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關於婚姻、孩子的9個常見法規已修改,你還不知道?

2020-09-05 一木深度說

文/當年一木,喜歡記得點讚哦。



民法典》:關於婚姻、房子、孩子的9個常見問題法規修改了,你都知道嗎?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民法典》,並且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跟你我的生活密切相關,其中,大家普遍關心的婚姻、房子、孩子等問題,法規進行了調整修改,你都知道有哪些變化嗎?

《民法典》是民法的法典化,未出臺《民法典》之前,我們有《民法總則》、《物權法》、《婚姻法》等12部民事單行法律,它們規範和保障了社會經濟生活的有序運行。

《民法典》的出臺,是將以上12部民事單行法律予以法典化整合,邏輯性、體系性更強,必將更有效發揮其權利保障效用。

在《民法典》正式生效後,以上12部法律將同時廢止。

《民法典》一共7編,1260條,條條都事關你我的日常生活,以下由知名專家學者,針對大家普遍關心的,婚姻、房子、孩子的法規變動,進行了解讀。

下面這9種情況,千萬要注意!


-01-患病依然可以結婚,隱瞞病情的婚姻可以撤銷

《民法典》不再將「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作為禁止結婚的情形。

《民法典》第1053條規定,患有重大疾病的,應該在婚前如實告知對方。如果沒有告知,對方有權在知曉情況後的一年內,向法院申請撤銷婚姻。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舉個例子:王小姐和男朋友小李相愛,想結婚。但是王小姐患有「間歇性精神病」,她害怕這一情況被男朋友知道後,男朋友會拋棄她,所以隱瞞了病情,與男朋友領了結婚證。

婚後生活中,丈夫小李發現了王小姐有時精神不是很正常,經檢查才知道妻子患病這一事實。感覺到自己被騙了,丈夫很生氣,可以申請撤銷婚姻。

簡單總結一下:隱瞞病情的婚姻,可以申請撤銷,視為無效婚姻。

-02- 增設離婚冷靜期:離婚太衝動,30天內可撤回

為減少「頭腦發熱」式離婚,民法典規定了,在提交離婚登記申請後,有30天的「離婚冷靜期」,在此期間,任何一方可以向登記機關撤回離婚申請。

原文是這樣規定的:

《民法典》第1077條規定,自婚姻登記機關收到離婚登記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任何一方不願意離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撤回離婚登記申請。

舉個例子:王女士和丈夫李先生,因為雞毛蒜皮的家庭瑣事吵架,最後兩人誰也不肯讓步,一怒之下跑去辦了離婚。事後沒過幾天,王小姐意識到自己的離婚決定太草率了,後悔了,可以在30天內去申請撤回離婚。

-03- 降低離婚判決門檻

《民法典》規定:針對離婚訴訟中出現的「久調不判」的現象,經人民法院判決不準離婚後,雙方又分居滿1年,一方再次起訴離婚的,應當準予離婚,還對方一份自由。

其實,根據現行的《婚姻法》,想離婚真是太難了!

目前的《婚姻法》規定,第一次法院判決不準離婚的,起訴的一方要經過6個月後,才能再次起訴離婚,並且不一定能成功離婚。如果沒有充分的證據和理由,想要起訴離婚很難。比如,感情沒有破裂,一方沒有過錯,就不能離婚。

舉個例子:李國慶和妻子俞渝的婚姻糾紛,前陣子鬧得沸沸揚揚。妻子俞渝堅稱「夫妻感情沒有破裂」,理由是李國慶曾給她送過生日蛋糕,這導致李國慶想離婚還離不了。按照《民法典》,他們倆分居1年以後,李國慶再來起訴離婚,就能離婚了。



-04- 夫妻一方偷偷在外借的錢,不算夫妻共同債務

《民法典》第1064條規定,明確了夫妻共同債務的範圍

夫妻一方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不屬於夫妻共同債務。

但是,債權人能夠證明該債務用於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產經營或者基於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舉個例子:李先生的兄弟要買房,手裡錢不夠,於是李先生瞞著妻子王女士,偷偷找自己的同學張三借了100萬元。如今,王女士正在跟李先生鬧離婚,請問這100萬元債務要夫妻兩人平攤嗎?

