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貴每節課上千元,興趣班居然也有鄙視鏈…杭州寶媽急了:它憑啥排最後?

2021-02-25 19樓

最近,網上流傳著一條「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越冷門越砸錢越高貴,引發熱議。

①  運動類鄙視鏈

馬術>高爾夫>冰球>擊劍>棒球/美式橄欖球>花滑>網球>足球>跆拳道>羽毛球桌球>遊泳>跑步

 

②  樂器類鄙視鏈

管風琴>豎琴>大提琴>小提琴>長笛>薩克斯>架子鼓>鋼琴

 

③  智力類鄙視鏈

圍棋>西洋棋>中國象棋>軍棋>五子棋>跳棋

相關文章還對中產家庭的標準做了一個說明: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中國的中產家庭標準是:年收入10—50萬元,有房有車能旅遊。然而,在一線城市,中產的門檻更高。家庭年收入50萬以上,父母是高知、企業管理層或體制內人群,家庭年消費30萬以上,才能稱得上中產。

這條鄙視鏈真的存在嗎?位於鄙視鏈頂端的項目真有傳說中的那麼冷門、燒錢且高貴嗎?

小貝今年34歲,有一個6歲的兒子。她目前是一家上市公司的中層,老公在某公司當高管,兩人有車有房,年收入加在一起差不多六十萬,是名副其實的中產家庭。

 

看到這條鄙視鏈後,小貝的第一反應是:「感覺除了棋類還有點那麼回事,前兩個都是瞎扯。」小貝說,就拿她自己和身邊的朋友來講,並沒有發現有這樣的規律。

 

「先說馬術和高爾夫,認識的人裡面,去玩過的倒是挺多的,但能長期堅持下去的,真的沒有幾個,而且那些都是年入超百萬的高產、富豪家庭。」在小貝看來,這兩項高端運動其實基本不在中產家庭的討論範圍中。至於其他運動,小貝覺得也沒什麼區別,雖然價格確實有高有低,但學的人都挺多的,完全談不上貴賤之分,「選擇任何一項運動肯定還是要根據小朋友的愛好和體質來。」

 

「樂器這個就更離譜了,學鋼琴的人那麼多,從年入幾萬到年入千萬的都有,怎麼就在最後了?還有排在第一的管風琴,就沒聽到有地方可以學的,感覺只有在音樂廳裡見過。」

 

小貝告訴志玲,她認為棋類的排名比較靠譜是因為從難度來講,確實是這樣。

 

跟小貝一樣,二胎媽媽捲毛也覺得這條鄙視鏈不太準。

 

除了馬術和高爾夫外,其它運動都比較常見。擊劍、冰球、花滑已經不算是很高端的運動了,樂堤港都有。棒球在杭州也比較多的,黃龍就有,課程費用也不貴。網球、足球、跆拳道、羽毛球、桌球就更不用說了,遊泳的話差不多是每個孩子在暑假都會去的。」捲毛認為,這個排名在現實生活中並不貼合實際。

 

再看樂器類,捲毛說,把這些樂器放在一起比較就不太合理。「如果按照入門來看的話,鋼琴是所有樂器的基礎,但排在前面的全是弦樂,而且像大提琴、小提琴都已經很常見了,還有後面的架子鼓、薩克斯、長笛,包括吉他、貝斯、尤克裡裡也全是目前很普通的琴行最基本的教學課程。」

 

雖說不少家長對這條鄙視鏈的真實存在性表示懷疑,但如果從「砸錢」的角度來考量這條鄙視鏈,它的排序還是有跡可循的。

 

「鄙不鄙視倒談不上,但單看運動類和樂器類,排在前兩名的,說它高貴也不是不可以,畢竟是真的貴。」一位12歲女兒的媽媽告訴志玲,她們家說起來也屬於中產小資,之前給孩子報過一個高爾夫班,上過十幾次課,一節課要1000塊,她雖然很想讓女兒堅持學下去,但實在是吃不消如此高昂的費用。

 

聯想到前陣子爆火的電視劇《三十而已》中,顧佳不惜賣掉各種奢侈品給孩子報馬術班,為的就是接近上流圈。志玲也開始好奇,對於中產家庭來說,能排在鄙視鏈頂端的興趣班到底是怎樣的存在?

