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詩七首

2021-02-07 緣來頁友文學社

律詩七首

作者丨雨載鷹

發布 | 緣來頁友文學社

七律 . 學詩

愛吟七絕效漁陽,歲盡詩成幾韻香。

格律栓牢難禿筆,心思坐斷亂愁腸。

經年未得名師助,失味才知左道惶。

俗子鴻儒無可比,何須照此論文章。

七律 . 年末感吟

流年幾度換時空,日月循環信未窮。

禿筆頭常忙獻策,殘文字屢怯邀功。

誰圖富貴門庭耀、我負才名運道通。

老退如今聊韻律,花前柳下採詩風。

七律 . 仲冬

誰識林丘雪色殊,冬深爐暖舊時乎。

琴床夜冷冰難化,夢枕宵殘客更孤。

凍蕊何時枝上俏,寒香未肯畫中枯。

平生拒遣逢迎句,壯膽安憑酒一壺?

七律 . 庚子歲末吟雪

瓊飛一夜 夢金陵,晨起簾開俗界凝。

報歲梅花枝帶雪,談禪古寺座盤僧。

臺城遠望山頭白,湖岸爭看樹上冰。

霽後雲天紅日好,晴光浮水碧波澄。

七律 . 魯迅

駕舟獨自渡東瀛,學滿歸來痛廈傾。

時下何人哀後死,文中一字累先生。

檄篇出劍能穿盾,傲骨遺書尚有聲。

儒子牛前甘俯首,千夫指處冷眉橫。

七律 . 消寒詩(一殘)

時來檢點歲知殘,落地梧桐蝶葉寒。

古寺鐘沉同磬響,中天月好與誰看。

圍爐鬥酒何言美,對座工茶盡說難。

已倦身心應問醉,吾期夢裡憶華安。

(二鴉)

凍樹枯枝吵暮鴉,陰雲散盡暖誰賒。

雪方落地飄飄意,梅欲喧春點點花。

入宅風寒真擾客,卜居歲晏更思家。

鄉愁不忍輕揮就,也出關山速駛車。

作者:屈太英,網名雨載鷹。現居南京。1951年出生,1968年下鄉知青,1979年返城進某大型國有企業從事企業管理,2008年退休。平生喜好文學,尤其是唐詩宋詞,2015年從事古詩詞寫作。

本公眾號由緣來頁友文學社創建,文學社成立於2015年11月1日,成員由來自全國各地的文學、書法、書畫、音樂、朗讀、攝影、旅遊、中醫愛好者組成。創建百年文學社宗旨:分享生活中的點滴藝術,傳播悠遠的中華文化。

文學社投稿郵箱:dy15043274867@163.com

©️原創作品授權發布 (轉載須申請授權)