不需要!李先生背著妻子借的債,且不是用於夫妻共同生活,屬於個人債務,不屬於夫妻共同債務,所以夫妻離婚時妻子不用平攤。

-05- 夫妻離婚,孩子不滿2歲的,由女方撫養

目前的《婚姻法》規定,「哺乳期內的子女,以隨哺乳的母親為原則」,也就是說,孩子還在哺乳期,如果夫妻鬧離婚的,原則上孩子會被判給女方。

然而,這個「哺乳期」的說法,是存在爭議和漏洞的。

《民法典》第1084條規定:不滿2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孩子滿了8歲,則尊重孩子的真實意願。

舉個例子:王女士和丈夫李先生鬧離婚,孩子才1歲多,孩子該判給誰?當然是判給女方。

-06- 8歲以上的孩子,可以打醬油了

《民法典》將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年齡下限,從現行《民法通則》規定的10周歲降低為8周歲。

《民法典》第19條規定:「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這句話意思就是說,現在的孩子,心智成熟早,可以獨立從事一部分純獲利民事活動,但是如果給人造成了損害,其法定代理人要負責。

舉個例子:王女士和丈夫李先生有一個兒子,今年剛滿8歲,是個熊孩子,喜歡調皮搗蛋。有一天,熊孩子把小區的幾輛汽車玻璃打破了,車主找上門來索賠,熊孩子的父母肯定是要賠錢的。

但是,8歲的孩子,父母離婚,他可以有權選擇究竟跟誰一起過,這是尊重他民事行為能力的表現。

-07- 私生子與婚生子,享受同等權利

現行的法律,是不承認私生子(非婚生子女)的。然而,《民法典》對這一條進行了調整。

《民法典》第 1071條規定:非婚生子女,享有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視。

舉個例子:某個富豪意外身亡,在處理遺產分配問題時,一個女人抱著一個孩子找上門來,說這是她跟富豪的私生子,要求繼承財產。那麼,這孩子有權利繼承財產嗎?

有!只要親子鑑定確定了是富豪親生的孩子,這個孩子就有權繼承財產。

-08- 胎兒享有遺產繼承權

以前的《民法總則》認為,胎兒尚未與母體分離,不是獨立的自然人,在法律上不被視為民事主體看待,原則上不具有民事權利能力。

然而,《民法典》對這一條進行了調整。

《民法典》第16條規定: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但是胎兒娩出時為死體的,其民事權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舉個例子:某個富豪意外身亡,在分配遺產時,一個女人挺著個大肚子跑來,說她懷的是富豪的私生子,要求分遺產,可以嗎?

只要孩子生下來是活的,親子鑑定是富豪親生的,這個孩子就有分遺產的權利。

-09- 婚姻存續期間買的房,房本只寫一方的名字,算共同財產嗎?

有些男方在婚前沒什麼錢,買不起房子。婚後,男方父母給自己的兒子買了房,房產證只有男方的名字,這房子算夫妻共同財產嗎?

很多女人想當然地認為,婚姻期間內買的房,當然算是共同財產了。

錯了!這種情況,房子仍然是男方的私人財產!

按照《民法典》第1063條的規定,如果房產證上只有男方的名字,只會認定是父母對兒子的贈予,房子與女方無關,不屬於夫妻共同財產。

上面列舉的9種情況,在婚姻和日常生活中,算是比較常見的問題,請大家儘早關注,並分享告知給有相關需求的朋友們。說不定因為您的分享,就可以讓他們挽回一些不必要的損失呢,您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


(如果您覺得小編的文章寫得還行的話,就請為小編的文章點個讚吧,您的舉手之勞,對小編來說是一種莫大的榮幸哦!

