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確的教學目標 有效的教學設計 ——《英語·七下》Unit 8 Task學案優化的思考

2021-02-14 曹澎名師工作室

明確的教學目標  有效的教學設計

——《英語·七下》Unit 8 Task 學案優化的思考


摘  要:教學目標是我們課堂教學的基點,也是我們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起點。筆者結合學案,以優化教學目標為抓手,以此來優化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使得整個教學過程層層遞進,每個環節都能為後「寫」這個環節做好鋪墊。
現代教學論認為,完整的教學活動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教學評價這三大支柱,而教學目標佔據著首要位置,是教學活動的第一要素和基本前提,是實施課堂教學的主要依據,也是評價課堂教學的基本標尺。我們的課程改革不斷地遇到有效性挑戰,課堂教學改革在沿著新課程方向取得積極進展的同時,出現了不容忽視的一個問題:教學目標虛化。教師在平時的備課過程中,過度地依賴教師教學用書,直接「複製」教師用書上的教學目標,使得自己的課堂教學設計與教學目標嚴重脫離,因此,如何精準敘寫教學目標,使目標和課堂教學設計同步是實現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突破口。最近筆者再次執教《英語·七下》Unit 8中的Task板塊,思量著如何能在第一次的基礎上有所提高,有所突破。於是問初一的老師要了份學案(我們學校英語學科的Grammar和Task板塊採用學案式教學),細細研讀學案上的教學目標,感覺既定目標比較寬泛。學案教學目標如下:

1、學生能通過所列內容,獲取相關信息;

2、學生能理解範文,通過分析文章,學會在寫作中陳列事實性信息和觀點;

3、學生能結合本單元所學詞彙和句型寫一篇有關自己最喜歡寵物的文章。

看到這樣的教學目標,我也在不斷地在思考:這樣的教學目標定位有效性在哪裡?眾所周知,教學目標是我們教學的歸宿,支配著我們教學的全過程,並規定著教師教和學生學的方向。所以教學目標設計既是基礎又是核心,也是方向。課堂教學目標對每一學段、每一課時、每一知識點、每一項活動都具有導向和評價功能,它引導和制約著教學過程的設計,它既是各種教學活動的起點,又是一切教學活動的歸宿。因此,課堂教學目標的設計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所以在準備教學時,我們教師自己首先要明確學生上完這節課將會獲得什麼,為什麼要教這些內容,教到什麼程度等等。也就是說課堂教學目標能夠反映出我們授課教師對所授課內容的總體把握和所採用的教學策略。課堂教學中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進行,就能最大限度地減少隨意性、盲目性、模糊性,以此來提高我們教學的方向性、針對性和有效性。

於是我就從優化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開始,重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1、結合Reading部分的詩歌(My Goldfish),理解新語彙;2、通過調查,了解學生最愛的寵物,鼓勵學生闡述理由;3、理解範文,分析文章,了解並掌握介紹寵物文章的結構;4、結合本單元所學詞彙和句型,完成一張fact sheet;5、參照fact sheet信息,模仿範文,寫一篇有關自己最喜歡的寵物的文章。    之所以這樣定位,我覺得課堂教學目標要言簡意賅,而不是累述,也不是把所有的目標堆積在一起,而是應該層層遞進。因為課堂目標的確定其實就是我們課堂教學設計的雛形,就像我們學生寫作文前寫的大綱一樣。所以我在確定課堂教學目標時也是在預設課堂教學設計,這樣的設定從點到面,「層層剝筍」,讓學生循序漸進地接受教學內容。

