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非遺丨享譽全國的天水古琴

2020-12-15 隴上非遺

在我國,古琴名列四藝之首,有著三千多年渺渺光陰的文化傳承史。它不僅是一種演奏樂器,而且有著豐富渾厚的文化內涵和極高的審美價值,古人曾把琴視為修心、修身乃至文人的一種象徵。古琴共有十四大式,伏羲式、仲尼式、落霞式、靈機式是比較常見的式樣,每一式都各不相同。天水伏羲式古琴以其音質松沉蒼古、曠遠峻潔、泠泠清亮以及品質上乘,在全國古琴業界有口皆碑,被視為難得一求的珍品。

桓譚《新論》中說:「八音之中,惟絲最密,而琴為之首。琴之言禁也,君子守以自禁也。大聲不震譁而流漫,細聲不湮滅而不聞。」說出了古琴音質音色的特點,這種含蓄的藝術特點,與中國古人所崇尚的中庸和諧精神相符,故也是古琴藝術受到士大夫鍾愛的原因之一。

製作古琴的材料是很重要的,只有成木在百年以上的才能作為古琴的材料備選。首先,琴人彈老木製的琴不易有火氣;其次,與新木材相比,老木不易變形、開裂,木性相對比較穩定。老木的來源有老房梁、出土的棺木等等,但是棺木由於長年埋在地下,終年吸收地氣,陰氣十足,而且敗棺也常裂,用此材做琴前最好先放置六七年,行家稱為返陽。此外,老木並非越老越好,如橫劃木紋時木材掉面,則此木已朽,不堪再用,且木材一老,原有木性改變很多,所以選木以老而不朽為妙。

製作一把好琴,必須歷經制胚、修面、制底以及合琴等19道工序,一把上好的古琴需要兩三年的時間才能製作完成。古琴最後的工序是晾乾琴身上的漆,而最為講究的是用天水小隴山林區生長的獨有的大木漆,是斫琴上品。製作一把古琴,為了防止變形和皸裂,一般木料要在自然常溫、通風透氣的地方放置五六年以後才可使用,不能在太陽底下暴曬,也不能依靠熱源烘乾,而是要在陰天慢慢陰乾。

