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孕期反應是「正常現象」還是「危險信號」?

2020-08-23 遠東月子中心

懷孕期間,

孕媽們會出現

孕吐、腹疼、漏尿等

不同程度的妊娠反應

面對如此多的孕期反應

哪些是不用擔心的「正常現象」?

哪些是要重視的「危險信號」?

一、孕吐


懷孕後,雌孕激素明顯升高,而孕激素會使得胃賁門括約肌鬆弛,胃內的酸性物質容易反流,引起食管下段的燒灼感,出現噁心反酸。尤其是在睡覺後晨起,反酸噁心會更加明顯。一般輕微的孕吐,在孕12周左右後會得到緩解,並不會影響母嬰健康。


「危險信號」:如果孕期持續嘔吐嚴重,引起脫水、體重下降、酮症甚至酸中毒時,就稱之為妊娠劇吐了,這時候需住院治療。


二、腹部疼痛


孕早期感覺到肚子痛,這種疼痛多位於下腹部子宮一側或雙側,呈牽涉痛、鈍痛或隱痛,走較遠的路或變換體位時,疼痛會變得更明顯。這種情況多因子宮增大,同時子宮圓韌帶被牽拉引起,臥床休息多半可緩解。


「危險信號」:若有下腹痛加劇,伴有陰道流血,並有組織樣物排出,應及時報告醫生,因為這可能是流產的症狀。

三、陰道有液體流出


到了孕晚期常常會感覺陰道有液體流出,如果一般是在大笑、打噴嚏、咳嗽的時候有液體漏出,而且這種液體的漏出是可以控制的,當刻意「屏住」時,可以控住不再繼續漏出,這一般是漏尿了,這是因為子宮對膀胱壓力過大引起的,孕媽不用擔心!


「危險信號」:如果孕媽感覺陰道有液體持續不斷地流出,就算坐著躺著不動,液體還是會持續不斷地流出。開始的時候可能是譁啦一下衝出很多,接下來會是持續不斷的細水長流。那可能是胎膜早破,有宮內感染風險,孕媽要抬高臀部,趕緊前往醫院。


四、孕期出血


孕早期通常在內褲上發現有些許出血,或者在上完廁所後擦拭的衛生紙上看見一點點血跡,血跡的顏色從紅色到褐色深淺不等。這種情況多屬於孕早期的「著床性出血」,是正常的生理現象,準媽媽可不必過於擔心。


「危險信號」:若孕媽初次出血不多,但一直反覆出血,而且出血量越來越大,或者第一次出血就直接昏倒休克的,就有可能是前置胎盤。或者孕媽有出血,伴隨有腹痛,腰酸背疼等症狀,很可能是胎盤早破,這些情況都需趕緊去醫院。

