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科普 | 產後回乳怎麼做?

2020-12-22 健康界

母嬰健康

新媽媽在哺乳寶寶一段時間後,因寶寶生長不再適合母乳餵養,或因工作、家庭等外界因素,或因母嬰身體健康因素,需要減少乳汁分泌,停止母乳餵養,這個過程叫做「回乳」(回奶)。雖然媽媽們都要經歷這個過程,但有的人很順利,也有人卻不太順利。

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產後回乳的小知識。

產後回奶(乳)的方法

回奶(乳)的方法,主要有自然回奶(乳)及人工回奶(乳)兩種。

一般來講,因哺乳時間已達10個月至1年而正常斷乳者,常可使用自然回奶(乳)方法。

自然斷奶,僅需要逐漸減少餵奶次數,減少寶寶吸吮母乳的次數和數量,或者不再讓寶寶吸吮,縮短每次餵奶時間,同時應注意少進食湯汁及下奶的食物,少吃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就可以使乳汁分泌逐漸減少以致完全停止。

而因各種特殊原因或疾病,如產後不需要哺乳(產婦放棄母乳餵養或中晚期引產術後)、產婦有疾病(肝炎、HIV、精神類疾病等)、不能哺乳或在嬰兒斷奶奶量仍過多時,都需要進行回奶(乳),這些情況下斷奶,則多採用人工回奶(乳)方法。

人工回奶(乳),用中醫還是西醫?

回奶(乳)的方法既可以用中醫的方法,也可以以用西醫的方法。

中醫回奶(乳)可以口服中藥,或口服中藥加中藥外敷,或單用中藥外敷,或採用針灸辦法等。西醫則以口服激素類藥物為主。具體採用何種方法需要根據個人情況或者諮詢醫生後決定。

具體藥物的服用方法:

1、中醫方法:

(1)中藥口服:最常用的是麥芽,關於口服選生麥芽、炒麥芽的問題,參考文獻可以看到,生、炒麥芽均有回奶(乳)之效。通常認為:回奶(乳)關鍵不在生、炒與否,而在於用量的差別。小劑量則消食開胃而催乳,大劑量則耗氣散血而回奶(乳)。麥芽60g~120g,水煎代茶飲,可連服 3~5日。中醫的古方免懷散(紅花 赤芍 歸尾 牛膝各二錢 上剉,水煎服),也可用於回奶(乳)。其出於明朝的《濟陰綱目》,用法在《醫宗金鑑·婦科心法要訣》中記載如下:「產後乳汁暴湧出,十全大補倍參耆,食少乳多欲回乳,免懷紅花歸芎膝,無兒食乳乳欲斷,炒麥芽湯頻服宜。[注]產後乳汁暴湧不止者,乃氣血大虛,宜十全大補湯,倍用人參、黃耆。若食少乳多,欲廻其乳者,用麥芽炒熟,熬湯作茶飲之」。全面的闡釋了產後乳汁過多和不得不回奶的處方用藥。

(2)中藥外敷:除了內服法外,中醫裡還有外敷的方法:排空乳汁後,用溫水毛巾擦拭雙側乳房,將1000克芒硝分成四份,分別裝入四隻白色潔淨薄棉襪內,裝好後兩兩棉襪打結連在一起,這樣便形成了兩條寬約6 cm,長約35 cm的芒硝袋,分別將芒硝袋從乳房根部圍繞雙側乳房一圈,外露乳頭,用膠布固定,密切觀察乳房及芒硝情況,下次奶脹後取下芒硝帶,如上方法排空乳房後繼續外敷。此方法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不建議自行操作。

(3)中藥口服配合外敷:口服炒麥芽,量要大,一般60-120g,煎湯代茶飲,同時配合芒硝外敷,先將乳汁吸出,用皮(芒)硝300~500g(根據乳房腫脹程度取量)分裝到兩個環形布袋中外敷於乳房,將環形布袋套在乳房上露出乳頭,藥包潮解後需及時更換,每日3~4次,連續3~5d。

