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臺灣塑化劑問題產品仍在淘寶網有售

2020-12-22 網易新聞

新華網杭州6月2日電(記者 段菁菁)受到塑化劑汙染的臺灣產品遭圍追堵截,2日,記者在淘寶等購物網站發現,大部分被列入「黑名單」的臺灣食品及疑似含有塑化劑的問題產品已緊急下架。

1日,記者在中國最大購物網站淘寶網搜索「黑名單」上的問題商品,還能顯示搜索結果。一家主打「臺灣進口」食品的淘寶零食店內顯示,「統一甘蔗汁」最近1個月的成交量為23件,其中還有1件是當日成交。

而2日下午,記者再次輸入「臺灣寶礦力」、「統一甘蔗汁」等關鍵詞,相關產品已全部下架,即便查詢到相關商品信息和圖片,也無法進行正常交易。而另一個被臺灣媒體曝光有3款果凍產品疑似遭到塑化劑汙染的品牌「盛香珍」,結果顯示仍有3000餘件寶貝在售。

隨著臺灣塑化劑風波不斷擴大,塑化劑不僅被檢測在食品飲料、保健品、藥品中存在,在進口化妝品等生活用品中也被發現。為了消除公眾的恐慌心理,不少出售化妝品、文具、玩具的網店商家通過加注關鍵詞等方式緊急向消費者「澄清」。

記者在淘寶網上輸入相關關鍵詞,一款23色有機指甲油特別標明了「無塑化劑」。此外,無線滑鼠、盆栽太陽燈、耐高溫矽膠茶包、儲蓄罐、馬克杯、迷你風扇、家庭煮蛋器、保溫飯盒等商品,也紛紛在寶貝說明中重點註明「無塑化劑」。

記者從淘寶網了解到,自前幾日媒體陸續報導臺灣問題食品後,淘寶就成立了專門調查組,對被曝光的臺灣問題食品進行排查及下架處理。相關負責人表示,由於淘寶網每天在線商品達8億件,問題產品全部下架可能還需要一兩日時間。

