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即將來臨,粽子的甜鹹大戰已然硝煙四起。俗話說「南鹹北甜」,我非北方人,從小到大卻只愛甜粽。
記憶中,媽媽最愛包甜粽。每年端午前夕,媽媽都會包一大盆粽子,外形小巧玲瓏又漂亮,打開來,清香的粽葉緊裹著雪白的糯米,中間鑲顆飽滿剔透的紅棗,咬一口,軟糯彈牙又香甜。我最喜歡的吃法就是將煮熟的粽子徹底攤涼,然後慢慢剝開,涼透的粽子特別容易剝離,形狀也最完整美觀,蘸上細細的白砂糖,咬一口甘甜軟糯又筋道,不知不覺中兩三個就下肚了。
時光荏苒,粽子包了一年又一年,媽媽也老了,她把粽子的包法教給了我,我又給孩子們包起了兒時的甜粽,當然有了更多的花式,是傳承更是創新,不變的卻是永遠的甜香。
【自製花式甜粽】
食材:白糯米2000克、黑米200克、雜豆100克、蜜棗、紅棗、豆沙適量、幹粽葉、棉線適量
做法如下:
1、準備包蜜棗和豆沙餡的甜粽,豆沙是自製的,平時凍在冰箱裡,使用起來非常方便。粽葉是在超市購買的幹粽葉,聞起來有一股自然的清香味,使用前將粽葉在開水中浸泡半小時,取出後在流水下衝洗一下;白糯米提前浸泡兩小時。
2、兩片粽葉剪去頭部硬梗,重疊在一起向裡折成漏鬥狀(用兩片是因為寬度不夠,而且更結實不漏米)。
3、放三分之一的糯米,中間放進一顆蜜棗或者一勺豆沙,再放適量糯米蓋住,注意不要太滿,稍低於漏鬥狀邊緣即可。
4、用右手把表面按壓緊實一下,分別把兩邊的粽葉向中間對摺過去,用左手按住。
5、上面的葉子用右手緊貼著米的表面按壓下來。
6、按壓下來的葉子向左前方折過去,上面一個平面就出現了。
7、多出平面的葉子再貼著平面折過來。
8、最後多出的一點葉子壓著平面折上來,立體三角形完整出現。
9、左手捏緊粽子,右手拉根棉線攔腰繫緊。媽媽教的繫繩方法:先把棉線一根根剪成合適的長度,系在厚重的椅背上,用的時候直接拉過來用,可以單手操作,非常方便。
10、一會兒就包了一串,十幾個一串就好,方便又好拿。
11、這是取下的兩串,馬上要拿去煮了。
12、把粽子放進電壓力鍋,注滿清水,煮45分鐘後再燜30分鐘即可。
13、還包了雜糧粽,材料類似八寶粥,用的黑米和雜豆(紅豆、綠豆、芸豆等),豆類和黑米質地堅硬,需要提前浸泡一夜,再和白糯米混合均勻即可,包法是一樣的,中間可包入紅棗做餡。
14、這麼多的甜粽口味豐富、甘甜軟糯、營養又美味。
親愛的朋友,這種包法簡單吧,超詳細的圖解讓你一看就會了嗎?學會了包給家人吃,讓他們甜甜蜜蜜,開開心心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