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產生驚異感,能提高學習成就

2020-10-14 成都新教育

《蘇霍姆林斯基選集》第4卷中有這樣一句話:「兒童正是在看到什麼新奇的、不了解的東西而產生驚異感的那些時刻,才進行著最積極、最緊張的學習」。

美國著名海洋生物學家雷切爾·卡森所著的隨筆集《驚奇之心》也寫到:「倘若我對仙女有影響力,我會懇求她賜予世界上每個孩子驚奇之心,而且終其一生都無法被摧毀,能夠永遠有效地對抗以後歲月中的倦怠和幻滅,擺脫一切虛偽的表象,不至於遠離我們內心的力量源泉」。

可見,擁有驚異感、驚奇之心對孩子有多重要。

驚異感,是人們對於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以及在探索未知世界的過程之中表現出來的驚訝、讚嘆、求知的熱情。有人曾經說,驚異感是哲學和科幻的源頭,沒有驚異感,就沒有真正的哲學學說和科幻作品。

在生活中我們也經常發現,有些人對世界充滿好奇,一生都在不斷地探究,學習,成長;有些人則麻木冷漠,對世界毫無興趣,自然就渾渾噩噩,無所追求。

所以,父母和老師要學會呵護孩子的驚異感,滿足孩子的好奇心,鼓勵他們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開展各種各樣的探究活動。

具體應該怎麼做呢?所謂的「驚異學習法」又是什麼呢?

問題不在孩子身上,在大人身上

孩子的好奇心和驚異感是與生俱來的。

英國科學家培根說,好奇心是孩子智慧的嫩芽,提問則是孩子求知慾發達的標誌。

好奇心強的孩子,往往喜歡刨根問底、喜歡拆東西、搞破壞。

可一些家長沒有認識到驚異感的重要性,所以當孩子的好奇心剛剛萌芽時,不被重視和培養,甚至還招到父母的扼殺,比如認為孩子的提問毫無意義,認為孩子的破壞力太強給自己添麻煩了......這會讓孩子失去創造的機會和欲望,失去對生活的熱愛。

天體物理學家、科普作家Neil deGrasse Tyson在演講中就曾講過,「問題不在孩子身上,他們是天生的科學家。問題在大人身上。他們扼殺了孩子們的好奇心「

比如,當孩子從冰箱裡拿出雞蛋玩耍,作為父母,很多人第一反應是「不要玩!快放回去!會摔壞的!」,可Neil deGrasse Tyson認為雞蛋掉落摔碎恰恰是一個物理實驗,孩子會從中學會一個物體從高空墜落,可能產生的影響和變化。面對破碎的雞蛋,還可以引導孩子理解這粘糊糊的蛋黃是怎麼變成小雞的,這又是一個生物學的知識。

Neil deGrasse Tyson質問家長們:「一個雞蛋能花多少錢?20美分,如果你認為教育很昂貴的話,你應該嘗嘗無知的代價」

再比如,孩子把家裡的所有鍋碗瓢盆都拿了出來,並開始敲了起來,很多家長會吼道:「別在製造噪音了」,「別吵了,你把鍋碗瓢盆都弄髒了」。而Neil deGrasse Tyson覺得孩子只是完成了一個聲學實驗。

所以,Neil deGrasse Tyson講到每次被家長們問到要做些什麼才能讓孩子對科學感興趣,他都會懟到:「孩子已經對科學感興趣,而你才是問題所在」!

因此當家長們發現孩子有喜歡提問、喜歡拆東西、搞點小破壞時,不要打擊孩子的好奇心,並且要鼓勵孩子探索,探索的過程則會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家裡的秩序亂了可以整理,但孩子的驚異感和創造力被破壞了,可就一去不復返了。

有個學習方法就叫「驚異學習法」

英國開放大學教育技術研究所和挪威學習與技術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每年會出版一冊《創新教育學報告》,介紹世界上最新的教學法,在《2019 創新教育學報告》的十種最新的教學法中,就有一種教育法叫「驚異學習法」。

驚異學習法的創造者是被英國教育部評為「教育界的神奇人物」的馬修• 麥克法爾博士,他說「如果說學校應該做些什麼來提高學生的成就,在我心中,答案就是喚起驚異」

當前教育中存在的一個問題是孩子們對學習缺乏真正的興趣,很難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中。孩子們常常是為了父母的獎勵、當學霸的誘惑等外部動機而「被迫」學習,缺少持續的深度學習,難以形成終身學習的習慣。