相關焦點

  • 原創 | 英語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有效性研究
    摘要:本研究以調查問卷、訪談和課堂觀察的形式調查了201名高中生對「英語學案導學」課堂教學模式的態度,並對不同性別的學生進行了「英語學案導學」課堂教學模式的態度對比分析,探討「學案導學」教學模式下各因子間的關係以及培養學生英語運用能力的方法和途徑。
  • 朝向有效英語閱讀教學的一次嘗試——外研版七年級上冊M8U2教學設計
    12月,講了這學期的英語公開課。
  • 四川嫘祖實驗中學:「導學案下的師生互動教學模式」的有效性探究
    設計了導學案下的師生互動教學模式,並在鹽亭縣嫘祖實驗中學進行教學改革實驗研究。研究綜述「基於課堂―高於課堂―回歸課堂」是「導學師生互動」教學模式研究的基本準則。課題界定「導學師生互動」教學模式是指圍繞學生的英語學習任務,以對話交流和任務探究為基本模式,引導學生在主動嘗試和積極合作互動中(成立學習合作小組)能有效增強認知體驗,建立在問題導學模式下的多方互動交流,能有效破解學生學習缺少活力和淺合作問題。
  • 有效活動讓英語教學過程實現最優化
    要在課堂上促進學生的語言發展,培養他們的語言運用能力,我們期待有效活動讓英語教學過程實現最優化 本報記者樊世鋼攝 提高課堂活動實效促進學生語言發展     當下,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思考如何上好新課程理念下的英語課,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許多教師根據新課程的理念,不斷設計課堂活動,並且每個活動都搞得轟轟烈烈、熱熱鬧鬧,學生參與活動高高興興。
  • 【江小 教研】優化單元整體設計 關注單元目標與教學過程的一致性
    12月10日下午,兩位青年英語教師田老師和蘆老師的課堂教學實踐活動在我校多功能大廳舉行,教育學院小學英語教研員袁勇浩蒞臨指導。 接著,是由田歡老師執教的4AM4U2P2 Having funat Century Park,田老師通過大量的視聽形式,使學生沉浸在有趣的公園語境中,隨著人物Joe的遊覽路線,由任務驅動,在語言框架的幫助下介紹世紀公園的各處美景
  • 設計有效教學目標,是教學成功的第一步|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是通過教學後應該可以表現出來的可見行為的具體明確的表述。 教學目標是預先制定的,通過教學可以達到的,並且能夠用現有技術手段測量的學習結果或標準。調控作用 教學目標為教學設計提供依據,同時為教學評價提供標準怎麼設計教學目標?
  • 《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的優化:優化教學設計,素養落地有聲
    《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的優化:優化教學設計,素養落地有聲陽信縣第一中學 孫立珍有幸在高中協作組活動中展示一堂課,萬分榮幸。然而美中不足,課講的不是很成功。在此對本節課進行反思和優化。本節課牢固遵循該模式的基本原則,以「基礎知識梳理——重難點探究」為主線對教學內容進行如下設計:第一,提前印製本節課的學案,藉助學案導學,對教材中較為直觀以及根據以往知識可以理解的內容,以填空、問答等形式展示,要求學生在自習課上完成導學案中的【預習案】部分。設計意圖:教師全批全改,目的是了解學情。
  • 高二英語教案:《Book 8 Unit 5 Meeting your ancestors》教學設計
    高二英語教案:《Book 8  Unit 5 Meeting your ancestors》教學設計  內容簡析  本節課的內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NSE高中教材選修八第五單元的
  • 如何設計英語教學目標
    各學科在制訂教學目標時都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方面內容。在設計英語教學目標時最好遵循《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確定五維教學目標。《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分別對這五項做了具體的規定,教材編寫中每個單元均以話題形式展開,拓寬了學生知識學習的視野,把語言學習放在一個更大的背景下進行。在語言內容上,教師可通過設計話題來組織活動,做到前後銜接,語言不再孤立存在,避免語言成分、語言結構、語言功能的割裂。
  • 推動學案導學 提高教學效率
    要探明這一點,並應據此進行教學。」可見,學習者的原有知識基礎對其學習新的知識十分重要。據此理論,就如何推進學案導學,提高課堂效率,我有以下建議。現在,普通高中很流行學案導學,學案中的「預習案應該由兩塊內容構成,一是前置補償性知識(即與本單元相關聯的重點的舊知識回顧),二是新課進行中必要的知識預習部分」 。
  • 英語教學中的單元設計策略與實施思考——小學部英語組教研活動
    為了更有質量更有計劃的進行英語教學,9月24日下午,北大附中小學部英語組在組長劉天華老師的帶領下對英語學科單元教學設計進行了初步探討。
  • 楊曉鈺:建構目標意識,實現教學評一致 | 教學設計
