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科學與迷信-恩師

2020-08-28 三觀特正的量子化學人

我是一個學理科的人,本科的時候學的是物理電子學,因為對物理感興趣,因此考研跨專業考了凝聚態物理,可能是踩了狗屎運(一開頭連題目都看不懂,但是慢慢的去運用所學去分析,最後全部做了出來),那年固體物理專業課考試我的分數是整個物理系第二名。因此遇到了影響我一生,給我帶來命運轉折的恩師韓汝珊先生。

韓汝珊先生師承固體物理學開山祖師黃昆先生(中國科學最高獎——國家主席獎第一屆獲得者),他本身在高溫超導、分子器件、計算物理學等很多領域都有研究,是一位非常樸實、高尚、難得的良師益友。

因為他不好名利,所以他從沒有去申請參選院士,他說抱著一大堆材料,到處找人推銷自己很難堪,但卻很好的繼承了老一輩科學家的深厚的數學、物理學功底,遠超一般的教授、院士。他心胸寬廣無私,文革的時候,夫妻二人被關牛棚、山洞,被毒打,導致妻子殘疾不能行走,他對此常說「個人不應計較,國家不應忘記」。他對學生關愛備至,從來不發火,曾被評選為北大最受愛戴的四位老師之一。他對所有人一樣答疑解惑,我偶然認識一位華東理工大學的教授,他遇到凝聚態物理方面不懂的問題,在不認識韓老師的情況下,給韓老師打電話請教,韓老師為他非常耐心、細緻的講解,令他非常感動、印象深刻,後來我工作以後,離開他十來年,有遇到不明白的問題,跟他打電話請教,他也非常耐心的慢慢講解。在中國材料基因組計劃還沒有開端的時候,他被推到最前面作為領導,去推動項目的落地,慢慢的錢下來了,他則被遺忘了,領導項目的,變成了一個一個的院士。

後來他與北大化學院一位在國際上很有名的量子化學家合作開展相關研究,我則考慮到老人家年齡太大,身體非常不好,便轉到了後來這位也對我幫助極大、治學也一樣嚴謹到苛刻的老師底下。研究方向也徹底轉為了量子化學,並直至今天。

他幽默風趣、大腹便便、胖胖圓圓的臉,雖然治學極其嚴謹,經常批評物理學院一些年輕教授,為了發文章而灌水,但他自己並不是那種古板的人。在最後一次與他過生日那天,北大電子系的葉LH老師、物理系的一位痴迷紅學研究、道家的老師(給我上過量子統計),加上我大概六個人,一起聊到很晚很晚。

談到了他的祖上十三太保、以及幾十年前氣功熱的時候的一些趣事,尤其印象深刻的,是他和其他老師研究了一個特異功能班的兒童。最令我感到好笑的,是其中特異功能最強的,是閆守勝的兒子。閆守勝寫過一本比較流行的《固體物理學》的教科書。這些寫入了他的自傳中,大前年他去世的時候,我在外地沒有能夠回去參加他老人家的追悼會,葉LH老師給我郵寄了一本。

畢業十來年,工作中、生活中,都遇到很多並沒有做過科研,不懂科學的人,拿著科學的大旗,碾壓式的噴人。而在這些真正的科學家眼裡,其實他們並不會預設結論,面對不清楚的問題,客觀理性的去研究,而不輕易下結論。在韓老師的自傳裡面,氣功、玄學、周易都是重點討論的內容,而物理學反而基本沒有提及。

什麼是科學的精神?什麼是迷信?什麼是真實?可能值得我們好好想想。至少,在自己不懂的領域,不要輕易下結論,這或許是老先生留給我們的最後一個啟示吧。

我也是一個不務正業的量子化學工作者。因為我對本專業量子化學只是泛泛,夠混飯吃而已,卻對哲學、歷史感興趣,而最最感興趣的,確實所謂科學的最反面——宗教,2009年的時候,我進了佛教領域,當然這並不妨礙我仍然在量子化學領域的工作。與量子化學相比,或許佛學才是我真正精通的領域吧。可能受到我的影響,當時一位同學也走上了佛學的道路,而同時他也在頂級科學雜誌《Science》第一作者身份發表了兩篇文章,現在在某著名985高校物理系做教授。

