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知天命,不亂於心,不困於情

2020-12-13 清說清語

文:清說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什麼意思呢?

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於學習,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命,六十歲能正確對待各種言論,不覺得不順,七十歲能隨心所欲,而不越出規矩。」

人過五十,便到了知天命的年紀。

「知天命」,並不是聽天由命,無所作為。而是明白了人世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的道理。

此時,對於自己喜歡的和追求的,重在努力的是過程,而不是看重努力的結果。也就是說,知天命的年紀,對許多事情的堅持和執著,應該貴在過程,輕看結果。

就像我們這些多年來一起習練瑜伽的好友,俗稱「伽友」。

這些年來,許多人的堅持,都是重在喜歡和鍛鍊,而不是我的瑜伽要做到個什麼級別,達到個什麼標準。

也就是說,人到五十歲以後,在這個年齡段時的一切執著、努力和堅持,並不是像年輕時那樣,有著遠大的目標和追求的成就感。

可以說,這個年齡,不但放下了名和利。而且,面對那些所謂的名和利,錢和權等,看得宛如浮雲般,很輕、很淡。

此時,生活的目標和餘生的嚮往,皆以照顧好自己、照顧好家人的生活和健康為根本,不再把追求物質上的享受和拼命賺錢,視為生活的最終意義。

面對一切如意和不如意,都會以一顆平常心來對待,視一切開心的或是不開心的,都能坦然面對,泰然處之。

此時,許多人都會嚮往那種平淡悠然的生活。

一屋、兩人、三餐、四季,「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淡看紅塵事,浮觀人情薄。這樣的人生境界,美好又愜意。

當真正悟出,「五十知天命」這句話中「知」的真正含義時,就會從歷經風雨兼程的前半生中,悟出許多道理,看透許多事情。

對於過去曾經糾結的、不能釋懷的,當真的悟出「知」的深層含義後,就會讓人豁然開朗,充分理解人生的不易。

不論是悲歡離合,還是酸甜苦辣。不論成功還是失敗,到了知天命的年紀,凡事最好以這樣的心態去面對。

那就是,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

在經歷了人生百態與世間冷暖之後,會漸漸懂得。人活著,活得就是一種心態。

此時,再重新認識生命的意義。那就是,活得健康、活得舒心、活得自在,這才是最渴望的幸福。

是的,餘生安好,才是最好的好。

查看往期更多內容:

女人最好的活法,不外乎這幾點

瞞著妻子每月給父母一千塊錢,對嗎?