投稿郵箱:343254522@qq.com

須知:非遺項目、圖片、視頻

相關焦點

  • 這一桌非遺美食,都嘗過才算地道的天水人!
    這一桌非遺美食,都嘗過才算地道的天水人! 非遺宴
  • 古琴非遺保護成果《古琴指法譜字集成》出版
    2016年11月6日,古琴非遺保護成果《古琴指法譜字集成》新書發布會在國家圖書館召開。活動由中華書局、中國民族器樂學會、北京樂器學會、天津市演出行業協會、天津和平區非遺中心、天津七弦琴院等單位聯合主辦。  已有四千多年歷史的中國古琴藝術被譽為中國傳統音樂的代表,也是中國傳統文人最高精神追求的重要載體。
  • 秦州區文化館「傳統文化進校園非遺文化進課堂」活動走進太京鎮窩...
    在秦州區文化館組織的「文化潤童心 經典永傳承」傳統文化進校園非遺文化進課堂活動現場,窩駝學校孩子們剪剪紙、練書法、畫國畫、彈古琴,好不熱鬧。在活動啟動儀式上,太京鎮窩駝學校校長黃應軍說:「學校是文化的聚集地,傳統文化和非遺文化走進窩駝學校,必將在傳統藝術薰陶中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和人文情懷,豐厚學生的文化底蘊,掀起學習傳統文化的熱潮。」
  • 天水冬春季景區推薦丨在青鵑山國際休閒旅遊度假區滑雪
    青鵑山國際休閒旅遊度假區坐落於天水秦州區平南鎮孫集村,自然環境優美,風景秀麗,是四季休閒娛樂的綜合型旅遊度假區。青鵑山滑雪場佔地面積100畝,內設初級、中級、高級標準滑雪道,設立專用拖牽、魔毯電梯,適合不同年齡的遊客遊玩。體驗北方傳統民俗文化的韻味,感受新型旅遊的愉悅體驗,青鵑山國際休閒旅遊度假區將是你不錯的選擇。
  • 戴曉蓮:古琴非遺更要有「真正」的傳人
    戴曉蓮在演奏  6月9日是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中國古琴藝術早於2006年就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的「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此時機,上海音樂學院教授、上海市古琴藝術非遺傳承人、上海古琴研究會會長戴曉蓮邀請我去聆賞她主創的名為
  • 古琴非遺保護獲重大成果 「天書」從此可查
    11月6日,由中華書局、中國民族器樂學會、北京樂器學會、天津市演出行業協會、天津和平區非遺中心、天津七弦琴院等單位聯合主辦的《古琴指法譜字集成》新書發布會在國家圖書館召開。    已有四千多年歷史的中國古琴藝術被譽為中國傳統音樂的代表,也是中國傳統文人最高精神追求的重要載體。自200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來,如何更好保護、傳承與發展古琴,已越來越多地受到傳統文化界及音樂界的重視。    自宋以降,古琴有近二百部琴譜流傳於世。古典小說《紅樓夢》中賈寶玉曾見到林黛玉所看的琴譜,驚為「天書」。
  • 河北衡水弘揚、傳承中華優秀非遺文化,古琴進課堂
    弘揚中國非遺文化,延續千年技藝之髓。衡水好人志願者協會、衡水好人網在衡水好人館舉辦傳承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古琴公益課,以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的傳統文化活動為載體,推動文化進社區課堂,提升文化自信自強,20個課時,受眾大學生達1000人次。
  • 無荼古琴院第45期丨古琴課程開課啦!
    上課地點:  無荼古琴院丨南岸校區、新鷗鵬校區、渝北校區、照母山校區(詳細地址見文末),  招生對象:  成年人零基礎古琴愛好者;青少年零基礎古琴愛好者;  招生人數:每班4-6人《小草》  上課時間:  周二班、周三班、周日班(任選其一),具體時間根據各校區的課程時間作安排;  上課地點: 無荼古琴院丨南岸校區、新鷗鵬校區、渝北校區、照母山校區(詳細地址見文末)無荼古琴院經過5年的發展,教授學員500
  • 天水秦州區文化館舉辦天水泥塑技藝走進東關街道活動
    秦州區文化館舉辦天水泥塑技藝走進東關街道活動12月17日,天水秦州區文化館組織開展「遇見非遺」——天水泥塑技藝走進東關街道活動,來自轄區的30多名居民參加了活動活動中,省級非遺傳承人何彥雲現場進行了天水泥塑技藝知識講座。何彥雲從天水泥塑的歷史淵源、發展變遷、製作工藝等方面,結合自身創作實際,做了生動詳實的講解,並現場展示了泥塑作品。何彥雲,秦州區勞動模範,天水泥塑省級代表性傳承人,「秦州工匠」榮譽稱號獲得者。
  • 天天非遺丨趣味十足的武山高蹺
    在天水武山廣袤的農村大地上,每年正月裡的秧歌、社火表演,都是春節期間群眾文化活動的重頭戲。正月初三一過,男女老少便湊到一起,身著彩服,手執彩燈,載歌載舞,慶佳節,鬧新春,來表達一年來人們收穫的喜悅和對美好生活的熱愛與追求。
  • 漢服、古琴、剪紙、捏麵人…「非遺·手作」市集又開張了!本周六...
