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拍出美味肥腸?《風味人間2》導演分享心得

2020-12-24 中國新聞網

如何拍出美味肥腸?《風味人間2》導演分享心得

2020-05-19 14:51:38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黃鈺涵 責任編輯:黃鈺涵

  中新網北京5月19日電 近日,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2季第四期播出。在品嘗過滋味萬千的醬料之後,紀錄片終於將目光鎖定至肉食邊角料「雜碎」上。

節目組供圖

  提起肥腸,愛它的人視若珍寶,不愛它的人則拒它千裡之外。在四川江油,人們對肥腸的嚴苛要求,使「洗肥腸」也成為了一門職業。經歷無數道工序,肥腸從邊角料搖身一變,成為了四川最受歡迎的美味。《風味人間》第2季中,楊昌志夫妻便憑藉一門看家手藝,在肥腸店雲集的江油做得風生水起。在歐洲傳統美食之都裡昂,法國人也對大小腸愛不釋手。對於資深食客而言,唯有大小腸嵌套齊發,才能滿足他們挑剔的胃口。

  對分集導演丁正來說,拍攝總導演陳曉卿偏愛的江油肥腸令他頗感壓力但又興奮異常。擔憂的是自己拍不好陳曉卿的摯愛,開心的是頓頓都能吃到最好吃的肥腸,甚至在拍攝工作結束後,攝製組還對肥腸意猶未盡。丁正坦言:「陳曉卿導演時常提醒我,要把人們熟悉的食物拍出陌生感,陌生的食物找到熟悉的一面,這是比簡單記錄更高級的手法」。

節目組供圖

  鵝肝,這種口感綿軟細膩的食物在中外都大受歡迎。在美食雲集的潮汕,張澤鋒歷經十幾年的坎坷摸索,憑藉過硬的手藝和一流的食材,用一道滷鵝在街頭安身立命,滷粉肝成為他的拿手菜之一;遙望法國,鵝肝同樣成為料理界的明星食材,藉助極致的烹飪手法,法國人為鵝肝賦予了入口即化的極致體驗;再看向其他地區,日本的鮟鱇魚肝、北非的羊肝也都因料理而展現出不同層次的美妙,雖然遠隔萬裡,全人類對美味的追求可謂是殊途同歸。

  從同類食物中看世界差異,在第四期《雜碎逆襲史》中體現得淋漓盡致。面對雜碎時,中國人或滷、或烤,利用它原本的風味為它增添不同色彩。在義大利,瑪西莫·雷涅尼迎合西方禮儀,剔除豬蹄不便入口的肌腱和筋節,製作出了內裡包羅萬象的摩德納特產「豬蹄鑲肉」。相隔萬裡的兩國,用兩種不同的思路使雜碎「脫胎換骨」。

節目組供圖

  正如同總導演李勇所說:「雜碎,東西方存在著不小的認知差異。但不管在市井街頭,還是豪門盛宴,雜碎菜品從來都是多姿多彩的」。

  糟貨,在上海人的眼中,是美味的代名詞之一。糟豬蹄只需兩天便可享用,清爽不膩,是上海人夏季的可口良品。浙江崇仁的糟豬蹄,則需要等待美味的耐心。一年時間,香糟的滋味被完全激發,僅憑這一道調味料,就能讓再普通不過的豬蹄搖身一變,成為極富盛名的美味。從釀黃酒後的遺留物到催化豬蹄風味的調味品,糟泥在古鎮人手中最終實現了華麗變身,可見民間智慧的精妙。、