本文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塑化劑汙染波及化妝品
    問題產品不僅涉及運動飲料、水果飲料、茶飲料,水果糖漿、兒童鈣片、乳酸菌咀嚼片也被捲入其中。而且,由於連日來每天都有更多食品被檢驗出含有塑化劑,所以尚無法斷定其影響範圍究竟有多廣。  據了解,化妝品在製造過程中會加入定香劑,很多定香劑中會有塑化劑的成分。
  • 化妝品也涉「毒」 美伊娜多的香水被查出塑化劑
    化妝品也涉「毒」  臺灣塑化劑風波正愈演愈烈,截止5月30日,受牽連的廠家已經達到206家,可能受到汙染的產品是522項。許多知名品牌的運動飲料、果汁等食品被查出遭到汙染,而且可能銷往其他國家和地區。問題產品不僅涉及運動飲料、水果飲料、茶飲料,水果糖漿、兒童鈣片、乳酸菌咀嚼片也被捲入其中。
  • 上海兩超市售臺灣問題產品 5019瓶飲料緊急下架
    目前,臺灣衛生部門已經緊急向世衛組織通報,通過相關窗口通知大陸方面。  記者昨天從市工商局獲悉,本市有兩家超市出售問題產品,目前已經下架,市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也表示正在緊急調查中。今天上午,記者再次跟隨工商部門赴超市對臺灣問題飲品進行檢查。
  • 專家談塑化劑事件:企業的道德良心很重要
    圖/IC臺灣起雲劑(即乳化穩定劑)被非法添加塑化劑事件發生後,記者探訪長沙幾大主要超市暫沒發現問題產品,但網上依然有人在購買。湖南省檢驗檢疫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網絡銷售還是進出口食品監管的真空地帶。他建議消費者學會辨別,同時網購食品要慎重。「安全可靠的食品歸根結底要靠企業生產出來,因為監管部門也很難預測,下一步會再有什麼非法添加物出來。
  • 記者調查顯示部分玩具及食品包裝等含塑化劑
    臺灣「毒飲料事件」愈演愈烈,其中含有的鄰苯二甲酸酯(DEHP,也叫「塑化劑」)成了「眾矢之的」。昨天,記者對南京市面上的臺灣飲料進行了了解。從南京工商部門目前檢查的匯報情況來看,尚沒有發現來自臺灣的問題飲料。
  • 臺灣衛生署:已制定塑化劑監測指標
    食品夥伴網訊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北市衛生局日前公布去年抽驗市售食品塑化劑報告,在322件檢體中檢出10件產品塑化劑含量超標。臺灣衛生署表示,去年10月已頒訂企業指引,建立監測指標,且10件都屬舊案。
  • 澳門回收臺灣問題產品
    澳門特區政府1日消息:特區政府食品安全統籌小組下設技術小組1日接獲香港食物安全中心通知,表示檢出由臺灣生產的盛香珍蒟蒻椰果(香芋)食品中含塑化劑「鄰苯二甲酸酯」(DEHP)。澳門當局已採取相應措施,聯絡當地零售商實時將有關產品回收及下架。
  • 塑化劑再現 臺灣藍白拖鞋含塑毒對男性影響較大
    臺媒記者將6大賣場購得的藍白拖鞋送SGS檢驗,其中有5家塑化劑含量超標。(圖片來源:臺灣媒體)中國臺灣網1月5日消息 據臺灣媒體報導,年產500萬雙的臺灣藍白拖鞋,居然含有塑化劑!臺媒記者日前到臺灣北部6家知名賣場購買藍白拖,送驗後發現5家的拖鞋含超標的禁用塑化劑,最嚴重的超標逾240倍。醫師表示,塑化劑為可能致癌物質,且會影響男性生殖能力。部分業者昨日已將含塑化劑拖鞋全面下架。
  • 味全白蘭氏等58家臺灣廠商捲入塑化劑風波
    塑化劑風暴愈演愈烈。臺灣《中國時報》中新網5月27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島內塑化劑風暴如沖天火焰般越燒越烈,知名廠牌臺糖、味全、白蘭氏、黑松也淪陷。截至26日,臺灣各地縣市衛生局已擴大清查177家中下遊廠商,並有68家確定使用昱伸生產的黑心起雲劑。食品藥物管理局食品組長蔡淑貞表示,目前臺灣只要使用昱伸生產起雲劑的食品,均要求立即下架回收。下架回收的果汁、果醬、濃糖果漿、水果粉及優格粉等產品增加到28.5噸;運動飲料、茶飲料46.6萬瓶;益生菌粉累計27.1萬盒及6.9萬包。
  • 臺灣食品安全事件大事記 塑化劑風波曾波及全臺食品廠
    臺灣業界近年來頻繁爆發食品安全事件,記者梳理如下:一、2011年5月,臺灣爆發因塑化劑引起的食品、保健品安全風波。受牽連廠商達200多家,受汙染產品超過500個種類,臺灣幾乎所有食品大廠都被捲入其中。有專家稱,塑化劑風波為30年來最嚴重食品摻毒事件。
  • 臺灣多種含毒食品賣往大陸 塑化劑風波升級
    有臺灣衛生專家稱其可能逐漸擴大為國際性食品安全問題。「趕不及檢驗也要先下架」 臺灣食品行業剛剛經歷「黑色一周」。「黑心起雲劑」源頭除昱伸外又增加賓漢一家,被非法添加到起雲劑中的塑化劑由DEH P一種外又增DINP、DNOP、DIDP、DBP、BBP,被牽連廠商已達206家,可能受汙染產品522項,幾乎所有食品大廠都捲入其中。
