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菜時 怎樣放味精 比較好?
炒菜時,味精在關火之後菜出鍋之前放入,把味精灑在食材上,不要灑在鍋壁上。因為味精的主要成分穀氨酸鈉,在高於120攝氏度的條件下,會轉變為失去鮮味的焦穀氨酸鈉。味精一旦失去鮮味其存在的意義就沒有了。所以建議關火之後裝盤之前再放味精,儘量先讓味精與食材接觸,因為食材的溫度相對來說比鍋體溫度要低。
用味精代替部分食用鹽,味精的主要成分是穀氨酸鈉,鈉讓食物變的有鹹味,味道過鹹的話鈉攝入很容易超標。而味精可以讓你在同樣的鹹味下,吃進去更少的鈉!這是因為味精中含有核苷酸和穀氨酸離子,這兩者有增強鹹味的作用。也就是說,在鈉含量相同的情況下,加了味精的菜,相比只加了鹽的菜,吃起來更鹹。
控制味精攝入量。儘管味精已經獲得全世界大多數國家的安全認可,歐盟食品安全局發布最新評估報告,將穀氨酸及穀氨酸鹽的安全攝入量調整為每公斤體重30毫克,即60公斤重的成年人一天不超過1.8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