相關焦點

  • 迷信與科學
    迷信與科學,表面上看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卻有著千絲萬縷的內在關聯,同樣也存在一些不能直接用經驗來檢驗的信念。常言道,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可以這樣說,在迷信與科學之間,先是有人把科學當作迷信,然後才有人把迷信當作科學。科學的主體是知識系統,始於伽利略時代實驗和數學的引入;迷信的主體是信仰系統,始於遠古的巫術和史後逐步形成的宗教概念。
  • 高善文3000萬捐資北大 以恩師名設獎學金!哪些大佬最熱心...
    來源:券商中國作者:雲中鳶 攜校友捐贈北大3000萬,以恩師名字設立獎學金,優先鼓勵基礎學科研究……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再次在金融圈刷屏!據悉,高善文此次與其他校友一起捐資3000萬元,以恩師秦宛順、靳雲匯夫婦的名字,設立北京大學秦宛順靳雲匯獎學基金,優先獎勵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基礎學科本科生。
  • 科學和迷信的分界點在哪兒?易經為什麼被說成是迷信?
    什麼是迷信?什麼是科學?燒香拜佛是不是迷信?求佛拜基督是不是迷信?肯定不是!如果燒香拜佛是迷信、求拜基督是迷信,那麼,為什麼那麼多人拜佛而沒有人阻止?沒有人說那是迷信活動?沒有阻止修廟造教堂?科技最發達的美國、德國人怎麼都信基督?總統要手按《聖經》發誓?算卦是不是迷信?肯定是,因為在國內大家都覺得那是迷信。但是韓國就不是迷信,韓國的國旗就是太極八卦圖。迷信這個詞各人和各個國家的認識標準不一樣。說你是迷信,你就是迷信。
  • 傳承千年,如今被當成迷信,北大教授馮友蘭:祖宗的智慧不是糟粕
    很多人聽到《易經》就會覺得是一本迷信的書,覺得什麼八卦什麼的不過是江湖騙子們拿來招搖撞騙的道具,其實是我們曲解了它的意思,就好像我們中國的另一本古書《山海經》,裡面介紹了很多奇珍異獸,我們未曾生活在那個年代,又有什麼理由去覺得它就不曾存在過呢。
  • 南懷瑾老師:現代有一個大迷信,就是許多人迷信「科學萬能」
    現代有一個大迷信,就是許多人迷信「科學萬能」說到迷信,使我想到現代人動不動就講人家迷信,有些問題我常常問他們懂不懂?他說不懂,我說那你才迷信!自己不懂只聽別人說,便跟著人家亂下斷語,那才真正是迷信。當然,不但科學不能迷信,哲學、宗教也同樣地不能迷信。
  • 方舟子:科學素養的關鍵是不迷信
    有媒體最近舉辦了一個「如何培養科學素養」的公開課活動。會上北京大學考試研究院院長秦春華稱「科學素養是不能培養的……做父母的無非要做的就是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不是去澆滅,而是鼓勵他們對未知世界的探索。」清華大學教授魯白不同意這種看法,他認為科學素養是需要培養的,在科學素養裡,最重要的是兩個能力:創造力和領導力。魯白說的創造力和領導力跟科學素養沒什麼關係。
  • 「叫魂」是迷信還是科學?
    依我說,"叫魂"就是披著迷信外衣的科學。為什麼這麼說呢? "叫魂"是在某些人(大多是孩子)受到驚嚇之後,出現一些疾病的症狀,比如睡眠障礙,驚醒,發燒,說胡話,精神萎靡等。親人(尤其是老人)會說你的"魂"丟了,所以才會這樣,於是親人會用"叫魂"的方法把你的"靈魂"叫回來。
  • 「迷信」,或是「科學」?
    為了讓孩子能取得一個理想的成績,即使是用這種看似「迷信」的方式來祈福,也樂此不疲。可是後來我又想了想,這種看似「迷信」的祈福方式,其實有著其特有的科學道理。我把它稱為「正面性的心理暗示」或「正面性的心理激勵」。無論是高考還是中考,除了知識的儲備之外,還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現場的臨場發揮。而現場的臨場發揮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考生的心理素質。如果考生對自己有有足夠的自信。
  • 叫魂:是迷信 還是科學?
    雖說這也是一種迷信的習俗,但是千百年來人們依舊用這招「叫魂」,叫醒了無數個受到驚嚇的孩子。那麼,這種方式有什麼依據麼?關於掉魂我們無法用科學來解釋,但是叫魂在心理上卻體現了家長尤其是母親對於孩子的關愛,同時也代表孩子內心深處缺乏安全感。
  • 這絕不是迷信,有科學依據的
    這絕不是迷信,有科學依據的&34;是每個家長對孩子的殷切期盼,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大出息,因為孩子有出息,也就意味著父母的成功,父母未來有了依靠。當年高考的時候,他直接考上了北大,也是轟動了全村。後來,在北大讀了4年書,小劉就被分配到政府機關工作了。