(4)針灸:針刺足臨泣、懸鐘等穴位,兩側交替,每日一次,用弱刺激手法,7天為一療程。或針刺回奶(乳)的特定穴:特定穴1(位於前臂內側大陵穴與內關穴的連線上,腕橫紋上0.5寸)與皮膚成150角透刺至內關穴、特定穴2(位於前臂外側陽池穴與外關穴的連線上,腕橫紋上0.5寸)與皮膚成15度角透刺至外關穴,每日一次,7天一療程。

2、西醫方法:

(1)口服維生素B6:維生素B6抑制泌乳的機理可能為促進腦內多巴胺生成,從而激動多巴胺受體引起負反饋使垂體泌乳素分泌減少,進而抑制乳汁的分泌。維生素B6不幹擾體內雌、孕激素水平,口服沒有明顯不良反應,故特殊疾病(如肝病產婦)回奶(乳)時常作為首選用藥。文獻中維生素B6常用劑量為20~200mg之間,每日3次。一般在中晚期引產後,立即口服維生素B6 200mg,每日3次,連服2d後,改為100mg,每日3次,後期根據回奶(乳)效果逐漸減量,直到患者恢復正常狀態。

(2)口服溴隱亭:溴隱亭能抑制垂體泌乳素的分泌而不影響其他激素的分泌,不影響子宮收縮。具體服用方法:溴隱亭2.5 mg口服,2次/d,連服7d,48小時多數可以有效減少或停止泌乳。從目前薈萃(Meta)分析文獻看,在產後7d,藥物回奶(乳)(使用溴隱亭或雌激素製劑)的效果優於非藥物方法。

(3)口服雌激素:大量雌激素使得哺乳期產婦雌二醇水平維持在較高水平,抑制下丘腦及垂體前葉的機能,從而抑制體內泌乳素分泌。可口服補佳樂2mg,每日3次,首劑加倍,為回奶(乳)的最佳有效劑量,連續服用5天。該方法目前在臨床使用不多。

產後回奶(乳)注意事項

1、安全有效的個體化考慮:

回奶(乳)是一個複雜的過程,一般選用安全有效的方法,如維生素B6大劑量口服或者中藥口服加外敷;但效果不佳的,用西藥雌激素或者溴隱亭回奶(乳);如若效果仍不好,則需可採用中西醫結合一起使用,如溴隱亭配合中藥外敷,具體選擇應因人而異。對各種致病原因導致分娩後必須立即停止哺乳的,在72小時內無論中西醫的措施都很有效。

2、回奶(乳)方法選擇的推薦:

回奶(乳)期間如果月經已經來潮,首選中醫方法,其次可以選維生素B6,效果不好再選溴隱亭或雌激素。

3、回奶(乳)期間生活注意事項:

準備回奶(乳)的產婦應避免擠奶及吸奶等刺激乳頭的活動,如果媽媽乳房脹得難受,可以擠出乳汁,但是不要完全擠出,因為擠奶或吸奶的動作,會增加對乳頭及乳暈的刺激,促使下丘腦-垂體神經通路反饋增強,引起催產素及泌乳素的釋放,故乳脹更明顯。同時回奶(乳)期間一定要注意飲食,在保證正常營養的基礎上減少花生、豬蹄、魚湯、排骨湯、小米粥等食物及湯水的攝入,以便更好地達到回奶(乳)的目的。

4、回奶(乳)期間乳腺炎的預防: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發病率高,回奶(乳)過程中,處理不當,又會加重乳腺炎發生發展。對乳脹特別明顯的產婦應注意體溫變化,如體溫超過39℃,應給予適當補液及應用抗生素,預防乳腺炎的發生;同時回奶(乳)期間需注意保持乳腺的通暢,如果發現乳房有結塊,適度的按摩疏通也可以預防乳腺炎發生。

5、西藥不良反應和長期安全性:

西藥雌激素或者溴隱亭回奶(乳)可出現噁心、嘔吐等不良反應,症狀通常較輕。理論上,雌激素和溴隱亭回奶(乳)有可能會有罕見的嚴重不良反應,如血栓栓塞、心肌梗死等。但現有的試驗均未報告有嚴重的不良反應發生,其中以血栓栓塞為報告結局的4項試驗也未記錄有血栓栓塞的病例,目前仍需要更多的研究支持相關結論。