馬修博士認為,當一個孩子全身心、多感官地被一個東西所吸引,心中產生巨大的疑問,引發的強烈內在動機會貫穿於他的整個學習過程中,從而完成高質量的學習。

馬修博士設計了驚異學習法,由五個階段組成:

1.預期(期待驚異的發生)

2.遇到(體驗奇妙的驚異時刻)

3.調查(探索引發驚異的物品或事件)

4.發現(意識到還有一個充滿驚異的未知世界)

5.分享(以各種方式和他人分享美好的驚異體驗)

馬修博士還設計了幾個驚異課程,在這裡給大家分享其中的「黑匣子課程」和「綠匣子課程」。

黑匣子課程

1.預期

馬修為調動學生的好奇心,精心策劃一個預期的倒計時。

活動前一個月(告知學生可能會有神秘活動)→活動前4 個半小時(告知學生下午有一個特別的活動)→活動前1 小時(教室裡開始清人,布置「驚異小屋」)→活動前15 分鐘(發給每個學生一個序號)→活動開始(學生排隊,三個人一組進入「驚異小屋」),馬修每搖一次鈴鐺就有一個新的小組進來。

2. 佔卜

「驚異小屋」的中間放著一張小桌子,桌子上有一塊黑布,下面蓋著黑匣子。馬修會和孩子們說:「現在請你們圍著桌子轉,唯一的要求是不能碰到桌子,你甚至可以鑽到桌子底下!」

孩子們會既興奮又小心翼翼地圍著桌子轉,然後馬修會拿起一個金色信封,讓他們回答信封中的問題,如「你現在感覺如何?你希望布下是什麼東西?」孩子們會表達各種情感,如「興奮」、「害怕」、「激動」等等,猜布下的東西答案也是五花八門,如「盒子」、「魚」、「蛇」等等。

3. 發現

馬修當著孩子們的面,慢慢地掀開黑布,露出了黑匣子,如下圖所示,裡面有一些信封,他讓每個孩子取出一個,然後告訴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詞,就是密碼。孩子們很快發現,這個密碼就是「驚異」。然後,馬修感覺時機成熟,給他們布置了接下去的作業,希望他們每個人都成為「驚異」收集師,去尋找「驚異」。

綠匣子課程

綠匣子課程承接著黑匣子課程,組成「驚異學習法」的不同階段:

1. 體驗

讓孩子們總結他們最近發現的驚異的物品或事情,並將他們進行分類,比如可以按來源分:「自然」(如一枚鯊魚牙、一塊珊瑚、一隻活蟋蟀)、「人工」(如一枚古錢幣、一塊帶有奇特花紋的碎碗片)和「科學」(如數碼手錶、稜鏡、磁懸浮列車的照片),可以將物品放在好奇心柜子裡,如下圖所示。

2. 創造

馬修請孩子們用黏土來創造讓他們感到驚異的事物,有些是存在但不好收集的,有一些則是不存在要憑想像來創作的。馬修對孩子們說:「世界上任何東西,只要你能想到,就可以把它創造出來!」

3. 分享

這次分享的規模更大,孩子們邀請其他兩個班級的學生前來參觀。「記住,必須讓那些參觀者的眼睛離不開你們的展品,讓他們著迷!」馬修對孩子們說。

其實,我們中國的老師和家長們也可以借鑑「驚異學習法」的五個階段設計一些課程,讓孩子體驗、探索,孩子們會發現原來學習不都是枯燥的,還能如此有趣。

有人曾在中外校長論壇上問哈佛校長:哈佛青睞什麼樣的學生?

他說:「哈佛需要知道一個學到了很多知識的學生,是否也具有創造性;他們是否有旺盛的好奇心和動力,去探求新的領域;除了學生本專業的領域,學生是否關心其他領域的東西,是否有廣泛的興趣……」

因此家長們千萬要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和驚異感,那才是未來人才必備的核心能力。