遠東婦產醫院月子中心有遠東婦產醫院強大的醫療團隊作依託,孕媽可以樓下生孩子、樓上坐月子,不怕產後還要拖著疲憊的身體奔波在醫院和回家的路上。

★ 「六對一」貼心服務:多位專攻不同領域的醫護人員為您和寶寶提供科學的產後恢復及新生兒護理服務,讓你坐月子不再手忙腳亂。

月子餐定製服務:營養師與星級大廚強強聯手,針對產婦個體差異,為其量身定製個性營養月子餐及藥膳調理,讓媽媽恢復身體的同時也能兼顧奶水質量。

★ 新生兒健康護理:兒科醫生常規巡診,實時監測寶寶健康。更有新生兒遊泳、感統訓練、音樂早教等,讓寶寶贏在起跑線上!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有人得「月子病」,有人卻說「坐月子」是陋習?
    「三伏天」最爽的就是空調、WIFI、西瓜,但要是正好趕上「坐月子」,就真的太太太太太慘了!空調不能吹、手機不能玩、連涼白開都不讓喝,要穿著長袖長褲在家靜養,要不然就會得「月子病」,而且會跟你一輩子!結果就是,每年「三伏天」都有「坐月子」中暑身亡的悲劇!
  • 孕期的「沉默殺手」:因為它,GAI的人設翻車了?
    自從和老婆王斯然上了記錄孕期生活的真人秀《新生日記》,GAI就因為「好老公典範」頻頻上熱搜。但大部分爸爸並不當回事,認為它只是個「矯情病」,甚至連很多媽媽自己,對「孕期抑鬱」都知之甚少。當這些變化已經嚴重影響正常生活,就應該考慮自己是否受到孕期抑鬱的困擾了。
  • 「三階」到底是「さんかい」還是「さんがい」?
    日語中有著大量的數量詞(助數詞),除了記憶方面的困難之外,相信有很多小夥伴會被發音所困惑,因為總有些數量詞不按照正常套路來,比如「三階」這個單詞到底是讀什麼呢?可能看到這個問題很多人會不假思索的說是「さんかい」因為身邊有很多日本人是這麼讀的。而且去日本的時候可能看到電梯裡面甚至還有標註讀音的。
  • 嘴上說「要自殺」,心裡想「救救我」?這種論調讓人不自在!
    對此,有一種觀點認為,別人透露想自殺的心思,是在傳遞「救救我」的信號。我目測了一次,這種觀點的接受度還挺高。很顯然,這是一個美麗的誤會。我覺得有必要,就此問題說一說。1.在我聽來,這種觀點,跟早些年,很多人認為女孩說「不是」就是「是」、說「不想」就是「想」、說「不要」就是「要」、說「不喜歡」就是「喜歡」……如出一轍。得承認,這種用反話來表達真實意圖的現象是有的,而且還不少。
  • 落枕可能是身體的「求救信號」,別不當回事!
    並產生了「怨念」——炎症因子使「怨念」儘快散發「上看下看左看右看」第二式「掰頭」第三式「猛男掰頭」
  • 出現這 3 種孕吐症狀,千萬不能「忍」
    讓你即便生活忙碌,也能用知識「武裝」自己。心急的可以直接滑到文末,點擊「閱讀原文」,搶先訂閱本周 0 元課~「每周 0 元課」固定每周一更新。下載丁香媽媽 App,進入課程中心即可查看經歷過孕期的女性都有體會,懷胎十月備受關注。
  • 「孕期運動」掌握三大運動原則,孕期也能酷酷噠
    事實上,如果你產檢正常,本身沒什麼疾病,可以堅持適量的有氧運動,具體你可以諮詢你的醫生。孕期運動是需循序漸進、量力而行。孕期不論選擇哪種運動,都該遵循「循序漸進,量力而行」的原則,最好是你自己喜歡的方式,完成運動,身心愉悅才是最重要的。
  • 這些「網紅玩具」太危險了!別再給孩子玩了
    除了磁力泥,還有很多小玩具,同樣看似「好玩有趣」實則「暗藏殺機」,不適合給孩子玩。危險玩具5牙籤弩威力太大看上去小巧精緻的「牙籤弩」究竟有多可怕?>「活體玩具」蜂王寶寶蜂王寶寶,是一種「活體玩具」,一開始以蛹的形式被裝在一個盒子裡,將其放置在溫暖的環境中時,蛹會蛻化成蜜蜂。
  • 「王宇光醫生周六開講」:懷孕不能吃螃蟹?真正危險的食物只有這些......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產科副主任,主任醫師,副教授,醫學博士後,碩士導師秋風起,蟹黃肥,馬上又到吃螃蟹的好時節了,不過對於大多數正在孕期的準媽媽們來說從懷孕開始,各種各樣的禁忌就都來了,特別是在「吃」這件事兒上,這個不能吃、那個不能碰,好像一口吃不對,肚裡的寶寶就會出問題。 對於孕婦來說,真正危險的食物有哪些?所謂的「禁忌」幾個真幾個假?今天,我們請來了王宇光醫生讓她給我們詳細講講。
  • 英偉達「防碰撞策略」被指抄襲,自動駕駛是否必然「殊途同歸」?
