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青春熱血奉軍營 退役戰貧踐初心|沿河自治縣客田...

2020-12-20 天眼新聞

「咱當兵的人,有啥不一樣,只因為我們都穿著樸實的軍裝;咱當兵的人……」每天天剛蒙蒙亮,我總會被這樣雄渾動聽的歌聲叫醒。

不錯,這歌聲正是來自一位老兵,一位退伍不退色的熱血兒郎,他就是我的「宋伯伯」---- 銅仁市人社局勞動保障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副支隊長宋長青,也是沿河自治縣客田鎮隘頭村的駐村幹部。

困難面前顯身手 鐵血男兒敢擔當

今年2月,宋伯伯被派到隘頭村駐村,我們也是那時候才認識的。其實我不姓宋,宋伯伯也不是我的伯伯,是因為他對工作的認真負責、對我的關心和照顧,我很敬佩他,才喊他宋伯伯的。

宋伯伯負責徐家溝與坑水壩兩個組並幫扶了9戶貧困戶。徐家溝組的田仁周,就是宋伯伯幫扶的貧困戶之一。

田仁周大腦神志不清,完全依靠國家各項惠民政策維持生活,可想而知,這樣的家庭有多糟糕了。

果然,第一次我和宋伯伯到他家裡去搞衛生的時候,我心裡的猜想就得到了證實:剛推開門,一陣陣惡臭迎面撲來,天呀!這哪裡是人住的呀,大約十餘平米的廚房裡,地上全是垃圾、菸頭和痰。離桌子約一米的地方,一個用磚頭和泥土堆砌的灶頭,上面支著一口鐵鍋,鏽跡斑斑,鍋裡裝著一小鍋黑黑的食物,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煮的,正散發出一陣陣惡臭。灶頭前唯一的木凳上,蓬頭垢面的田仁周正端著碗坐在那裡吃飯,昏黃的燈光下,滿屋子全是黑的。

「宋主任,你就是喊我們來給他家搞衛生呀?那你還是叫別人來吧,我可受不了!」

「這戶的衛生我可不做,要做你們自己做,我寧可去背大糞也不做這戶的衛生」……我們帶來的幾名衛生保潔員,滿腹抱怨地說開了。

「哎,你們別走呀,別走呀!」

宋伯伯一臉無助的看著我。

「宋伯伯,要不我們改天再來吧?」我囁嚅著說。

「不行,這是任務,必須完成。她們不做就算了,我們自己上。」宋伯伯斬釘截鐵地說。

說完,宋伯伯一邊挽著袖子,一邊邁進屋子,從桌子上的東西開始整理了起來,掃地、洗碗、刷鍋、疊被子、擦桌子……

整整連續三天的衛生整治,田仁周家裡煥然一新,也沒有那滿屋「飄香」的異味了。

病魔無情人有愛 住院不忘貧困人

「宋伯伯,怎麼了,你怎麼了……」

「宋哥,你怎麼樣了?宋哥,你怎麼樣了……」

「老宋,老宋,你醒醒,你快醒醒……」

5-6月的重點工作是易地搬遷舊房拆除與復墾復綠工作,隘頭村有易地搬遷戶36戶,由於山高路遠,無法用機械類的工具拆除舊房,每一座舊房都是我們徒手用繩子與電鋸拉倒。

一個多月持久的繁重工作,原本就渾身是病的宋伯伯終於扛不住了,在舊房拆除時因糖尿病突發暈倒在地。

「指揮長,徐家溝田仁周戶現在什麼情況啊?他有沒有在務工呀?他家裡的衛生現在保持的如何?」

「我給他申請的公益性崗位通過了沒有?他家的灶頭必須要重新修過,我要的材料都到了沒有呀?」

在醫院的半個多月,宋伯伯最牽掛的還是田仁周。每天必不可少的電話,準時打到指揮長張紅松那裡,了解田仁周的情況。同時也不斷的通過微信要求我堅持每天去看看田仁周,督促他搞好環境衛生和人居環境。