相關焦點

  • 豆瓣高分《風味人間2》 鮮活「在地飲食」傳遞美味歡樂
    《風味人間2》裡拍攝的地爐燒豬手藝人。  《風味人間2》劇照。  由騰訊視頻出品,稻來傳媒與企鵝影視聯合製作的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2季近期在騰訊視頻播出,浙江衛視同步播出。  《風味人間2》延續了「風味」系列世界視角的切入角度,節目遍尋全球25個國家和地區,拍攝超過300種美食,最終選擇了《螃蟹橫行記》《醬料四海談》《雜碎逆襲史》等八集主題的內容對世界美食加以呈現。和上一季相比,外國美食的比例進一步提升,和中國美食達到了一比一的比例。
  • 如何烹飪雞肉?《風味人間2》呈現不同料理手段
    中新網5月25日電 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2季第五期「雞肉風情說」已於周日晚上線。本期的主角雞肉,是美食屆人見人愛的「流量王」。燒鳥由於雞的飼養周期短,雞肉逐漸成為人們最經濟最主流的蛋白質來源之一。
  • 《舌尖》導演新作《風味人間》首播 瓦屋山冷筍入鏡
    《舌尖上的中國》第一二季總導演陳曉卿出新品了!這是他從央視紀錄頻道轉職騰訊視頻後,與團隊推出大型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該片共8集,每集50分鐘,將於10月28日起,每周日21點15分,在騰訊視頻首播。在被譽為《舌尖》升級版的《風味人間》第一集,來自四川眉山市洪雅縣的瓦屋山冷筍得以入鏡。《風味人間》還未播出,但網友得知消息後,都紛紛被饞哭,很多網友都在吶喊:又有「下飯菜」了!
  • 《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十年間吃遍美食,告訴你什麼是人間美味
    如果能夠掌握中華傳世美味的製作方法,即便是在家裡,也能夠嘗遍南北大菜、風味小吃。02導演眼中的美味陳曉卿,中國內地導演、製作人。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優點才拍出了《舌尖上的中國》。03舌尖上的中國靈感來源《舌尖上的中國》火了之後,導演陳曉卿出了一本書,叫《至味在人間》。
  • 《舌尖》導演新作《風味人間》首播 瓦屋山冷筍入鏡(2)
    10月28日中午,得知《風味人間》今晚即將播放,尹成靜連聲詢問,在哪兒可以看到等。尹成靜回憶,當時得知是陳曉卿老師團隊前來拍攝時,她很意外,陳曉卿團隊製作的《舌尖上的美味》,尹成靜看過好幾遍,為了把瓦屋山最原生態的「打筍子」全過程展現給大家,她就推薦了「打筍子」多年、且在山上還有棚子的馮玉先夫婦。
  • 爆炒肥腸怎麼做才好吃?記住2點,香而不羶,口感嫩滑,太美味了
    大家好,今天筆者為您分享一款家常爆炒肥腸的簡單做法。肥腸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一道不錯的美味飲食,但因為食材本身具備一些特殊原因,所以很多人在家中做出來的肥腸都有一股羶味(那種味道你懂得,筆者單用這詞從容,還望諒解)。
  • 《風味人間》第2季 記錄,「追趕食物自己的時間表」
    農夫在芭蕉葉構成的「農田」裡耕種,迎著日出朝陽;漁夫在三文魚紋理拼搭出的「海浪」中捕魚,餘暉下波光粼粼。朝夕之味,美好恬淡,人間與風味時時碰撞……日前,由騰訊視頻出品,稻來傳媒、企鵝影視聯合製作的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2季宣布定檔,將於4月26日起登陸騰訊視頻和浙江衛視。
  • 揭秘:《風味人間》中的美食在哪裡拍的?
    陳曉卿再次「操刀」的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首播近一周,片中雄膏+雌黃合璧的「禿黃油拌飯「在今天的熱搜榜上依舊熱度不減。10月28日,《風味人間》第一集一播出,就在豆瓣拿下了9.4分的高分評價。不同於以往聚焦中國視野,此次《風味人間》的腳步遍布六大洲二十多個國家,在展現中國美味的同時,國外美食也依次亮相,各色美味的拍攝地更是把觀眾帶到了全球視角,僅播出的第一集《山海之間》就出現了13個國家或地區,誘人食物的拍攝地不僅收穫了屏幕前想大快朵頤的「饕餮」型粉絲,還收穫了一批想探索「詩和遠方」的旅遊型粉絲。
  • ...遇」,多一些實際行動 拍《盲井》《盲山》的導演李楊來蓉分享心得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 攝影報導十五年導演生涯,僅有三部電影長片,「盲系列三部曲」:2003年《盲井》,2007年《盲山》,以及最新上映的《盲·道》。他的電影,顯示出對普通小人物苦痛的高度敏感和同情,用優秀的電影語言剖析現實人性的罪與罰。
  • 《風味人間》點擊量破6億 "風味"與"舌尖"為何出眾
    日前,在騰訊媒體研究院聯合中國傳媒大學打造的IP課上,陳曉卿總結《舌尖上的中國》《風味人間》的成功經驗時說。  拍前先查人們愛吃啥  在吃上找到觀眾相信的內容之前,必須先確定觀眾是誰。「舌尖」拍攝前,節目組特意做了調查,中國人到底最愛吃什麼,排名第一的竟然是主食包裹的油脂類食物。