    中國實踐」非遺·手作文創市集 即將開!>以及受保護的中國工藝美術廊橋,廈門市漢服文化交流協會會長緣漢漢服漢禮推廣中心的創始人一個熱衷傳統文化的80後也是一名虔誠的漢禮執行者古琴體驗古琴,又稱瑤琴、玉琴張婉彬,中國古琴文化促進會會員,廈門市音樂家協會古琴專業委員會會員,廈門古琴藝術學會會員,國家高級茶藝師。
  • 走訪上海非遺傳承人:面人趙 石氏傷科 洪氏古琴
    原標題:「文化遺產日」前夕走訪上海非遺項目傳承人家風傳世久絕藝顯精神  本報記者走訪三位上海非遺項目傳承人,每一位都有一個關於「家」的故事。  面人趙:要傳承得靠一大群人  陳凱峰的童年記憶,總伴隨著外公趙闊明手中千變萬化的麵塑。上世紀三十年代,著名麵塑藝人趙闊明從北方到上海獻藝,從馬路街頭設攤一直到南京路永安公司五樓,成為當時上海麵塑第一高手,人稱「面人趙」。
  • 古琴崑曲,雙璧同輝
    原標題:古琴崑曲,雙璧同輝第九屆「良辰美景·非遺演出季」的後臺。中國崑劇古琴研究會供圖《讓古琴醒來——中國藝術研究院館藏古琴音樂會》上的古琴表演。中國崑劇古琴研究會供圖第九屆「良辰美景·非遺演出季」崑曲表演現場。中國崑劇古琴研究會供圖5月31日至6月6日,第九屆「良辰美景·非遺演出季」於北京恭王府大戲樓和中山音樂堂上演。該活動由中國崑劇古琴研究會、文化和旅遊部恭王府博物館共同主辦。
  • 這個城市是古琴的發祥地,來這裡一琴慰風塵
    《媧羲問對》則描述了女媧在與伏羲成親前問的三個問題,最後女媧問伏羲要古琴做聘禮的生動場景。「女媧一問大音無聲,伏羲一對以力開之。媧二問大雅無曲,伏羲二對以心化之。女媧三問大道無弦,伏羲三對以一貫之。」伏羲一一回答了女媧,女媧便要此琴,古琴也就這樣成為了人類始祖夫婦的定情之物。天水造就了古琴,古琴見證了天水。
  • 廣州首個非遺街區開市 來聽聽傳承人們怎麼說
    今天(22日)上午,廣州首個非遺街區在永慶坊開市。記者實地走進大師工作室,聽聽他們對這個廣州文化的創新舉措,怎麼說。廣彩省級代表性傳承人翟惠玲的工作室裡,友人、遊客絡繹不絕。同樣是廣彩名手,國家級傳承人譚廣輝談到永慶坊非遺街區的開市說,這給大家提供了一個認識廣州非遺、認識廣州老手藝的平臺,「過去廣州很多手藝人呢,都在深巷裡面,大家要找他們是不容易的。現在有了這個地方,無論遊客,還是愛好者,或者專業人士,大家都方便了」。
  • 天天非遺丨色香味俱全的岷縣花糕
    岷縣小吃歷史悠久,享譽隴原。街道鋪面裡和地攤上,各種小吃琳琅滿目。具有地方特色的風味小吃誘人胃口。花糕就是其中品種最多,味道最鮮美的一種。岷縣的麥麵花糕,非常精巧。花糕有發糕、蜜糕、層層糕、筒筒糕、水波浪、萬卷書六種。
  • 江蘇省「古琴文化藝術傳承人才培養」項目在淮開班
    昨日上午9時,淮陰師範學院音樂學院古琴教室裡琴聲悠揚,由江蘇藝術基金資助的「古琴文化藝術傳承人才培養」項目正式開班。文化和旅遊部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研究員、音樂人類學博士高舒為學員們傳授了開班第一課,「非遺回歸生活,古琴走進校園」的觀念深入人心。
  • 【外媒看天水】冬春遊天水 探尋祖脈文化 體驗滑雪溫泉
    瑞雪麥積  本文圖片由天水市文化和旅遊局提供隴原大地,有一座城市靜臥在秦嶺腳下,它就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素有「羲皇故裡」之稱的天水。天水的魅力古老而厚重。天水素有「隴上江南」之稱,氣溫溫和、植被豐富,由麥積山石窟和小隴山植物園、仙人崖、石門與曲溪等景點組成的麥積山風景名勝區,是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風景名勝區,景區內重巒疊翠、山環水繞,兼具江南水鄉的秀美和北國山川的雄奇,是理想的旅遊勝地。除了舉世聞名的麥積山石窟,天水的溫泉資源也非常豐富,麥積山溫泉度假村、清水溫泉度假村、武山溫泉,都是放鬆身心的好去處。
  • 「文旅夜宴」遇上非遺展演,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呢?——隴東南傳統...
    由甘肅省文旅廳舉辦的隴東南傳統音樂類非遺展演將於9月25日走進崆峒山景區並於當晚7:30在崆峒古鎮天羽廣場演出當「文旅夜宴」遇上非遺展演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呢快來關注吧!!!天羽廣場演出預告一、 隴東道情《大開板》二、隴東嗩吶《地裡兔》三、 天水古琴《陽關三疊》四、 隴東南民歌聯唱
  • 鼓樓這場閩派古琴音樂會!
    書簡琴韻 福州古厝閩派古琴非遺傳承音樂會今天在福建信息技術學院舉辦 鼓樓君了解到,為了讓更多熱愛傳統文化的文化工作者、保護者,對福州閩派古琴文化有更深刻的認識,讓優秀傳統文化「活」起來,鼓樓區五鳳街道龍泉社區等單位聯合福州市古琴研究會,在福州市非遺保護中心的指導下,舉辦了這場古琴音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