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確的教學目標 有效的教學設計
——《英語·七下》Unit 8 Task 學案優化的思考
1、學生能通過所列內容,獲取相關信息;
2、學生能理解範文,通過分析文章,學會在寫作中陳列事實性信息和觀點;
3、學生能結合本單元所學詞彙和句型寫一篇有關自己最喜歡寵物的文章。
看到這樣的教學目標,我也在不斷地在思考:這樣的教學目標定位有效性在哪裡?眾所周知,教學目標是我們教學的歸宿,支配著我們教學的全過程,並規定著教師教和學生學的方向。所以教學目標設計既是基礎又是核心,也是方向。課堂教學目標對每一學段、每一課時、每一知識點、每一項活動都具有導向和評價功能,它引導和制約著教學過程的設計,它既是各種教學活動的起點,又是一切教學活動的歸宿。因此,課堂教學目標的設計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所以在準備教學時,我們教師自己首先要明確學生上完這節課將會獲得什麼,為什麼要教這些內容,教到什麼程度等等。也就是說課堂教學目標能夠反映出我們授課教師對所授課內容的總體把握和所採用的教學策略。課堂教學中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進行,就能最大限度地減少隨意性、盲目性、模糊性,以此來提高我們教學的方向性、針對性和有效性。
於是我就從優化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開始,重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1、結合Reading部分的詩歌(My Goldfish),理解新語彙;2、通過調查,了解學生最愛的寵物,鼓勵學生闡述理由;3、理解範文,分析文章,了解並掌握介紹寵物文章的結構;4、結合本單元所學詞彙和句型,完成一張fact sheet;5、參照fact sheet信息,模仿範文,寫一篇有關自己最喜歡的寵物的文章。 之所以這樣定位,我覺得課堂教學目標要言簡意賅,而不是累述,也不是把所有的目標堆積在一起,而是應該層層遞進。因為課堂目標的確定其實就是我們課堂教學設計的雛形,就像我們學生寫作文前寫的大綱一樣。所以我在確定課堂教學目標時也是在預設課堂教學設計,這樣的設定從點到面,「層層剝筍」,讓學生循序漸進地接受教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