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目標和課程標準辨析

2020-12-12 中公教師網

在教育學的學習過程中,我們曾經學到過兩個層次分類——教育目的的層次和課程內容的層次。教育目的的層次從上往下依次是教育目的、培養目標、課程目標、教學目標。課程內容的層次自上而下為課程計劃、課程標準、教科書。那麼在這兩個知識點中,有一對大家時常會在試題中遇見,又難以區分——課程目標和課程標準。接下來我們來聊聊這兩者的區別。

首先,課程目標作為教育目的的層次中的倒數第二層概念,它既然屬於教育目的的層次,自然也是在解答著我們對於「培養什麼樣的人」的問題。從層次上來看,課程目標作為以「課程」為主語的概念,所以其所代表的完整含義可以用一句話表示:一門課程中教育者對於受教育者的規格質量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出,課程目標是我們某門課程中對於學生的一種期望。

那麼課程標準呢?所謂課程標準,其概念是規定某一學科的課程性質、課程目標、內容目標、實施建議的教學指導性文件。顧名思義,課程標準是對於一門課程的總規劃。所以,它規定了這門學科從目標到內容的諸多方面,屬於課程內容的範疇。

由此可見,這兩者其實既有區別,又有聯繫。區別在於,課程目標作為教育目的的層次之一,是對受教育者的質量規格要求。而課程標準則是對於一門課程的整體的要求與規劃。但兩者又有聯繫,即課程標準中包含了課程目標這一內容。其實這也不難理解,作為對一門課程的總規劃,自然包含了對於這門課程所期望的結果的規劃——課程目標。

在我們的題目中,之所以會區分不清楚這兩個知識點,主要還是因為大部分的考生在備考上採用的是機械記憶為主的方式,所以對於這兩個層次類的知識點,都僅僅是對各自的內容進行記憶。從而導致這兩點中的知識同時出現時,又由於字面的相似,極易發生記憶之間的相互幹擾。所以,在學習過程中,我們要根據兩者的概念去進行區分——課程目標:對於一門課程培養人的要求;課程標準:對於一門課程的總體規劃。

