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歡迎瀏覽百家號原創作者「語文輕鬆學」的一篇古詩系列的文章。
相信有一首古詩一定令你記憶猶新,甚至勾起你許多的童年回憶。
好的,閒話就不多說了,這首古詩是我們幾乎所有人在剛讀一年級的時候的一首必學古詩,它就是北宋大詩人邵雍所作的《山村詠懷》。
「一去二三裡,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翻譯:一眼望去有二三裡遠,輕霧籠罩著四五戶人家。大大小小的亭臺樓閣有六七座,八九十枝的鮮花正在開放。
作者邵雍與周敦頤(yí)、張載(zài)、程顥(hào)、程頤(yí)並稱「北宋五子」,是兩宋理學奠基人之一,代表著作有《皇極經世》《觀物內外篇》《先天圖》《漁樵問對》《伊川擊壤集》《梅花詩》等。
故事:一個小孩,牽著媽媽的衣襟去姥姥家。一口氣走了二三裡路,眼前就要路過一個小村子,只有四五戶人家,正在做午飯,家家冒炊煙。娘倆走累了,看見路邊有六七座亭子,就走過去歇腳,亭子外邊,花開得繁盛,小孩越看越喜愛,伸出指頭點數,嘴裡念叨著「八枝 ,九枝,十枝 ……」。他想折下一枝來,戴在自己的身上。他剛要動手摘,他的媽媽便喝住他,說:「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後邊的人就看不到這些美麗的花兒了。」後來,這裡的花兒越來越多,數也數不過來,變成了一座大花園。
創作背景:詩人在陽春三月去共城(今河南輝縣)遊玩時,看到了鄉間野外的駘(dài)蕩春光和迷人的鄉村風物,為了表達詩人的閒適心緒和充分享受生活的積極人生態度,所以寫下了這首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