相關焦點

  • 2021年《民法典》正式實施,關於婚姻與家庭這些方面,要知道!
    2021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民法典將如何改變人們的生活?這是近期的社會熱點議題。其中,民法典關於婚姻家庭方面的新規定更是引起了社會廣泛的關注。民法典的婚姻家庭篇針對婚姻家庭領域內的新情況、新問題在結婚、離婚等方面完善了相關規定。這些新規定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內容:1、協議離婚設置三十天冷靜期。
  • 關於《民法典》,你知道多少?
    從2014年10月,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體系,編纂民法典,到2020年5月,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提請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民法典的編纂工作一共持續了5年多。2民法典主要內容民法典草案共7編、84章、1260條,各編依次為總編則、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和附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同時廢止。下面讓我們看看民法典的七個「亮點」吧。
  • 學習民法典 | 關於物權編修改要點整理
    《民法典》第二百二十七條刪除了「依法」二字,拓寬了指示交付的適用範圍,不僅包括有權佔有,還包括無權佔有。為此,2016年的《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關於妥善處理少數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到期問題的復函》提出採用「兩不一正常」的過渡性處理辦法,即不需要提出續期申請、不收取費用、正常辦理交易和登記手續。對此,《民法典》第三百五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續期費用的繳納或者減免,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辦理」,將續期費用的繳納或減免問題留待此後的法律、行政法規予以解決。
  • 關於開展民法典關於婚姻與繼承新規的解讀及案例分享活動的通知
    各會員: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自2021其中,《民法典》對有關婚姻家庭、財產繼承等方面的法規進行一系列的改動,意味著國家順應了新時代的婚姻家庭觀念,以審慎的精神回應婚姻家庭領域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同時也為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供法治保障,鞏固了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石。
  • 《民法典》1月1日已生效,關於婚姻家庭的5個新規,務必要關注
    1954年,全國人大常委已開始組織起草《民法典》,歷時66年,終於在2020年5月28日第13屆全國人大會上表決通過,已於今年元旦正式生效。《民法典》生效同時,原《婚姻法》、《合同法》、《擔保法》、《物權法》、《繼承法》等9部法律將全部廢止,一切以《民法典》為準。《民法典》共7編84章1260條,其中第1040條—1148條為婚姻家庭編。
  • 《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與《婚姻法》有哪些不同?
    《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發生了哪些新變化?引言《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於2020年5月28日通過,並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頒布後,其中第五篇婚姻家庭篇的離婚冷靜期引起廣泛關注並迅速上了微博熱搜,其實除了離婚冷靜期之外,該篇還將將收養法納入,體例更趨完整,而在在具體制度方面增加了有關近親屬與家庭成員、常家事代理、親子關係的確認與否認、婚內析產、修改了婚姻無效和可撤銷的等情形等,本文筆者以枚舉方式介紹《民法典》中婚姻家庭篇與原《婚姻法》中重點部分的變化修改情況。
  • 《民法典》新規:關於結婚、離婚的10個常見問題,趕緊收藏了
    1954年,全國人大常委便開始組織起草《民法典》,經過不斷的修改與完善,歷時66年,終於在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會議表決通過,將於2021年1月1日正式生效。屆時,原婚姻法、合同法、擔保法、物權法、繼承法等9部法律將全部廢止,一切以《民法典》為準。
  • 《民法典》新規:關於結婚、離婚的10個常見問題,趕緊收藏了
    1954年,全國人大常委便開始組織起草《民法典》,經過不斷的修改與完善,歷時66年,終於在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會議表決通過,將於2021年1月1日正式生效。屆時,原婚姻法、合同法、擔保法、物權法、繼承法等9部法律將全部廢止,一切以《民法典》為準。
  • 【《民法典》解讀三】婚姻家庭篇
    此外還新增:「夫妻書面約定婚姻關係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各自所有,一方因撫育子女、照料老人、協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較多義務的,離婚時有權向另一方請求補償,另一方應當予以補償。」等規定。加強對家庭弱勢群體的保護是此次修法的一大亮點。此後,最高人民法院又出臺若干司法解釋,使得婚姻法的規則更加明確、更加具備可操作性和更與時俱進。二、《民法典》婚姻家庭編新增內容。