  • 【呂氏八字01】:淺談八字預測是迷信還是科學?
    易友同仁: 歡迎參加呂氏自然科學時空人預測解災合一理論線上公益微課《一分鐘斷八字專題》第1節:八字預測是迷信還是自然科學? 關於這問題,眾說紛紜,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人說八字預測就是迷信,不然ZF為什麼不承認有這一職業呢?
  • 北大教授馮友蘭:不是封建迷信
    北大教授馮友蘭:不是封建迷信 對於易經,很多人都是陌生的,甚至不少朋友認為這是封建迷信,認為所謂八卦那些的不過是江湖術士們用來詐騙的裝備,我們應該摒棄,而說這些話的人,卻天天談著西方的星座,塔羅牌的含義,他們寧可相信西方的文化,也不願意相信中華文化,不知道這算不算是極大的諷刺?
  • 科學迷信,抑或宿命神棍,如何智慧辨識,允執厥中
    相對於易學愛好者的偏執情形而言,普羅大眾對科學的過度執迷姿態,「科學迷信」程度則更逾其過。何謂「科學迷信」?科學迷信我國無神論信仰,在世界上而言,人口比例都是最高的。反而在科學昌明的西方歐美,宗教人群比例其實遠超整個東亞。
  • 經典話題:佔星和塔羅牌:迷信還是科學?(第二部分)
    估計很多朋友會開始嘲笑這個,「這回你終於沒有科學數據去支持塔羅的科學性了吧,這個一定就是迷信了。」那我就坦率地告訴你你是對的,的確,沒有著名的科學家或理論來證明塔羅不是迷信,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塔羅不是一門科學,那麼他為什麼一定是迷信範疇?怎麼可能不是心理學或其他相關領域?
  • 《我的個神啊》—一場迷信與科學的較量
    而印度的宗教多種多樣,迷信也成為了一種常見狀態。沒有人敢有半點對神的不尊敬,什麼事都覺得拜神就能夠解決。該片想告訴印度人民,信仰不等同於迷信。心中有信仰是好事,信仰是一種精神上的鼓勵,讓信仰者能夠有動力去努力通過科學去解決當下的困難。迷信是無能為力後去尋找所謂的神的指示,給自己心裡尋個新安罷了。
  • 經典話題討論:佔星和塔羅是迷信還是科學?(第一部分)
    關於這個經典話題,佔星和塔羅是迷信還是科學,你可以用開放的心態來看待他。目前,有兩大類情況下首先是科學主義學派,他們不會相信佔星和塔羅牌,他們具有超強的抵抗力,只要科學技術不能解釋,與科學理論不符的就是迷信;二是神秘主義,他們什麼都上癮了,他們必須利用星座來安排他們的生活,他們不知道。事實上這兩個派系是非常極端的。
  • 八字算命是迷信?是科學?還是經驗之談?
    新中國成立後,有一段時間八字算命是消失不見了的,是要被打倒的對象,是封建迷信。直到改革開放後伴隨著國學熱的興起,八字算命才重回我們的日常生活。國學文化的繁榮,說明傳統文化雖然遭遇過挫折,但他的基因已經深入的我們骨髓,具有強大的吸引力,這就是中國文化的內涵所在,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 「叫魂」到底是迷信還是科學?醫生給出了解釋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大家已經開始正視世界上存在的一些無法用科學解釋的現象。然而古人通常是比較迷信的,遇到「天災」時,通常會採取祭拜天地的方式,以此來獲得上天的眷顧,從而達到消災解難。
  • 周易算命算命是迷信還是科學
    周易算命算命是迷信還是科學《周易》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這是不爭的事實。有人說《周易》是封建迷信,其實這種說法是不客觀的,這種說法帶有很深的偏見甚至是玷汙。正當中國社會經濟蓬勃發展之際,我們及時地提出大力發展哲學與社會科學研究的任務,目的是為了建立科學的發展觀,把我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展引向正確的軌道,避免走彎路。同時,在我國大量引進西方科學文化的資訊時代,也要研究《周易》文化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如何推向世界的問題。
  • 還真不是迷信,有科學依據的!
    還真不是迷信,有科學依據的!隨著人類科技文明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都是唯物主義者了,不再相信一些迷信的事件,但是世界上確實還存在著很多用科學無法解釋的事情。不過也許是因為人類科技發展有限的原因,比如說曾經在農村地區一度被認為是迷信事件的貓頭鷹笑容,在如今就被科學家公認是存在科學依據的!什麼是貓頭鷹笑容?