按照「運動類鄙視鏈」,排在第一的是馬術。志玲找到了一家位於城西的馬術俱樂部,裡面開設了馬術課程。工作人員介紹,他們店是去年才開業的,目前已經有400多名會員,除了有幾個成人外,基本都是小孩子,最小的才兩歲多。

 

從課程價格表上看,主要有兩個項目,一個是適合2-6歲的馬術幼學園課程,每個課時40分鐘,20個課時費用是11600元。還有一個是適合青少年的英式馬術課程,每節課時長45分鐘,按課時收費,最少10個課時,價格是8800元,最多100個課時,價格是88000元。

 

「國外,包括現在國內的一些學校都很重視馬術,考證、參加比賽獲獎都是可以加分的。」工作人員說。

 

當天,志玲正好遇到一位來上馬術課的小男孩,工作人員告訴志玲,這個小男孩今年5歲半,每次都是保姆陪來。小男孩還有一個弟弟也在這邊學,來的次數會少一點,由不同的保姆帶著。

 

小男孩年紀雖小,但已經騎上了最大的馬匹,訓練的時候也有模有樣。站在邊上的保姆阿姨說,他們家小朋友在香港讀書,本來還沒夠上學馬術的年紀,但因為香港那邊比較重視這門課程,就先讓小朋友學起來。「我們一周來兩次,學了差不多有十幾個課時了。」

「想學一定要趁早。」阿姨看了看小男孩,接著說,「他有個弟弟也在學,每周來一次。」志玲問弟弟是不是也在香港讀書,阿姨說是在這邊的國際幼兒園上學,「香港學費不是很貴的,他弟弟的學校才貴嘞,一年要二十幾萬。」

 

不過,來這邊學馬術的也不全是這樣的所謂富豪家庭。有個媽媽說他們家就屬於普通雙職工家庭,她給兒子在這邊先報了10個課時的班,如果感覺不錯,再考慮繼續加課。「主要是孩子喜歡,而且我自己也覺得騎馬能鍛鍊體型、力量、耐力,是一項很好的運動。」

 

隨後,志玲又諮詢了一家能學高爾夫球的機構。工作人員說,他們這邊分團隊課和1對1私教課。團隊課4—8人一個班,每周一次課,每次1.5個小時,包括1小時高爾夫和半小時體能訓練,初級課程一年下來費用2萬不到點,初級往上會更貴。1對1 的私教課,每周一次,每次1小時,初級階段一套課12節,費用在13500—15000元不等。

而排在「樂器類鄙視鏈」頂端的管風琴,志玲搜遍了整個杭城,也沒有找到管風琴興趣班。目前,管風琴存在最多的地方是世界各地的音樂廳、教堂和高等音樂院校。據了解,由於管風琴在國內還不普及,目前設立管風琴專業的音樂學院也寥寥無幾,有些音樂學院招收管風琴專業,還可以用鋼琴來進行考試。

 

這麼看來,先不說管風琴排在第一合不合理,把它跟「孩子興趣班」這幾個詞聯繫在一起都有點不對味兒。

 

管風琴雕塑

排在第二的豎琴很多人肯定都見過,但志玲在杭州也只找到了一家能學豎琴的機構。工作人員介紹,他們是全浙江唯一一家開設豎琴課程的課外培訓班。「我們這邊學豎琴的有50個人左右,成人和小孩一半一半,最小的5歲。很多人是專門從外地大老遠跑過來學的。」這些孩子裡面,有單純為了興趣而學的,也有人準備以後考音樂學院。

 