    「有效教學始於知道希望達到的目標是什麼,這個目標不僅教師要知道,學生也要知道。但很多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強烈的目標意識,忽略了目標,花費大量精力,教學效果卻不佳。那麼如何提高教師與學生的目標意識呢?本期,我們整合西南大學外國語學院楊曉鈺教授在「英語教師專業發展與個人成長」系列講座中關於目標意識的精華,希望幫助老師們建構目標意識。
  • 市鄉村英語骨幹教師培育站舉行學員課堂教學設計展示研討活動
    為了進一步引導培育站全體教師關注課堂教學設計環節,讓培育站活動更貼近教師的課堂教學實際,為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服務和加快學員的專業化發展水平,根據揚州市中小學教師培訓發展中心和揚州市鄉村英語骨幹教師培育站活動安排
  • 教學設計的基本要素和教學樣式
    教學設計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如何優化這些要素?教學設計需要考慮的事項有很多,但一般來說,在明確教學設計基本理念的前提下,教學設計可分為六大要素:即「分析教學背景」「確定教學目標」「開發教學資源」「選用教學方法」「組織教學過程」和「開展說課活動」。其中,前面五個要素是開展教學設計必須把握的基本要素,而最後一個要素——「開展說課活動」則是優化教學設計的可選要素。
  • 高中英語教學目標設計案例及問題分析
    分析高中英語教學目標設計案例,發現目標設計存在機械套用、概念含混、定位失當、主體錯位、倚重知識、目標鬆散等問題,在分析這些問題的基礎上,提出教學目標設計參考案例。「英語課程標準雖然沒有直接規定教學目標的主體是教師還是學生,但卻明確提出學生是教學過程的主體」(包豐,2011)。如果教學目標的主體是學生,師生的角色就發生了變化,設計教學時就會思考如何指導學生學習,實現學習目標。5.
  • 教育解析:教學創生視覺下的高中英語有效寫作教學策略
    論文摘要: 英語寫作教育不僅是學生考試中的重點,是教育、教學的重點,更是提高學生素質、能力的有效手段。現階段,傳統的英語教育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現階段的培養需求,英語寫作教育亟待改革。本文從現階段的高中英語寫作問題出發討論,分析了教學創生與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的有效性,並提出了教學創生視角下的高中英語有效寫作教學策略,希望能為高中英語教育者提供幫助。關鍵詞: 教學創生;高中英語;有效寫作教學不可否認,課改進程的不斷深入提升了我國的教育質量,然而因為英語寫作教育存在特殊性,因此課改所獲得的實效並不如其他課程明顯。
  • 起始階段英語教學的思考
    在我的微信群「燭光照亮你我」裡看到來自深圳的羅彥老師提出一個問題,引發一些小學起始階段英語教學的思考。羅老師呈現的是這樣一個教學材料羅老師的回答是:不知道怎麼組織內容、設計活動。問問自己:同樣的內容,如果讓我來處理,我會怎樣安排呢?我是這樣思考的:一、明確目標我們要明確小學階段英語教學的目標。根據新課標的理念,我們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 張榮幹:有效教學的虛幻與追求對中小學英語教學的啟示
    鍾啟泉認為,「教育改革的核心環節是課程改革,課程改革的核心環節是課堂教學,課堂教學的核心是教師的專業發展,『有效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的研究,集中地體現了這個邏輯。」亦即,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我們把對有效教學的追求與教師的專業發展建立了聯繫,因而對有效教學的追求已成為更新教學理念,促進教師發展的一種努力。這說明對有效教學的追求其意義不僅僅在於追求的結果(如教學目標的達成),也在於追求的過程。
  • 「網際網路+英語教學」研討課視頻+教學設計丨《Laughter is good for you 》—顧梅燕
    在筆者觀察到的常態詞彙教學中,教師講或附以板書、課件呈現詞彙用法,學生記筆記,然後被動地背誦的現象比比皆是。這樣的教學方式枯燥乏味,教師教得累、學生學得苦,不僅無助於學生達成英語新課標中掌握一定詞彙量的要求,更為嚴重的是,容易使學生失去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並逐漸產生厭學情緒,進而影響中學英語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高。因此,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要注重對詞彙教學方法的研究。
  • 中公講師淺談小學英語教學目標的撰寫技巧
    在英語教師招聘考試中,無論是筆試還是面試中,教案的撰寫都在一定程度上佔有一席之地。而教學目標又是教案撰寫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很多考生對於教學目標的撰寫存在一定的疑惑,如何才能快速地寫出符合課程標準的教學目標呢?本文將就這一話題結合小學英語的教學特點對教學目標的撰寫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