中公講師解析

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招聘考試

回復【時政】即可查看每日時政新聞+時政模擬

回復【資料即可免費獲取各省備考資料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辨析課程目標與教學目標之間的區別與聯繫
    相關推薦: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基礎知識》知識點|常考考點匯總 課程目標和教學目標是我們教師招聘考試當中的一個重點內容,這兩者又有很多同學在學習的過程當中難以正確的區分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課程目標和教學目標,它們之間的區別和聯繫,來幫助同學們更好的區分
  • 課程——課程目標,課程設計,課程開發、實施與評價,課程資源
    一、課程目標(一)課程目標概述1、課程目標的概念(1)課程目標是特定階段學校課程所要達到的預期結果。(2)廣義的課程目標:包括教育方針、教育目的、培養目標、課程教學目的和教學目標。表現性目標關注學生的創造精神、批判思維,適合以學生活動為主的課程安排。(4)普遍性目標:根據一定的哲學或倫理觀、意識形態、社會政治需要,對課程進行總括性和原則性規範與指導的目標。
  • 新時代普通高中英語課程的教學目標是什麼?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版)》課程目標普通高中英語課程的總目標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立德樹人基於課程的總目標,普通高中英語課程的具體目標是培養和發展學生在接受高中英語教育後應具備的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學習能力等學科核心素養。普通高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各要素的發展以三個水平劃分,水平描述參見「附錄1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水平劃分」。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應能達到本學段英語課程標準所設定的四項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目標。
  • 教育丨小文策案:課程目標與課程內容
    」和「教學目標」,而教學目標又包含年級教學目標、單元教學目標和課時教學目標。狹義的課程目標主要指「教育目標」。在狹義上,課程目標不包含「教育方針」,只包含「教育目的」、「培養目標」、「課程教學目的」和「教學目標」。課程目標具有整體性、階段性、持續性、層次性和遞進性的特點。
  •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小學各課程目標整理匯總,快替孩子收藏
    英語學習小學階段沒有單獨的英語課程標準,小學的各級課程標準是和初中課程標準總體排列在一起,統稱為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標準。
  • 2019甘肅教師招聘公共基礎知識:教育學課程實施三種取向辨析
    2019甘肅教師招聘公共基礎知識:教育學課程實施三種取向辨析 2019年甘肅省教師招聘考試公告陸續發布中,考試內容一般為教育基礎知識和教育專業知識。
  • 好文分享|課程定義辨析
    離開課程談辦學是空中樓閣,離開課程談教學是水中撈月。對課程的理解及課程力才是落實立德樹人的關鍵。前幾天推送一篇關於「課程」的文章,今再推送施良方先生撰寫的《課程定義辨析》供大家學習分享。課程是一個使用廣泛而又含義多重的術語,對於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境裡,課程可能意味著不同的事情。
  • 專家解讀普通高中新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
    更為重要的是,未來數年的高中生,其人生黃金期與「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實現完全吻合,他們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青春力量。最新一輪高中課程方案和各學科課程標準修訂,都是著眼於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而規劃、設計的。
  • 國家課程標準專輯中小學數學課程標準
    第一部分 前言   一、基本理念   二、設計思路  第二部分 課程目標   一、總體目標   二、學段目標  第三部分 內容標準   第一學段(1~3年級)   一、數與代數   二、空間與圖形   三、統計與概率
  •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小學數學課程標準
    【考點一】小學語文課程標準1、語文課程的定位,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2、小學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考點二】小學數學課程標準1、定位:體現數學課程的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2、總體目標: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問題解決、情感與態度。3、內容目標: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實際與綜合應用。
  • 幼兒園課程目標
    幼兒園課程目標美國教育家杜威認為:教學目標在教學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教育者從事教育活動的指南。目標在教學活動中起到導航和指導方向的作用,因此對於幼兒園課程目標的制定也是一個重點。首先,幼兒園課程的基本結構包括: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組織與實施以及課程評價。這裡我們以選擇題和填空題形式備考。
  • 根據目標管理理論淺談教育目的、培養目標、課程目標、教學目標等...
    對這些概念的內涵外延的模糊不清,導致了我們在撰寫教案,設計教學目標時往往張冠李戴、大而化之甚至無所適從,給課堂教學帶來了許多不良後果,造成教學任務不能更好的完成,教學效率低下,教學無序。所以有必要對它們的進行解釋和辨析,以助於教育教學行為。首先,必須一起確定教育的航標,即總目標。教育目的是一定社會培養人的總要求。
  • ——解讀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17年版)
    教育部今天發布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14門課程標準(2017年版)。新的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進一步強化了學科的育人功能,體現了鮮明的育人導向,思想性、科學性、時代性、整體性等明顯增強。新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有何新亮點?新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如何加強與高考綜合改革銜接?
  • 用課程目標指導教學設計與課程評價
    •          如何把控課程開發過程中內容不走逐漸走偏?
  • 03330第一章 小學數學課程的目標和內容
    如我國教育行政部門委託課程研究者研製的「課程計劃」、「課程標準」,以及經審查通過的教科書和教學參考書等。3、領悟課程:指任課教師對課程文件的理念、目標和具體內容的領會與理解。不同的教師對課程文件可能有不同的理解。4、運作課程:指學校在課堂上實際實施的課程。
  • 課程目標、教學目標、教學目的區別與聯繫
    課程標準通常包括了幾種具有內在關聯的標準,主要有內容標準(劃定學習領域)和表現標準(規定學生在某領域應達到的水平)。  在廣義上的課程目標的涵義定位於教育與社會的關係,是一個比較大的視角,涵蓋面是全層次的。
  • 教育部印發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17年版)
    央廣網北京1月16日消息(記者張明浩)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教育部日前印發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17年版),新的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將加強與高考綜合改革的銜接。  本次修訂後,普通高中各學科凝練提出了本學科的核心素養,明確學生學習該學科課程後應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精選重組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活動、提出考試評價建議。  在教考關係方面,本次修訂把學習內容分為必修、選擇性必修和選修三類,與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統一高考相關要求以及學生興趣特長發展需要相適應。
  • 課程標準與教學大綱的區別
    在教育學知識中,有兩個非常相似的知識,教學大綱和課程標準。這兩個知識點很多同學都認為是一模一樣的,因此在做題時將二者等同,其實不然。教學大綱指的是學校每門學科的教學綱要。其中包括教學目的、教學要求、教學內容以及講授和實習、實驗、作業的時數分配等。根據教學計劃,以綱要形式規定一門課程教學內容的文件。
  • 關於開展對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及課程標準實驗情況調研和修訂工作的...
    在你們兩年實踐的基礎上,教育部基礎教育司擬對義務教育課程設置方案和各學科課程標準實驗情況組織調研和修訂工作。現就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此次調研和修訂工作對改進和完善義務教育課程設置方案和各科課程標準、保證本次課程改革取得成效、促進義務教育質量提高、全面落實素質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請各實驗區認真做好此項工作。
  • 課程目標設計的基本方式
    課程目標設計不僅僅是課程專家應考慮的問題,也是學校管理者和教師在課程實施過程中必須考慮的問題。不管哪一門課程,課程目標的陳述方式應該是一致的。一般說來,完整的課程目標體系包括三類:結果性目標、體驗性目標與表現性目標,因此,目標的陳述也有相應的三種基本的方式。1.結果性目標的陳述方式所謂結果性目標,即明確告訴人們學生的學習結果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