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魯迅沒有嘲諷孔乙己,作者是在自嘲,還拉上孔子!
文/姜子說書
很多人小時候都讀過《孔乙己》,印象裡的主人公孔乙己是一個不倫不類的四不像,是所有人茶餘飯後的笑料,他穿著長衫,卻站著喝酒,是一個邊緣化的人物,不合時宜,好似小丑一般。
然而,《孔乙己》的故事終究不是喜劇,而是一齣悲劇。最悲劇的是,人人都是孔乙己,孔子和魯迅何嘗不是孔乙己?大千世界的你和我何嘗不是孔乙己?
因為他姓孔,別人便從描紅紙上的「上大人孔乙己」這半懂不懂的話裡,替他取下一個綽號,叫作孔乙己。 何為「孔乙己」?上大人,丘乙己,化三千,七十士,爾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禮也。
你以為描紅紙上的上大人是誰?正是聖人孔子呀!孔丘,排行第二,出身於己某年,司「教化」之職,弟子三千,其中有七十二聖賢,所謂「八九子」。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孔子主張克己復禮,他周遊列國,卻發現霸道盛行,王道見棄,「惶惶然如喪家之犬」,誠如《論語·公冶長》 所言:「道不行,乘桴浮於海!」
自嘲「惶惶然如喪家之犬」的孔子,此間滋味,與被世人嘲笑的孔乙己,如出一轍!魯即山東,魯迅筆下「魯鎮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別處不同的」,大概說的是主人公孔乙己的格局吧?
魯迅筆下的孔乙己,飯都吃不上了,卻不能不喝酒,被打斷了腿,已經不成樣子,卻依然選擇「下面墊一個蒲包,用草繩在肩上掛住,盤著兩腿,一步步拖著身子到魯鎮的酒店」,只為了喝一碗酒。
你笑他迂腐不堪,你笑他麻木不仁,你笑他窮困潦倒!卻不知,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孔乙己喝的酒,太上頭!
丁舉人家裡大概有整個書屋的書,恐怕不過是束之高閣,而這丁舉人也只怕不過是個兩腳書櫃,偏偏是窮酸落魄的孔乙己為書著了魔,一句「讀書人的事,能算偷麼?」大有鑿壁偷光的寓意!
「君子固窮」,孔乙己分給孩子們一人一顆的茴香豆,那句「多乎哉?不多也」說的可是茴香豆?說的是孔乙己呀!孔乙己興高採烈地教孩子們茴字的三種寫法,這樣的場景,不禁讓人回想起《為政》裡的一句話!
《為政》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魯迅說:「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有人說,這是病句!魯迅其實是自嘆不如孔乙己!
作為第一視角的酒店夥計,「我」在掌柜眼裡,是一個「樣子太傻,侍候不了長衫主顧」的人,而面對短衣主顧,「羼水也很為難」,「我「何嘗不是一個孔乙己似的邊緣人呢?
站著喝酒,是寫孔乙己貧賤不能移!穿長衫,是孔乙己作為讀書人的堅定選擇,「唯一的人」恰是「上大人」三個字,所以,魯迅評價孔乙己道「他身材很高大」。
重讀經典,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莫笑人咬文嚼字、著瘋入魔,哪有什麼過度解讀,只怕是「字字血淚」、「聲聲哀歌」!世人嗜酒我嗜睡,沉醉千年,只圖它淡了得失!
主要參考資料:《孔乙己》、《論語·公冶長》、《為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