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的寶媽別貪吃這4類「食物」,影響乳汁分泌、寶寶可能會脹氣
小寶寶出生後,很多新手媽媽在餵孩子上有很多不懂的地方,也就時常會造成孩子不舒服,胃口不適的現象。最常見的現象就是脹氣,那什麼是脹氣?如果在發現小孩吃了飯後,肚子鼓鼓的,摸起來也是很軟,這種現象可能就是出現了脹氣。那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脹氣的呢?其實小寶寶脹氣適合媽媽吃的飯有關係,媽媽們要注意了,這些東西要少吃。哺乳的寶媽別貪吃這4類「食物」,影響乳汁分泌、寶寶可能會脹氣。
第一種 捲心菜、花菜
捲心菜和花菜是十字花科的蔬菜,對於孕婦來說吃多很容易對乳汁有影響,寶寶在喝了母乳後就會開始打嗝,並且伴有脹氣,會導致嬰兒發生腹脹現象,所以,媽媽們還是要減少對捲心菜之類的食用,可以選擇其他種類的食物來補充營養。
第二種 薯條等
這種其實準媽媽們都知道不能吃,油炸類的食品容易在母體內積累毒素,而且會帶有很高的脂肪,使母乳當中的脂肪急劇升高,不利於寶寶對母乳的吸收,會使寶寶形成脹氣,而且吃多的話,也會影響母乳的分泌,減少母乳。
第三種 胡椒類的調味品
調味品對我們日常也是很重要的,可以為食物提鮮,還可以增加食慾。只不過,對孕婦來說像胡椒、辣椒,以及茴香等帶有刺激性的調味品,通過菜進入身體裡面,一方面會減少母乳的量,另一方面會被母乳吸收,就很容易的進入到寶寶身體裡面,媽媽可以承受住的對於新生兒來說卻不能承受住,慢慢的就會使小孩身體變得不適,喝了母乳後更加容易脹氣。
第四種 醃製的肉
在秋天,家家都會準備過年的臘肉,醃製各種肉類,為了使存放的時間長一點,救護加入大量的鹽來醃製,孕婦不是不能吃鹽,而是要少吃,食入大量醃製的肉後,不容易消化,和帶有刺激性的調味品一樣,刺激母乳減少分泌,而且裡面的營養給不到母乳,反而會造成孕婦血壓的增加,加重腎臟的負擔,也不會給到小寶寶營養,反而會使小寶寶脹氣。
那麼要如何注意和預防小孩脹氣呢?其實很簡單,當小孩在吃過母乳後,你可以將小孩輕輕的放下,輕輕的拍打小孩的後背,減少胃裡的空氣以及脹氣引起的腸胃裡的不適,還可以有效的預防小孩吐奶,更利於小孩的吸收,另外如果母乳的出量很少的話,可以選擇適當的喝一點小米粥催奶,記得要將小米粥熬的軟軟的,爛爛的,對於孕婦來說可以更好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