6、母乳餵養是最佳選擇

母乳餵養是哺育嬰兒的最佳方式,是母愛的具體體現。母乳中含有最適合6個月內的嬰兒生長所需要的天然營養。經母乳餵養的嬰兒,在六個月內較少患腸胃過敏、嬰兒猝死症和新生兒低血鈣性抽搐等疾病。WHO的研究表明:母乳中的DHA是任何奶製品中添加的DHA所不能比擬的,它對嬰兒的智商發育有著非同一般的作用。同時母乳餵養能促進母嬰關係的建立。

因此,使用上述回奶(乳)方法之前請慎重,請在專業人士指導下應用,採用中醫的辦法安全性較高,但療效較慢,西醫的口服藥物可能有一定副作用,對月經復潮的女性需謹慎使用。

(圖片來自網絡)

作者介紹

王清,醫學博士,主任醫師,中日醫院藥物臨床試驗研究中心機構辦主任。

相關焦點

  • 【針灸寶鑑】產後媽媽必修課:產後缺乳怎麼辦?
    為了能讓產後媽媽更多地了解自身產後變化,特推出產後康復系列科普文章,敬請關注。產後缺乳症是指女性產後在哺乳期內無乳汁或乳汁不足,以至無法滿足嬰兒的需要,又稱為產後乳汁不行或產後乳汁不足,中醫稱「缺乳病」,是種常見的產後疾病,其發病率約佔產婦的20%-30%。缺乳病名始於《諸病源侯論》,中醫學認為乳汁由氣血津液生化,資於衝任,賴氣以運行。
  • 產後哺乳得了「奶結」,一定要開刀嗎?必須要「回乳」嗎?
    產後哺乳得了「奶結」,一定要開刀嗎?必須要「回乳」嗎?得了「奶結」一定要切開排膿嗎是否一定要「回乳」龍華醫院中西醫結合乳腺科孫霃平主任醫師向大家介紹「奶結」有哪些表現急性化膿性乳腺炎是哺乳期婦女最常出現的疾病。
  • 產後縮陰怎麼做?6個辦法變回緊緻
    所以擺在產後媽媽面前的只有一條路,那就是想辦法縮陰。產後縮陰怎麼做?小編結合成功縮陰的媽媽的經驗給大家總結了6個辦法,只要掌握住就可以變回緊緻,一起來看看吧!1、每天早晚在空氣清新的地方練習收肛提氣。深吸氣,然後閉氣,緊縮肛門10-15秒,然後深呼氣,放鬆肛門,如此重複。
  • 中醫妙方 解決產後「乳」少
    因素體虛弱、或產時失血過多、或產後營養缺乏,氣虛血虧,則乳汁無以化。表現為乳汁清稀,甚至全無,乳房柔軟,倦怠食少,面色少華,舌淡苔白,脈虛細。治以雙補氣血,佐以通乳,方用《傅青主女科》通乳丹加減。方例:黃芪15克,黨參15克,炒白朮10克,當歸12克,生熟地各15克,通草6克,桔梗10克。用豬蹄清水煮湯(或用煮肉湯),去掉表面浮油後,煎藥服用。
  • 避免產後少乳,要做的這四點,很簡單的
    避免產後乳汁少要怎麼做1、避免大量進補:產後過早大量進食豐富營養物質,會使母體出現乳汁不出情況。因為剛生產完的新生媽媽比較虛弱,過早地進食大量營養物質,會使消化功能受損,大量營養物質不能消化,以致於乳汁生成出現障礙,最終就會出現產後缺乳。一般在產後宜在2-3天以後才適合食用有補益作用的食物。
  • 產後少乳的原因有哪些?
    產後母乳是寶寶的飯碗,母乳不足會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產後少乳的原因有:1.精神狀態。乳汁分泌與母親的精神狀況密切相關。長期處於緊張,憂慮等不良的情緒中會影響大腦皮層的功能,從而減少乳汁分泌,而愉快的情緒和充分的休息可使乳汁增多。