本期編輯 | 魚  稿件收集 | 點雨 冷雨

相關焦點

  • 10首七言律詩,有唐一代,巔峰之作
    10首七言律詩,有唐一代,巔峰之作1.錦瑟唐代:李商隱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如果只要讀一首唐詩七律,我選這首。一首詩寫出一個夢幻般的審美世界。這首詩引發的註解之多,也是其他任何詩詞無法比擬的。這首詩可以說是最美朦朧詩。2.
  • 唐代最聞名遐邇的五首七言律詩,前兩首難分伯仲
    中國是詩的國度,尤其在唐代,古典詩歌發展到了最高峰,唐詩,代表了當時最高水平的文學形式,在唐代,共湧現出了2536位有名有姓的詩人,誕生了五萬餘首詩歌。在如此眾多的詩歌中,七言律詩所佔比例較大,到了宋代,七言律詩成為了詩歌的主旋律。今天,我們就一起欣賞一下史上最受好評的七言律詩。1、杜甫《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 這十首唐詩,代表了唐朝七言律詩的最高水平!
    雖說創作七言律詩,猶如帶著鐐銬跳舞,但是唐朝人才輩出,湧現了無數大詩人,創作了非常多經典的七言律詩。《唐詩三百首》中收錄經典七言律詩50首,《全唐詩》中,七言律詩保守估計也有幾千首,那麼這幾千首作品中,最光輝耀眼的是哪些呢?小仙今天就鬥膽給大家盤點一下。
  • 律詩與絕句
    自漢到唐,五、七言詩經過了長期發展,在題材走向、 格律形式、藝術手段、風格傾向等方面都基本成熟,絕句、律詩的格律結構也最後形成。絕句、律詩,都是格律詩。格律詩是按照嚴格的格式和規則寫成的詩歌,字數、行數、句式、音韻都有嚴格的規定。這種規定就是所謂的絕句律詩格律。一、古體和近體從格律上看,詩可以分成古體詩和近體詩。古體詩又稱古詩或古風;近體詩又稱今體詩,包括律詩和絕句。
  • 律詩對仗的七個知識點
    主要原因是五律首句不入韻的較多,七律首句不入韻的較少。但是,這個原因不是絕對的;在首句入韻的情況下,首聯用對仗還是可能的。上文所引律詩中,已有一些首聯對仗的例子.現在再舉兩個例子:  春夜別友人  陳子昂 銀燭吐青煙,金尊對綺筵。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山川。 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悠悠洛陽去,此會在何年?
  • 律詩和絕句的區別
    律詩和絕句都是近體詩。那麼,怎樣區分律詩和絕句呢?
  • 慶餘年中的登高出自哪裡 登高真的是古今第一七言律詩麼?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慶餘年中的登高出自哪裡 登高真的是古今第一七言律詩麼? 最近,電視劇《慶餘年》火了,男主角在劇中靠著背誦杜甫的《登高》名滿京都。《登高》經範閒之口一出,就在劇中被冠以古今第一七言律詩的盛名,為什麼詩聖杜甫的詩會讓範閒博得滿堂彩呢?
  • 葉虎 | 律詩格律
    五絕,每句五個字,共四句;五律,每句五個字,共八句;七絕,每句七個字,共四句;七律,每句七個字,共八句。 本文以七絕為例講解律詩格律。弄懂七絕,其他三種格律會迎刃而解。 詩例:「母子情深秉性醇,童心稚趣忘年倫。人生莫道無知己,何處天真不自珍。」詩押「en/un」韻,即醇、倫、珍,或者說韻腳是醇、倫、珍。
  • 什麼是古風式的律詩?崔顥黃鶴樓是古風式律詩嗎?
    但是我們也常常會發現,有不少不完全符合律詩規則的詩,也被稱為律詩,例如崔顥的這首《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 不輸《定風波》,蘇軾這首七言律詩,同樣寫出驚豔千古的哲理
    又經過故地澠池,率先勾起蘇轍回憶,寫了《懷澠池寄子瞻兄》,很快蘇軾和了上面這首。澠池,對兄弟二人有著特殊記憶,在和這首詩之前的五年,19歲的蘇軾和17歲的蘇轍就是經過這裡參加科舉考試,並且還一同拜訪了僧舍、一同題詩。第二年兩人雙雙高中。五年過去,故地重遊,自然格外多感。詩分兩層。
  • 律詩的寫作要點
    七句仄仄平平仄,八句平平仄仄平。 律詩的中間四句,都應當使用對仗。所謂對仗就是指,相同詞類的對仗:名詞應當對名詞;形容詞對形容詞;副詞應當對副詞;動詞應當對動詞。 長律為超過八句,每兩句為一押韻。有的一百六十韻,即一千六百個字。有一種考試帖詩,規定為五言六韻。