劉媛媛力懟黑粉,思想匱乏連罵人都毫無水平

相關焦點

  • 五十而知天命也!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個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五十本應是知天命之年 ,樂天知命,無需強求 ,因為人生已經過去了一大半 。因為我們的心智和體力已經退化,上有老下有小 ,心中掛念的事情又太多 ,已不能也不敢再去冒險 !過了五十是個很尷尬的年紀 。在單位上班的感覺進步沒希望 !去打工老闆又嫌你年紀太大!只要你失業了,就很難再就業 !絕大部分單位招工條件,年齡基本都是需要四十多歲以下 。每年畢業的大學生許多都找不到工作 ,就別說已知天命的我們 。
  • 孔子說「五十知天命」,忙碌半生的你,知天命嗎?
    「五十知天命」出自孔子的《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一段話是孔子的人生感悟。從生理角度講,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人體盛衰的總規律。
  • 五十而知天命指的是什麼天命
    孔子說,人生五十而知天命,那知道的是什麼天命?這種理解和答案因人而異,而且見解多且不同。有人說是知道了自己以後的人生該怎麼過?也就是說知道了上天給自己是怎樣安排了?有人說因為古人的壽命很短,50歲就是老年了,所以才說50歲的人對事情不再有追求,對榮辱不再關心;這叫知天命,當然是錯。沒有資料證明,古人的壽命就不長,孔子的意思決不是這樣說,他說的是人到50應該量力而行,做做適合自己的事情,而不是什麼都不幹就去等死,要不然,他也不會說,朝聞道,夕可以死矣,活到老學到老了。
  • 五十而知天命,什麼意思
    五十而知天命,什麼意思天命就是天道之理。即天道仁義。這就是我們通常說的。老而有德。德是天道仁義,如果到了五十還不知道天道仁義,那麼這個人就是個糊塗人。他幹的事也可能是糊塗事。三十而立,三十開始獨立做學問,四十不惑,四十歲的時候不會感到困惑,五十知天命。五十歲的時候知道天道仁義,六十耳順,六十歲的時候平靜接受一切。七十隨心所欲不逾矩。七十歲的時候才能隨心所欲。這就是孔子的修行過程。五十知天命。天道義理。這裡一定要知道,命是天命仁義的意思。而不是什麼規律。孔子是個修行人。一切行為基礎都是仁。
  • 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這個「知天命」是什麼意思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 五十知天命,你真的知道天命是什麼嗎
    孔子說,五十二知天命。你不必等到五十才知天命,你現在就可以知道,無論你多大。什麼是天命?天命就是現實存在。
  • 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什麼?看完你才懂得其中的意思!
    導讀: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什麼?看完你才懂得其中的意思!50歲是一個人從中年步入老年的過渡期,也說明一個人過完了半生,大體基本輪廓依稀可見,無論是學識,還是閱歷,以及自制力,都到了最高境界了,基本的方向應該不變了。
  • 俗語「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人到中年,牢記這五句話
    咱們偉大的儒學家孔子孔聖人曾經說過:「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不少人都能熟練的說這句俗語,然而這句話的意思應該沒有幾個人理解的吧!這句話告訴我們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有著不同的使命,人活到半百,已經進入了知天命之年,這都是自然發展的規律,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就是俗語「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人到中年,牢記這五句話,後半生福報不請自來!
  • 「五十而知天命」,這個「知天命」是什麼意思?
    繼續努力,在五十歲就達到了「知天命」。知天命就是開悟了,所以孔子是在五十歲開悟的。但是開悟之後還要繼續修啊,所以到六十歲就「耳順」了,無論你說他好還是壞,他都不在意,他安住在自己內在無比愉悅寧靜的心靈世界裡,不受外界的幹擾和影響。所以孔聖人也是修了幾十年,道業才穩定的。
  • 《知天命的五十歲》
  • 1月,不困於心,不亂於情,3星座痴守舊愛,只盼愛火重燃
    1月,不困於心,不亂於情,3星座痴守舊愛,只盼愛火重燃,一起看看吧! 摩羯座的感情慢熱,和金牛座有一拼,因為沉迷於工作中,時常會錯過身邊人拋來的繡球,而後知後覺的他們,也許需要很久,才會意識到,自己曾經錯過了什麼。可是,摩羯座也並非鐵石心腸,甚至可以說,他們還有些小悶騷,若是遇見不能錯過的人,他們一樣會愛得死心塌地,滿心歡喜地為兩人的未來籌劃,為彼此的幸福打拼。就算分手,也別想讓他們放棄。
  • 五十知天命,都知道了些啥?
    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人到五十,人生也過半了,真正開始下半場了。「吃一塹,長一智」,酸甜苦辣都嘗過,就漸漸看透了人生,也看淡了人生。1、忙來忙去,忙啥?人到五十,真的該放下了,凡事量力而行,別瞎折騰了。2、天天說累,累啥?人到中年,真的好累,最累是心累。身體累了,睡一覺就好了,可是心累了,怎麼會好?五十歲的年紀,身體都走下坡路,但上有老,下有小的日子,不容許你休息,還是要繼續煎熬。
  • 五十知天命,做好這三道減法!
    作者:萬紅雲原創作品,抄襲必究紅雲導語: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人到五十歲,按照古人的要求能夠通曉天命的年齡段。詳細解釋應為:三十歲之時,要有所建樹;四十歲之時,不應再有迷惑之事;五十歲之時,而應通曉天命,悟透生命本質,往後餘生,皆是一個內心明如鏡,什麼事兒都瞧得明白,看得透的人。其實,人生,一晃五十春秋,說慢也慢,說快也快。真心不容易。而五十歲之前,我們的生活一直忙忙碌碌,不斷地做著加法。
  • 佛說:人過五十,一定要知天命,天命就是這2個字
    孔子當年求道於老子,不禁心曠神達,說了一句話:「吾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今五十一方知造化為何物矣。」人過五十,一定要知天命。天命就是上天運行的規律,天命主宰眾生的命運,一個人只有知天命,才能趨吉避兇,遇事化險為夷。到底什麼是天命?
  • 從「五十知天命」,後人對孔子有幾多誤解?
    《論語》上說:「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距。」孔子是講終身學習的,到了五十歲時,自己這一生做成了什麼?人生能達到什麼境界,就已經很清楚了。所以他認為:五十是人生的分水嶺。很多人據此錯誤的認為,到了五十歲,就應該聽天由命。
  • 五十知天命!今後的路,該如何走?
    柳哲歲月如梭,轉眼五十歲,到了知天命之年!我走南闖北而來,東衝西撞而來,懵懵懂懂而來,半睡半醒而來,人生又走到了一個新的起點與人生的關鍵節點!孔子曾言「五十知天命」 ,天命到底是什麼?從我自己的角度,來揣摩天命,應該懂得天道,明心見性,天人合一,替天行道的時候了!《中庸》裡也說過: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讀《道德經》最多的詞彙,是道。而《論語》最多的是仁。不過孔子也說過「朝聞道,夕死可矣」,《孝經》裡記載有孔子說的話「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總之,人到了五十歲,應該知道以後為什麼而活了,過去做錯過什麼了,如何去面對未來了,否則還是糊塗蛋一個!
  • 「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人過50歲,餘生已經開始了
    孔子曾經把自己的人生分為了幾個階段,其中他將人生的五十歲稱之為「知天命」之年,而六十歲則是「耳順」之年。五十歲是人生的一個很關鍵的年齡點,從這裡開始,一個人就開啟了他的餘生,並且要能夠深知他以後的命數。
  • 五十知天命,何為天命?
    古語說,五十知天命,五十五了,還千裡在外打工,艱難維持生計,不能不說是命了!今生雖苦,但也要苦中尋樂,工作之餘,喜靜靜讀書寫字,聽音樂,漫步大自然,性格極內向,餘生做好自己,一切隨緣吧!《了凡四訓》有言:「造命者天,立命者我。」
  • 五十而知天命,那麼「天命」到底是什麼呢?
    孔子在晚年對自己的一生進行了簡要的自述,在《論語·為政》中寫道: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一評述成為無數讀書人的「人生標杆」,每逢年歲將至,總有觀聖人行跡來反思自己的生平,三十「立」的是什麼?四十自己是否真能「不惑」?五十是否真的理解了「天命」?
  • 「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如此,安好」啥意思
    「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如此,安好」啥意思?戀愛婚姻家庭就是一場人生的長徵路,需要中式導師戴浩然 2020年12月11日這段話放在戀愛婚姻家庭經營當中,就是:不亂於心,自己的心是有定力的,不會因為一時的不好而亂了最初的判斷和基本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