  • 臺灣有毒塑化劑蔓延 香港衛生署回收白蘭氏鈣片
    香港衛生署5月27日同意食益補(香港)有限公司(食益補)回收其名為白蘭氏超能金剛成長鈣片的產品。  中新網5月28日電 據香港中通社報導,香港衛生署5月27日同意食益補(香港)有限公司(食益補)回收其名為白蘭氏超能金剛成長鈣片的產品。
  • 兒童食品塑化劑超標千倍 臺灣家長人心惶惶
    中國臺灣網5月31日消息 綜合臺灣媒體報導,今天(31日),全臺灣終止食品含塑化劑行動日(D-Day)正式展開,島內各地檢調、衛生機關對5大類食品展開稽查。一批提供兒童食用的益生菌、乳酸咀嚼錠比菲DODO錠被驗出濃度高達2108ppm,DEHP濃度高達1675ppm,比官方標準1ppm高了一千多倍。報導稱,含塑化劑毒產品如雪球般越滾越大,致家長人心惶惶。
  • 廣東被查塑化劑企業存在已4年多 法人被刑拘
    暫停進口產品增三種臺灣塑化劑風波開始波及大陸,質檢總局此前發布公告,從6月1日起暫停進口臺灣方面通報的問題產品,首批名單裡共提到包括統一、悅氏在內的9家臺灣企業19種涉嫌產品。而在昨晚,質檢總局又對名單進行了更新,增加了家鄉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的臺灣家鄉水蜜桃汁、臺灣家鄉芒果汁、果實季節芒果汁這3種產品。
  • 臺灣塑化劑風波發酵 臺北市懸賞徵集毒源線索
    受塑化劑汙染產品增至938種   臺北市懸賞徵集毒源線索   新華社臺北6月6日電 臺灣衛生主管機構最新發布的統計顯示,截至6日中午,臺灣受塑化劑汙染的產品種類已增至938項,涉及278家廠商。  隨著調查的展開,臺灣塑化劑風波的波及面越來越廣,「染塑」範圍已擴大至烘焙業所廣泛使用的果醬香料中。   塑化劑「毒源」之一的昱伸公司負責人日前供稱,該公司所產果醬香料中也摻有起雲劑,相關產品主要供給彰化縣揚聖公司、臺中市東甲永業以及臺北北投區好量公司等三家批發商。
  • 臺兒童雨衣塑化劑超標196倍 恐危害兒童生殖器
    據臺灣《聯合晚報》報導,近日,「綠色和平」組織公布了最新市售兒童玩具抽驗報告,在抽驗的12件樣品中,高達9件含有環境荷爾蒙壬基酚或不同種類的塑化劑,其中兒童雨衣DEHP塑化劑含量超標196倍。這9件不安全的兒童用品,幾乎都來自知名賣場。
  • 廣州全城「通緝」塑化劑
    臺灣地區捲入「塑化劑風波」的產品越來越多。最新消息顯示,專供兒童的乳酸咀嚼比菲DODO錠,其中塑化劑DEHP濃度比官方標準高了1000多倍。另外,包括益生菌膠囊舒伏敏、康富生技的DDS-16淨元益生菌、百晟生技威敏Power-Lac粉末營養食品、欣茂公司固樂好等產品的塑化劑濃度都高出標準值數百倍。
  • 塑化劑潛伏臺灣食品30年 檢測員意外發現
    民眾拿著有疑慮食品到臺北市衛生局檢驗是否含有塑化劑DEHP從上月23日開始,整個臺灣的食品業經歷了一次劇烈的塑化劑DEHP地震。「這是全球首例DEHP汙染案例,汙染規模亦為世界罕見,是臺灣版的三聚氰胺事件。」長期研究塑化劑的臺灣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凌永健說。據悉,事實上,塑化劑存在於臺灣食品中已有近30年歷史,它是如何在現在才被發現的呢?「臺灣版三聚氰胺」的蓋子被揭開,完全是一個意外。
  • 食品專家稱方便麵已遭塑化劑汙染 應儘量少食用
    華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柳春紅6月1日晚證實,其與同事最近刊登在《食品科學》雜誌上的一篇論文稱,受包裝中的塑化劑溶出影響,市售方便麵和方便米粉存在不同程度的塑化劑汙染。  據《東南快報》  國家食藥監局:  禁止使用臺灣問題企業產品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5月2日下發通知,禁止餐飲服務單位採購和使用《暫停進口臺灣食品及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名單》中企業生產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劑。
  • 臺灣有毒塑化劑風暴延燒 專家稱比三聚氰胺還毒
    塑化劑(DEHP),大多用於塑膠材質,會危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臺灣已將其列為第四類毒性化學物質,不得添加在食品裡。可是,近日,在島內卻首次發現不良廠商在食品添加物「起雲劑」中,違法添加有毒塑化劑。而且,喝一瓶問題飲料,塑化劑含量即超過容許值。專家稱比三聚氰胺還毒事情是這樣引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