「豎琴屬於貴族樂器,課費是500塊一節,一節課50分鐘。」工作人員說,其他樂器像鋼琴,大小提琴課費基本在兩三百塊一節,「主要還是因為稀少,其實豎琴學起來不難的,比鋼琴簡單多了。」

 

學樂器費錢還在於買樂器,工作人員簡單介紹了幾句就讓志玲長嘆了一口氣:「這臺撥鍵琴是限量的,10萬塊,另一臺大的踏板琴,基礎款的就要18萬。」

 

樂器這東西雖然跟衣服不一樣,換得頻率遠沒有那麼高,但要堅持學下去,一臺琴肯定是不夠彈的,算起來這個費用也是蠻驚人的。

踏板豎琴

撥鍵豎琴

作為一個中產階級,花這麼多錢站在「中產孩子興趣班」的鄙視鏈頂端到底值不值?志玲又詢問了幾個寶媽朋友。

 

小貝的觀點跟上面說的一樣,她認為這些項目被划進中產家庭的孩子興趣班選項裡本身就是不太合理的。「不排除會有一些很捨得下血本,愛打腫臉充胖子的家長會這樣培養孩子,但我覺得沒什麼意義,花那麼多錢,日子還過不過了?」小貝還表示,她其實非常不願意看到家長們把孩子的興趣班當成一個名利場來看待,這樣就失去了給孩子報班的初衷。

 

毛毛的孩子去年才剛出生,她的看法就跟小貝不一樣,她笑稱自己以後應該就會是那個掏空荷包的媽。「不存在鄙視之說,也不是為了顯示自己有多高貴,是為了給孩子創造更多的機會。」毛毛說,她自己的父母當初就是勒緊了褲腰帶讓她學鋼琴,能有這麼一項才藝她覺得對自己的幫助還是非常大的。

其實,像馬術高爾夫、管風琴豎琴對於大多數家庭的孩子來說還是比較遙遠的興趣。為了了解現在的孩子們都在上哪些興趣班,志玲也向身邊的家長朋友做了一個小調查。

問題1:你家小朋友報了哪些興趣班,一年下來費用大概是多少?

問題2:小朋友的班裡目前報什麼興趣班的人最多?

問題3:班裡的小朋友一般都會報幾個興趣班?

從調查情況來看,低年級包括幼兒園的小朋友報的興趣班會多一些,一般一個人都有2—4個。興趣班的種類五花八門,其中鋼琴和跳舞被提到的頻率比較高。到了三年級以後,小朋友大多都會集中精力上文化課補習班,因此興趣班就會減少一些,基本上一個人在1—2個。費用方面,很多家庭一年下來花在孩子興趣班上的開銷大概都在一兩萬左右

小貝(兒子6歲,下半年大班):我們一共報了3個班,樂高、圍棋和畫畫。樂高和圍棋都是一年一萬左右,畫畫5000。現在小朋友班裡學鋼琴、跳舞和畫畫的最多,鋼琴是男孩子跟女孩子都有在學,跳舞就基本都是女孩子,差不多有半個班的女孩子都在學跳舞吧。另外口才課也蠻多人上的,有將近四成左右。據我所知,班裡的小朋友一般都報了2-3個興趣班。

朱女士(女兒9歲,下半年三年級):不算文化課,我家報了2個興趣班,鋼琴跟跆拳道。鋼琴120—150一節課,一周上兩次,算下來一年要一萬二左右,跆拳道一年是6800。寒暑假還會報個遊泳、唱歌之類的短期興趣班,差不多3000多。我們班小朋友基本上也都是報兩三個興趣班,文藝類的鋼琴和跳舞居多,男孩子的話也有很多會報體育類的,像擊劍、跆拳道這些都有。其實上了小學之後,一二年級的興趣班會多一些,到了三年級開始就基本都要停掉了,因為要集中精力上輔導班。

沈女士(女兒7歲,下半年二年級):女兒要上4個班,羽毛球、遊泳、寫字和畫畫,費用加起來一年大概2萬不到。小朋友班裡報各種興趣班的都有,應該是跳舞和樂器最多,剩下的圍棋、羽毛球也都挺多的,我估計每個人四五個班是有的。

