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睡覺時,環境越安靜越好嗎?如果你這麼想就錯了

2020-12-13 柏柏育兒漫畫

閨蜜剛生了一枚小公主,我們前去看望。房間裡靜悄悄的,仿佛到了莊嚴的寺廟。閨蜜說,寶寶在睡覺。原來,這枚小公主睡眠特別淺,房間裡稍微有點動靜,小腦袋就開始左搖右搖,好像快要醒來。所以只要寶寶在睡覺,全家人都躡手躡腳,輕聲細語,上演家庭默劇。

不少家長像閨蜜這樣,一切以孩子為中心,如果孩子在睡覺,就盡全力維持家裡安靜的環境,讓孩子好好睡覺。其實,大可不必。周圍越是安靜得連根針掉在地上都聽得見,那就算發出一丁點低於正常分貝的聲音,也如睡夢中的一聲巨響,孩子很容易被驚醒。

有些低月齡的寶寶因為腸絞痛睡眠質量不佳突然啼哭,家長就認為孩子是被吵醒。但是無論哪種原因,家長都不能夠驕縱孩子睡覺怕吵的不良習慣,而應該讓孩子逐漸適應生活噪音。

孩子就像一張白紙,家長在白紙上畫了什麼,孩子就是什麼。孩子的適應能力很強,他們在媽媽肚子裡就可以感受到各種聲音和動態。來到世界上,就算給他一個比較吵的環境,他想睡覺時依舊能夠不管不顧地酣然大睡。

從小給孩子提供一個絕對安靜的睡眠環境,孩子就會形成習慣,今後只有在安靜的睡眠環境下才能睡著。而安靜的睡眠環境營造起來是需要犧牲其他人的正常需求的。比如,長大到了集體宿舍,不可能要求每個舍友都遷就自己的生活習慣,而這種睡眠習慣越大越難糾正,最後痛苦的只有孩子。

給孩子提供絕對安靜的睡眠環境的另一個衍生危害是,孩子對聲音顯得特別敏感,不僅表現在睡眠中,還會影響到學習中。孩子在學習過程也會要求周圍保持安靜的學習環境,否則孩子就容易受周邊環境幹擾,時不時地分心聽一聽周圍有些什麼動靜,不夠專注。與其說是怕周圍聲音的吵鬧,不如說是孩子養成尋找聲音的習慣。

那麼,難道孩子睡覺時,家長還大聲喧譁嗎?其實,過猶不及,在孩子睡覺時保持一個正常的環境就可以了:

孩子白天睡覺時,家長只需要拉上窗簾,適當降低房間裡的亮度。家長在家裡該幹嘛幹嘛,該發出什麼聲音就發出什麼聲音,不用特意地降低。這樣讓孩子知道這是在白天睡覺,不適宜睡太久。

孩子晚上睡覺時,家長就要適當地降低分貝。這不是對孩子的特別對待,而是一種基本的禮貌,無論家中誰在晚間休息時,都應該控制自己的聲音,不影響他人休息。

當然,當寶寶不舒服的時候,還是應該保持環境的安靜,讓寶寶靜養。但對每個健康的寶寶來說,在有一點噪聲的環境裡睡覺,真的是一件蠻有安全感的事情。

無菌倉裡培養不出強壯的品格,通過一味地消滅周圍的聲音來營造良好的睡眠氛圍是很沒有道理的。家長應該給孩子做積極的影響,學會與周圍環境和諧相處,而不是處處苛責,處處改變。