出院後,宋伯伯連村委會都沒回,就帶著一箱牛奶驅車直接到徐家溝組田仁周那裡查看人居環境整治和家庭環境衛生……

「老宋,你帶去的藥應該快吃完了吧?你什麼時候回來去醫院複查身體呀?」

「老宋,我今天叫同事給你帶藥來了,你記得聯繫他去拿藥哦,千萬不要忘記了。」

脫貧攻堅繁雜而忙碌的工作讓宋伯伯回家複查身體的時間都一拖再拖,每一次宋伯母都在視頻電話的那頭督促宋伯伯吃藥、拿藥、複查身體……

「老宋,體檢結果出來了,按照醫生要求,你必須趕緊回家去治療,不能再拖了,工作上的事情我安排!」指揮長張紅松剛從鎮裡回來,就跑到二樓辦公室跟宋伯伯說。

「沒事,我再堅持幾天,等田仁周家的廚房完工了我再回去也不遲……」

宋伯伯那種濃濃的為民情懷,讓我自嘆不如!

真情幫扶終見效 昔日舊貌煥新顏

宋伯伯每天都要擠時間到田仁周家拉家常、宣傳講解脫貧攻堅政策,引導田仁周自力更生,尋找致富途徑。

「我給你申請了公益性崗位,你現在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把你自己的衣服洗乾淨,家裡衛生打掃乾淨,我每天來檢查一遍。」

宋伯伯每次去檢查所謂的「工作」時都會給田仁周鼓勵,並耐心的引導田仁周以後應該做什麼,怎麼做。

「宋主任,我今天買了肉,你和秦老師還有你們攻堅隊的同志去我家吃飯吧。」9月18日,我正跟宋伯伯在辦公室完善一戶一袋資料,田仁周突然站在辦公室門口喊宋伯伯,嚇了我一跳,昔日蓬頭垢面的頭髮打理得乾乾淨淨。

我正不知要怎麼委婉的拒絕,卻聽見宋伯伯隨口就答道:「好的,晚上我們來你家吃連心飯,菜我們自己帶,一會我忙完了來和你一起做飯。」

等田仁周走後,我才跟宋伯伯說:「他家裡那麼髒,去連坐的地方都沒有,我們還是別去了吧,宋伯伯。我怕吃不下,那多尷尬呀!」

「你有兩個月沒去了吧?現在田仁周家裡可乾淨了,廚房弄好了,灶頭也修了,他家裡的衛生現在都和我們村委會食堂差不多了!」

下午五點左右,宋伯伯叫我跟他去田仁周家,我磨磨蹭蹭的就是不想去。直到快六點鐘了,他催了我三次,我才不情不願的跟宋伯伯去。

一路上,我腦海裡總是浮現出第一次去田仁周家裡的場景,總想找理由不去,可是經不住宋伯伯的勸說,我還是硬著頭皮一步三回頭的去了。

剛到田仁周家,我就驚呆了!眼前出現的景象我簡直不敢相信這是田仁周家。只見房前屋後都用混泥土硬化了,在晚霞的映照下,映射出昏黃的夕陽餘光,木屋雖然還是木屋,可牆壁上整理的乾乾淨淨,不見一點「蛛絲馬跡」,曾經豬圈樣的廚房也收拾的井井有條,廚具乾乾淨淨、整整齊齊。我們到的時候,田仁周正坐在灶頭前面往灶孔裡面添加柴火,看見我們進來,他趕緊站起來跟我和宋伯伯打招呼。

「天啦!這是田仁周家嗎?」

我忍不住當著田仁周的面驚叫著問宋伯伯。

吃完飯回村委會的途中,我情不自禁問宋伯伯「你是怎麼做到的,田仁周那麼懶的一個人,現在和以前完全不一樣了?」

「其實,幫扶工作並不難,只要我們真心實意地幫扶,只要你帶著真感情去溝通,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就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難……

是呀,幫扶工作並不難!只要我們真心實意地幫扶,只要你帶著真感情去溝通,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就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難……,宋伯伯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用真心、真情啃下了一個又一個的硬骨頭,他用苦幹、實幹攻克了一個又一個的貧困堡壘,他用苦水、汗水換來了群眾的支持和認可!

