」高考制度亮點更多
據日本媒體報導,日本文部科學省決定今年實施高考改革新方案,2020年起取消英語科目考試。插圖:高考改革不斷推進「3+3」高考制度,就是文理不分科,除了語文、數學、外語三門必考科目之外,學生可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科目中自主選擇3科。
-
新高考3+1+2模式下的憂慮和困惑
這個方案相比3+3模式有了很大的改變,那就是除了選擇語文,數學,外語之外,再做兩次選擇,第1次選擇是在物理和歷史科目中選一科,第2次選擇是在化學、生物、政治、地理4個科目中再選兩科。這種高考模式和3+3最大的不同就是原來選擇餘地大,高中教育不太好操作,現在的搭配是半自由狀態,也就說相比過去的文理分科比較自由,相比3+3,有一定的固定性。
-
天津高考新政策,3+3模式是什麼,作為家長的你你真的清楚嗎?
2019年是天津高考最後一次執行「3+X」政策,不僅是應屆生,更包括一些社會考生(也就是復讀生),在這次高考過後,天津高考改革的「新高三」就要第一次進行高考,所以很大程度上對今年參加高考的考生來講,明年的壓力會比較大,因為2020年的第一屆「新高考」的招考政策以及相關配適政策對「3+X」的考生有很大的影響。
-
2021年「3+1+2」新高考模式下,物理必考19個專業名單
我們都知道,2020屆畢業的高三學生是最後一屆滿分為450分的考生了。因為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一學生開始,重慶、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這8省市的考生,將在明年(2021年)正式啟動高考綜合改革了。
-
河南高考改革方案解讀:實行「3+3」模式 增加英語聽力
;新高考實行「3+3」的考試模式,文理不分科,英語一年兩考,增加聽力考試內容;從2017年起,本科三批與本科二批合批錄取,逐步減少普通本科錄取批次。根據方案,河南省將於2018年啟動普通高校考試制度綜合改革,並有序出臺相關配套改革方案,到2020年,初步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模式,進一步健全促進公平、科學選才、監督有力的體制機制,構建順應時代要求、符合教育規律和河南省情的考試招生制度。方案明確,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普通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啟動普通高校考試招生制度綜合改革。
-
新高考「3+3」模式是什麼?推廣難度大嗎?
新高考「3+3」模式,從點開始到現在,逐一推廣, 2020年又有幾個省份加入了這種模式,今年實行這種模式的省份有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東和海南,共6個省市。高考模式是,語數英這3科是必考的科目,每科150分,共佔450分。另3科是考生自主選考科目,在政史地理化生6科中任選三科,每科100分,共計300分。
-
別把新高考3+1+2模式賦分制和3+3模式賦分制混淆在一起
近日江蘇新高考化學科目被大部分學生棄選而引起輿論和廣大網友的高度關注,有說「30萬考生中選擇化學科目的只有2.7萬」,不知數據來源是否確鑿,但是筆者自己一直堅持,考生應該以未來的職業規劃為目標進行選科,該選化學者還是選擇化學,別因為化學難、棄考者眾而隨波逐流。高考選科到底該怎麼選,在網上有眾多的內容、視頻和文章對此做了詳細的說明,在此不作重點討論。
-
河南:高考改革方案解讀 實行「3+3」模式增加英語聽力
大河網訊(記者許會增)河南省將於2018年啟動普通高校考試制度綜合改革,並有序出臺相關配套改革方案,到2020年,初步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模式;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普通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啟動普通高校考試招生制度綜合改革;新高考實行「3+3」的考試模式,文理不分科,英語一年兩考,增加聽力考試內容;從2017年起,本科三批與本科二批合批錄取
-
新高考模式3+1+2,「物理」價值水漲船高,「化學」地位有些尷尬
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簡稱「高考」,是中國合格的高中畢業生或具有同等學力的考生參加的選拔性考試,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如今高考改革,多省已實行「新高考模式3+1+2」。新高考模式3+1+2多省實行文理分科,文科是「政史地」,理科是「理化生」,但是文理分科讓學生所學到的知識比較極端化,因此多省改為「3+3模式」,但奈何3+3模式當中,很多都會出現「棄物理」的現狀,所以將其改為「3+1+2模式」。
-
高考分數不是考生實際考取的卷面分,需要重新賦分,這樣公平嗎?
新高考改革陸續推行,目前已有山東、浙江、海南、北京、上海、天津等省市實施。伴隨新高考改革的是高考分數採用賦分制,而不是考生自己實際所考取的分數,很多考生和家長都對這種賦分制抱有疑問,重新賦分是否公平?賦分是如何進行的?
-
注意,新高考「3+1+2」模式下,不選物理也能讀理學專業
而實施新高考後,特別是「3+1+2」模式下,首選科目是歷史的考生能選擇理學類專業嗎?又有哪些專業可供選擇呢?筆者結合河北省選科要求目錄,整理了以下幾個方面供即將迎來新高考的考生及家長參考。一、理學門類專業範圍根據教育部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20年版)》,理學門類下設12個專業類別,共42個專業。
-
2020年高考全國二卷理綜物理20分壓軸題是否為原題?
2020年的高考學子們太不容易了,他們經歷了疫情的考驗,又經受了高考的磨練。雖然2020年高考本一批錄取工作已基本結束,有的考生已走進了自己理想的大學,但有的考生因高考失利,造成終身遺憾。高考失利的原因很多,有的是發揮失常,有的是平時學習不夠努力,還有的可能是因為沒有刷到原題……什麼叫高考原題?
-
實行3+1+2新高考模式,是如何將考生成績計入高考總分成績?
2021年起,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南、廣東、重慶、湖北等8省將開始實施3+1+2新高考改革政策。對於新高考,很多同學還是不太理解。2021年起,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南、廣東、重慶、湖北等省夏季高考的總成績構成是:總成績(滿分750分)=統一高考科目成績(450分)+選考科目成績(300分),具體如下圖:統一高考科目:語文、數學、外語使用卷面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每門滿分1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