相關焦點

  • 寶寶睡覺時,你有犯這些錯嗎
    錯誤1:寶寶房間完全保持安靜新生寶寶的家庭,媽媽們很容易犯的錯就是讓房間完全沒聲音。以為這樣寶寶才睡得安穩,但是幾乎所有的新生兒都喜歡睡覺時有點聲音,因為寶寶在媽媽肚子裡時就會聽到羊水的聲音而不是完全安靜的。
  • 睡覺時,完全安靜的環境對寶寶來說真的好嗎?
    帶過寶寶的父母應該都有一種感受,那就是帶寶寶可真不是人幹的事,再給自己一次選擇的機會,還真不一定會生孩子。這種感受在寶寶哭鬧的時候尤其強烈,因為寶寶哭鬧起來,有時候父母很容易找到原因,比如說寶寶餓了,寶寶拉了,只要解決好這些問題,寶寶就很容易哄。
  • 寶寶睡覺時,周圍環境吵一點還是安靜一點好?多數爸媽都做錯了
    小可搖頭道:你家寶寶之所以會頻繁醒來,就是因為睡眠環境過於安靜了,寶寶經常在太安靜的環境中入睡,就會被一丁點兒響聲驚醒。如果有聲音,擔心孩子會被吵醒,畢竟哄睡可太難了,可如果太安靜了,又怕他從此越睡越輕,以後難以適應其他環境。
  • 寶寶睡眠時間越長越好?當然不是,標準時長家長了解一下
    老一輩人常說「睡一覺長一寸」,其實,小寶寶們在睡覺的時候,身體並沒有閒著,他們也在不斷地進行發育,所以在很多長輩的印象裡,孩子的睡眠時間越長,就說明寶寶發育得越好,孩子不但會聰明,而且以後肯定能長大個。那麼寶寶的睡眠時間真的是越長越好嗎?答案當然不是!
  • 寶寶睡覺太輕,一點聲音就醒,不怪寶寶,錯在家長誤解了睡眠環境
    這個時候,要是誰按了門鈴、或者樓上有東西掉在地板上,寶寶一準醒,我見過最誇張的一個案例是,家人在客廳嗑瓜子的聲音吵醒了寶寶。所以最後的結果是,越是安靜的家裡寶寶睡眠越輕,睡的越輕家裡越安靜,並且這種睡覺很輕的狀態會持續到成年,甚至影響一生。
  • 都說寶寶要多睡才能長得好,寶寶睡眠時間越長越好嗎?
    小編的一位寶媽朋友,自己的寶寶就經常被人誇好帶,因為經常在睡覺,基本上不用怎麼操心,但朋友卻有些懷疑,寶寶的成長發育,是只要睡眠時間越長就越好嗎?其實不然,即使是寶寶睡眠時間也要適量,否則的話會影響到寶寶的正常發育。
  • 「睡一覺長一寸」,孩子睡覺越久越好?錯,遵循睡眠規律更科學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小月齡的寶寶,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尤其是沒滿月時,一天中除了吃基本就是睡,沒有多少清醒時間。由此,許多家長對孩子的睡眠時長缺乏把握,事實上孩子的睡眠時間需求會隨著月齡增大而逐漸變化。
  • 嬰兒晚上睡覺不要留夜燈,白天睡覺不能保持安靜,你做對了嗎?
    晚上留夜燈,白天保持靜音~如果想知道為什麼,那麼繼續往下看:為什麼要這樣做?寶寶在媽媽肚子裡,是沒有白天黑夜的區分的,也不知道什麼叫作息規律。即便是2、3歲的大寶寶,你跟他說什麼作息時間表,他也是一頭霧水的。
  • 18樓:寶寶睡了請安靜,19樓:憑啥遷就你作息?嬰兒睡覺該靜音嗎
    很多新手爸爸媽媽都有個疑惑:嬰兒睡覺,需要保持靜音環境嗎?有聲音吧,擔心吵醒他,太安靜吧,又怕他從此越睡越輕,實在不知道該顧眼下還是以後了。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這個問題。前兩天我看到一段群聊,大意是18樓在業主群提意見,說他家寶寶9點就睡覺了,請19樓安靜一點。
  • 19樓半夜吵醒18樓寶寶,提意見反被噴,嬰兒睡覺該保持安靜嗎?
    有聲音吧,擔心吵醒他,太安靜吧,又怕他從此越睡越輕,實在不知道該顧眼下還是以後了。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這個問題。前兩天我看到一段群聊,大意是18樓在業主群提意見,說他家寶寶9點就睡覺了,請19樓安靜一點。結果19樓很生氣,一方面覺得憑啥遷就你家孩子作息?另一方面覺得18樓的寶寶半夜經常哭,也把他們吵得不行。
  • 嬰兒入睡時並不是越安靜越好,製造白噪音很有必要
    寶寶剛出生的時候我以為要給寶寶製造一個非常安靜的入睡環境是最好的。所以家裡有腳步聲,水龍頭流水聲,或是洗衣機洗衣服的聲音,都讓寶媽有些焦慮。平時也總是儘量的房門緊閉,讓寶寶在安靜環境下入睡。後來第一次從書裡面接觸到這個概念的時候才突然明白,太過安靜的環境對寶寶來說,可能不僅難受,甚至覺得壓抑。