相關焦點

  • 驚異也能促進學習?當今世界最新的驚異學習法了解一下!
    「如果說學校應該做些什麼來提高學生的成就,在我心中,答案就是喚起驚異。」這是馬修• 麥克法爾博士的話,他把驚異這一元素引入學習之中,創造了驚異學習。在英國諾丁漢大學學習科學研究所的走廊裡,戴維• 哈裡斯校長第一次遇見了馬修博士,並邀請他去自己學校開展驚異學習的實踐。
  • 儀式感成就孩子
    孩子報警,親爹打人,為什麼?強迫學習……是親爹嗎?是。為什麼孩子被打的鼻青臉腫?不好好學習。其實很簡單的事情。卻因為不當的處理方法,激化問題,產生矛盾。那如何化解呢?有一很重要方法就是增加儀式感。什麼是儀式感?儀式感就是通過一種特定方式增加人們對某件事情深刻認識,或愉悅身心,或記憶不忘,或歷久彌新……中國最傳統的儀式有,結婚,祭祀,時令節氣等。
  • 正確激發孩子「成就動機」,主動學習獲得成就感,讓孩子愛上學習
    多巴胺會讓人產生愉悅感,為了再次感受這種愉悅感,大腦會增強對該行為的學習興趣,提高相關部位的活躍度。如果多巴胺分泌不足,大腦的行動力就很差,孩子的學習動力就會不足。所以,我們要想辦法促進孩子的多巴胺分泌,就要從興趣的培養開始。
  • 如何提高孩子的學習動機
    而學習動機是人類的一種重要的社會性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習進行學習的內部動力。它表現為對學習的意向、願望或興趣等形式,對學習起著積極推動的作用。如何提高孩子的學習動機1, 了解和滿足孩子的需要,促進學習動機的產生,需要是動機產生的基礎。
  • 孩子不愛學習:如何提高孩子學習動力,讓孩子愛上學習
    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這是很多前來諮詢的家長遇到的難題。厭學叛逆不僅會影響孩子以後的學習發展,使孩子產生各種負面情緒,還會破壞父母與孩子長久以來的關係。孩子的厭學叛逆並非一朝一夕形成的,其背後的原因錯綜複雜。為什麼出現厭學、逃學行為?
  • 孩子在學習上產生挫敗感怎麼辦 聰明的父母是這樣做的
    挫敗感在學習上表現得尤其明顯,忽高忽低的成績,給我們帶來壓力。小麗媽媽向我講訴了近期的情況。到了新學校不得不面臨著新的學習進度,小麗不知怎的,回家寫作業就開始哭。 第二步,鼓勵,表揚正是處於孩子的挫敗感時期
  • 怎樣布置房間才能讓孩子提高學習成績?
    大多父母都會存在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現象,很多時候換房也是為了孩子的學習,以為換到一所好的學校的學區房就萬事大吉。但好的學校並不能成就每一位孩子,家居環境才是最為重要的因素,因為學校是孩子們消耗能量的地方,家才是孩子們儲蓄能量的地方。
  • 家長:如何讓孩子對學習感興趣並學會聽課
    編者按:從幼兒園到小學是一個轉折,隨著自身角色、學習環境、外界要求的改變,孩子往往會產生諸多不適應。用自己的方法讓孩子對這件事情感興趣,讓孩子跟老師一起關注課堂上所學的內容,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怎樣把它修改得正確,在修改過程中孩子把這些東西學會了。但是在學前幼小銜接這段時間孩子學會了多少字沒學會多少字其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能不能培養起孩子對文化的興趣和表達文化的信心。自己表達自己想法的信心。
  • 運動真能提高學習成績?是的,還能提高孩子的智力評分
    運動真能提高學習成績?是的,還能提高孩子的智力評分!運動真能提高學習成績?是的,還能提高孩子的智力評分!運動真能提高學習成績?是的,還能提高孩子的智力評分!你的好心情神經傳遞質能得到持續的增加。▼運動對大腦產生保護效應運動能帶來最大的轉變,就是對大腦產生保護效應。可以把大腦想成是肌肉。你運動得越多,你的海馬回和前額葉皮質就會更大、更強壯。
  • 如何提高孩子自主學習能力?(下)
    介紹了自主學習能力的概念模型,今天首篇的《如何提高孩子自主學習能力?(中)》簡要介紹了一些提高學習動機的方法,本篇,我們將從理論上和操作上做進一步說明。學習者參與學習活動主要是為了體驗樂趣、挑戰和獨特性,而不受任何外部壓力或強迫,也不期待外部獎勵、禮物,所獲得的知識也更能夠長期保存,因此內在動機與學業成就也有著重要而積極的聯繫。挑戰性、好奇心、控制感和幻想、競爭、合作和認可是激發內在動機的關鍵因素(這些心理因素也是成功吸引人的遊戲所具備的特質)。