一位將「青春汗水奉軍營,退伍戰貧賽精英」的老兵,儘管時間在變,環境在變,社會在變,但容於骨子裡的軍魂、軍心、軍人的氣質永遠不變。他始終堅守著「一頂軍帽,頂的是責任;一身戎裝,穿的是肅靜;一雙軍鞋,走的是聖神;一個甲士,看的是軍魂,擔的是責任。」的信念,奉獻著自己的一生。

我敬仰著這樣一位老兵,我敬愛著這樣一位老兵,就像敬仰我的父親一樣。

致敬!老兵。

致敬!我的宋伯伯……

【人物小傳】

宋長青,1990年3月入伍,歷任班長、排長、副政治指導員、指導員、連長、副營長、團機關股長等職,2006年9月轉業到銅仁市人社局。現任銅仁市人社局勞動保障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副支隊長、沿河自治縣客田鎮隘頭村駐村幹部。

作者 秦英

編輯 施平

編審 朱邪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我與向叔一家「結成親」丨沿河自治縣...
    我叫車潔,是沿河自治縣後坪鄉雙坪村的一名駐村扶貧幹部。2018年被鄉裡下派到雙坪村,負責包保雙坪村雙坪組。兩年多來,群眾的大小事始終佔據在我的心裡,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是我的一貫做法。我行事風風火火,幹起活來,不怕髒不怕累,遇事從來不推脫。
  • 「我的扶貧故事」我是村裡的「女智囊」丨沿河自治縣後坪鄉楠木村...
    我叫黃曉英,今年43歲,是沿河自治縣後坪鄉楠木村指揮部指導員。在後坪鄉11個村脫貧攻堅指揮部的脫貧攻堅資料指導員中,我年紀最大。一開始,我有些忐忑,因為我對電腦操作不是很熟,脫貧攻堅資料不僅多,而且也複雜,我害怕我做不好指導員的工作,拖全鄉的後腿。一個村的指導員就是這個村的「智囊」,全村資料的好壞,全靠指導員的指導。鄉裡此前做了個「3+1」明白欄填寫的培訓,我聽得一頭霧水,在培訓會上也提了很多問題,可一回到村裡指導,全村86戶貧困戶的「3+1」明白欄,錯一大半。
  • 「我的扶貧故事」「獨生女」成長為「百家妹」|沿河自治縣黑水鎮...
    這一年,我曾無數次想過,倘若到了年老八十的時候,我與後輩講起這段駐村歲月,一定會將故事講得很精彩,而我的臉上一定有著光……  我叫蔡苑,是沿河自治縣黑水鎮大山村的一名攻堅隊隊員。在進村幫扶之前,剛考入沿河自治縣融媒體中心,我的家鄉在納雍,跟沿河一樣,也是今年脫貧出列的九個縣之一。
  • 「我的扶貧故事」想方法,找途徑,建出一個美麗大溪村丨沿河自治縣...
    我叫冉春燕,是貴州銅仁市沿河自治縣縣和平街道辦事處計生協會專職副會長、大溪社區常務副指揮長。2020年,在大溪村扶貧期間,我親自深入第一線,時時處處以優秀戰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努力為群眾脫貧致富,為貧困戶精彩出列想方法,找途徑,帶領戰士們幹出了一個美麗村莊。
  • 「我的扶貧故事」我願做哪裡需要哪裡搬的一塊磚|貴州省銅仁市沿河...
    ……這個整天被呼來喚去的,就是我。感受到大家需要我,我幸福快樂著,毫無怨言。能為困難群眾、戰友們做點實事,能為麻竹溪人民做點好事,是我一生的榮幸!為了沿河的脫貧攻堅,我甘願做哪裡需要哪裡搬的一塊磚。我叫崔東,黑水完小教師,現為貴州省銅仁市沿河自治縣黑水鎮麻竹溪村指揮部一名脫貧攻堅戰士。自從到麻竹溪村搞精準扶貧以來,我就在村委會辦公室做資料。今年脫貧攻堅這一口資料特別多,修改、更換頻繁,又花樣翻新,常常催得急,為了保質保量完成,並按時上交或準備好以便迎檢,我和戰友們往往半夜三更、起早貪黑地加班,犧牲了很多很多。
  • 「我的扶貧故事」再出徵,歸來仍是從前那個「少年」|沿河自治縣...