    雖然說開發自動駕駛系統,難免會出現「不同公司選擇相似路徑」的情況。但上周英偉達 GTC 大會上推出的用於保護自動駕駛車輛不受碰撞的計算型防禦駕駛策略(Safety Force Field,簡稱「SFF」),卻因為自稱「首創」遭到了 Mobileye CEO Amnon Shashua 的公開「討伐」。
  • 「村八分」「絶交」「シカト」
    雖然快變成被人們拋棄的詞語,但幾年前人們還會在被無視時開玩笑的說「村八分にされた~」。「絶交」這個詞也因為語氣太過強烈而逐漸不被人使用。「シカト」反而是現在人們經常使用的詞。「絶交」是與人斷絕一切關係。主要是指一對一的人際關係的斷絕。隨著時間的推移,網際網路開始變得發達,以集團為單位的人際關係成為了現代社會交往的主流形式。
  • 「夜讀」總是沒辦法專注,怎麼辦?
    所以,對大腦來說,保持 DMN 才是一種正常的狀態,而「集中注意力」是一種異常。甚至,更進一步的研究發現:當我們專注在一項任務上時,「走神」也是常態,「完全不走神」才是異常。神經科學家 Michael Halassa 的研究發現:當我們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物上面時,神經網絡的活動是什麼樣的呢?
  • 「師門」中做「真人」的十二招
    如果你沒辦法善用這個退路,也有一個可能,是你在這個師門中「愛面子」,覺得被同學比下去了,而在不舒服。還有一點,就是你這位同學,寫紙條來問我問題,而我回答了,這也不是第一次了。通常我花這麼多字數來回答一個人的問題,正常來講,如果這個答案他喜歡,他至少會謝我一句。如果他不喜歡、不是他要的,他從此不再理我。這兩者都是正常反應。
  • 孕早期沒有胎動,怎麼知道是不是「胎停育」?孕媽媽注意2個信號
    【文/淺淺媽媽育兒經】一個80後寶媽,家有女寶一枚,喜歡讀書寫作,喜歡分享備孕、孕期、育兒知識,喜歡我的文可以關注我哦!導語:關於「胎停育」可是讓孕媽媽很擔心,對於孕早期的準媽媽,又沒有胎動,怎麼知道是不是有異常呢?
  • 益生菌到底是「萬能」,還是「有害」? | 二公英語閱讀
    二公英語每一篇都是心血之作,轉發就是最大的支持~傳說中,益生菌是「萬能」的,可以保護腸道、增強免疫力
  • 電子菸,從「風口」到「黑洞」
    雖然線下電子菸店已經努力將老用戶圈到了「朋友圈」,但由於人們封閉在家,銷售業績一定不會好看。某電子菸品牌的線下專賣店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由於園區封閉,基本沒什麼生意。如果把時間推回到一年之前,電子菸這個誕生不到兩年的新興行業,還是國內大熱的創業「風口」。幾乎在一夜之前,做手機的、做印表機的,甚至寫公眾號的都加入到電子菸的創業淘金浪潮之中。
  • 「動森」謠言鑑別機:這些「坊間傳聞」孰真孰假?
    「動森」上線以來,資訊網站和論壇上不乏遊戲的各種入門攻略、進階指引,或是高階玩法手冊,但在這些信息當中,難免雜夾著或未經驗證、或看起來模稜兩可的坊間傳聞,讓玩家心生疑問,比如:往發金光的洞裡埋道具真的會變金道具嗎?狸貓兄弟真的是奸商會少給我們錢嗎?夜裡凌晨電視機真的會有不可描述的畫面出現?
  • 「理性」和「感性」,並非是兩種「對立」的思維
    我們平時習慣把人的「思維」二分為「理性」與「感性」。同時認為「理性」的人「不浪漫」;「浪漫」的人「非理性」。或許也可以這麼說,一般人通常是把「感性」、「浪漫」、「非理性」這三樣東西劃上等號的;同樣地,「理性」也絕對和「浪漫」、「感性」拉不上邊。
  • 「爬山」這個詞已經過氣了,為什麼「有 1 嗎」「呵呵」還在流行
    但在今天,當一段對話裡包含了呵呵、有一說一、/::)、個人觀點這些在網際網路上別有意味的詞彙,陰陽怪氣的感覺就撲面而來了。更別說他們討論的還是這些年已經完全變了引申義的菊花——再也不是隱居名士的代表了。▲ 今天說菊花,你想到的一定是身體器官這些詞,在網際網路失去了原意一部《隱秘的角落》大火,帶起了多少流行詞?「爬山」不再是單純的爬山,而被賦予了更多的意義。現在的「爬山」是上到山頂,給你擺腳拍照那種,還附贈無保護蹦極服務的戶外活動。
  • 孩子老是在公眾場合躺下大哭…如何終結「哭鬧反應」?
    孩子老是在公眾場合躺下大哭…如何終結「哭鬧反應」?如果是後者,也就是孩子會看「人」來決定躺不躺,首先要特別留意:是否只要孩子躺在地上哭,你就會做出一些孩子所「預期」你會出現的反應,例如:扶他起來,告訴他不要哭;或大人乾脆就妥協了——你要什麼,我就給你,你不要,那我們也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