  • 助力孩子提高自我認同感,比考高分更重要
    你可以這麼做~孩子對於父母而言,是一次學習怎麼做父母的機會。因此,學會對孩子說謝謝,謝謝你讓我成為你的父親、母親。當你們說出這句話,孩子會知道自己在你們心目中的分量,知道自己是被需要的。真正愛護孩子的父母,不是替孩子做各種事情,而是學會給予他們探索的機會,尊重孩子的獨立選擇。儘管這個選擇會有一定的困難,他們也會產生「即使有困難,我也能靠自己完成」的信念。
  • 如何幫孩子度過青春期,提高學習成績?
    5、自製性和衝動性孩子在心理獨立性、成人感出現的同時,自覺性和自製性也得到了加強,在與他人的交往中,主觀上希望自己能隨時自覺地遵守規則,力盡義務,但客觀上又往往難以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感,有時會魯莽行事,使自己陷入既想自製,但又易衝動的矛盾之中。
  • 1個笑話也能助力孩子學習?答:調動大腦「杏仁體」提高記憶效率
    對於簡單任務而言(圖中虛線所示),興奮感會將表現水平推向一個趨於平穩的高度。而對於挑戰性較強的任務(圖中實線所示),過度興奮會對表現水平產生負面影響。 研究人員還發現,不同情緒下產生的興奮感,還會帶有不同的感情色彩。例如憤怒的情緒和令人身心放鬆的愉悅雖然同樣令人精神亢奮,但感覺卻是截然不同。
  • 孩子對學習不感興趣,不愛學習,家長應該怎麼辦呢?
    小學的科目少,課程又簡單,父母只要認真監督孩子,孩子就可以取得優異的成績。而初中的科目多,課程又難,需要孩子主動投入到學習當中,父母對孩子監督,讓孩子被動學習並不能有效提高孩子的成績。所以,孩子在升入初中之後,不應該依賴父母的監督來學習,而應該積極主動學習,將學習作為自己感興趣的一件事,以此來提高自己的成績。
  • 真正智慧的父母懂得捨棄自己的控制感,成就孩子的控制感
    因為這樣會讓我們產生一種控制感,覺得自己是可以控制電梯運行速度的,這樣做也會讓我們內心的焦慮感減輕一些。 相反,假如我們失去了控制感,不能夠掌控事情的發展方向或者事物的運行規律 ,就會產生「失控感」,從而引發一系列情緒問題或者心理健康問題,比如焦慮、抑鬱、恐懼等。
  • 孩子對學習不感興趣?那是家長沒有找到辦法
    而對比學習來看,孩子經歷的是流水線式的教育,總有一部分孩子是沒有辦法跟上老師的節奏或者不滿足老師的節奏,比如對於成績好的學生,可能覺得課堂內容太簡單,感受不到挑戰,上課不認真;對於成績落後的孩子,學習帶給他們的挑戰又太大,孩子經歷的都是挫敗,導致孩子對學習產生畏懼。 所以對於家長,要因地制宜,找到適合孩子的難度係數。
  • 多參加一次比賽,對學習藝術的孩子來說意味著什麼?
    「不讓孩子去體驗,不讓他們去嘗試藝術,我可以保證,30年後孩子們將找不到工作,因為他們沒辦法競爭過機器。」——馬雲—這是動聽在線的第102篇文章—藝術類的學習不是閉門造車,必須通過不斷的比較,不斷的展示,不斷的去適應各種表演環境才能夠得到提高。
  • 讓學習事半功倍的4步「助推器」,快速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效率
    其中要讓孩子意識到自己能在短時間裡吸收多少知識點,也是提高注意力的重要秘訣。3、記錄。準備一個筆記本,讓孩子每天簡單的記錄一下學習過的內容,包括學習時間、學習環境和學習感想,比如「有效果、厭倦、完全不懂」等等。這個階段是這個學習過程的重要步驟。4、檢驗和分析。
  •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興趣、成就、權利、社交、學習與行為動機的關係
    一般地說,興趣廣泛有利於人們獲得較廣博的知識;興趣的中心,指對某個特定領域的事物形成更濃厚、更強烈的興趣,它能推動人們較深入地認識客觀世界;興趣的穩定性,指對事物具有持續、穩定的興趣;興奮的效能,指興趣能積極推動人的活動,提高活動的效能。
  • Reach Out沃明教育:提高國際學校孩子的學習興趣
    為了提高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充分發揮孩子的潛能和才智,使孩子在學習上有好成績,就必須提高孩子對學習的興趣。然而,許多年輕的父母常常都會問:要怎麼做才能提高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呢?Reach Out沃明教育摘介以下幾點,供父母們參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