    我叫周勇,今年51歲,是沿河自治縣委宣傳部派駐黃土鎮勇敢村的指揮長。這是我人生的第二次出徵扶貧戰場,16年前,2004年我作為全縣黨建扶貧工作隊員,奔赴思渠鎮開展黨建扶貧一年,那時候正值青春年少,激情澎湃、鬥志昂揚、意氣風發,與貧困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的場景至今仍記憶猶新、歷歷在目。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盡顯軍人擔當丨沿河自治縣黃土鎮大元村...
    我叫呂可府,今年36歲,2018年12月從部隊轉業到沿河自治縣黃土鎮政府工作,放下槍桿子,2019年3月我被派駐黃土鎮大元村,轉戰脫貧攻堅戰場。大元村共10個村民小組,306戶1418人,其中貧困戶66戶323人,屬二類貧困村。
  • 「決勝2020」我是村裡幸福的庫管員丨沿河自治縣官舟鎮馬腦村村民...
    每天清晨,當妻兒還在熟睡中時,我便離開舒適乾淨的搬遷房,迎著清晨的第一縷陽光,放著音樂,騎著我心愛的摩託車奔向菌包廠的庫房。我叫向東,初中學歷,今年33歲,是沿河自治縣官舟鎮馬腦村村民,同時還是馬腦村智能農場的一名庫管員。
  • 「我的脫貧故事」「誠信磚廠」讓我們一家脫貧了丨沿河自治縣西部...
    我叫楊球,是一名大學生西部計劃志願者,現服務於沿河自治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沙沱社區,每每與同事們討論扶貧工作時,我就會不由自主地想到我和我家的脫貧故事。楊球在登記臺帳我家有七口人,我是家裡的老大,家中還有妹妹、弟弟、爺爺、奶奶,父母是地地道道的農民,靠著微薄的收入,支撐著我們這個家。2008年,受住房後山山體滑坡威脅,爸爸到親戚家中東拼西湊勉強修建了安全住房。  2014年,國家實施「精準扶貧」政策,我家因家中負債、上學負擔重,被評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幹部的「三重身份」丨關嶺自治縣沙營鎮小寨...
    一把雨傘、一個手提包、一隻手電筒,就是我走村串戶的必備行裝。我叫盧文富,是關嶺自治縣沙營鎮小寨村的網格員。自2018年10月,我從關嶺自治縣民政局下派到沙營鎮小寨村任網格員以來,幫群眾做了很多實事。我用心用情幫扶,以實際行動溫暖著整個村莊的人。潘忠信是小寨村雞窩田組的貧困戶,兩個兒子服刑,兩個兒媳不堪忍受貧苦的家庭環境,出走多年,杳無音訊,丟下5個年紀尚幼的孫子跟年過花甲的潘忠信一起生活,家徒四壁,常常是吃不飽,穿不暖,生活十分窘困。我在走訪中了解到潘忠信生活現狀後,主動申請當他家的幫扶人,從此我成了潘忠信家的「貼心管家」。
  • 扶貧故事丨「扶貧小白」的「四種身份」
    2017年,中冶建工選派事業二部副總經理(現任中冶建工工程部副部長)徐貽前往貴州沿河土家族自治縣開展定點扶貧工作,擔任副縣長一職。「心中還是很忐忑,從一個建築施工企業到政府機關工作,自己會不會不適應,難免會有一絲擔憂。」談及這次掛職,徐貽如是說到。
  • 尋初心、守初心、踐初心 大有期貨黨支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紅網時刻7月13日訊(通訊員 蔣新朝)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之際,大有期貨有限公司黨支部組織全體黨員前往長沙縣開慧鎮和平江起義紀念館,開展「尋初心、守初心、踐初心」主題黨日活動。7月11日,全體黨員首先來到楊開慧烈士陵園。大家來到莊嚴肅穆的楊開慧烈士墓,為楊開慧默哀並行三鞠躬禮。
  • 「我的扶貧故事」風雨砥礪初心如磐 戰甲未脫使命在肩丨印江自治縣...