黃先生(女兒7歲,下半年一年級):給小朋友報了兩個班,古箏和寫字,一年下來的費用是一萬五,班裡其他小朋友的情況就不太了解了。

何女士(女兒11歲,下半年六年級):興趣類的就報了一個跳舞,以前低年級的時候還讓她學過鋼琴,不過學了一年多就沒再繼續了。孩子班上的小姑娘基本都是學跳舞。一般來說,到了這個階段興趣班最多只會報一兩個,畢竟文化課也難起來了,還是要以文化課為重。

對於這個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你怎麼看?

你家孩子目前報了哪些興趣班?

來源:19樓( my19lou)部分內容綜合自有意思報告

回復【探店】,隨機得杭州特色小店攻略;

回復【浙A競價】,獲取杭州小客車競價攻略;

回復【淘衣服】,獲取杭州寶藏淘衣地點;

回復【菜場】,獲得杭州菜場攻略;

回復【奶茶】,獲取杭州網紅奶茶及夏日最新飲品;

回復【麵店】,查詢杭州網紅麵店攻略;

回復【5號線】,獲取5號線周邊美食攻略;

↓↓↓猛戳下方閱讀原文查看9元搶到10寸蛋糕,到店才發現是我太天真。點亮一起討論

相關焦點

  • 孩子興趣班鄙視鏈已出爐:馬術、高爾夫名列前茅,最末尾讓人意外
    如今到城裡上學後,才知道條條框框那麼多,連興趣班也不止美術鋼琴那麼簡單。應輔導老師要求,王女士加入了興趣班的寶媽群,這才知道為何女兒七歲會被認為晚了,只因群裡很多寶媽的孩子才三四歲,已經開啟了多姿多彩的興趣班學習。更讓王女士意外的是,哪怕是價格不菲的興趣班之間,也存在鄙視鏈。
  • 孩子上的興趣班居然也有「鄙視鏈」?馬術課比踢足球更「高貴」?
    記者採訪時發現,一些家長為孩子挑選興趣班時不以孩子興趣為參考,而是認為越貴、越冷門的興趣班,越「高大上」。帶著6歲的孩子乘坐公交車,到10公裡外老師家中學一個小時雙簧管課,成了長春市民黃卉的習慣。一對一課時500元,每周上兩次課,來迴路程要花費兩個多小時。讓黃卉有些煩心的不僅是舟車勞頓,上了半年課,孩子對學習雙簧管還是不太感興趣。「這不能由著孩子。」對於繼續讓孩子學習,她依舊很堅決。
  • 興趣班也有「鄙視鏈」
    興趣班的發展伴隨著社會經濟的進步,以及素質教育的普及。興趣班是全面提升孩子們素質的重要途徑,但現在卻慢慢成為家長們互相攀比的一項「指標」。興趣班「鄙視鏈」你可曾聽過? 最近,一份興趣班「鄙視鏈」的名單在網上熱傳。
  • 「話題」孩子興趣班,也有「鄙視鏈」?
    「鄙視鏈」:越「冷門」越「燒錢」越「高貴」兒童興趣班,原本是孩子獲得知識、提高能力、培養興趣的課外培訓。記者採訪時發現,一些家長為孩子挑選興趣班時不以孩子興趣為參考,而是認為越貴、越冷門的興趣班,越「高大上」。
  • @金山家長們,興趣班也有「鄙視鏈」,你被「鄙視」了麼?
    記者採訪時發現,一些家長為孩子挑選興趣班時不以孩子興趣為參考,而是認為越貴、越冷門的興趣班,越「高大上」。帶著6歲孩子乘坐公交車,到10公裡外老師家中學一個小時雙簧管課,成了長春市民黃卉的習慣。一對一課時500元,每周上兩次課,來迴路程要花費兩個多小時。讓黃卉有些煩心的不僅是舟車勞頓,上了半年課,孩子對學習雙簧管還是不太感興趣。「這不能由著孩子。」對於繼續讓孩子學習,她依舊很堅決。
  • 興趣班也有「鄙視鏈」,看完扎心了
    興趣班裡的「鄙視鏈」:越「冷門」越「燒錢」越「高貴」兒童興趣班,原本是孩子獲得知識、提高能力、培養興趣的課外培訓。記者採訪時發現,一些家長為孩子挑選興趣班時不以孩子興趣為參考,而是認為越貴、越冷門的興趣班,越「高大上」。帶著6歲孩子乘坐公交車,到10公裡外老師家中學一個小時雙簧管課,成了長春市民黃卉的習慣。
  • 鋼琴只能排最後?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
