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果斯基一直是學生學起來比較難的一個知識點,今天小編給大家詳細講一下維果斯基的一些知識。
維果斯基1896年出生在白俄羅斯,卒於1934年。雖然短短三十幾年的生命足跡,但是其思想有很大的貢獻。維果斯基是文化歷史發展理論的創始人,畢生從事心理發展問題,重點是人的高級心理機能的發生和發展。他強調人類社會文化對人的心理發展的重要作用,認為人的高級心理機能是在人的活動中形成和發展起來並藉助語言實現的。
維果斯基認為,人類認知在本質是社會文化的,會受到文化傳遞給個體的信仰、價值觀和智力適應工具等的影響,社會文化、社會互動與語言在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提出了文化歷史發展理論。該理論區分了兩種心理機能,分別是低級心理機能(由生物成熟因素制約,包括感知覺、機械記憶、不隨意注意、形象思維、情緒等)和高級心理機能(由文化歷史因素制約,包括邏輯記憶、隨意注意、概念思維、高級情感等),低級的心理機能是作為動物而產生的進化結果,高級的心理機能是作為歷史產物的進化結果,高級的心理機能是人在本質上區別於動物的特徵。並把工具分成了兩種工具,分別是物質性的工具和精神上的工具,維果斯基認為最重要的心理工具是語言。
在文化歷史發展理論的基礎上,維果斯基提出了心理發展觀,他認為認知發展就是由低級心理機能(由生物成熟因素制約,包括感知覺、機械記憶、不隨意注意、形象思維、情緒等)向高級心理機能(由文化歷史因素制約,包括邏輯記憶、隨意注意、概念思維、高級情感等)轉化的過程。人的高級心理機能亦即隨意的心理過程,並不是人自身所固有的、而是在與周圍人的交往過程中產生與發展起來的,是受人類的文化歷史所制約的。其實現的具體機制是通過物質工具,如刀斧、計算機等,以及精神工具,如各種符號、詞和語言等實現的。
高級心理機能不同於低級心理機能的特點是:
(1)它們是隨意的、主動的,是由主體按照預定的目的而自覺引起的;
(2)它們的反映水平是概括的、抽象的,也就是各種機能由於有思維的參與而高級化;
(3)它們實現過程的結構是間接的,是以符號或詞為中介的;
(4)它們的起源是社會文化歷史發展的產物,是受社會規律制約的;
(5)從個體發展來看它們是在人際的交往過程中產生和不斷發展起來的。
為此,維果斯基特別強調在人的發展過程中社會文化歷史的作用,尤其是強調活動和社會交往在人的高級心理機能發展中的突出作用。他認為,高級的心理機能來源於外部動作的內化,這種內化不僅通過教學,也通過日常生活、遊戲和勞動等來實現。提出了內化學說。通過運用語言符號將外在的文化不斷的內化為高級的心理機能,故內化學說的基礎便是工具理論。
綜上是維果斯基的三個理論的簡述,剩餘的理論我們下期再繼續探討,接下來我們做幾道題來練習一下吧!
【例題1】維果斯基提出了關於兒童認知發展的許多理論,他認為兒童的心理發展具有( )。
A.連續性 B.階段性 C.發展性 D.社會性
【答案】D。解析:維果斯基強調人類社會文化對人的心理發展的重要作用,認為人的高級心理機能是在人的活動中形成和發展起來並藉助語言實現的。故此題選D。
【例題2】人的高級心理機能是在一定的社會歷史文化背景下,藉助語言,通過人與人的社會交往而形成的。持這種觀點的心理學家是( )。
A.維果斯基 B.喬姆斯基 C.巴普洛夫 D.弗洛伊德
【答案】A。解析:維果斯基強調人類社會文化對人的心理發展的重要作用,認為人的高級心理機能是在人的活動中形成和發展起來並藉助語言實現的。故此題選A。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教育理論」即可查看教師考編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視頻示範」查看各學科視頻示範!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