    我叫劉德發,2018年,印江自治縣脫貧攻堅戰進入攻堅拔寨的關鍵時期,我有幸成為羅場鄉扶貧辦工作人員、竹元村結對幫扶幹部,竹元村扇子壩組尖刀班班長,自此,我加入這場沒有硝煙、只能打贏不能輸的「戰役」。剛參加工作涉世未深的我,深感責任之重大,任務之艱巨,使命感油然而生。記憶中,和幫扶戶代遠雙和代雙慧兄弟之間的故事,最令我動容。一天,我接到羅場中學張阿菊老師的電話,告訴我代遠雙兄弟倆要輟學打工,兩個孩子性格倔,學校多次勸阻無效,如今已在縣城車站準備外出。掛斷電話,我立馬騎著摩託車去代方齊家問清事情的來龍去脈,不料代方齊和鄭光梅夫婦因為雙胞胎兒子輟學去打工的問題在吵架。
  • 「地評線」天府網評:從習近平扶貧故事中悟初心、決心和恆心
    一個個動人的故事,串聯起人民領袖同扶貧事業的不解之緣。人民日報海外版組織編寫的《習近平扶貧故事》,近日在全國發行。<br><br>  《習近平扶貧故事》由67篇扶貧故事組成,按照時間順序,系統講述了習近平同志先後在陝西梁家河、河北正定、福建、浙江、上海,直到擔任總書記,都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關心困難群眾生產生活、帶領困難群眾脫貧攻堅的感人故事,生動記錄了習近平同志高度重視扶貧開發、馳而不息推進脫貧攻堅的精彩瞬間,展現了習近平同志「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赤子情懷。
  • 「我的扶貧故事」山貨成了「香餑餑」|印江自治縣峨嶺街道曾家坳村...
    我叫趙政,是貴州師範學院派駐印江自治縣峨嶺街道曾家坳村第一書記。今年10月,省內農特產品扶貧展銷活動在貴州師範學院舉辦,來自曾家坳村的優質農產品以材質天然、色香味俱全等優點,贏得了廣大師生的青睞。看到貧困群眾鼓起來的錢袋子和淳樸的笑容,我知道,我平凡的駐村時光裡長出了喜人的脫貧花果。我的扶貧故事就從這裡說起……趙政(左)在省內農特產品展銷會上售賣幫扶村農產品從2018年3月16日正式到印江縣曾家坳村駐村至今,已經過去兩年零7個月。
  • 風雨兼程十二載 日行百裡踐初心 ——記金秀瑤族自治縣大樟鄉雙化...
    風雨兼程十二載 日行百裡踐初心 ——記金秀瑤族自治縣大樟鄉雙化村黨總支部書記盤秋芳 2020-09-09 11: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扶貧故事」用青春書寫網格故事丨臺江縣臺盤鄉空寨村網格員...
    2019年4月由單位選派,投身到脫貧攻堅戰役一線,成為空寨村的一名網格員,在一年多來的扶貧工作中,我用心用情從事網格中的點點滴滴,用行動為脫貧攻堅和群眾幸福儘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在青春中書寫自己的網格故事。走訪入戶初到村裡,映入眼帘的是道路坑坑窪窪滿是汙泥,抬頭望去大山阻隔,轉念想到工作角色的轉換,自身缺乏基層工作經驗,面對這一切我感到既新鮮又倍感壓力和挑戰。
  • 【永安鄉永安村駐村工作隊:扶貧路上踐初心】
    長春市農安縣永安鄉永安村駐村工作隊:扶貧路上踐初心 2020-12-14 17: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熱血·青春·橄欖球!「ALL OUT!!」舞臺劇化決定啦~
    熱血·青春·橄欖球!「ALL OUT!!」 ▪ 2016-12-22 10:38:12 雨瀨栞原作的運動漫畫「ALL
  • ...我送父老鄉親勝利「退伍」丨沿河自治縣官舟鎮政府工作人員任義多
    走得最快的是過去了的時間,來得最慢的是未來到的時間,回首間隙,我已在扶貧道路上走了四年有餘。2017年春,異乎尋常地冷。我接到組織上的通知,到官舟鎮瓦廠壩村駐村。  在這樣的入戶核查、信息比對、入戶再核查工作模式下,我們提前三天完成任務,由我主持再次召開「脫貧攻堅五個專項治理」會議。會議得到積極回應,所出結果也得到一致肯定,全體村民對張榜公示內容無異議。支持村務工作的氛圍,迅速形成。  這是我扶貧路上的第一條路,實事求是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