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當兵的人,有啥不一樣,只因為我們都穿著樸實的軍裝;咱當兵的人……」每天天剛蒙蒙亮,我總會被這樣雄渾動聽的歌聲叫醒。
不錯,這歌聲正是來自一位老兵,一位退伍不退色的熱血兒郎,他就是我的「宋伯伯」---- 銅仁市人社局勞動保障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副支隊長宋長青,也是沿河自治縣客田鎮隘頭村的駐村幹部。
困難面前顯身手 鐵血男兒敢擔當
今年2月,宋伯伯被派到隘頭村駐村,我們也是那時候才認識的。其實我不姓宋,宋伯伯也不是我的伯伯,是因為他對工作的認真負責、對我的關心和照顧,我很敬佩他,才喊他宋伯伯的。
宋伯伯負責徐家溝與坑水壩兩個組並幫扶了9戶貧困戶。徐家溝組的田仁周,就是宋伯伯幫扶的貧困戶之一。
田仁周大腦神志不清,完全依靠國家各項惠民政策維持生活,可想而知,這樣的家庭有多糟糕了。
果然,第一次我和宋伯伯到他家裡去搞衛生的時候,我心裡的猜想就得到了證實:剛推開門,一陣陣惡臭迎面撲來,天呀!這哪裡是人住的呀,大約十餘平米的廚房裡,地上全是垃圾、菸頭和痰。離桌子約一米的地方,一個用磚頭和泥土堆砌的灶頭,上面支著一口鐵鍋,鏽跡斑斑,鍋裡裝著一小鍋黑黑的食物,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煮的,正散發出一陣陣惡臭。灶頭前唯一的木凳上,蓬頭垢面的田仁周正端著碗坐在那裡吃飯,昏黃的燈光下,滿屋子全是黑的。
「宋主任,你就是喊我們來給他家搞衛生呀?那你還是叫別人來吧,我可受不了!」
「這戶的衛生我可不做,要做你們自己做,我寧可去背大糞也不做這戶的衛生」……我們帶來的幾名衛生保潔員,滿腹抱怨地說開了。
「哎,你們別走呀,別走呀!」
宋伯伯一臉無助的看著我。
「宋伯伯,要不我們改天再來吧?」我囁嚅著說。
「不行,這是任務,必須完成。她們不做就算了,我們自己上。」宋伯伯斬釘截鐵地說。
說完,宋伯伯一邊挽著袖子,一邊邁進屋子,從桌子上的東西開始整理了起來,掃地、洗碗、刷鍋、疊被子、擦桌子……
整整連續三天的衛生整治,田仁周家裡煥然一新,也沒有那滿屋「飄香」的異味了。
病魔無情人有愛 住院不忘貧困人
「宋伯伯,怎麼了,你怎麼了……」
「宋哥,你怎麼樣了?宋哥,你怎麼樣了……」
「老宋,老宋,你醒醒,你快醒醒……」
5-6月的重點工作是易地搬遷舊房拆除與復墾復綠工作,隘頭村有易地搬遷戶36戶,由於山高路遠,無法用機械類的工具拆除舊房,每一座舊房都是我們徒手用繩子與電鋸拉倒。
一個多月持久的繁重工作,原本就渾身是病的宋伯伯終於扛不住了,在舊房拆除時因糖尿病突發暈倒在地。
「指揮長,徐家溝田仁周戶現在什麼情況啊?他有沒有在務工呀?他家裡的衛生現在保持的如何?」
「我給他申請的公益性崗位通過了沒有?他家的灶頭必須要重新修過,我要的材料都到了沒有呀?」
在醫院的半個多月,宋伯伯最牽掛的還是田仁周。每天必不可少的電話,準時打到指揮長張紅松那裡,了解田仁周的情況。同時也不斷的通過微信要求我堅持每天去看看田仁周,督促他搞好環境衛生和人居環境。
出院後,宋伯伯連村委會都沒回,就帶著一箱牛奶驅車直接到徐家溝組田仁周那裡查看人居環境整治和家庭環境衛生……
「老宋,你帶去的藥應該快吃完了吧?你什麼時候回來去醫院複查身體呀?」
「老宋,我今天叫同事給你帶藥來了,你記得聯繫他去拿藥哦,千萬不要忘記了。」
脫貧攻堅繁雜而忙碌的工作讓宋伯伯回家複查身體的時間都一拖再拖,每一次宋伯母都在視頻電話的那頭督促宋伯伯吃藥、拿藥、複查身體……
「老宋,體檢結果出來了,按照醫生要求,你必須趕緊回家去治療,不能再拖了,工作上的事情我安排!」指揮長張紅松剛從鎮裡回來,就跑到二樓辦公室跟宋伯伯說。
「沒事,我再堅持幾天,等田仁周家的廚房完工了我再回去也不遲……」
宋伯伯那種濃濃的為民情懷,讓我自嘆不如!