    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  曾經有位媽媽在社交網絡上曬出孩子的一周安排。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中產的地方就有鄙視鏈。在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中,越冷門越砸錢越高貴。  很多中產爸媽報興趣班的初衷是為了開發孩子潛能,一不小心變成了名利的角逐場。孩子的興趣班,是父母的眼界、能力和階層,是幫孩子構築自己的朋友圈,而興趣卻成了最不重要的。
  • 關注 | 興趣班也有「鄙視鏈」,看完扎心了
    記者採訪時發現,一些家長為孩子挑選興趣班時不以孩子興趣為參考,而是認為越貴、越冷門的興趣班,越「高大上」。帶著6歲孩子乘坐公交車,到10公裡外老師家中學一個小時雙簧管課,成了長春市民黃卉的習慣。一對一課時500元,每周上兩次課,來迴路程要花費兩個多小時。讓黃卉有些煩心的不僅是舟車勞頓,上了半年課,孩子對學習雙簧管還是不太感興趣。「這不能由著孩子。」對於繼續讓孩子學習,她依舊很堅決。
  • 「成都興趣班鄙視鏈」出爐,千萬級的管風琴我還是第一次聽說
    那就是成都一套套學區房一輛輛行走的悍馬保時捷」我安慰她:「現在學費還是有點貴哈」我姐白了我一眼:「不止學費,你去了解「興趣班鄙視鏈」,會大開眼界。」我反問:「不就是外語鋼琴這些,不是還好嗎?」細分來說,成都興趣班鄙視鏈有3條分支▽①成都樂器類興趣班鄙視鏈②成都運動類興趣班鄙視鏈③成都智力類興趣班鄙視鏈
  • 如何擺脫被「興趣班鄙視鏈」支配的恐懼?
    最近,「興趣班鄙視鏈」這個詞火出了圈。2020版「興趣班鄙視鏈」yo妹兒表示這屆中產家長真是太難了,喝最烈的酒,養最貴的娃,連興趣班都要分個高低貴賤……學這些在歐美有用,人家確實平時就玩這些的……@vane早曉得擊劍這麼貴,就該給我女搶個學校的擊劍興趣課嘛,上一學期,小學幾年的生活費都賺出來了……@曹老師只有暴發富的中產階級家庭才會關注孩子的興趣班鄙視鏈。真正有涵養的中產階級家庭只會更加關注孩子的興趣和天賦。
  • 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鋼琴排最後,選興趣班家長要戴有色眼鏡嗎?
    嗨大家好我是一名寶媽齊知予,今天咱們要說的話題是: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鋼琴排最後,選興趣班家長不應該戴有色眼鏡一、何為中產階級剛剛在標題中說中產階級,到底年入多少的家庭可以稱之為中產家庭呢?二、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鋼琴排最後
  • 鋼琴只能排最後?中產家庭孩子興趣班鄙視鏈
    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曾經有位媽媽在社交網絡上曬出孩子的一周安排。周一鋼琴、周二奧數、周三圍棋、周四英語、周五書法、周六畫畫……只有周日一天自由活動。普通人睜大雙眼:這媽瘋了吧?孩子太累了。中產爸媽搖搖頭: 學得太基礎了,不行不行。
  • 娃的興趣班也存在「鄙視鏈」?鋼琴都不吃香了,排前面的全是冷門
    起先是樂樂媽說給兒子報了籃球班,說現在都流行運動類的興趣班,打打籃球還能讓娃長個,鍛鍊娃的身體啥的,還說這個籃球班挺專業的之類。本來大家聽著樂樂媽說的也沒覺得咋樣,甚至不少人覺得孩子打打籃球確實挺好,但瑤瑤媽的話就有些傷人了,「這年頭籃球還有啥可學的,哪都能玩,現在都流行高爾夫了。」
  • 興趣班也有「鄙視鏈」,排在最底層的是這種,很多父母都中招了