  • 產後溢乳怎麼辦?七種措施助你擺脫尷尬
    寶媽們在生產後都會進入哺乳期,這時候很多寶媽會發生溢乳的情況,總是一個不注意,衣服上就會溢滿奶漬。平常在家還好,但如果工作時或者出門逛街時碰到這種情況就十分尷尬了。那產婦遇到溢乳情況該怎麼辦呀?今日,產後科普小課堂,我們一起來看看解決產後溢乳的七大措施! 1.
  • 媽媽產後缺乳的調理攻略
    可是還是有很多媽媽因產後缺乳而沒辦法母乳餵養,那麼產後缺乳的原因是什麼呢?產後缺乳怎麼辦呢?能不能預防產後缺乳? 產後缺乳怎麼辦 母乳對嬰兒來說是不可替代的,是嬰兒的黃金營養品,使用母乳餵養不僅對寶寶有益,對母親也有很大的益處。但是,有些新媽媽出現了產後缺乳,那麼產後缺乳到底吃什麼呢?
  • 產後吃雞是傳統,但也是產後缺乳的原因之一
    產後的母親很多人容易出現缺乳,或是乳汁不出,或是乳汁量過少,或是質地過稀過稠,總之不能讓剛出生的寶寶喝上母乳。很多的新媽媽不得以用其他乳製品代替,但是不能給孩子餵母乳,對孩子來說是一大損害,很多媽媽為此非常苦惱。那麼產後缺乳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 產後缺乳的原因是因為堵奶?產後堵奶的高峰是在什麼時候?
    產後缺乳的原因是因為堵奶?產後堵奶的高峰是在什麼時候? 產後缺乳的原因不少的一部分是出現於堵乳,就是乳房中含有乳汁,新生兒卻難以吃上而導致的缺乳問題,產後發生堵奶是常見的,而且高發在胖媽,或者突然體重增加的寶媽身上,一般在產後的10到20天左右,是堵奶的高發期,其實對於堵奶最重要的是要做到預防,那麼,產後怎麼預防堵奶呢?我給各位介紹一下
  • 產後縮陰運動怎麼做?盆底肌肉康復訓練方法
    盆底肌肉康復訓練方法是產後恢復運動中不容小覷的一個動作,不止能鍛鍊盆底肌肉,提升陰道收縮能力,還對產後媽媽有著諸多的益處,所以當說起產後縮陰運動怎麼做?小編首先想到了這個動作,如果生完孩子的媽媽們想早點恢復緊緻,下述鍛鍊簡介不妨一看。
  • 產後妊娠紋去除怎麼做?要這麼做才有用
    生下一個孩子有多難,媽媽們從懷孕開始,身體就不是自己的,會開始頭暈眼花,長妊娠紋,血糖血壓升高,噁心嘔吐,無法吃飯,24小時不間斷的壓迫,腰酸背痛無法入睡,間接性抽筋……這些你都體會不到,但你知道嗎,這些都能扛過去,但是妊娠紋會一直在,這個打擊不可謂不大,產後妊娠紋去除怎麼做
  • 產後缺乳怎麼辦?中醫穴位按摩有良效
    但是產後缺乳問題令一些哺乳期的「問題媽媽」苦惱不已。哺乳期是是乳房容易出現各種問題的時期,如產後缺乳、乳汁鬱積等。產後乳汁少或完全無乳,稱為缺乳。乳汁的分泌與乳母的精神、情緒、營養狀況、休息和勞動都有關係。任何精神上的刺激如憂慮、驚恐、煩惱、悲傷,都會減少乳汁分泌。產後奶水不足該怎麼辦?武警廣東總隊醫院婦產科梁菲梅醫師表示,產後缺乳可以通過穴位按摩以及辯證食療去調理。
  • 產後媽媽的新名詞:孕乳期