真情幫扶終見效 昔日舊貌煥新顏
宋伯伯每天都要擠時間到田仁周家拉家常、宣傳講解脫貧攻堅政策,引導田仁周自力更生,尋找致富途徑。
「我給你申請了公益性崗位,你現在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把你自己的衣服洗乾淨,家裡衛生打掃乾淨,我每天來檢查一遍。」
宋伯伯每次去檢查所謂的「工作」時都會給田仁周鼓勵,並耐心的引導田仁周以後應該做什麼,怎麼做。
「宋主任,我今天買了肉,你和秦老師還有你們攻堅隊的同志去我家吃飯吧。」9月18日,我正跟宋伯伯在辦公室完善一戶一袋資料,田仁周突然站在辦公室門口喊宋伯伯,嚇了我一跳,昔日蓬頭垢面的頭髮打理得乾乾淨淨。
我正不知要怎麼委婉的拒絕,卻聽見宋伯伯隨口就答道:「好的,晚上我們來你家吃連心飯,菜我們自己帶,一會我忙完了來和你一起做飯。」
等田仁周走後,我才跟宋伯伯說:「他家裡那麼髒,去連坐的地方都沒有,我們還是別去了吧,宋伯伯。我怕吃不下,那多尷尬呀!」
「你有兩個月沒去了吧?現在田仁周家裡可乾淨了,廚房弄好了,灶頭也修了,他家裡的衛生現在都和我們村委會食堂差不多了!」
下午五點左右,宋伯伯叫我跟他去田仁周家,我磨磨蹭蹭的就是不想去。直到快六點鐘了,他催了我三次,我才不情不願的跟宋伯伯去。
一路上,我腦海裡總是浮現出第一次去田仁周家裡的場景,總想找理由不去,可是經不住宋伯伯的勸說,我還是硬著頭皮一步三回頭的去了。
剛到田仁周家,我就驚呆了!眼前出現的景象我簡直不敢相信這是田仁周家。只見房前屋後都用混泥土硬化了,在晚霞的映照下,映射出昏黃的夕陽餘光,木屋雖然還是木屋,可牆壁上整理的乾乾淨淨,不見一點「蛛絲馬跡」,曾經豬圈樣的廚房也收拾的井井有條,廚具乾乾淨淨、整整齊齊。我們到的時候,田仁周正坐在灶頭前面往灶孔裡面添加柴火,看見我們進來,他趕緊站起來跟我和宋伯伯打招呼。
「天啦!這是田仁周家嗎?」
我忍不住當著田仁周的面驚叫著問宋伯伯。
吃完飯回村委會的途中,我情不自禁問宋伯伯「你是怎麼做到的,田仁周那麼懶的一個人,現在和以前完全不一樣了?」
「其實,幫扶工作並不難,只要我們真心實意地幫扶,只要你帶著真感情去溝通,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就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難……
是呀,幫扶工作並不難!只要我們真心實意地幫扶,只要你帶著真感情去溝通,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就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難……,宋伯伯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用真心、真情啃下了一個又一個的硬骨頭,他用苦幹、實幹攻克了一個又一個的貧困堡壘,他用苦水、汗水換來了群眾的支持和認可!
一位將「青春汗水奉軍營,退伍戰貧賽精英」的老兵,儘管時間在變,環境在變,社會在變,但容於骨子裡的軍魂、軍心、軍人的氣質永遠不變。他始終堅守著「一頂軍帽,頂的是責任;一身戎裝,穿的是肅靜;一雙軍鞋,走的是聖神;一個甲士,看的是軍魂,擔的是責任。」的信念,奉獻著自己的一生。
我敬仰著這樣一位老兵,我敬愛著這樣一位老兵,就像敬仰我的父親一樣。
致敬!老兵。
致敬!我的宋伯伯……
【人物小傳】
宋長青,1990年3月入伍,歷任班長、排長、副政治指導員、指導員、連長、副營長、團機關股長等職,2006年9月轉業到銅仁市人社局。現任銅仁市人社局勞動保障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副支隊長、沿河自治縣客田鎮隘頭村駐村幹部。
作者 秦英
編輯 施平
編審 朱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