  • 鄭炫媛律師:《民法典》哪些新法規影響了我們的「終身大事」?
    疫情過後,很多人前來諮詢離婚相關法律問題,但是卻不知道其實還有不到半年的時間,現行有效的《婚姻法》即將被廢除,取而代之的是已頒布的《民法典》。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在《民法典》實施後,對我們的進入和離開圍城相關的法律規定,有些什麼不同呢?
  • 放心吧,我們已全部更新編注民法典配套司法解釋!
    放心吧,我們已全部更新編注民法典配套司法解釋!孫若豐 攝通報了最高人民法院已全面完成了591件司法解釋及相關規範性文件的清理工作,其中:與民法典規定一致的共364件,未作修改
  • 「我們倆」家務勞動有價值,民法典婚姻家庭編還明確了這些
    從立法技術上看,長期以來婚姻法、收養法都是單行法規。婚姻家庭法回歸民法典,作為民法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收養法回歸婚姻家庭法,從整個宏觀體系和內部微觀體系看,達到了完整統一。記者:婚姻家庭法回歸民法典,具有哪些重要意義?
  • 法官以案釋法 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關於婚姻家庭的新規定
    2021年1月1日開始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為《民法典》)設婚姻家庭編,提供法律守護。民法典在現有法律規定基礎上做了一些修改、調整和「新變化」。比如關於對婚姻的效力問題,夫妻一方在婚前就患有某些重大疾病的,另一方結婚時不知情,婚後才發現的,那麼婚姻效力如何呢?
  • 日本民法典的幾次重大修改簡介——兼及日本民法修改政府草案
    為了調和現實交易的要求與民法理論之間的矛盾,最終於1971年在民法典財產法的規定中增設了22個條文,由此完成了對民法的一次大修改。但是,與修改前民法用54個條文規定法人制度不同的是,修改後的民法刪除了關於法人的大部分規定,只保留了第33條到第37條5個條文。8.關於婚姻、親屬、繼承及監護方面的近期修改關於親權、兒童福祉相關的修改(2011年)。
  • 婚姻自由在《民法典》中如何體現?品《民法典》中結婚制度新變化
    但自願的前提是不違背法律禁止性規定。不管是《婚姻法》還是即將實施的《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其都規定了禁止結婚的情形。不同的是,《民法典》在吸收《婚姻法》禁止結婚情形時至承繼了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旁系血親禁止結婚的情形,刪掉了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的禁止性情形;言下之意,自《民法典》實施後,對於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疾病的對象,是否與其結婚,法律不再直接幹預,完全取決於當事人意願。
  • 林口:《民法典》正式實施 關於婚姻與家庭法律變化要知道
    01-09 10:26:32 來源: 申安娛樂社 舉報   2021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民法典將如何改變人們的生活
  • 審議中的民法典跟原來的婚姻法比,修改了哪些
    那麼,審議中的民法典跟原來的婚姻法比,修改了哪些?下面由李士剛律師為大家進行相應的解答,以供大家參考學習,希望以下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審議中的民法典跟原來的婚姻法比,修改了哪些新的《民法典》於2021年1月1日生效,《婚姻法》及其相關解釋有效時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衝突的條款失效,由新的司法解釋頒布替換。
  • 《民法典》關於無效婚姻和可撤銷婚姻的規定
    《民法典》關於無效婚姻和可撤銷婚姻的規定一、無效婚姻:民法典1051條:1、重婚;2、禁止結婚的親屬關係(直系或者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3、未到法定婚齡(女20、男22 )。二、可撤銷婚姻:1、因脅迫結婚(民法典1052條),自脅迫終止之日1年內,受脅迫一方可申請撤銷婚姻;2、疾病婚(民法典1053條),知道或應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1年內。注意:確認婚姻關係、親子關係、收養關係等身份關係無效、有效或者解除,均不適用調解。
  • 《民法典》關於婚姻家庭關係有這些新規定
    隨著近年來經濟社會發展、婚姻家庭觀念的變化,婚姻家庭領域也呈現出一些新特點。因此,作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的《民法典》出臺後,婚姻家庭編的變化備受社會關注。《民法典》婚姻家庭編進行了哪些有針對性的修改和完善?背後又體現了哪些立法精神?
  • 《民法典》:關於房子、婚姻及繼承等生活50要點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已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總共1260條,下面小編將帶你走進民法典,分編分章總結50個你關心的問題。看看民法典是如何從「吃穿住行」「生老病死」各個方面影響我們的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