  • 寶寶如果在1歲前,睡覺常有「反常舉動」,恭喜,大腦發育達標了
    有些細心的寶媽會發現,自己的孩子時常「驚醒」或者是睡著睡著就露出了笑容,這不禁讓人猜測,孩子難道是做夢了嗎?其實,寶寶如果在1周歲以前,睡覺時經常有這3種「反常舉動」,那就該恭喜你了,因為寶寶的大腦發育達標了。
  • 寶寶睡覺需要安靜的環境嗎?要避開這5個不宜,新手爸媽要知道
    孩子的睡眠質量對於家長來說,是一塊心病:如果寶寶睡得太香,擔心是不是身體有問題,一會兒就去摸摸、探探;寶寶如果睡得不好,經常夜醒哭鬧。寶媽又擔心會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因此對寶寶又是抱睡又是奶睡的。孩子的睡眠確實很重要,寶媽們在面對寶寶睡眠問題時,要避開這6個不宜,別好心幫了倒忙,得不償失。
  • 寶寶真的是越胖越好嗎?
    最近溜娃時,總聽見帶娃的寶媽和奶奶們討論,誰家的寶寶多胖,多可愛啊!那手,胳膊,臉蛋都肥嘟嘟的,養的真好。你看,那誰家的,怎麼那麼瘦啊,家人不上心,多給餵點飯。的確,小月齡寶寶肉乎乎得的確很可愛,但是,寶寶真的是越胖越好嗎?
  • 媽媽們別再拍著寶寶睡覺了,這種方法純屬謠言
    作為一名寶媽,最痛苦的事莫過於即便到了半夜,寶寶仍然睡不著,在旁邊大哭大鬧,於是為了哄寶寶睡覺,各種招數都使了出來,餵奶,他不吃;給他唱兒歌,他不聽,最後聽說拍打寶寶的後背能夠讓寶寶早點睡著,於是輕輕的拍著寶寶渴望他能夠安靜的睡著,可沒想到的是我越拍孩子哭鬧的越厲害,險些把我弄崩潰
  • 與其焦慮的哄著寶寶睡覺,不如給他營造舒適的睡眠環境,試試吧
    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與其焦慮的哄著寶寶睡覺,不如給他營造舒適的睡眠環境,試試吧!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許多爸爸媽媽的意識錯了,他們要想讓嬰兒的睡眠質量好,就必須在一個安靜的環境中睡覺。因此,當寶寶睡覺時,爸爸媽媽會關上寶寶房間的門,腳尖地做所有事情,儘量保持噪音,甚至在彼此交流時打手勢和傳遞筆記,幾乎不敢呼吸位。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將導致嬰兒在睡覺時非常敏感。如果您離開這個安靜的環境,您將在睡眠中稍作運動就醒來,醒來時會大聲哭泣。這是一種反作用。
  • 寶寶睡覺時總是面帶微笑,是做夢了嗎?李玫瑾:暗示智商很高
    我們經常發現,有些寶寶在睡覺時會「咯咯」地笑起來,有時候可能還會發出聲音,很多寶媽都認為寶寶一定是做夢了,夢見了什麼開心的事情,其實並不是,讓我們聽聽李玫瑾教授怎麼說?寶寶睡覺時總是面帶微笑,是做夢了嗎?
  • 寶寶睡覺,經常一驚一驚的,是缺鈣嗎?醫生:你想錯了
    新手爸媽都會遇到問題,就是自己的寶寶在睡覺的時候,經常會一驚一驚的,比如孩子在睡覺的時候,突然小腿亂蹬幾下,又或者會突然一個激靈醒過來,開始哇哇大哭,在寶寶睡覺的時候,家裡大人也是輕手輕腳,就怕吵到孩子,這也讓很多新手媽媽非常的無助,寶寶還小,特別擔心這會不會影響到孩子的大腦發育,或者孩子是不是缺鈣導致的
  • 寶寶睡覺時偷笑,是在做美夢,還是睡得太舒服?
    微笑的真相是……1.各項需求被滿足當寶寶在睡前喝飽了奶水,睡覺時溫度環境都很舒適,寶寶可能因此感到安全,不自覺地露出微笑。如果寶寶沒有得到足夠的營養和照顧,在睡覺時往往容易大哭大鬧,向大人表示自己沒有滿足。
  • 寶寶睡覺時如果有這4個壞習慣,身體會越睡越差,父母要及時糾正
    畢竟,寶寶難得睡著,不哭不鬧,寶媽就覺得慶幸了。但是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別看寶寶睡得香甜,但是錯誤的睡姿會影響寶寶的身體健康,讓寶寶越睡越差。尤其是當寶寶睡覺時如果有這4個壞習慣時,家長可千萬不要疏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