    現在大家對於產後抑鬱這個詞越來越敏感,如果你生完寶寶後說不喜歡寶寶,說不想照顧寶寶,或者脾氣暴躁,再或者鬱鬱寡歡,都會有人好心提醒你,你不會是產後抑鬱了吧?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除產後抑鬱以外的孕乳期。大家聽過青春期、更年期,都知道處於這兩個特殊時期的人激素水平發生變化,情緒波動較大,但是你們知道孕乳期嗎?接下來通過親身經歷,我們一起來了解下這個新名詞,希望這樣一個新視角能多多少少幫到正在處於這種狀態的你。
  • 回乳疼怎麼辦?麥芽這樣做成湯,每天兩碗,輕鬆緩解疼痛
    【問診記】所謂回乳,指的是產婦斷奶,讓乳房不再分泌乳汁。醫學理論一般認為,寶寶到2周歲時,媽媽產後回乳最合適。因為母乳的營養雖然豐富,但是隨著寶寶的生長發育,對營養的要求也起了變化。同時,母乳的質量也逐漸下降,單靠母乳的營養已經不能滿足寶寶生長發育的需要了;更為嚴重的是,如果不適時回乳斷奶,寶寶的戀乳心理就會越來越強,不願吃輔食,這樣會引起寶貝患營養不良症,不利於寶貝的生長發育,對媽媽的健康也是十分不利的。因為媽媽哺乳要消耗大量的營養和精力,媽媽從飲食中攝入的營養有60%轉化為乳汁,所以長期下去就會造成媽媽營養不良。
  • TED英語:「孕乳期」和「產後抑鬱」,9成新手媽媽都混淆了
    據中國精神科醫師協會的一份數據調查顯示:中國婦女患有產後抑鬱症狀的人群比例高達50%-70%,超過 10% 的人如照料不周會發展成嚴重的抑鬱症。也就是說,超過半數以上的產婦不知道自己其實是在「孕乳期」,因為前期的認識不足,加上老公照顧不周、婆媳關係、初為人母的措手不及等因素,導致後期演變成了產後抑鬱。
  • 羅湖區產後骨盆修復怎麼做
    羅湖區產後骨盆修復怎麼做   惠州市愛艾佳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產後骨盆修復怎麼做,從檢測到修復,一站式解決方案,給你不一樣的體驗,如有需要,歡迎隨時來電諮詢!
  • 產後恢復體操怎麼做?
    產後恢復體操怎麼做 產後恢復體操可以幫助產後媽媽進行骨盆韌帶排列恢復、腹部和骨盆肌肉群的功能恢復,使產後媽媽及早恢復體形,樹立信心。還適用於其他女性,用來鍛鍊身體相關部位的肌肉緊實,從而使形體更美。專家稱,媽媽在產後的盆底部位、肛門、陰道、腹部、臀部肌肉鬆弛,其可照體操在第一時間內進行針對性鍛鍊,如呼吸運動、提肛運動、臀部運動、仰臥起坐等。在給嬰兒餵奶時,產婦的頭、頸、肩容易受累,抬頭運動對防止頭部、頸部和肩部勞累,緩解其壓力有一定的作用。
  • 產後缺乳先莫慌,辨清虛實再用方
    產婦在哺乳期內,乳汁甚少或全無,稱為「缺乳」,亦稱「乳汁不行」或「乳汁不足」,或「產後乳無汁」,多發生在產後第二三天至一周內,也可以發生在整個哺乳期。產婦乳汁不通原因有二,一者平素氣血不足,產時耗氣損血,氣虛血少,不能蒸化乳汁而致缺乳;二者性躁多怒,肝失條達,氣滯血瘀
  • 產後缺乳不必苦惱,中醫妙招「奶水」自來
    其中最常見的莫過於缺乳了。那麼缺乳包括那些情況?怎樣才能促進乳汁分泌呢?下面我將詳細為您解答。缺乳的原因缺乳,又稱 「乳汁不行」,一般多見於新產之後,在整個哺乳期均可出現。即產後脾胃虛弱,氣血生化之源不足,或因產後出血過多,氣隨血耗,均影響乳汁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