    受「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的影響,很多父母都會在暑假給孩子抱各種興趣班來「加餐」,據統計,近九成的兒童都接受了課外班訓練,從社會大環境發展的趨勢來看,全面型人才確實搶手,而兒童階段又是接收新知識、消化新知識最快的時候,所以通過上興趣班學到不同的東西,或許真能成為加分項。
  • 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馬術第一,鋼琴只能排最後?
    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曾經有位媽媽在社交網絡上曬出孩子的一周安排。周一鋼琴、周二奧數、周三圍棋、周四英語、周五書法、周六畫畫……只有周日一天自由活動。普通人睜大雙眼:這媽瘋了吧?孩子太累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中產的地方就有鄙視鏈。在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中,越冷門越砸錢越高貴。
  • 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馬術第一,鋼琴只能排最後?
    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曾經有位媽媽在社交網絡上曬出孩子的一周安排。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中產的地方就有鄙視鏈。在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中,越冷門越砸錢越高貴。很多中產爸媽報興趣班的初衷是為了開發孩子潛能,一不小心變成了名利的角逐場。孩子的興趣班,是父母的眼界、能力和階層,是幫孩子構築自己的朋友圈,而興趣卻成了最不重要的。
  • 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
    但家長們卻越發焦慮,前幾天,「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成了微博熱門話題。01 中產階級興趣班鄙視鏈在這條鄙視鏈中,馬術排第一,鋼琴只能排在最後?我們先一起來看看這條興趣鄙視鏈是怎麼分的:>看完排名,不難分辨,越冷門花費越貴的排名越高。
  • 興趣班也有「鄙視鏈」看完扎心了(圖)
    記者採訪時發現,一些家長為孩子挑選興趣班時不以孩子興趣為參考,而是認為越貴、越冷門的興趣班,越「高大上」。帶著6歲孩子乘坐公交車,到10公裡外老師家中學一個小時雙簧管課,成了長春市民黃卉的習慣。一對一課時500元,每周上兩次課,來迴路程要花費兩個多小時。讓黃卉有些煩心的不僅是舟車勞頓,上了半年課,孩子對學習雙簧管還是不太感興趣。「這不能由著孩子。」
  • 光明時評:別讓興趣班「鄙視鏈」毀了興趣
    這樣的「攀比型」興趣培養,亟待回歸理性。所謂興趣班,原本是孩子獲得知識、提高能力、培養興趣的課外培訓,一切應該以興趣為基礎。如果興趣班脫離了興趣這一出發點,興趣培養也就變了味。興趣班有了「鄙視鏈」,源於家長的攀比心理。成年人的世界中充滿了攀比,現實生活中圍繞職業、收入、生活條件等也產生了各種「鄙視鏈」。
  • 對興趣班「鄙視鏈」不妨一笑置之
    據媒體報導,最近,一份「教育培訓班鄙視鏈」的名單在網上熱傳。馬術班、豎琴班、西洋棋班等相對冷門的課程,處於「鄙視鏈」的頂端,而常見的桌球班、鋼琴班、書法班則被認為是「俗氣」的低層次課程。上興趣班重在培養孩子的課外興趣愛好,只要所選項目健康有益,並且孩子感興趣就行,何來高低貴賤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