  • 《風味人間》第2季美味紛呈魅惑人間
    網易娛樂6月8日報導 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2季第七期「香腸萬象集」,已於上周日晚21:20上線,浙江衛視同步播出。隨著本季節目漸入尾聲,《風味人間》第2季描繪的全球美食圖景愈發清晰——從崖蜜到魚子顆粒,從廟堂到市井鄉間,鏡頭跨越山川湖泊,生動展現了地球上多元的風土人情。
  • 《風味人間2》文案摘錄第三彈|適用於作文的優美解說詞摘錄
    「在風味的大戲裡,醬,一人分飾兩角,時而是食物的調味劑,時而又是食物本身。從鹽的替代品,到不可替代的烹飪伴侶,可以簡單直率,也可以不著痕跡。它裡應外合,行蹤不定,卻經常被我們遺忘。讀懂了醬,我們才能真正洞悉人間風味的各種玄機,領略它的萬千變化。」
  • 《風味人間2》為什麼能評9.4分?每一個細節都恰到好處,美食盛宴
    我們期盼已久的美食節目來了,就在4.26晚上,由騰訊視頻出品,稻來傳媒、企鵝影視聯合製作的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2季21:20登陸騰訊視頻和浙江衛視。首先開場就讓人耳目一新,《風味人間》第2季以崖蜜開篇,用人類最原始驚險的方式,開啟了《甜蜜縹緲錄》。在尼泊爾,蜂蜜獵人們為了追逐讓人獲得愉悅感的甜味,在沒有保護措施的情況下攀登200米的高空。在馬來西亞,巴瑤族不帶氧氣瓶深入海底探尋食物,只為一口最鮮甜的食材。
  • 《風味人間》溫暖收官 精彩講述中華美食故事
    可以說這是充滿花絮和驚喜的一集,也標誌著節目正式收官,無論是誘人的美味還是暖心的故事,《風味人間》都為大家帶來諸多慰藉,許多觀眾意猶未盡,甚至已經開始期待下一季。攝製組在冬牧場拍攝深入無人區、親嘗鯊魚肉 首度揭秘《風味人間》幕後故事在前七集中,《風味人間》向觀眾展示了許多全球風味,有些難得一見,有些獨具特色,第八集「風味之旅」記錄下節目組與這些美食相逢的過程,堪稱「美食紀錄片」的「紀錄片」。
  • 《風味人間》帶火瓦屋山冷筍,大自然還有這般美味!
    曾經一部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俘虜了萬千吃貨的心在今年秋冬交替之際《舌尖上的中國》第一二季總導演陳曉卿帶著全新力作《風味人間預告片的視頻裡,馮玉先夫婦拿著筍子說了一句「瓦屋山冷筍巴適得很」四川方言一出吃貨們知道又有一個四川美食即將登場《風味人間》第一集就把鏡頭瞄準了四川的瓦屋山記錄了馮玉興夫婦去深山密林中打冷筍的全過程
  • 《風味人間》第2季收官 根莖類食物有多美味?
    中新網6月14日電 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2季收官期「根莖春秋志」,將於今晚21:20在浙江衛視播出。被譽為「下飯神器」的《風味人間》第2季自開播以來便備受關注,它通過甜味、螃蟹、醬料、雜碎、雞肉、顆粒、香腸、根莖8大主題,以全球視野展現包羅萬象的美食文化,讓觀眾領略到不同地域的風土人情。
  • 《風味人間》隔屏香氣撲鼻觀眾向「餓勢力」低頭
    從四川到廣西、由中國至泰國,各種以「香料」為主烹飪出的美食色味俱佳,守在電腦前的網友表示:明知道《風味人間》是深夜放毒,還是忍不住每周日要「自我投毒」。種種香料背後的奇趣故事,與其製造出的豐富味道,令觀眾感嘆:「風味來之不易,人間氣象萬千。」隔著屏幕香氣撲鼻觀眾直呼向「餓勢力」低頭!
  • 最強下飯綜藝回來了,人間風味,嘗過才知道!
    好融藝:分享影視資訊,感受影視文化在那些與美食相關的影視作品裡,《深夜食堂》撫慰著都市人奔波的身心,《小森林》描繪出一人四季三餐的恬淡和美好。而這就不得不說說《舌尖上的中國》前兩季的總導演陳曉卿了。陳曉卿,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1986年獲準到中央電視臺軍事部實習,而後在央視擔任攝影、編導、製片、導演等工作,創作了《遠在北京的家》《劉少奇》《百年中國》《森林之歌》(自然篇)《舌尖上的中國》《舌尖上的中國2》等高口碑紀錄片。
  • 《風味人間》開播,美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沉寂了好幾年的陳曉卿終於在昨日回歸,由他總導演的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第一集開播。一個晚上的時間,單在騰訊視頻的播放量就達到1.4億,可想而知「陳曉卿」這三個字在美食界的影響力。當然,這個數據背後也透露出當下的中國人對於美食究竟有多麼喜愛。
  • 簡單2步,洗肥腸快速又乾淨,照著做爽脆解膩無異味,出鍋香翻天
    對於吃貨、老酒鬼來說,肥腸類美食即美味又上頭,不管是滷大腸,還是紅燒肥腸、鐵板肥腸,聞著香濃,吃著更香,但要自己在家製作肥腸菜式,很多人就望而卻步了。簡單2步,洗肥腸快速又乾淨,照著做爽脆解膩無異味,出鍋香翻天,喜歡吃肥腸卻不知道如何快速把肥腸洗乾淨,不妨試試老父親的洗肥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