  • 全唐詩抄28A:王績《野望》,唐朝第一首「真」律詩
    出自全唐詩卷37第14【概要】從詩體演進的角度來講,王績的這首《野望》堪稱唐初三十年最為重要的作品,作者似乎異常早慧地窺得近體詩格律之門庭。用成熟律詩的標準去套,會發現這首五言八句體高度符合,盡可以斬釘截鐵地戳上「真」律詩的印記。
  • 【漲知識】律詩和絕句的區別
    律絕是律詩興起以後才有的,古絕遠在律詩出現以前就有了。(一)律絕律絕跟律詩一樣,押韻限用平聲韻腳,並且依照律句的平仄,講究粘對。(甲)五言絕句(1)仄起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2)平起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律詩的格律
    葛連元作律詩的格律所謂的格律指的就是詩有定句,句有定字,字講平仄,嚴格壓韻,而且律詩的中兩聯要對仗等。1、  詩有定句:一首絕句是四句,一首律詩是八句。2、  句有定字:五言詩的每一句有五個字,七言詩的每一句有七個字。3、  字講平仄:上一節課我們已經講了字的平仄,以及句中,句間平仄的排布規律。4、  嚴格押韻:就是一韻到底。中間不許換韻。
  • 戚繼光的這首七言律詩,寫得雄渾豪放,聲情並茂
    這首七言律詩,寫得雄渾豪放,聲情並茂。讀來如見詩人屹立在盤山絕頂指揮若定的身影,如見盤山關塞無限險峻雄奇的風光。全詩洋溢著一種英武之氣。憂患雖多,成守亦苦,但當時國祚未衰,反映到詩裡就全無哀傷氣息。試與明末陳子龍、張家玉等人詩作比較,就可以看出這個差異。沈德潛評這首詩,認為它「無意為詩,自足生趣」。戚繼光我馬銘,確實不能如文人雅士似的刻意為詩。
  • 30首七言律詩,首首經典,字字珠璣,傳唱了千年
    七言律詩是中國傳統詩歌的一種體裁,簡稱七律,屬於近體詩範疇,起源於南朝齊永明時沈約等講究聲律、對偶的新體詩,至初唐沈佺期、宋之問等進一步發展定型,至盛唐杜甫手中成熟。七律詩格律嚴密,要求詩句字數整齊劃一,由八句組成,每句七個字,每兩句為一聯,共四聯,分首聯、頷聯、頸聯和尾聯,中間兩聯要求對仗。
  • 詩詞知識:律詩的平仄
    在唐人的律詩中,絕對沒有孤平的句子。毛主席的詩詞也從來沒有孤平的句子。試看《長徵》第二句的"千"字,第六句的"橋"字都是平聲字,可為例證。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須用仄聲,另有一種補救辦法,詳見下文。
  • 律詩哪一聯一定要對仗?律詩對仗基本要求是什麼?
    對此,六甲番人認為問題需要糾正,格律詩包括律詩和絕句,只有律詩才有一聯詩的說法,而絕句只有四句,一般是不用「聯」來形容的,所以建議問題改為:律詩哪一聯對仗?每首律詩通常只有八句,但也有少數超過八句的「排律」,律詩每二句成一聯,以八句的律詩為例,頭兩句成一聯,稱為「首聯」,三四句稱為「頷聯」,五六句為「頸聯」,七八句為「尾聯」,每聯上下句各稱為「出句」和「對句」,前聯的「對句」和後聯的「出句」則稱為「鄰句」。
  • 七言律詩的格式是什麼,有哪些講究
    七言律詩的格式是什麼,有哪些講究文/@成長新視點七言律詩,是律詩中的一種風格,遵從了律詩的統一要求,即篇幅固定、押韻嚴格、講究平仄和要求對仗。七言律詩的具體要求,篇幅上,是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押韻上,全篇為四韻或五韻,一般逢偶數句押韻,即二、四、六、八句最後的一個字要同韻;平仄上,要符合平仄律,指在一般情況下,以兩個音節(兩個字)為一個音步,平仄交替安排;在對仗上,是要求三四句、五六句為對仗。
  • 律詩和格律詩的區別
    格律詩的詩體:格律詩一般分五言、七言兩大類,(六言詩非常少,故不列為主流。)每類又分絕句、律詩、排律等體裁。1、絕句:絕句分五言絕句和七言絕句兩種,簡稱五絕和七絕,六言絕句此處忽略(下同)。五絕是五言四句,七絕是七言四句。要求偶句(第二句、第四句)壓平韻,第三句最後一個字用仄聲,第一句可壓韻,也可以不壓韻。例:登鸛雀樓·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